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加息在即 > 正文
 
连续三个月物价上涨超过5% 加息之争愈演愈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13:16 经济参考报

  虽然央行一再表示,没有绝对的数量指标和是否加息关联,通胀率不是央行关注的唯一指针。但市场流传的各种加息与否的消息,还是直接把CPI指标和是否加息联系起来。尤其在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是否采取其他调控手段,还有待关注8月份经济数据”的言论,使大家把“眼球”都放在统计局的数据公报上。

  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消费价格统计数据。8月份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5.3%,涨幅与7月份持平。其中,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6.1%。与上一月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7%。到8月份,已经连续3个月消费价格增长幅度超过5%。6、7、8三个月的CPI增幅,分别是5%、5.3%和5.3%。

  8月份的数据,虽然在意料之中,但还是引起关注,加息与否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早就应该加息了,如果利息提高2个百分点,根本就用不着采取行政手段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博士,一如既往地主张尽早采用利率杠杆。他认为,从实际的经济数据来看,利息调整从经济过热一开始时就应该进行。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加息应该是中国经济真正发展的必然,如果央行看不到这一点,一再丧失好的机会,最后受到伤害的有可能是整个国内经济。

  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在前不久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实行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开始就应该提高利息率,现在仍有此必要;其理由是,名义利率不变,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升息有利于提高信贷市场上资金的分配效率;长期低利率甚至负真实利率,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什么国内许多行业投资增长都在50%以上?”易宪容解释说,就在于资金的价格低、投资收益高。即使是宏观调控后,国内的经济增长有所回落,但是经济增长率与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处于高位。从今年1月至7月的数据来看,GDP的增长实现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则增长31%以上。这样的经济过热状态,如果仅是通过行政上的宏观调控,短期内有一些作用,但过后的反复可能也会随之而来。如果采用加息手段,对平滑经济运行有好处,则不会导致经济的反复。

  然而,加息与否的争论实在难以调和。学者之间的意见相左,并不是因为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在于权衡利弊的出发点的差异。对于目前是否应该加息,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综合处处长施发启认为现在提高利率是弊大于利。

  施发启解释说,其一,目前物价上涨水平尚在可承受范围内,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不会超过4%,低于多数人认可的5%的临界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本轮物价上涨,可能不久将会逆转,开始进入回落期。其二,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于粮食和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加息对抑制物价上升作用有限。此外,调高利率将增大本外币利差,套利空间会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国外热钱大量流入,不仅增加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而且还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对于热钱流入的担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美元在近期两次加息之后,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有所缩小,这对于减少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有积极作用。但是,在一定状况下,人民币和美元利率水平不能形成过大差距。美元连续两次加息则表明美元正式进入加息周期,正式结束了利率的下降通道,进入利率上升周期。从人民币与美元的互动关系看来,人民币利率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也是必然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任夏斌也表示,加不加息固然要看物价,但不能仅看消费价格指数,还要看整体宏观经济走势。利率手段的功能是引导经济发展的走势,这就必须密切关注经济趋势。

  “对于是否需要调息,不仅要观测价格指数,还要看投资增幅和贷款增幅。”业内人士表示,CPI绝不是央行判定的唯一依据。

  根据央行的统计,8月份,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速度减缓。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上月末低1.7个百分点。月末,各项贷款(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并表余额18.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月末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少增1651亿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CPI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