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行业专题--汽车业 > 正文
 
张望低迷车市:“两小利好”与“三大利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 13:34 南方周末

  □张越 李扬

  捱过了忧伤之夏,车市低迷依旧,便有人不甘寂寞,鼓噪着要“唱多车市”。归纳起来,共有三大招术:粉饰销售数字、瞒住媒体和搬出“专家”。车评家为说服大伙儿,拉虎皮做大旗,即将实行的车贷新规、召回制度都被拿来说事,权充利好。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可这利好到底有多好?细读车贷新规,六大变化确实如“六味地黄丸”,对车市有些滋补的作用,可那些针对车贷风险居高不下所作的种种严格规定,却更像是一剂牛黄,专给车贷败火。短期来看,无法刺激车市回暖。

  召回制度则像个漂亮的摆设,象征意义超过实际意义。试想,若是厂家没按规定召回,司机开着问题车撞死了行人,按新交法,赔上40万不算多,可制造“凶器”的厂家呢,只需支付3万元蜻蜓点水式的罚款。这召回制度,您说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好只能算小好,利空却是大级别。首当其冲的,当然是2005年1月进口车配额制的取消。有“权威人士”表示,虽然配额取消了,老外也不见得大量卖咱进口车,更不会带来车价大跌。他大概把国外厂商当成了听话的孩子,听任指挥。只要有利可图,人家凭什么不来抢市场?明年的车市兴衰,可不是权威人士能断言的。变局将至,前景难料,消费者也只能冷眼瞧着,任车市冷清下去了。

  利空因素还来自于立法部门,新交法被人说烦了,可谁叫他让开车的烦呢?一方面,购车有可能承担高额的“无过错责任”,使许多潜在车主犹豫不前;另一方面,行人仗新交法撑腰,违章行为激增,导致道路交通状况恶化,买车愿望大大降低。这新交法,想不利空也难。

  油价上涨危机是利空因素中的空降兵。国际原油价格连创新高,可算是给有关部门找到了借口,“油价过高,无法实施燃油税”———成了最方便的回答。厂商望眼欲穿的燃油税看来是没戏了,消费者呢,已经有车的开始囤积油票,没车的生怕自己买了辆“油老虎”,得了,还是再等等吧。看来,对于急需利好刺激的中国车市来说,油价上涨来的还真不是时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车市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