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界动态 > 正文
 

中国经济名家讲坛第3期:圆明园防渗工程再思考(9)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7:31 新浪财经

  主持人:非常感谢武补元先生的演讲,今天八位嘉宾发言就到这里,我想可能有一些记者朋友有问题希望和专家交流,下面我们稍微延长一点时间,请几位专家坐到前面来,记者有问题可以提问嘉宾。

  圆明园原管委会同志:借今天这个机会说几句话,我在圆明园呆20年,圆明园的资料我也不知道我看了多少遍,圆明园各个角落我记不起来我走了多少遍,但是我从来没有发现
,我怎么查也查不到圆明园三园有三千亩水面,这都是最近媒体上的报告,有的专家提出来三千亩水面,我告诉大家一个我掌握的数字,圆明园是5280几亩地,水面1855亩,有人说2000亩,不对,3000亩,更不对。

  圆明园、圆明园遗址、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三个概念不一样,内涵也不一样,在听证会上我第四个发言,我也讲了这个,这个概念不要混淆,再一个湿地概念是什么,那天我提出来了,圆明园有两个水系,从来就是引水入园,而不是原有的积水,即便有的博士说圆明园过去渗水没有那么深,就是80厘米,哪有1.5米深呢,不对,都是引进来的水,而且深度有深有浅,如果就是跟桌子那么高,那大龙舟怎么走,这个不对。

  再一个我是搞园林的,园林叫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自然的提炼,而不是越荒越好。园林是自然的提炼,原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再一点历史上是和现状和前几年甚至前十多年圆明园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不同意把三百年前的景观说成是现在的景观,就断定三百年形成的景观你们一下给破坏了,这个太冤枉人了,我不知道我是为谁,说为圆明园管委处,我为事实说句话,我为做得正确的说句话,我退休十来年了,我还随时关注,我也希望把圆明园搞得更好,至于说防渗的问题,我不着急,自有评说,这阵风来了忽悠一阵,那阵风来了忽悠一阵,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经过调查的东西到处瞎报告,比如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说六米宽的土工膜100米长,需要数千元,铺这个一共需要1.5个亿,我怎么也算不出来,我在听证会上提三条建议: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第二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我还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有些同志或先生摸着象的尾巴大象就是一根绳呀,这个不行,我建议还是实事求是,我都不敢说我对圆明园了解那么清楚,有一次专家讨论会上我说圆明园有些问题永远也弄不清,你说偷走多少珍品,谁也说不清,下落在哪,具体还说不清。

  防渗膜是拆还是不拆,我想总有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总不能说怎么出气怎么说话,这个也不行,怎么铺进去的还得怎么给我拆出来,这不是赌气吗,这是科学,这是国家工程,三千万也是人民的钱,我同意今天专家的一些意见,但是不要有倾向性,我希望咱们都很理性的很客观的对待这个问题,包括媒体,像对那天的听证会说反对的意见给予热烈鼓掌,说同意铺防渗的给予礼节性的鼓掌,我听了都寒心、羞愧。

  圆明园原管委会同志:我希望客观报告,客观对待这个问题,理性的对待这个问题。

  主持人: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名家讲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