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题摘要:可口可乐公司近日陷入受贿丑闻,其旗下亚洲最大瓶装厂———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近日公开承认,近日警方确实对该公司前员工展开了经济调查,目前此案仍在调查过程中。[评论]

小调查

可口可乐受贿是否影响其品牌?
影响
不影响
不好说
可口可乐受贿是否影响你购买其产品?
影响
影响
不好说
不支持flash

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座落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是可口可乐系统在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装瓶厂,投资总额为13928.41万美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员工近1000人。主要产品有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柠檬健怡可口可乐、雪碧、雪碧冰薄荷、芬达、雪菲力、怡泉系列、醒目系列等碳酸饮料。

相关专题

可口可乐员工讨薪
可口可乐员工讨薪

几名大学生隐藏身份应聘成为志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员工,并被“派遣”进入可口可乐灌装厂。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汇源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

聚焦美国CCI行贿案
聚焦美国CCI行贿案

美国CCI公司在1998-2007年向包括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国家官员、企业员工行贿。

不干胶巨头贿赂门
不干胶巨头贿赂门

美不干胶巨头艾利-丹尼森公司在华全资子公司向中国官员行贿,美证交会接受其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

以往外企在华贿赂案例

时间
事件
结果
2009年8月
美国不干胶巨头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向中国地方官员行贿
美证交会接受了艾利丹尼森公司20万美元罚款建议
2008年12月
西门子在过去10年中曾向中国客户行贿7000多万美元,获得超过23亿美元的订单
西门子交纳16亿美元罚款为代价与德国和美国司法机构达成和解
2005年5月
德普公司天津子公司自1991年到2002年间向中国公立医院医生行贿162.3万美元
同意支付480万美元以解决其违反美国《反海外贿赂法》的问题
2004年4月
朗讯公司曾安排近千人次的中国政府官员、电信运营商高管游玩,耗资千万美元
朗讯将向美国司法部和SEC共支付250万美元罚金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简介

1886年美国人约翰。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至今“可口可乐"商标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商标,并在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伙伴是中国轻工业总会及其联系机构、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中国国际投资公司、嘉里集团和太古公司,共同建立了二十七家装瓶厂,可口可乐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员工15000人。可口可乐已连续七年被评为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饮料。而雪碧亦是最受欢迎的柠檬型饮料。

世界各国反商业贿赂一览

美国:四大机制遏制商业贿赂
美国:四大机制遏制商业贿赂

从美国的市场运作和社会监管方面来看,对商业贿赂的围剿有这样四大主要机制:一是反垄断机制;二是公平竞争机制;三是舆论监督机制;四是法律机制。此外,美国制定了《反海外贿赂法》,把反商业贿赂推向海外。该法律适用于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商业行为。

日本:企业成为反商业贿赂主体
日本:企业成为反商业贿赂主体

首先是在法律上筑起反商业贿赂的重要防线,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连微小的商业贿赂事件也决不放过。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都可以算作贿赂,包括提供性服务以及高规格的宴请和接待等。

德国:医药购销领域标准明确
德国:医药购销领域标准明确

目前,德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反腐败法》。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做了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惩治措施。在德国,制止贿赂行为主要是通过司法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以排除行政机关的不适当干预。

瑞典:立案门槛低 监管举措多
瑞典:立案门槛低 监管举措多

瑞典首创了很多先进的制度,被很多国家学习和借鉴。例如,专门的检察官制度就是瑞典人的发明,并且至今仍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政务公开的国家、首创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信息公开降低了商业贿赂发生的可能性。

韩国:着力建设没有腐败的先进型透明社会
韩国:着力建设没有腐败的先进型透明社会

韩国防止腐败和贿赂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就是对各级政府和公共机关进行清廉度调查。韩国政府采取的另一个反腐败措施是2∞5年由韩国政府、政界和经济界共同签署的《透明社会协约》,34日标是应立没有腐败的先进型透明社会。

新加坡:采取一切措施减少腐败机会
新加坡:采取一切措施减少腐败机会

新加坡最重要、最有效的经验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少腐败的机会。早在1960年,新加坡政府就修改了早年殖民时期的《预防腐败法》,到1993年共进行了七次修改。《预防腐败法》对贪污、贿赂行为做了非常严密和具体的规定。

中国市场的“潜规则”之诟

中国市场巨大的利润令跨国巨头敢于大胆出手

中国市场巨大的利润令跨国巨头在“潜规则”面前敢于大胆出手。以电信行业为例,朗讯财务报告显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其在美国的业务,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朗讯难以在中国式商业形态下独善其身,而贿赂自然成为其打开商业大门的一把钥匙。

垄断特权的存在驱使跨国公司铤而走险

垄断特权的存在驱使跨国公司在“潜规则”面前铤而走险。商业贿赂与资源垄断相伴而生。权力部门与企业存在频繁的微观接触,在缺乏全面监督的环境中,手握行政审批权、资源分配权、管理权等公权的人员自然成为商业贿赂猎取的对象,而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则成为商业贿赂的重要参与者。

制度供给不足使跨国公司肆无忌惮

制度供给不足使跨国公司在“潜规则”面前肆无忌惮。集中表现为我国现行治理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律处罚力度不够,加之地方政府对跨国公司违规行为的放任以及企业、商界长期以来的“习惯性沉默”,变相助长了在华跨国公司的违规气焰。

跨国企业屡屡“犯规”思考

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成风

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2002年至2005年,美国不干胶标签材料巨头艾利·丹尼森公司向中国地方官员行贿以获取项目,被处以2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有关人士呼吁,跨国企业的商业贿赂破坏了法治和公平,阻碍了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这种风气的蔓延。 [全文]

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不怕潜规则就怕规则潜

无论是入乡随俗还是同流合污,乃至于半推半就或主动适应,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的确呈上升趋势,甚至其对潜规则“玩”得越来越转了。这不免让如国人备感百味杂陈。诚如报道所称,从某种意义上看,大量跨国公司竞相加入中国商业贿赂阵营,固然反映了国际资本的逐利本质,也显出其海外扩张战略向本土化潜规则的妥协与屈从。应该承认,跨国公司行贿的确凸显了“向本土化潜规则的妥协与屈从”这一事实,也的确可以看出潜规则所具有的超强同化力和杀伤力。 [全文]

商业贿赂:谁让跨国公司疯狂

最近几年在麦肯锡、朗迅、大摩、IBM等财富巨头身上发生的商业贿赂事件一定程度上还原与理清了跨国公司的本来面目。跨国公司轮番登上中国商业贿赂榜单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全文]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