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称中国基金管理行业未来前途广阔竞争激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2:47 第一财经日报 | |||||||||
实习记者 翟青 发自上海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基金管理行业在未来将迅猛增长,主要受惠于GDP的持续增长、养老基金的发展和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强劲的需求。但是,鉴于作为主要投资渠道的中国股市仍低迷不振,基金管理行业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前途广阔 报告称,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两位数字的速度增长,中产阶层迅速壮大。同时,多数中国人仍保持着积蓄大部分收入的习惯,目前中国的存款比率高达40%,远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中国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余额接近人民币1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6%。这种大环境将自然促进基金管理业的蓬勃发展。 惠誉预测,机构投资者,特别是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将成为未来资产管理业务主要的增长点。截至2005年底,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资产分别约达2000亿元和1000亿元。至2010年,两者均有望达到1万亿元。 此种情况下,自然给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惠誉也认识到,保险业的迅速扩张也将促进基金管理业的发展。截至2005年11月,中国所有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已达人民币1.5万亿元,其中1050亿元,即7%,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2005年7月,中国政府批准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额度提高60亿美元,总额度达到100亿美元。 竞争更激烈 越来越多的机构希望进入资产管理行业分得一杯羹。2005年三家商业银行成功组建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更多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有望获得政府批准直接投资于这一行业。七家外资金融机构也已涉足内地基金业。 金鹰基金公司总经理詹松茂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外资企业进入基金行业,势必导致基金管理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国内基金管理行业而言,既有压力,又是促进。外企的投资理念对我们有一定的冲击;其创新方式和风险控制方式也比国内行业更丰富。 2005年基金管理行业共计57只新产品上市,但是基金募集额却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基金募集期内的平均认购额为人民币17.6亿元,仅为2004年的一半。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两点:首先,2005年总体上环境不够好,股市、地产均处在过渡期;其次,国内的基金销售没有新的模式,目前主要依靠银行。而银行销售已日显疲态,动力不足。”詹松茂表示。 易方达基金公司的马骏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05年的股市低迷,表现不佳是基金募集额下降的主要因素。 惠誉报告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最强投资平台、良好财务状况、巨大分销网络及较高声誉的基金管理公司将是该业务增长的主要受益者。虽然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但中国的经济发展仍显示出新兴国家的特征。中国金融业的透明度依然较低,公司治理水平仍待提高。中国投资者波动性较大,致使基金的赎回率较高。 詹松茂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有一部分赎回是正常现象。随着基金公司管理能力日益增强,以及整体股市环境的转好,投资者仍会选择继续持有基金。” 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49家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服务,其中18家为中外合资企业。他们管理着54只封闭式基金和164只开放式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达人民币4700亿元,较2004年末的人民币3250亿元有较大提高。 在管理的资产中,开放式基金约为人民币3870元,其余是封闭式基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