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4地理中国(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 19:51 《中国工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珠江三角洲,面积50,000平方公里,足足有50个香港大,但如果按照用时间来描述空间的说法,它的地理概念是“3小时经济圈”。

  因为地理,所以经济。但也因为经济,所以地理。关注经济地理,关注区域经济,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上网看新闻?你落伍了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将变得愈发重要。

  区域经济与民营经济愈发相关。“几个人在荒地上立上几根桩”,是在珠三角曾经演绎的创业故事,如今,许多荒地都已经变成了现代化厂房。没有“政府投资”的空子可钻,因此,“在市场中归位”成为各种成分复杂的企业生存发展的惟一出路。民营企业最早感受资源市场配置的“无奈”,但也最终受益于此。这无疑将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04地理中国》并非一个独立的宏观话题。《中国工商》推出这组报道的目的恰恰在于它的实用性——希望6大区域经济报告能令企业家们的投资视野更为开阔,因为“眼光即资本”。

  根据对国际环境的研究、国家发展政策的判断以及各区域的发展动态分析,2004年各地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各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将会有所加强,区域分工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区域之间的增长差距仍在扩大,体制性障碍等因素对区域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现状】

  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19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

  区域合作受到重视,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长三角区域内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2002年,无锡、上海两地公交公司率先推出一卡两刷;2003年,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高层领导频频互访,达成一体化共识;三省市工商部门签定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信息方面一体化框架;上海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向苏、浙企业发放贷款;一体化交通体系形成共识,长三角城市圈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更为积极、合作的态度,物流平台搭建进展大大加快。5月21日,苏嘉杭高速公路浙江、江苏交界收费站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合二为一;沪苏浙正在研究提出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以尽快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平台;通过产权共同市场的推动,长江三角洲异地产权交易量不断提高。2003年1~7月份,经上海产权交易所操作的共259宗并购案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间的“区域内并购”高达124宗,数量占近50%。

  广东与八省(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区计委主任们召开会议并达成共识:以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开拓合作新领域、新途径,营造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多赢”格局。签署的CEPA也将加速粤港之间的联系。

  环渤海地区京津机场联合、首钢的外迁以及开展京津冀北“大北京”规划的研究等均表明区域特别是三大都市圈内的合作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已经采取了一些实际的措施和行动,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快。

  三大都市圈的带动作用显现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及以京、津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三大都市圈容纳了全国绝大部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在四成多。三大都市圈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其在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是制造业的力量,而两个三角洲则是这些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在大都市圈发展制造业的作用是,增加一个制造业的就业,就相应增加三个服务业的就业。据测算,在4亿转移出去的农民中,至少有1.5~2亿成为两个都市圈的居民。同时,三大都市圈是中国创新和变革力量的积聚地。WTO所需要的变革和创新资源几乎都在这儿。另外,三大都市圈有着相对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比较透明的法治环境。三大都市圈一定程度上就是全中国经济的缩影,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区域发展差距仍处扩大阶段

  对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在持续地扩大。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存在地区间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导致后者的状况相对恶化并延缓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将导致不平等状态的强化”。

  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往往是在经济增幅较低的时候,地区之间的差距趋小,而在经济高涨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呈扩大之势。2003年以来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仍然体现了这一特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下,正在成为制造业的基地,但海外跨国公司的制造业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国内制造业向东部地区的集聚也有增无减,中西部地区先进生产力因素发展缓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效率的追求还是主导性的,加之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或牺牲效率来维持公平,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也要求我们按市场规律办事。而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缪尔达尔所讲的“回流效应”。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往往一起流向收益较高的地区,贸易也给发达地区带来更多利益。发达地区也会将污染严重项目转移给不发达的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发展更快。而落后地区由于增长要素的流出而发展更慢。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贸易并没有趋向生产率和收入的平等,而是趋向于不均衡。结果是: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会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

  根据区域经济点轴开发理论,城市是经济增长点,城市间交通干线是经济增长轴,增长点和增长轴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增长极(特大城市),又没有形成增长轴,城市群落少,积聚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的能力差。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已越来越突出。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其经济起飞阶段,伴随着工业化的同时,是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也必须形成一个城市集群,无论是企业或城市,只有发挥集群的力量,才能有效扩大这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规模效益,也才能够共同发展。可以预见,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忧思】

  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

  自19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19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东北发展战略呼之欲出,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如何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真正实现东西互动、促进中部,使中部地区不至于落在后面,是区域发展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

  一是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尤甚。如珠三角已有5个机场,长三角竞相建港口,环渤海的机场、港口资源利用也不协调。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同类产品竞争的内耗过大而外部竞争力不足,价格战此起彼伏,但产品质量并没有上台阶。各地区的发展规划和现实产业结构特色不明显,雷同多。比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浙沪三省市均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长三角地区中14个城市排在前4位的支柱产业均是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到70%。而在高新技术领域,长三角地区的“十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达35%,纳米材料为48%,计算机网络为59%,软件产业为74%。

  当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对这种产业同构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而且在大类产品的趋同也并不意味着恶性竞争,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是微观主体的选择,政府也不可能去干预。问题是起引导作用的政府规划也几乎相同,而且产品也没有特色,就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中部的城墙亟待打开

  地方封锁现象仍比较严重

  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性障碍,就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

  由于改革在提高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了地方的利益主体意识,各地区为保一方平安和自身的经济繁荣,不同程度地筑起了程度各异、形式多样的贸易或要素流动壁垒,存在资源大战以及各种形式或花样翻新的地方保护,导致了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比如许多城市间大多相互隔绝,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格局,重复建设。

  无疑,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资金、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是各地区共同发展的需要,但现实却与此背离较大,县界、市界、省区界当成“国界”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由于政企分离的改革尚未完成,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利益主体的色彩过浓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措施依然存在,阻碍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了当前地方保护的一些具体状况。通过分析发现,没有一个地区不被认为是地方保护最严重的地区。可以看出,地方保护被认为是一个在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全国多数地区的地方保护严重程度是比较相似的。调查的数据表明,总体上大多数人认为地区保护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影响。从地区受害程度上看,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地方保护的损害,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受害程度较小。

  不发达地区造血功能不足

  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缺乏吸引力,从而吸引外部资金的动能不足。

  同时,对落后地区来说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增长效应也不像发达地区那样强。先进技术并不必然对今天的后来者同样有益。经常有这种情况:从使用先进技术中增加的产量远远超过了有限的国内市场的吸收能力。而且,现代技术涉及的进一步问题是,它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因为当今的技术主要是资本密集的,而落后地区又恰恰是资金匮乏的。这些就成为落后地区采用先进技术的困难。

  另外,不发达地区的后发劣势也非常明显。市场已经被先行地区分割完毕,后发地区的工业品进入市场要支付比先行地区高得多的交易成本。因此不发达地区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各种自然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使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弱。

  在这种背景下,不发达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就成为一个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就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发展规划不再是规划发展的面,而是规划发展的点。国家在各地区发展的点上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部门,使之真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由此形成这样的机制:政府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也即要改变以前那种为区域协调而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有限资金于一点,比如不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促使其尽快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

  一直以来,我们考核干部主要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政府的任期又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任期之内,政府总是喜欢优先选择做那些比较能够“急功近利”的事情。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把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当作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甚至是“不二法门”。而等到有一天土地用光了,政策也到期了,下一任或再下一任政府又该拿什么资源去换取经济的高增长呢?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机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已经使地方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是作为一个集团而存在,意识到自己在与其它集团关系中的利益和要求,应该自然产生集团认同意识、内聚性和组织性,从而自发走向区域联合。但是现在,我们尚缺乏经济与政治相配套的的完整运作机制。

  【趋势】

  经济增幅有望稳中有升

  综合各地区的情况分析,预计2004年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望稳中有升。从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由于民营经济活跃,比重大,增幅将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幅稳中略升。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

  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多年少有的高增幅,无疑,这增大了2004年投资增长的基数,估计较2003年增幅会有一定下降。

  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包含集体和个人),西部地区投资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态势,但各地带之间的增长差距在缩小。1~9月,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4%,东部11个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1%,中部8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2004年各地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比较高的增幅,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差距缩小,西部以大项目投资带动为主,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将逐步活跃,占比提高。

  消费需求增幅提高

  当前居民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住房、汽车、通信、教育、旅游、保健和健康六大领域。2004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将继续成为部分相对富裕家庭追逐的目标,其他消费热点在2004年也将继续保持。特别是由于国内轿车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轿车降价幅度较大,为百姓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居民购车提供了可能,加上中西部地区交通环境日益改善,将促进其消费的增长。总体上看,大多数地区2004年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将有所提高。从三大地带看,东部略高,中西部略低,但差距不大。

  东部外贸增长将快于中西部

  从2003年1~8月份各地进出口情况看,东、中、西部出口增幅均很高,东部为32.6%,中部为28.4%,西部为34.5%,东部出口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比提高0.09个百分点,中部占比下降0.14个百分点,西部占比上升0.05个百分点,东部出口是我国出口的绝对主力。但进口格局略有不同,进口占比东西部均出现下降(分别为0.23和0.1个百分点),而中部却出现上升(0.33个百分点),中部进口增幅(52.5%)也高于东(40.3%)西(36%)部,进口增幅同比提高幅度中、西部高于东部。

  2004年,尽管世界经济前景看好,外部环境对我国出口仍比较有利,总体上讲我国出口形势不错。但是从区域分析,东部地区外贸出口增幅将会高于中西部。原因一是东部发达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相对较高,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较强。二是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相对较高,抵御外贸倾销等外贸壁垒的经验和能力相对较佳。三是国家对出口退税率做出的重大调整,可能会对外贸增长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这种不利因素对中西部的影响将大于东部。

  我国将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这对于本身财力很有限的西部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和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结构多元化,地方财政相对宽裕,因退税率调整产生的影响将小于西部。综合考虑,预计2004年外贸出口增幅将呈现东部领先的局面,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保持高增幅有一定难度。

《中国工商》杂志特供新浪财经特别策划:

2004地理中国

珠三角——CEPA助推第一引擎

长三角——融合中的错位交响

京三角——优势难挡

东北——新经济增长极

中部——凹陷之危

西部——忧思中提速

一方经济一方人

北京商人 对政治一往情深

广东商人 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

西安商人 骨子里透着自负

东北商人 讲义气重交情

上海商人 精明之至

武汉商人 逞能好面子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