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偿付能力遭质疑 太保寿险扩张留遗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4日 12:29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宏 唐君燕 北京、上海报道 占据中国寿险市场十分之一份额的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保寿险),近日和它一直与之竞争的对手——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受到中国保监会特别监管。 在8月27日结束的“全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讨会”上,保监会透露已对这三家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下发了监管意见书,提出了明确的监管措施,其中一家连续3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将被暂停批设分支机构。未经证实的消息指这“其中一家”即为太保寿险。 扩张的另一结局 2003年12月22日,太保寿险黔江中心支公司开业。现在看来,黔江中心支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太保寿险被保监会停批分支机构前的最后一次布点。 对于这家拥有5000个县级以上分支机构的寿险公司来说,偿付能力不足也许只是其疯狂扩张之后的痛苦代价。 太保寿险前几年的一些举措被业界称为“花钱砸市场”。 1995年,太保和平安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发展战略,平安大力发展寿险业务,太保则主攻产险。但由于寿险发展快速,平安集团在总体规模上很快超过了太保集团。 事实上,当时太保寿险的战略决策虽然使其失去了寿险业高速膨胀时期的黄金发展时机,但也使其利差损包袱远远小于同一阵营里的中国人寿和平安寿险。 不过,显然2002年开始,太保认为其应该大力弥补失去的良机。2002年,是太保寿险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公司加大改革力度大举扩张。截至2002年末,公司营销人员达到21.87万人,直销业务人员3231人,中介代理网点超过2万个,当年设立分支机构就达到40多个。 “现在国内产险市场不断萎缩,而寿险市场则飞速发展,太保寿险的做法显然是要对以前进行追补,期望通过发展寿险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这样评价太保寿险的扩张市场之举。 按寿险保费衡量,2002年中国最大的三家寿险公司占有91%的市场份额,而到了2003年,太保寿险已占11%的市场份额,与中国人寿、平安和新华人寿,基本四分天下。 “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大规模的手段就是提高佣金,提高手续费。”规模效应是柄双刃剑,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仅靠提高佣金和手续费方法来简单竞争,最后肯定会亏损,而亏损无疑会影响到公司的偿付能力。显然,太保寿险也因此受伤。 “太保寿险2002年的财务报表显得特别激进,投资急剧放大,但是没有明显的收益,账面上只有10%的收益率。”一位投资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士这样形容他对太保寿险2002年财务报表的观感。 连续亏损 2003年,太平洋寿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76.74亿元,同比增长51.29%,全年利润2.51亿元。 但是,和沉积已久的亏损相比,这2.51亿元带来的喜悦恐怕仅仅是一瞬。 《2003中国保险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太保寿险2001年和2002年都处于亏损状态,2001年的利润为-31亿元,2002年利润也只有100万元,2001年亏损额为21亿元,2002年基本没有改善。2003年,尽管账面上有了较大的利润增长,但算起来亏损额仍有18.5亿元。 来自香港的精算专家谭伟民认为,出现偿付能力不足,一般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利差损,主要是中央银行多次降息,导致了息口差距过大,保险公司不得不承担老保单的高利率;其次,保险行业发展迅速,而中国寿险公司在1998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精算方面的成熟经验,而分支机构在地域上又极为分散,部分国有保险公司对其分支机构产品推广与保费投资控制力缺失,这使得保险公司售出了许多不盈利的产品,甚至出现公司业务规模越大,亏损越相应扩大的情况。 此外,对寿险公司来说,投资方面也有带来亏损的巨大风险。“公开报表显示,太保寿险公司2001年做投资,做得很成功。但2002年增加投资,总计达79.8亿,结果反而失败,利润只有8.3亿。” 据官方透露的数据,2002年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资金亏损21.3%,差不多抵消了保险业2001年通过基金获得的20%收益率。而这一年,除中国人寿外,其他保险公司基本上都用足了保监会规定的投资比例。该年证券投资基金占国内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是5.4%,即313.3亿元,这意味着账面亏损额约为66.7亿元。而太平洋保险是9只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在3只基金中位列第二,7只基金中位列第三。 资本金之困 “我们现在就是督促他们追加资本金。”保监会相关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如果按照保监会2003年3月24日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计算,太保人寿目前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这还是在未计量将来可能出现的更多亏损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一般香港保监局会下令整改,通过限制保费规模,把公司的业务规模降低。”曾担任香港保监部门负责人的太平人寿总精算师谭伟民认为,国际做法是首先要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额度有多大,然后根据额度大小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找公司的股东注资,增加新的资本金,如有其他公司愿意承担保险责任,也可以。此外,通过再保险的安排也是一个解决之道。 但是,国内的保监会最终会如何处理?谭伟民坦言,做推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国际再保公司对中国国内的风险非常敏感,尤其是对一些老保单,利差损保单,不愿意承保。 太保寿险的资本金不足,已引起公司甚至集团公司高层的重视。早在今年年初,董事长王国良在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工作会议上就公然表示,要在2004年甚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始终抓住几大要素,而首要就是资本金的持续补充。 但是,“太保集团公司并不缺钱,资本金非常充足。最近的增资扩股,之所以没有向寿险公司注资,原因是在等待合资结果。因为合资涉及到股份多少问题,主要是时机问题。”一位接近太保高层的人士这样表示,对太平洋人寿目前来说,保监会停批分支机构的处罚没有实质意义。“我们已经不需要扩张分支机构了,我们已经从扩张机构转向绩效管理。” 是否果真如此,不得而知,但连续亏损的事实肯定会让其感到一丝不安,如何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在加快上市步伐的太保寿险也不得不仔细盘算。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