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中国外汇储备变革过程应具备国际前瞻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9:16 世华财讯

  世华研究所 张龙

  中国国际储备中心2006年7月将在上海挂牌成立,它将是中国储备制度变革的重要标志,预示着中国已沿袭了几十年的外汇、商品储备机制将发生重要变化。国家储备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中国国际储备中心的工作方向应是将国家除粮食以外的外汇、黄金及重要工业初级品的储备结构变得更加科学,以更高的国际前瞻性充分平衡国家经济发展与货
币、资源储备之间的关系,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

  据报道,将于7月挂牌的中国国际储备中心在初期阶段将包括原来归属于国家外管局储备司的黄金组合储备管理处和基准维护处,基准维护处是负责确定国家外汇组合中每个组合的投资基准。此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包括石油、铀、铜等很多战略储备物资的储备工作也将划转到该中心旗下统一管理。这意味着中国国际储备中心在成立初期,将主要负责国家的外汇和黄金储备的实际运作工作,待相关工作理顺之后,可能还将承担起出粮食以外的能源及初级工业品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成为独立的国家战略储备管理运营机构。

  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总额已接近9000亿美元,从2002年末到2006年3月年增长幅度达到54.66%,其中约70%是美元资产。而在此期间美元

汇率持续走软,年均跌幅达到8.39%,大大的高于持有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高增长,与美国汇率持续的下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如何有效管理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中国储备管理部门棘手的问题。中国国际储备中心的成立,显示出国家准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决心。

  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已经接近中国的年GDP总额,任何对于储备资产结构的调整,对国际金融、商品等相关市场都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储备资产形式多元化。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储备资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影响;而多元化的资产储备模式既可以降低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风险,也可以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同时,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防安全。

  增加黄金储备,保障金融安全。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储备为1929万盎司,约为600吨,这个数字已经维持了大约40个月,而在这40个月中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黄金现货价格上涨了67.9%,美元同时贬值了33.57%,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6000亿美元。目前中国黄金储备仅占外汇储备的1.3%,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采用的3%-5%的一般标准。从长远考虑,国家外汇储备中保障金融安全的结构份额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这比增持任何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安全。

  增加能源储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目前在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中,中国是惟一尚未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与中国相比,美、日、德等老牌工业化国家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就开始对战略石油储备以立法的形式设定了储备目标,美、日、德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其158天、169天、117天的消费量。虽然中国在2004年已对第一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作出规划,且个别储备基地已初具规模。但是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国际油价再度上涨了70%。战略石油储备不应过多计较短期油价的得失,同时亦不能急于求成。美、日、德等老牌工业强国的能源储备都采用了价低多储、价高少储、持续不断的长效机制。在国际石油市场现有的供求情况下,要想在一两年甚至五年的时间内完善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都可能得不偿失。通过建立长效机制,积少成多,才能在实现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同时,不至于对国际市场产生太大的影响。

  加强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保障经济稳定和国防安全。中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稀土矿为例,目前无论是稀土储藏量、产量、应用量及贸易量中国都是世界第一位,中国的稀土产品主导了世界约90%的消费市场。但在具有如此优势资源的背景下,中国却不能掌握世界稀土产品的定价权。与稀土相比,中国是铁矿石、铜、天然橡胶等重要工业初级产品的世界第一消费国,但由于国内可利用资源有限,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也一直无法得到定价权。日本经济产业省4月16日决定,修订日本国家资源战略计划,除了原来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储备的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外,计划将铂、铟以及稀土等稀有金属也列为必须储备的战略物资。日本是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加强战略物资的储备是出于对保障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需要。

  作为中国的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应当与能源类商品一起以立法的形式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保证中国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能够长期、有序的开展下去。而对于稀土矿这种中国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资源商品,为了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中国的国家储备应该适时发挥其衍生作用。在过去近五年时间里,黄金、原油、铜等重要战略商品的价格上涨均超过了200%,铜价涨幅甚至超过了600%,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稀土价格却依然维持着“黄土”价,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应通过国家战略储备予以改变。动用战略储备资金大量的甚至是全面的收购原本用于出口的稀土矿产品,保障国家稀有资源不被贱卖,从而逐步建立中国稀有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05年以41.8亿美元成功的收购了总部设在加拿大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该收购案也成为中国海外收购能源资产的一个良好范例。2004年中国提出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后,国际石油价格由于各种因素上涨了150%,这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具体执行增加了成本。而中石油对于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成功收购,使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从商品储备到资源储备成为可能,拓宽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思路。目前国际市场除了石油价格高企以外,铁矿石、铜、镍等金属矿产资源价格同样持续飙升,使得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本大幅增加。借助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资金在国际能源矿产市场收购资源类公司,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贬值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加中国战略物资的储备规模,并借助收购的资源类企业增加中国在国际相关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市场在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储备模式,将中国的外汇储备机制引入市场化模式,从市场角度去权衡中国外汇储备结构,才是客观而科学的。中国的外汇储备调整应具备更高的国际前瞻性,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现况相统一,充分平衡国家经济发展与货币、资源储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中国的经济在稳定中求得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