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世界银行杜大伟:可能实现的雄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10:34 和讯网-《财经》杂志

  杜大伟/文

  好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冲突,尽管在短期内可能有一些权衡

  “十一五”规划标志着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转变:建立了节约资源的发展战略,尤其是能源和水,以摆脱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与过去相比,“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改善环境方面制定了量化指标,尤其是能源和水的利用率的指标,以及减少污染物绝对排放量的指标。政府雄心勃勃,其目标是在下一个五年中,将单位GDP能耗减少20%。

  规划重点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不断加剧的不平等,包括城乡差距、城区之间的不平等,乃至城市流动人口和其他城市人口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下强调这些问题,其关键是致力于向全民提供公共品,尤其是基本教育和卫生服务,同时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创建更好的生活形态。

  “

十一五”规划体现了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政策延续性。这个五年规划与市场化改革之间没有冲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到资源问题时表示,政府首先考虑使用的政策工具是价格和税收。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不是反市场的,而是以更聪明的方法利用市场。

  比如,中国目前的

汽油价格仍然低于国际价格,如果改变这种现状,公众就会更加节约
能源
。利用税收政策来解决某种产品造成的各种问题,也是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提倡给能源商品征税,因为这些商品以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的形式造成负面效果,而正确的定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的农村-城市问题,部分原因也在于过去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方面有限制。正是这种非市场手段,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不平等的加剧。允许人们自由选择居住和工作地,正是经典的市场机制,可以使得劳动力市场运转良好。“十一五”规划的这些目标是对市场经济的完善。

  中国可以达到这些目标。尽管五年内将能源利用率提高20%的目标雄心有点大,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用价格手段提高能源消耗的成本。但价格不是惟一的工具。目前中国汽车排放物的标准低于国际水平,为鼓励节能和低排放的汽车,中国应对汽车排放设立高标准。中国许多建筑的能源效率极低,对此也应该制定高标准。

  改善农村生活质量、降低不平等,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需要给人们离开农村提供便利,减低土地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投资于农村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农民众多,如果允许其中一部分迁移到城市,剩下的农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而如果有恰当的政策,迁到城市的农民也会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农村人口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在发达经济中产生更高的生产率。

  为此,需要高效的地方政府,在提供教育卫生、供水和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承担关键角色。这和“十一五”规划中改善政府职能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能够让群众参与支出决策,将有助于人们得到更好的服务,满足真正的需求。

  政府的持续改革,正是向这些目标努力。

  中国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有很多竞争,为吸引外国投资者和最好的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环境。一些竞争是良性的,一些地方政府非常高效地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些地方政府则不那么成功,他们的竞争方式是建立许多工业区。世界银行的研究发现,投资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当地服务水平以及腐败程度。如果只是倾注大量的钢筋水泥来加强硬件建设,对投资者吸引力并不大,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软件”。地方政府不应当自己插手商业,而是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功和创造就业提供所需的环境。此外,建立依法治国和独立的司法系统,是高效市场经济总体框架的一部分。

  “十一五”规划在长期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如果中国创造一个更加节能的经济并且解决不平等问题,将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关键的基础。好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冲突,而且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和谐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权衡。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有一点放缓。比如说,提高能源价格,在短期内可能会给某些企业带来一些问题,减少老百姓购买和使用汽车。但这不会大幅度降低经济增长,而且中国能够克服困难。关键是,如果中国有那么一两年的经济增速放缓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十一五”规划有积极进取的目标,并关注正确的问题。不过,需要记住,这是一个大的战略性框架,必须要注入许多细节。因此,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这个规划会有多大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采取什么政策来实施这些目标。政府会采取什么具体的政策呢?我们需要对此密切关注。-

  作者杜大伟(David Dollar)为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