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挑战郎咸平实录(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15:17 新浪财经

  

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挑战郎咸平实录(4)

  2005年1月15日18:30-21:00,和君咨询总裁李肃挑战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论坛在清华大学创新大厦上演。图为和君咨询总裁李肃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

  对于刚才李肃先生在这里的言论,我们得到了几大板块的内容。第一就是认为郎教授所用到的财务技术是狭窄的,或者是用过时的财务技术在进行今天的财务分析。第二就是对他提出的“保姆”理论,尤其是“保姆”的演变。郎教授提出“保姆”理论之后,后来李肃先生进行了“长子、奶妈、和被抛弃的二奶等等的术语进行了演绎”。第三个问题就是对于
国企的改制问题尤其是MBO问题,提出了很多例子。

  这里是和君咨询总裁李肃先生挑战郎咸平,我们的论坛进行到现在,看到的观点就是刚才李肃先生对于里面的很多内容,尤其是郎教授很多言论给予了不同形式的反驳。但是我们又要提出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俗话说剑走偏锋,郎教授的财务技术无论是狭窄还是过时,但是郎教授说的企业基本都说中了。

  一个人最后能够产生一种现象,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是民众的跟风,但是我们能不能理解郎教授代表一种社会思潮呢?为什么他一说就能说中,其他的人为什么没有把这些企业点中呢?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对这种社会思潮要进行一项论辩。在这儿想问一下李肃先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郎教授发展到今天,是不是代表了一种社会思潮?

  李肃:

  我还有一些重要的思想没有讲完。

  第三,郎教授从国有资产流失推到国企改革失败并没有止步,到2005年底,又从无知的理论(信托责任)与无识的结论(改革失败)中突然推出了国进民退。他根据香港上市的国企的个案数据进行推论,说服力令人怀疑,但其大胆狂言却让我心惊肉跳。

  十六大提出的国退民进的政策理论,我国理论界、企业家和政府一直在讨论退该退到哪、进该进到哪。但细读郎教授的狂言,似乎世人的争论与他无关,他只要论证出国企改革失败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有高利润的个案,就足以证明国企可以无止境的“进”,民企应该无止境的“退”。

  国际上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有四种:一是英国工党实行过的就业性福利模式,后来被撒切尔卖了;二是美国主张公共事业的政府投资,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政府将开始盈利性的公共事业逐步出让;三是法国尝试过收购衰退的大公司,扶持一段时间,提高

竞争力后再重新上市;四是新加坡的淡马锡和新政投,基本是金融性控股公司,类似于政府创办的两支产业基金。目前,我国央企正面临着四种模式的选择和考验。

  我国央企分为三种,一是国家垄断资源的石油、电信、电力等产业巨头,在特定的条件下成长壮大;二是靠经营者个人能力扩张而来的新国企;三是从垄断走向市场后衰败的烂国企。这批企业虽然千差万别,但与地方国企相比,国企改革的深度和步伐明显滞后,垄断资源的优越心态过重,在国际竞争中遭到的政治抵制不可忽视。这样的国企应该研究进与退的战略,郎教授的国进民退理论显得极不负责,我们没理可论。

  以上分析说明,郎教授是把明显过时的法律常识无限放大,把极其狭窄的财务技术无限推论,其理论上的无知、现实上的无识和狂言的无忌的确令人吃惊、震惊和担心。

  主持人:

  刚才李肃先生补充了第二个观点,最后提出了“三惊”理论。我们能够看到刚才李肃先生的观点补充是研究郎教授的理论基础上得出来的结论,既然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偏差,那么得到的结论可能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对于郎教授的观点反应出来的社会思潮您怎么看?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粉丝”追随。

  李肃:

  郎教授虽然理论无知和现实无识,但观点却很大胆,其重要观点是相互关联的四个基点:改革失败论、国进民退轮、保姆归位论和金融倒退论。四个论点都是围绕一个目标,用公平观影响民众的思想。他在谈论改革失败论时大讲改革损害了多数人的利益、肥了少数人;他在大谈国进民退时认为民营企业不能救中国,还会带来权贵资本主义;他在传播保姆理论归位论时,认为中国没有可信托的职业经理人,反对智力劳动者追求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他在论述金融倒退论时,竭力反对经营者、民营企业依靠金融创新来融资并购,其反对利率调整,

汇率改革和股权分置都是在放大炒家威胁和百姓风险。因此,郎咸平的大胆狂言虽然理论依据不足,但在公平论的旗帜下争得了民众的支持,我现在在网上看了铺天盖地的骂声,几乎很少有人支持我。

  主持人:

  支持李肃的先生朋友也可以举手。(很多)

  李肃:

  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家一流的咨询公司,我们也在研究,如

医疗改革、慈善募捐事业等等。

  但是,郎教授谈论公平的思想起点就生硬偏颇、哗众取宠,其研究方法毫无体系、胡乱随意;在追求效果上也不具有任何建设性。

  从思想起点上,我看了郎教授在清华的那次讲演,他为了说明西方的平等观,大讲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明显是违背常识的哗众取宠,西方的大陆法系是以成文法为基础,英美法系是用判例法核心。由于判例丰富完善,审判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事实认定,认定某一事实后,刑期已在判例中严格规范,没有变通的余地,为此,英美法系规定了陪审制度,由民间的人士参加陪审,公正认定事实。两种法系没有公平和效率之分,只是法律制度和审判方法上的习惯不同。但郎咸平却由此生拉硬扯,说英美法系是由老百姓组成陪审团参与立法,随心判案,由此达到民众的伦理可以渗入到法律的制定与执行,真是太哗众取宠,明显在煽动民众的公平情绪。

  公平问题是一种政治倾向,也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哲学、社会经济学、法学都在研究。但我没有看到郎教授为公平问题提出任何系统的理论观点,反映其缺乏系统的理论思考,郎教授在此方面的学识可能是空白的。

  但是,郎教授的公平观最大的危害在于,其提出的公平观念很少有积极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这一意义上讲,郎咸平代表的民众倾向我可以理解,但其使用的破坏性方法我不敢苟同。从他散播的公平论的四个主要领域的结论看,改革失败论、国进民退论、保姆归位论和金融倒退论都是在批判局部现象中否定了改革的发展方向,以没有解决方案的论题煽动民众的情绪,最终对社会起到消极的影响。

  最近,郎咸平煽起的思潮还在蔓延,有些经济学家也在随风而来,这都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样评价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思潮。

  下面我讲一个社会问题,郎咸平代表了这个时代什么社会思潮,中国社会在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国民意识、社会心态和民族情绪。

  我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参加中国的改革,积二十年的企业咨询经验认为,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消极悲观论情绪一旦与外来过激思潮结合,一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与不稳定。

  八十年代初中期,中国民众还残存大量文化浩劫带来的阴影,政治昏暗论是最消极悲观的社会情绪,这种情绪一旦与外来的政治民主新思维相结合,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压倒改革开放成就论,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以两位数增长,房地产、股市和各行各业的热度使外来经济学家瞠目结舌,经济过热危害与东南亚危机相互佐证,与国内经济黑暗论结合,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政策性波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西方各国相继出现大公司违法、作假的重大案例,外来法律思辨同样冲入我国,与国内的企业阴暗论合流,很快影响了中国四种消极悲观的社会阶层——受损失的中小股民、下岗分流的职工、贫富差距的底层。失意闲赋的文人官员,形成很强大的社会思潮。

  郎咸平经常把中小股民的利益挂在嘴上,但他打击的都是股市中的重量级企业,他自己一定知道痛骂MBO绝不会带来股市的高涨。但为了打黑、打假、打流失,他一定要抓住好的企业不放,以迎合企业阴暗论的思潮。其实,郎咸平当年也推荐银广夏的股票,误导不少股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