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十年人口增长:上海仅排第四 南京不敌合肥

长三角十年人口增长:上海仅排第四 南京不敌合肥
2021年05月19日 08:48 21世纪经济报道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长三角十年人口增长:杭州苏州合肥排名前三,上海仅排第四,南京不敌合肥

  至5月18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已全部公布。

  对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省级层面看,2010-2020年十年间,浙江为最大赢家,增幅远超其他省市,十年共增加常住人口1014.1万人,增长18.63%。

  另外,江苏十年共增加608.7万人,增长7.74%;上海十年共增加185.2万人,增长8.0%;安徽十年增加152.7万人,增长2.57%。 

  从城市角度看(为方便观察,将上海也纳入城市排行中),十年间常住人口增长数量方面杭州、苏州、合肥位列前三。比较出人意料的是,金华、嘉兴两座GDP为5000亿元上下的城市也挺进前十,可谓黑马。

  杭州、苏州、合肥人口增长居前三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各地“七普”、“六普”公开数据整理  制图/朱玫洁)(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各地“七普”、“六普”公开数据整理  制图/朱玫洁)

  从十年(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来看,上海居第四,浙江不仅省会杭州拔得头筹,浙江“双子星”中另一城市——宁波也位居第五,增量与上海相差不到6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城市中,浙江从城市数量上与江苏平分秋色,均占四席。过去许多城市排名中,浙江除了杭州、宁波,往往“后继无人”,而江苏因平均发展,其城市在榜单顶部不见得非常强势,但往往在榜单颈部多城扎堆聚集,以数量取胜,这个惯例此次被打破。

  江苏以南京+苏锡常的模式取得前十中的四席。尽管此前有苏锡通(南通)代替苏锡常的声音,但从人口增量看,常州远超南通,排名第十,保住“苏南三小虎”的荣光。

  浙江金华、嘉兴以黑马姿态挺进前十,助力浙江夺下四个席位,并且金华人口增量超过南京、无锡、常州,而嘉兴也超过了常州。

  上海人口增量不敌苏杭

  上海的十年常住人口增长,并未超过周边的苏州、杭州两大城市,另一与上海接壤的城市嘉兴也获得近90万人增量的亮眼成绩。

  此前,上海周边城市多有讨论指出本地被上海“吸血”颇多,极核城市从集聚周边资源走向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往往有一个过程。近些年伴随上海的产业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其周边城市的常住人口显著增长,苏州、嘉兴是典型的案例,苏州工业产值近年与上海“你超我赶”。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理解长三角城市十年常住人口分布的变化,一个核心正是这些城市的制造业包括2.5产业(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例如大量为制造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往往人也跟着这些产业走。

  “上海在此前2017-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强调人口、建设用地的封顶,对上海的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限制。”曾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可能有政策导向方面的考虑,也有供地的问题,还有一些对外商或者其他制造业投资方面的态度问题,总之多年来上海制造业在GDP中地位整体在下降。

  相对来看,在杭州、合肥等地,企业拿地容易很多,人也在跟着土地、产业移动。

  曾刚认为,上海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仍存在较大需求。不过,收入支出比、生活的高成本(如房价、户籍)使上海的人口吸引力减弱。“不仅长三角的人才到苏州、杭州去,上海本地也有很多人过去。”曾刚告诉记者,“我自己也有学生原本在上海工作,后来去杭州了。”

  杭州冲刺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长之最 

  杭州此次高居榜首,十年常住人口增量达323.56万人,超出第二位苏州约94.7万人。

  从新一线城市来看,杭州在长三角中已拔得头筹,对比中西部的明星城市,重庆十年常住人口增长320.8万人,略逊于杭州。湖北省、湖南省全省十年常住人口增长不超过100万人。四川省十年常住人口增长325.74万人,全省超过杭州2万余人,推测省会成都大概率不会超过杭州。另外,据广东七普数据,东莞、佛山的十年常住人口增长在220万-230万人区间,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十年人口增长“桂冠”的有力竞争者。

  过去十年,杭州迎来多个高光时刻,从互联网风口到“店小二”式服务的营商环境,从G20再到“前亚运时代”,杭州在十年间建构起具有全国影响力、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城市品牌,这为杭州集聚大学生等人才资源提供了基础。

  相较其他城市,杭州流入的大学生特别多,2020年新引进35岁以下本科及以上人才达43.6万人,2019年为21.2万。

  “数字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给杭州带来大量人才。”曾刚告诉记者,从上海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来看,不仅有软件专业的,还有很多与这些公司业务相关的专业,如创意产业、市场推广的毕业生很多都会选择到杭州就业。

  尽管这些企业被统计为服务业,但多为生产性服务业,大量为制造业服务,包括相关的研发、设计、贸易等。“现在二产和三产之间的产业特别多,我们经常用2.5产业来形容。”曾刚表示。 

  从2017年开始的“人才大战”中,杭州一直表现亮眼。与一般城市聚焦高精尖人才给予大额补贴不同,杭州对于一般硕士、博士落户就业也有一定补助,并且这项政策落实效果好、发放速度快,在上海都市圈的高校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硕博毕业生可拿到1万-3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加上还有一些行政区如余杭区的叠加补助,补助到手超过3万元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曾有获得补助者告诉记者,这笔钱对刚毕业租房来说来得正好,金额不见得很多,但感觉受到了城市的欢迎。

  南京不敌合肥,未进前五

  在长三角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长前十城市中,南京名次较显意外,居第七位,落后于合肥、宁波、金华等城市。

  实际上,近年南京、合肥、宁波这三座明星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据追赶的比较紧。2019年宁波常住人口为854.2万人,南京为850万人,合肥为818.9万人。正是在2019年,宁波在常住人口上实现了对南京的反超。2019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小幅超过南京,照此趋势,南京也将面临合肥反超的压力。

  此前,南京因地理位置与安徽一些城市如马鞍山、滁州等经济人员来往密切,形成了跨省都市圈,也常被称为“徽京”,对其西面安徽城市的吸引力可见一斑。而南京东面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无锡、常州等城市,南京对其资源要素吸引能力比较有限。

  随着合肥的崛起,安徽省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技术人员回流至合肥。“南京如何定义自己的辐射腹地稍显尴尬。”曾刚表示,南京逐渐面临合肥的竞争,而合肥与南京在人口上的竞争也与本地产业变化有关。

  曾刚指出,最近10年以来,为推动苏南对苏北的支持,同时叠加长江共抓大保护的背景,南京的一个重要产业——化工业往苏北迁移特别多。化工本身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与它配套联动的相关产业和其他工业部门也受到影响。南京此前是江苏乃至全国的化工大城,产业地位非常突出,产业变迁对城市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也体现在了人口的增长上。 

  “尽管南京科教实力强、研发机构多,比如拥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等,但总体而言理论型、基础型的研究机构较多,而技术应用型的机构较少。”曾刚告诉记者。近些年,基于无锡、苏州的工业基础,南京很多研发机构在苏锡等地设立产业转化平台,进一步发挥对当地产业的支撑作用。

  反观合肥,曾刚比较认可它在推动工业化、制造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些政策,例如合肥在对技术工人的培训上,可能是国内做的最好的城市之一,而合肥制造业的发展也为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

  “南京也正在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还没达到理想目标,多年也面临这一挑战。”曾刚表示,随着辐射腹地的“挤压”,南京如何进一步做大自己的特色产业、凸显城市资源的长板,也将是未来吸引人口的关键。

  (作者:朱玫洁 编辑:李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蒋晓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0 江苏博云 301003 55.88
  • 05-19 神农集团 605296 56.08
  • 05-19 肇民科技 301000 64.31
  • 05-19 凯淳股份 301001 25.54
  • 05-19 富春染织 605189 19.9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