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界动态 > 正文
 

中国经济名家讲坛第3期:圆明园防渗工程再思考(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 17:31 新浪财经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树坤教授的发言,下面我们请著名生态研究专家、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选委员会委员罗菊春教授发言!

  罗菊春:听证会很热闹,但是我觉得听证会光图形式是不容易解决问题的,让大家说一说,根本解决问题的我觉得一个是环境影响评价,第二应该有专家来合理的处理这个问题
,这个是最根本的。我觉得在这次听证会上真正的生态学家的意见不太多,大家都是比较慷慨激昂的,缺乏理性的思考,我今天说的以生态学观点审视圆明园铺防渗膜工程,我说说铺防渗膜的生态学问题。

  第一,铺防渗膜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特别重视尺度问题。生态系统与景观系统的性质随尺度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且大尺度的系统控制着小尺度系统,而小尺度系统对大系统的影响是较小的。比如在一片大森林中砍掉一小片,形成一小片草地、灌木林地,它的性质跟大林地是不一样的,但是对大森林的影响不大,而大森林却控制了小空地的森林更新。就圆明园来说总面积5250亩,铺膜面积1050亩,只占总面积的20%,而且这1050亩是由多个小湖构成的,这些小系统是不能直接往下渗水的,对整个下水系统影响是非常小的,因为都是隔离的,因为地下水是连通的,水往低处流,四周可以来补充。何况各个铺膜的湖之驳岸没有完全铺膜,还可与外界土壤水分沟通,加之圆明园地势低,容易汇水,福海地理最低,更易汇水,因此铺膜的湖泊不会成为缺地下水的孤岛。只是较大的湖如福海在铺膜后,恢复正常地下水位与土壤湿度时花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第二,湖底铺膜对湖底生态系统影响是不大的。圆明园的湖早已不是自然生态系统,它每年干湿交替,每年干了以后再灌水,再下雨,第二靠人工引水湖,靠人工种植水生植物与养鱼,这样的系统靠人工建造,靠人工输入大量的能量维持,所以是半自然的或者人工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湖底铺膜以后,塑膜隔断了湖底土壤与水分交换,对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有一定影响,但是防渗工程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一方面在膜上铺垫了50cm以上的土层,并在灌水后将种植一些芦苇、莲藕、藻类等水生植物,这样等于营造了一个大天然的湖泊,在水深达到1m左右,水生植物生长良好,湖底土壤微生物也能很好的反应,又将恢复一个半自然的水生生态系统。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做得很成功的例子,大家不必怀疑,大家如果怀疑可以看看日月潭的湖,人家已经做了多年了,不是说圆明园搞这一个好象是创造的,不是,早就有了,我特别看过日月潭的。

  为了使湖底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植物繁殖体得以存活,在工程结束后应尽快引水进湖,也应尽快种植水生植物,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湖水不是流动的,容易产生厌氧的微生物,因此在种植水生植物时不要种凤眼莲(水葫芦) ,不能让它大片而严实的覆盖水面。

  第三,防渗是保护遗址景观的必要措施。圆明园昔日风光无限的皇家园林,经过1860年英法侵略军的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的再度破坏,抢掠,到清朝末年,已是园内麦陇相望,如同田野,后来无人管理,因此整治的时候特别重视,填湖、造地,拆掉27个村,拆掉马场、鸭场、工厂等共14个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恢复山水的整治工作,上世纪90年代在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指导下,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领导与资金的支持下,下大力气开始了对垃圾渣土成山、遗址被侵蚀、环境恶劣的遗址公园进行保护与环境治理,才得以看到今天的山形水系景观。

  可以说,今天能看到的圆明园遗址,主要的是大水法那一堆石门石柱与大小湖泊构成的水系,石门石柱很好管理,水可管不住,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建设发展、地下水位下降,全球变暖使蒸发量提高,加之湖底土壤沙质,渗漏严重,今日如果不引水入湖,园内大小湖泊则是常年干涸,遗址昔日水景,无处可觅,没有了水,哪来遗址景观,可是北京是我国最缺水的城市,而且水荒越来越严重,有钱买不来水,怎么办?本人测算,要使现有1845亩的湖底常年有水,必须使大小湖泊蓄水量超过530万吨(此为蒸发量与渗漏量之和)。

  因此,要维持圆明园遗址的景观,就是要维持水景,也就不得不在湖底铺膜防渗,这是必要的节水措施,也是没有其他办法的办法。铺膜第一个危害,要三千万,花老百姓三千万,不铺省三千万当然好,当然你要知道这样将没有水景,我们的遗址看不到真正的遗址。

  现在在市水利局的照顾之下,每年挤出来万泉河150万吨水引入圆明园,也只能维持5-6个月,意味着6-7个月湖底朝天,湖中植物死亡,原来水生生态系统彻底破坏,景观也可大变样。

  不铺防渗膜,当湖泊干涸后,随时间推移,湖泊生态系统与圆明园景观将发生如下演变,这个是我们完全可以预测的。

  第四,解决遗址水景,铺设防渗膜生态保护的方法。

  第一对防渗工程的节水措施,首先要在做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价的条件下做理性的思考。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任何工程是有利有弊的,你说西部大开发,一直在搞西部考察研究,西部开发首先要修路,修路就有破坏,要尽量少破坏,比如尽可能架桥,尽可能打沙洞,你说一点破坏没有绝不可能,只要有建设,肯定保护与利用就是矛盾,问题是怎么能协调,为了保护遗址水景铺防渗膜是利大于弊的,这是必要措施,但是驳岸不要铺,一来可以向水体与岸边土壤进行气体与水分的正常交换,二来可以维持岸边久已适应水湿条件的柳树正常生长,为什么岸边不铺,驳岸不铺,我们铺了以后水位提高了,岸边柳树会长得更好,我建议杨树尽可能砍掉,杨树活30年就得枯梢,而且杨树是非常不好的,要恢复好树种,把不好的东西淘汰掉,这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为了铺膜以后湖水生态系统有较好的发育,应尽快的引水入湖,尽快的引进水生植物。最好在五一之前就灌水。

  第三福海湖面大,湖心的通气性较差,我建议在湖心里可以装几台增氧机或者埋设几个木制或竹制的透水井,我建议搞几个透气孔。

  第四不可往湖内排入任何污水,湖四周应有绿化带,使地表径流能尽可能降低泥沙含量,减轻重金属污染,这个很重要,湖的四周包括山坡上尽可能绿化起来。

  第五湖岸边宜种植垂柳,砍去干档的杨树,减少树木蒸腾量与湖水蒸发量。像松树、柏树耗水小得多,这个方面我们还是要科学研究。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名家讲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