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者索降价补偿费 专家称补偿不如合理定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 12:15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回顾车市,降价的声音从未间断过。统计显示,从去年到现在共有近100个车型、20多个品牌调整价格,平均降幅超过6.9%,创几年来新高。以经济型轿车为例,降价周期已从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降价幅度也由3000~5000元扩大到1万~1.5万元。 ◆消费者刚刚买的车,没过几天就降价,甚至一降上万元。这个损失由谁来付?对此,经销商和厂家也无可奈何。一位经销商表示,在某产品宣布降价后,该专卖店一天接到
◆虽然降价包含很多因素,但消费者的责问也令一些汽车厂家开始考虑应对措施。日前已有一些汽车厂家向消费者公开承诺:所有车型一旦在年内发生降价,将给予已购车用户差价补贴。但这种差价补偿承诺能否演变成“行规”、能否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并不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 专题策划 黎静 专题撰文 黄涛 消费者 具体怎么补偿还不清楚 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经销商推出了“降价补偿”。早在去年,一些精明的消费者和经销商就签订了“补偿协议”,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车辆降价,商家将补给消费者一定差价。“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协议保证的是厂商的指导价下调后进行差价补偿,并不是经销商的销售价。”一位经销商表示,经销商自己的降价,以及变相降价都不在补偿范围内。 降价补偿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在一家专卖店,前来购车的陈小姐表示,降价补偿对她来说起码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频繁的降价,对于即将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也增加了选购车型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购车时举棋不定,惟恐自己刚买的车也会降价。现在如果厂商能够承诺降价补偿,说明该车短期内降价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另外曾经得到经销商承诺的一位消费者则表示,能够补偿当然是好事,但是并不指望。他表示,他在购车时经销商在合同上注明了作出相应赔偿。但是如果车价真的降了,到底怎么补偿,具体补偿多少,消费者并不清楚。再说,时间如何界定?如果只补偿购车一个月内的消费者,那购车时间超过一个月的怎么办呢? 汽车厂商 降价补偿只是个别行为 其实,面对消费者的怀疑态度,不少经销商对降价补偿心里也没底。一位经销商表示,降价决定权在生产厂家手里,所以补不补偿还是他们说了算。据他介绍,该专卖店调整价格后,已经被各种电话折磨得焦头烂额了,“就算我们想补偿,可怎么支付得起巨额的费用?” 而前面提到的作出降价补偿的厂家表示,出于市场竞争,企业永远可能采取降价行为,做出这样的承诺只是为了给消费者更多的信心。但更多的厂家还是认为降价补偿只能是个别行为。 一家大型汽车生产厂家表示,汽车降价是一般的商业行为,不能因为价格高而不同于其他商品,而且在什么时间内买的车需要补偿和补偿多少是很难界定的。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来说,有几十万客户,就算每个客户返还1万元,几十亿元的费用厂家根本无法承受。 对于目前出现的厂家降价补偿的做法,有厂家表示,只有市场保有量很小的厂家才可能作出降价补偿协议来吸引消费者。而对于经销商“先行一步”的做法,只能是对消费者的心理安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一家汽车生产厂商不太可能在一年之内多次调整车价。 记者观察 补偿不如合理定价 客观而言,在当前消费者对车价产生信任危机的形势下,“降价补偿”的出现无疑是汽车销售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既对品牌的保值有益,又有利于消费者打消顾虑,增强购买信心,有望给销售市场带来新活力。但是专家认为“降价补偿”只是眼下车市不成熟的一种体现,不可能把它当做一种行业惯例来执行。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降价补偿这个做法可行,但效果十分有限。汽车厂家与其降价后动脑筋去补偿消费者,不如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价格稳住。 “降价补偿”表明车市不成熟 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制定价格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战略,厂家需要格外慎重,频繁降价往往是因为贪图利润而定价过高所致。能够把自己的产品价格稳住,才能保护消费者利益,才不会因为降价造成新的观望进而影响新车销售。 贾新光认为,现在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希望能够把价格稳定下来,但这是不可能的。国产汽车价格与国外尚未接轨,不合理的利润空间需要一点点挤压出去。在几年之内,降价依然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厂家在定价之初不能盲目追求高利润,然后又被迫降价损失品牌信誉度;对消费者来说,对于降价,也需要有平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