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阅读

    [71只沪深300成分股瞬间触涨停]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百点,最高冲至2198.85点。71只沪深300成分股瞬间触涨停,且全部集中在上海交易所市场。[详细]

    [券商自营风险浮出水面]在16日市场大涨的环境下,如优先股等各种利好纷至沓来,但随着股指午后回落“不攻自破”。证监会8月18日通报称,经初步核查,“乌龙指”事件原因是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连锁触发后生成巨额订单。[详细]

    [高频套利系统成“罪魁祸首”]光大证券公告承认是公司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详细]

  • 华尔街:中国程序化交易别急

  名词解释:

  量化投资理论是借助现代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用数量模型验证及固化这些规律和策略,然后严格执行已固化的策略来指导投资,以求获得可持续的、稳定且高于平均的超额回报。

  程序化交易系统是指设计人员将交易策略的逻辑与参数在电脑程序运算后,并将交易策略系统化。当趋势确立时,系统发出多空讯号锁定市场中的价量模式,并且有效掌握价格变化的趋势,让投资人不论在上涨或下跌的市场行情中,都能轻松抓住趋势波段,进而赚取波段获利。程序化交易的操作方式不求绩效第一、不求赚取夸张利润,只求长期稳健的获利,于市场中成长并达到财富累积的复利效果。

    [套利交易显现:量化交易A股初次发威]量化交易第一次在资本市场显示类似核武器的威力,尽管所占份额不大,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各种机构和量化策略团队云集在上海浦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所附近,租用最快的光纤网络,离交易所最近的距离抢占程序化交易的有利地形,利用计算机捕捉转瞬即逝的价差,展开套利交易。

    他们是资本市场利用高频交易获取利益的一群人,他们不关心市场的涨跌,只赚取微小的一点价差,但通过不断的交易,积沙成塔,累积无风险的利润。虽然量化交易在国外已经是主流交易模式,在国内却还是相对新兴的市场,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以后。目前国内的程序化还是建立在传统经验和计算机模型的基础之上,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原因主要是先天不足,由于市场的机制不全,有明显的做多风险敞口。[详细]

    [234亿资金源成谜]根据证监会的通报,光大证券自营策略交易系统,累计申报买入234亿,而光大证券截至2012年底的净资本仅为131.16亿、截至6月末持有交易性股票资产仅10.5亿。这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光大证券动用了“中国特色”的信用交易放大了资金。[详细]

    [交易所主系统的信用交易方式]在我国现行的交易所主系统中,某个券商要买入股票时,不论买入1个亿还是100个亿,交易所并不对买入的券商先扣除其资金然后再划拨股票,而是直接将股票划入买入券商账户中。

    在交易所主系统中,股票的买卖是实时的,即时交割不可逆转,但是资金的结算却要到晚上进行。由于股票的交易和交割已经完成,一旦到了晚上资金不能正常结算,必定产生风险。相当于交易所主系统的无风险要建立在券商的信用基础上。所以,交易所主系统是一个信用交易系统。[详细]

    [券商自营在交易所享受杠杆与融通便利]交易规则中资金的T+1交收为风险发生提供了敞口,而券商与交易所之间结算的信用交易模式成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交易所与券商自营层面,券商享受了5倍的杠杆与一个交易日的资金融通便利。正是这一业内司空见惯的交易结算模式为风险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详细]

  • 小调查

    [光大乌龙指人祸:外购便宜软件刻意避风控]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则在媒体通气会上进一步说明称,订单生成系统是光大自主研发,订单执行系统是向上海铭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购置。两个系统同时出错,导致系统在150秒内没有执行会自动生成委托。

    一名业内人士称,“铭创系统确实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丢包’等出错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已经跟公司反映多次要换系统,但都以节省成本为由被驳回。”

    光大证使用的“铭创高频交易投资系统”定制软件只要10万,而国内另一家著名金融软件供应商恒生电子的下单系统则在100万元左右,两者价差9倍。[详细]

    [高频、大数据、高杠杆环境下的券商行业忽视软件系统建设]兴业证券分析师张英娟认为,整个券商的IT系统建设,无论从投资金额、投资方向来看,均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在2010年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创新产品推出前,券商IT系统建设主要围绕经纪业务。即便是创新业务开展以后,近年来的投资额也在66亿附近,不足券商整体收入的10%,其中软件投资占比不到20%,与全球平均的软件投资占总投资比重60%相去甚远。2012年,海通证券、太平洋和宏源证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只有0.34%、0.95%。[详细]

  杨剑波是上财经济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是华人金融学者中最早用GARCH等模型的人员。2006年以后着手光大证券结构性产品,后升任策略投资部总经理。该部由18个人组成,绝大多数成员都有着国际一线投行衍生品和量化工作经验。受证监会邀请,杨成为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规则起草的四位牵头人之一。

  1. 为何数十亿能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A股日均成交量近2千亿,816光大乌龙交易仅70亿成交量,却造成沪指超过5%的涨幅,这主要是由于其触发了大量量化交易订单。

  好比一群羊在安静的吃草,忽然一头羊发疯似的跑,其他羊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狼来了,赶紧先跟着跑再说。跑了一会发现,原来狼没有来,跑错了于是又回来。

  2. 这个是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吗?

  在海外市场,高频交易和趋势跟随是各大对冲基金,CTA基金很常用的交易策略。但其需要数据和IT系统的巨量投入,也只有顶尖的券商和基金玩得起。

  好比国内的大多数投资者还是大刀长矛时代,光大证券打造了一挺机关枪,但是不小心擦枪走火,误伤了群众。

  3. 为何光大证券量化投资系统会出错?

  光大证券这次出错的是订单执行系统,从目前公开信息分析,或是交易线路的故障,造成了系统的误判。因为一直没有得到订单返回信息,所以该策略系统不断的发出订单,一下子推向市场,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好比中国股市还是乡村泥泞小路,大多人开拖拉机慢悠悠的玩,光大证券从海外搞了一辆保时捷,在还没有完全熟悉性能和磨合好部件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开出去,结果翻车了。

    [行业风控意识普遍低级]“这种高频率和大数据的交易系统,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高盛也经常犯错。”有基金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称。但与国外金融系统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对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实在太差。国内的套利交易系统虽然也有风控系统,但还是太低级,比如交易金额超出保证金,系统就应该自动叫停,甚至有传闻称这次光大乌龙事件最后还是靠“拔掉网线才停止交易”。

    [光大证券套利策略系统或未接入风控]交易员发出交易指令后,公司中央风控系统的审核会占用几秒钟的时间,减慢交易速度,期货交易大概延迟1~2秒,股票也要延迟几秒钟,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光大证券极有可能使用了比较激进的方法,套利系统应该没有接入公司的风控系统。

    从一位光大证券离职的中层人士处获悉,公司投行和经纪业务效益下滑,高层将业绩增长全部压在了自营上。但由于公司自营2011年、2012年连续巨亏,只是通过采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做账的方式才使公司实现账面盈利。在此重压下,光大证券对自营业务越赌越大,期待着有朝一日翻盘。

    光大证券2012年报披露,“公司策略投资业务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累计实现收入1.24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3倍。策略投资业务方面不断寻求新突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化产品,备受市场关注。[详细]

    [重构风控]十余年前,以南方、大鹏证券等为代表的一批证券公司,纷纷涉足挪用客户资产、报表不实、虚假和抽逃出资、高管渎职等违规行为,证券行业风控合规则始于“治乱”。

    被巴菲特称为“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的金融衍生品、量化交易、信用交易等将是未来券商行业创新的重头戏。为此,业内人士提出,证券公司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肖钢被称为“风控先生”,实际上,在郭树清时期,监管部门对于创新业也采取了密集的监管手段。据业内人士统计,郭树清在任时证监会“每周一公文”,其在任的506天中,证监会共发布公告类文件80个,还有证监会令16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7次、市场禁入决定10次。

    对于证券公司风控合规的本轮重构,业内人士表示,需要从外部监管和内部调整双管齐下才能较好的处理风控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对于前者,业界建言监管部门除了对创新活动给予政策支持、业务指引外,还应该及时就创新业务的探索情况、研究成果及时公布分享;后者则是需要券商的风控合规部门快速提高专业水平,跟上行业创新的步伐,提升全面风控管理能力。[详细]

  一是授信问题,即当现超大单时是否给予银行授信。

  二是公司内部风控不严,应加强双重核实和审批。

  三是所谓的混业经营是否还要继续。

    防“失信于民”。证券监管部门、券商、上市公司是股市中主角,任何一个不尽职都会给股市造成无法预见的风险和损失。

    防“黑手无形”现象困扰。光大证券制造的8?16事件造成的市场动荡,推给无自辩能力的机器和系统

    防“无效监管”失控蔓延。错误常见为监管无法全面到位提供“合理”借口。

  • 媒体评论券商创新:

专题内搜索

    [“极端个别事件”重演与否?]从海外经验看,随着国内市场程序化交易的进一步发展,高频交易带来的挑战和问题还会出现。在美国市场上,类似的案例出现了多次。[详细]

    [呼唤熔断机制]乌龙指事件曝出券商自营业务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隔离制度的脆弱。在层出不穷的新交易工具使得以前无法实现的交易手段变为可能时,同时也在制造更多的风险,行情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变得更加猛烈失控,交易所应该设置熔断机制(A股的个股熔断机制即涨跌停板),一旦自动生效,停止当下的交易,让市场平静。[详细]

    [回应:上交所称涨跌停制度下熔断机制作用有限][详细]

    [肖钢首度就创新表态 A类案机制或促乌龙指调查]作为一个被外界喻为“风险厌恶型”的证监会主席,肖钢在8月19日对于稽查执法的最新发言,恰逢8月16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其对于创新业务的首度表态,提出要“区分市场创新与违法违规边界”。为市场创新发展留有余地,给市场主体“自我修正”留出空间,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

    在光大乌龙指事件后,近年从券商到基金等纷纷掀起的量化交易热潮更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分水岭。业内担忧会不会令创新空间陡然变窄,监管走向生变,甚至逆转?[详细]

    [创新底线与监管路径]“未来符合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比如资产证券化等,还有涉及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等的监管方向不会变,或者在部级协调机制下进展还会更顺畅。但涉及金融稳定和系统化风险的,可能会加强监管,光大‘乌龙指’所在领域或属后者范畴。”一位北京基金公司高管认为。而眼下即将展开的证监会对于券商程序化交易系统风险隐患排查,或仅仅是这种创新活动底线监管的开始。[详细]

    结语:在当下市场乌龙指或许谁都可能出,但光大证券在“不知情”下就押上了超过公司资本的赌注,还能无障碍地迅速成交,如果这是在带杠杆的期货市场,或者成交额更大、没有涨跌限制甚至没有中央监管的国际市场,一天就可能把公司爆掉,谁来为公司股东和市场投资者交代?这难道就是中国式的券商创新?当我们的券商羡慕国际投行“吃肉”的时候,也请加速准备好理论、人才、技术、风控等工具;中国券商,为自己、为市场、为投资者,请加油!券商创新任重道远…… 我来评论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