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名学者建议:中国积极应对2010年前后风险期(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07:14 中国青年报 | ||||||||||
让更多人参与政府决策是我国应对危机的最有效办法 记者:你们的报告为中国2010年设定了三种前景,怎么看待这种预测? 丁:首先说明,这仅仅是一种研究
第一种前景,就是我国会沿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这个过程意味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治理。我国大多数人不分地区和城市,不分乡村,都能在发展中获益。这样,就会为我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基础。 一些专家认为,让更多的人参与政府决策将是我国应对危机的最有效的办法。如果大部分人认为“我不能影响未来发展,我何必参与”或“官员与商人决定未来,我只管自己的事情”,那中国就很难看到一个有效的发展规划和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措施。 后两种前景,就是偏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者这一目标“无法实现”,并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其过程可能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差别问题、就业问题、道德建设等,从而使少数经济、社会和政治精英从发展中获益,财富继续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绝大多数人不能得益。 记者:您似乎认为,经济增长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具有决定意义? 丁:经济增长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目前,我国GDP是快速增长,但基尼系数也不断增大,如果改革在长期内不能使多数人受益,经济增长就会失去目标。我们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单单是增长数字,比如说,无就业的经济增长质量就不高。引用我们访问的一位专家的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