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东晖 附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当中美WTO双边协议签署之时,已不在任上的吴家煌被请到签字大厅,终于有幸亲眼见证了那一历史性的时刻。美国助理贸易代表卡西迪不期而遇他的老对手--中国海关总署关税司的前司长吴家煌,一连说了几个“Thank you”。的确,此时此刻,除了“谢谢”,还有什么更能准确地表达彼此的心情呢?
三天之后,吴家煌被邀请到广州参加一个关于WTO的研讨会,在会上,他开玩笑似的说:“我跟美国人谈了十三年,到现在身上烙着‘卖国贼’的罪名还没洗干净。”作为谈判代表,吴家煌和他的同事们承受的压力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吴家煌属于地道的“外经贸”科班出身,一九六二年他从北京外经贸大学外贸系毕业后到对外贸易干部学校任教,“文革”中下放。七十年代中国外交重新活跃起来,而当时这方面的人才太紧缺了,于是吴家煌很快返城,开始了从事国际经贸关系的生涯,也成为中国第一批追踪关贸东京回合谈判的专家。一九八六年中国正式申请复关,谙熟国际经贸规则的吴家煌义不容辞地挑起重担,成为中国谈判代表团的第一批成员。
主持关税谈判,在中国复关谈判中的分量最重,因为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之前,服务贸易并未列入谈判议程。有关缔约方最关注中国关税能否降下来。当时中国的名义关税是百分之四十七,而实际上为了引进外资,许多地方实行了很多减免税政策。背负着高关税的“罪名”,吴家煌和同事们在谈判中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与龙永图一样,吴家煌说话也不愿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一九九四年,吴家煌在中新社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谈到了关税问题。他明确指出,降低进口关税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今后中国的进口关税每年还会逐渐降低,直至一个合理的低水准。减免税政策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减免税政策已逐渐不适应形势,引发了地区、行业的攀比问题,成为公平竞争的障碍。
中美签订协议后,关税降低带来洋货冲击的论调抬头。对此吴家煌说,降低关税是有风险,但风险不大。民族工业不会因此垮掉,“外国狼”吃不掉我们。中国承诺到二00五年关税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今后每年才降一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的关税直线下降,经济不但没有垮,还迅速发展,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从几百亿增加到一千五百多亿元,以后每年降一个百分点有什么可怕的呢?
吴家煌直言降低关税是“福”不是“祸”,他举例说:在我国,象汽车这样的庞然大物也被大批走私,外国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中国的汽车关税太高。当然,象吴家煌这样心直口快,有时难免会惹点“麻烦”。一九九四年底中国没能如愿复关,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陷入停滞。八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心中自然是感叹不已。在一次研讨会上,吴家煌有感而发,引用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料一位国内记者在写稿时把吴的话解释为中国暗示对加入世贸不再持积极态度,引起轩然大波。参加了十三年的谈判,吴家煌说他的主要感想有两点:第一,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被对手充分估计,别人不愿放过我们,谈判的难度就大了。第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承担任何义务都要再三思考,这是我们特有的现实。
吴家煌评价道:中国入世是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对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意义可与邓小平南巡相提并论,这是中国第三代领导人描绘得相当浓重的一笔。
吴家煌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关税的保护只能越来越低,发达国家更多地采用技术保护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产业。零关税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全球加工贸易和生产方面。因此,加入世贸是中国政府顺应世界大趋势作出的明智选择。中国面临的压力虽然增大,但得到的机会更多。(待续)
声明:新浪独家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请关注中国入世与经济变革专题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