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知名财经类杂志“封面秀” > 正文

《新电子 IT经理人商业周刊》:苏州崛起≠东莞衰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6月28日 13:58 《新电子 IT经理人商业周刊》

  本刊记者/陈学东 于瑞 汤应波(苏州、东莞、广州综合报道)

  珠三角和长三角注定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最具争议的两大区域,但人们对二者之间的优劣比较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两地IT制造业代表的东莞和苏州孰优孰劣的争论更是成为热点,诸如“IT制造中心正在向苏州转移”、“东莞衰落了”等说法不绝于耳。

  然而,我们最近通过对两地的调查、采访,发现真实的情况是:苏州正在高速崛起,其未来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同时,东莞并没有衰落,它的生命力依然那么强劲。

  苏州的投资环境比东莞好?

  流行的看法:苏州的城市建设、治安环境比东莞好,土地价格比东莞便宜,人力资源比东莞丰富,因此苏州能够把东莞的外商吸引过去。

  苏州的城市建设和治安环境比东莞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苏州土地价格比东莞便宜和苏州人力资源比东莞丰富的说法却值得商榷。

  苏州的园林蜚声国内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记者走在苏州的新区和旧城之间,感受到的是“大写意”巨卷中“小工笔”的动人清幽。这样优美的城市确实能让投资者产生留下来的念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8年前苏州工业园区光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种详细规划就花了3000多万元,曾经一度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这到底值不值。8年后,当整个工业园区的GDP增长了16倍,财政收入增长了61倍,已分别达到180亿元、24.39亿元时,所有批评者都改变了当初的看法。

  反观东莞的城市建设,现在已经滞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东莞“本地人口150多万,而外来人口却有500多万”这个现实。“民以食为天”,首先一个吃的问题就要解决,仅为了解决500万外来工吃肉问题,散落在各村镇的猪场就高达4665个,年均生猪出栏量达150万头,以致东莞运河污黑的河面恶臭难闻;其次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带来的治安环境的恶化,深圳和广州的城中村治安管理一直就是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而东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城中村,“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是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是农村”就是很好的写照。

  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过多的外来人口一方面给东莞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环境和治安等问题。这是中国每一个城市在发展中都不能回避的现实。苏州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等到它的外来人口像东莞一样多的时候,环境和治安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因此,可以说,东莞的今天有可能就是苏州的明天。

  同样,苏州目前的土地价格比东莞低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理现象,这同时也反映了东莞在配套设施上的领先和经济的繁荣,即东莞经过20多年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随着外来投资的不断增加,土地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苏州作为一个新的开发城市,本应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但我们发现苏州及其附近城市一直就存在着的“土地价格战”可能会产生“渔翁得利”的负面作用。因为目前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费。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苏州的工业开发用地每亩是20万元左右,昆山是15万元左右,这是市场上比较认可的价格。但紧邻的吴江地价却降到了每亩5-7万元,无锡更是压到了每亩2-3万元。“甚至有些地方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变相提出免收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就苏州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大部分的土地开发成本至少在9-10万元以上,土地价格如果低于这个数字意味着连成本也收不回来。随着苏州经济景气的飙升,其土地价格早晚也会像东莞一样走高。

  除去土地使用权转让费,人力资源也是苏州和东莞比较的一个焦点问题。“苏州所在的长三角拥有大量的熟练的下岗产业工人,以及区域内100多所高校所提供的优秀人才,注定了苏州比东莞有更好的人力资源。”这是记者从一篇比较东莞和苏州优劣的文章中摘录的一句话,无疑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

  然而,大量的下岗产业工人并不意味着就拥有更好的人力资源,因为东莞的外资企业大多数还是以组装加工为主,对于那些没有任何国企“坏习惯”犹如一张白纸的外来工而言,重复的机械工作的效率其实要比那些所谓的“熟练的下岗产业工人要高得多”。苏州的台资企业尽管整体生产级别要比东莞高,但是依然是以组装生产为主。因此,苏州在低端的组装生产上并没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

  对于需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高科技企业,不可否认,东莞在人才培养上确实不如苏州所在的长三角,上海与江浙两省高校加起来100多所,在人才培养上要优于广东,但是在全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人才的流动早已经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东莞与苏州比较在人才引进方面明显更胜一筹。今年东莞进一步降低了引进人才的门槛,为人才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一季度已引进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2646名,是多年来东莞累计引进同类人才的两倍。

  与东莞不可能拥有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样,东莞20多年来在外商投资方面所拥有的底蕴也是苏州无法比拟的。东莞石碣镇的台商不仅在产业上形成了裙带关系,而且他们的家属在石碣也成了邻居。台商在东莞投资办厂,还把他们的家属从台湾带了过来。石碣镇房地产的最大买家是台商,一如樟木头是香港人的天堂一般,当地开发商甚至专门请了台湾的设计师来设计房屋,目的就是让台商在这里有“台湾的家”的感觉。到今年11月,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就成立两周年了。

  因此,东莞和苏州在投资环境上各有长短,那种简单地说苏州的投资环境比东莞好进而证明东莞的衰落,是片面和有失偏颇的。

  台商从东莞向苏州迁移了吗?

  流行的看法: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大量台商正从东莞向苏州迁移,由此导致的大量资金抽逃正在使东莞的经济步入低谷。

  “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北移”似乎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想法,然而,事实上我们在东莞并没有找到台商撤离东莞的事例,也没有发现台商撤离的迹象。广东省外经贸厅在去年媒体纷纷报道珠三角外资正向长三角转移后对东莞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东莞当时的6870家外资企业中,只有两家将其生产环节搬出了东莞。与此同时,长三角也有一家外资企业迁入广东。

  毗邻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通过大规模的加工贸易,发展成以东莞为中心的全球最大电脑零配件加工出口基地。东莞的产业分布已经呈链条状,上、中、下游产业衔接紧密。台商在东莞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出口”,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众所周知,东莞台商绝大多数属于电脑资讯业,而此行业最为讲究的是配套,目前在东莞的台商,相互之间已形成了难以割舍的裙带关系,即每一家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如台达公司在东莞投资办厂,其上下游企业为减少成本也跟着来,一家大企业就带来了22家中小企业,形成所谓的“集群效应”,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台商企业不会轻易搬迁。

  我们在东莞发现,的确有部分台资企业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场的变化而选择在长三角开设新的厂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珠三角投资的减少。东莞对外经济贸易局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1-5月东莞协议利用外资7.64亿美元,增长4.93%,实际利用外资7.31亿美元,增长7.7%。”

  随着大陆、台湾先后加入WTO,对于外资企业30%内销的配额限制将被取消,大陆市场蕴涵的生机更加无限,很多外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大陆这个市场。在长江三角洲设厂,交通很方便,可以辐射整个大陆。台达电子在东莞站稳脚跟后,1998年起开始拓展大陆业务,供应大陆知名企业,如联想、北大方正、海尔等。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邱志荣说,台达与斯米克集团在上海合资成立斯米克公司,生产经销通信电源供电系统和不断电电源系统,在天津设立德达捷能公司,生产镍氢电池。1998年6月,在上海成立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1999年,在江苏吴江购地750亩成立了新的生产基地。

  “联想电脑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笔记本电脑厂,英业达、仁宝、台达等台湾电脑配件厂当然要对生产经营做一些调整。现在笔记本电脑大有取代台式电脑之势,大陆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台达电子当然要在长三角有所动作。”邱志荣说:“台达东莞、吴江工厂定位不一样,东莞产品主要外销,而吴江产品主要内销,两边生产的产品也有所区别。”许多企业和台达电子一样,增资长三角只是为了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与所谓“北移”毫无关系。

  被媒体称作“发现苏州”的李火昆耀当初选择苏州建厂并不是主要出于“成本下降”的考虑,而是在寻找一个真正的战略基地。明基想通过苏州来实现其在大陆的本土化,然后再依托大陆这个根据地让明基成为世界级品牌。“开放的、巨大的和高度膨胀的大陆市场让原本没有本土市场依托的台湾企业,有了一个难得的建立世界级品牌的机会。”李火昆耀的这番话更加印证了长三角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据点的重要性。

  是的,正是市场这只手牵着企业走。比较优势依然是地区间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但是长三角在IT制造业与珠三角相比还不具备这样明显的优势,足以迫使台商撤离东莞,它们的北扩更多的表现为企业战略转变的需要。

  东莞比苏州缺乏可持续发展吗?

  流行的看法:东莞的产业属于制造业中比较低端的组装业,技术含量低,与苏州相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我们比较了苏州和东莞目前的主要制造企业,发现苏州目前的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确实比东莞要高,但东莞产业升级的尝试无疑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与东莞在外商投资比较上有两点不同:首先是苏州的投资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高。从上海到苏州这条科技走廊,已囊括从芯片到外壳的所有计算机零部件生产。继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投资16.3亿美元的宏力半导体、前世大总经理张汝京投资15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在上海动工后,日月光半导体已宣布到上海建厂。苏州也把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定在了芯片制造商。三星和日立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芯片制造厂,而飞利浦半导体的远景目标是建造投资10亿美元的芯片厂。

  其次是与东莞的分散于各城镇的制造工厂相比,苏州各开发区的建立使IT制造业更加趋于集中,集聚效应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苏州的台资企业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及昆山、吴江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内。苏州台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苏州目前约有台商3000家,近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台商日益增多,台湾前20家最大的电子上市、上柜公司中已有16家落户苏州,其中包括世界排名第三位的国巨电子和‘宏基’电脑。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生产配套齐全,研发、制造、销售同步发展的格局。近年来,苏州的台资企业每年增资额均保持在4亿美元左右,增资已成为苏州台资企业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特点之一。”

  虽然东莞制造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达到较高的实力和水平,但不可否认,目前大部分的制造企业还是以组装生产为主。而这种缺乏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容易被移植,中国加入WTO后这个问题将变得尤为紧迫——沿海地区原有的开放政策优势即将变得全国“普及”,内陆地区在土地、人力成本等方面的积累使得它们可能拥有后发优势。

  于是,东莞不可避免地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所幸,东莞市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加工经济已不能适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需要,只有提高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才能确保东莞国际制造业名城的地位。东莞市提出:打好“城市牌”、“外资牌”和“民营牌”这三张牌,实施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东莞在产业园的建设和在招商引资对象上无疑是借鉴了苏州较为成功的经验。

  为了解决人才培养的劣势,东莞投资20亿元兴建了“东莞中国著名大学科技城”,并与各国已批准设立的15个大学科技园对接,以东莞的产业优势、资金优势、科技市场需求优势与著名大学的知本优势进行强强联合,联手进军高科技,建设一个集高新技术产品制造、研发,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技术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科教与产业相结合的创业创新基地。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为整合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园、工业园的资源优势,东莞已作出决策,建立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中心的新经济产业链,引导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投资与开发、生产,吸引国内外资金和人才的流入,使之成为东莞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制造和辐射基地。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可以看作是东莞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的一个微缩。产业园区将投入7.5个亿,给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建立基地,届时,国内外大学、行业科研机构与东莞产业界日益频繁的合作,将为东莞的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援。

  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将从低端的生产制造区起步,逐步发展为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于一体,以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松山湖将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相关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在产业链的选择上,松山湖以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软件开发等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在招商引资上坚持“三为主”:即以招引国际大企业和知名企业为主,以招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主,以招引国内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为主。

  在不远的将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经济产出量最大的一个区域,乃至成为整个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聚集点。通过松山湖放大后的东莞IT产业升级,将为东莞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苏州和东莞就不能和平共处吗?

  流行的看法:苏州和东莞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IT制造中心,它们之间的竞争必将导致你死我活。

  我们从上文对台商北扩的分析,其实已经可以看出苏州和东莞虽然同是IT制造中心,但是它们的定位和分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东莞是以“外向型”为主,而苏州是以“内向型”为主。它们之间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也日渐凸现。

  加入WTO后,中国成为新的全球IT制造中心已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五年内,世界三分之一的IT制造业将移师中国内地,到2005年中国内地的IT厂商将会收到超过一万亿元的国外订单。如此巨大的订单,仅靠一个苏州或一个东莞是不足以消化的。事实上,继东莞、苏州之后,以福建厦门为中心的东南IT制造基地和以京、津为核心的华北IT制造基地也在迅速崛起。

  希望产品外销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更多地会选择东莞,因为这里不仅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近,而且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物流体系;同样,希望产品内销打开国内市场的厂商更多地会选择苏州,因为这里离国内的经济中心上海最近,而上海是对国内市场辐射力最强的城市。因此,苏州和东莞都有各自存在的空间和理由,它们之间也绝不会是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苏州外经贸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苏州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外资空前迅猛涌入的势头,头3个月注册外资25.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6亿美元,合同外资则更多,达43.2亿美元。而去年全年合同外资7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2亿美元。”

  我们详细研究后发现与以往苏州外企增资占了引进外资总额相当比例不同的是:头3个月外企增资仅占1.8亿美元,而新的项目投资占了绝大多数。并且,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合同外资达33.65亿美元。这表明新一轮国际资本投向苏州的高潮又出现了,苏州的快速发展还在延续。

  我们从东莞海关获得的数据也很喜人:据统计,今年1-5月,东莞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3.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5%,比全国增长水平高2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5.42亿美元,增长32.3%,比全国增长水平高19.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和传统产品出口全面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占东莞出口比重达63.4%。这表明,东莞的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仍在处于上升阶段。

  综上所述,苏州的经济及IT制造业正在大踏步的跃进,而东莞也没有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依托长三角的“内向型”的苏州IT制造中心与依托珠三角的“外向型”的东莞IT制造中心必将比翼齐飞,共同缔造21世纪IT中国制造的明天。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财经界》封面文章:中国消费者眼中的“日本制造”
《财经界》封面文章(系列二):在华日企情况调查
《财经界》封面文章(系列一):日企败走中国
《商界》封面文章:分配之惑
《IT经理世界》:娱乐的救赎
创维张学斌:摆正自己的位置
《新财富》封面文章:民企上市新打法--香港钱
《中国企业家》:赵炳贤--静静玩转“赚钱机器”
知名财经类杂志“封面秀”专题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N]庾澄庆-情非得已
[N]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M]一个人的精彩
[M]梁朝伟-花样年华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世界杯商城
  • 世界球星用品
  • 国足签名足球
  • 天天特价手机
  • 靓丽手机心动赠品
  • 锂电70元还送耳机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