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反思录

2013年08月22日 03:56  证券日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编者按: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惊魂A股,虽已过数日,但这起事件将永远记录在中国资本市场成长历程之中。尽管监管层已认定这是光大证券系统缺陷所致,但事件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值得包括市场监管者在内的每一个证券市场从业人员进行深刻反思。

  多名律师已接受部分投资者索赔委托

  律师称,此次乌龙指事件维权的难点在于受损对象、受损范围及责任范围的确定

  ■本报见习记者 乔誌东

  8月16日股市的巨幅震荡让中小投资者损失巨大,不少投资者在午后大盘再度拉高时跟进,没料到收盘大幅下跌,结果被套牢在高点。经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此次股市历史奇观的始作俑者。一时间,光大证券进入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由此衍生的对投资者赔偿的问题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多名律师向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投资者通过私人关系向他们提出索赔委托。

  “为投资者争取合法权益,我们会全力以赴。” 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严义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据严义明介绍,目前已经有数位投资者向他咨询光大证券乌龙指赔偿事宜,他已经接受了数笔索赔委托。“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行索赔咨询和委托。”

  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金融证券方面的民事纠纷日益攀升,但是相对应的维权方法和渠道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严义明表示,拓宽维权渠道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最后核查结果若是操作失误或电脑系统欠缺,则应督促光大证券建立补偿基金补偿受损者,甚至动用交易所风险基金。若查处后光大证券存在操纵股价行为,则有可能被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判刑,之后方可民事赔偿。”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无论失误或故意,光大证券给市场带来的后果严重,建立补偿基金很必要。”

  宋一欣还指出,此次乌龙指事件维权的难点在于受损对象、受损范围及责任范围的确定。

  和“权钱兼备”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相比,广大中小投资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利益容易受到侵害,而中小投资者维权的难易,往往与证券民事维权律师的环境和状况密切相关。

  光大证券在8月18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乌龙指事件引发了当天股市的波动,市场反响较大,光大证券向广大投资者致以最诚恳的道歉。至于事件对投资者可能产生的损失,光大证券将“依法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上海文勋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鹏表示,无论是过错还是过失,光大证券都难以逃脱民事赔偿责任。从当天所谓的技术失误开始一直到当天股指期货收盘,在此期间二级市场买入ETF50权重股的和在股指期货市场做多的,理论上都应该获得赔偿,虽然直接损失容易确定,但是间接损失很难确定。

  8月17日,在题为“转暖中的中国证券市场与投资维权的前景”的第七届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律师论坛上,与会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投资者律师维权团讨论了当前证券市场的维权前景并发表声明,宣告成立“光大乌龙指事件受害者维权律师团”,标志着光大乌龙指事件的赔偿维权行动已经启动。严义明表示将会加入到这个团队中,和诸多律师一起为在此事件中受到损害的投资者维权。

  证券维权是律师的一项专业业务,与律师传统业务不同,金融证券维权需要同时具备法律和证券专业方面的知识。近年来,由于相关主体法治意识淡薄,相关法律不完善以及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原因,金融证券维权阻力重重。

  “相信证监会会进行深入而公正的调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维权行动将更加有力。”严义明说。

  光大事件折射市场三大缺陷

  专家建议,应统一交易方式,加强量化交易的风险控制

  ■本报记者 傅苏颖

  对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折射出我国交易机制和监管上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有待进一步加强。

  光大证券18日发布公告称,当日11时07分,交易员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发现成交金额异常,并终止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的运行,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当日下午开盘后,策略投资部开始通过将已买入的股票申购成50ETF以及180ETF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同时,逐步卖出股指期货IF1309、IF1312空头合约,以对冲上午买入股票的风险。

  据统计,下午交易时段,策略投资部总共卖出50ETF、180ETF金额约18.9亿元,全天用于对冲而新增的股指期货空头合约总计为7130张。

  光大证券总裁助理杨赤忠18日回应称,错单后立刻开空单是国际惯例,对冲持仓,关闭风险敞口,才能冷静考虑对策。

  对此,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指出,一开始可能是交易程序出错,但是后续的对冲行为以国际惯例作为借口,在明知后续的平仓行为会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仍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难逃内幕交易之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赵亚赟指出,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还暴露出其内部管理存在很大问题,其它证券公司要引以为戒。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使沪指一度出现自2009年3月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在当日的上涨中,有不少跟风盘误以为有重大利好即将出台,市场风格将从“八二”转换为“二八”,于是纷纷跟随买入权重蓝筹股。对此,上述专家认为,上周五的事件也使投资者看到,市场并不缺乏资金。

  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峰对记者表示,市场一直以来都不缺乏资金,资金未进入股市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并不看好经济基本面。

  赵亚赟也表示认同,他指出,这让市场看清楚的一点就是市场并不缺乏资金。股市不振的原因在于对经济以及货币政策的走向不太明朗。通过这一事件,似乎有利于提振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上周五的乌龙指事件余波未平,19日光大证券再度爆出乌龙指事件,导致其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

  专家表示,这进一步表明光大证券内控机制有严重问题,同时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存在漏洞。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量化高频交易在风控机制不完善下所发生的一次突发事件,这不仅反映出公司本身交易程度存在着缺陷,也反映出我国的交易制度和监管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专家建议,交易制度上,证券市场“T+1”交易和期货市场“T+0”交易之间的时滞造成的跨市场监管真空,人为的创造套利机会,应统一交易方式;此外,应加强量化交易的风险控制。公司层面应做好程序化上的风险控制,此外,交易所对单笔超大订单也应程序化的发出警告,并及时的锁定和处理。

  付鹏指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反映出交易制度和监管中的三大缺陷。一是授信问题,即当出现超大单时,是否给予银行授信。二是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不严,应加强双重核实和审批。三是所谓的混业经营是否还要继续。

    光大乌龙指事件带来的三大警示

  ■刘志勤

  光大证券8·16事件给许多投资人士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尽管经初步查明是套利系统出了毛病,是“设计缺陷”造成的,排除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但是一个如此重大的错误,一句简单的解释,这两个事放在一起,似乎太不对称。然而人们的思索不会被限制在“既定”的说法之中而不再探寻真正的原因。因为人们感到困惑,一个如此重大的错误,怎么能用一个“设计缺陷”就一带而过,连个“人影”都找不到,这让投资者如何能够平息内心的忿恨,有人在问:今后我还能相信谁?

  笔者认为,8·16事件留给我们有三大危险警示不得不防。

  第一是防“失信于民”。上面提到的“还能相信谁”是股市中长期存在的老话题。证券监管部门、券商、上市公司是股市游戏中的主角,任何一个不尽职,玩忽职守都会给股市造成无法预见的风险和损失。我们应该相信他们会真正担负起保护市场和投资者利益的责任。现在看来他们都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证券会主席肖钢先生表示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破除大案,这是股市的积极信号。作为光大证券无疑应当把握住机会,把这次严重失误的“技术层面”的深层次危险因素挖掘出来,给市场和股民明确的信号,风险是可控可以预防的,让信任归位是急迫的任务。在证券市场中找到真正的风险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并如何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证券公司不只是会“圈钱”,还会帮助股民掌控自己的资本和财富不受损失。要恢复市场的信任,就必须遵守实话实说的原则,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真相,才可能帮助公司寻找共赢的机会。中国资本市场极为庞大,国际大鳄们纷纷翘首中国的良好证券市场氛围,机会难得,我们应当让世界上那些投资者放心的进入中国。所以,恢复信任,是有关公司的当务之急。

  第二是防“黑手无形”现象困扰。人们曾长期迷信市场规律,市场力量和市场之手的自我调节能力,现在人们应当开始清醒了,原来那一切都只是空话、虚话、骗人的话。光大证券制造的8·16事件造成的市场动荡,就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完成的,把这样的事件推给无自辩能力的机器和系统,的确不太厚道,也不公平。

  其实,如果是真正的“人为错误”还是可控的,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设计缺陷”,不知这种有缺陷的设计会何时犯病,那真让人感到恐怖。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是否有人会在设计软件中故意埋入“定时缺陷”,按照预定程序和时间定时发作,“误发”下单指令。那么中国的证券市场将成为真正的高危行业。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目前没有建立这个防弹系统。

  中国股市必须阳光化,必须清除任何“操盘黑手”的存活环境。在资本市场加快开放的今天,净化市场的环境至关重要。

  第三是防“无效监管”失控蔓延。尽管有不少专家和媒体都在谈及历史上的“乌龙手”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问题:这种错误是常见的,可以理解的,为监管无法全面到位提供“合理”借口。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方面提示我们的监管机构如何防止“乌龙手”对市场的伤害呢?泛泛要求加强所谓监管,而无任何实质方案,措施,只靠嘴管,不用手“理”,管理岂不真是空喊了。这就是一个“无效监管”,是未来资本市场潜伏的最大风险。

  据了解,光大证券的自营部门长期没有进行内部审计,是有意推诿,或是故意放任,或两者兼而有之,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光大证券由于自身的“无效监管”让市场为它的错误买单,这个教训不是赔偿可以了断的。

  在和券商界的朋友谈及这类事件时,有人问,如果关闭中国的证券市场三年,中国会怎么样?中国经济会因此崩溃?中国的股民会感到不会再受骗的幸福吗?没有人会把这个建议或想法当真。但是,笔者真的设想过,如果未来某一天,有哪位证券公司在下单时把3000万股“误入”成3万亿手的话,且成交有效,那时的中国证券市场肯定如同遭到核弹袭击,一片肃杀风景,皮毛不存,无人存活。市场相关各方不能把这个警示当成笑话,应当惊出一身冷汗才对。

  光大事件也许给金融市场的改革、重组、并购提供最好的契机。8月19日光大证券再犯“乌龙手”,警示我们不能错过这个良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案8点30分在济南中院开审
  • 体育亚冠-孔卡传射埃神首球 恒大2-0 视频
  • 娱乐刘晓庆婚礼照曝光 与先生深情一吻(图)
  • 财经温州频现房主弃房跑路:卖房都不够还贷
  • 科技国产手机系列:土狼模式围剿洋品牌
  • 博客陈毅之子陈小鲁:为文革批斗老师道歉
  • 读书走近神秘钓鱼台:中外政要都住哪号楼
  • 教育复读生进错考场语文零分监考没发现
  • 安邦:最大石油进口国对中国意味啥
  • 王瑛:中国企业家的自救与担当
  • 永新人:这物价咋就只涨不跌呢
  • 陶冬:铁矿石价格见顶
  • 张卫星:肖刚能否拆解金融定时炸弹
  • 叶檀:新兴市场不会垮
  • 谢作诗:地方债务危机可以变成大好事
  • 尹中立:证券监管需要体制创新
  • 苦等:从光大8·16事件看监管的进步
  • 刘杉:光大乌龙不能变为无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