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东药品阳光采购将启动 平均降价二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8:48 南方日报

  2008年广东药品阳光采购明起启动,专家释疑

  为啥群众感觉“还是贵”?

  ●“以药养医”没废除是主因●“广东模式”获近10省份借鉴

  备受关注的2008年“广东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明天开始报名,正式掀开序幕。这场去年引起全国轰动的药品改革,部分缓解了群众“买药贵”,目前已经被全国近10个省份借鉴推广。

  记者提前获悉,今年的采购方案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平稳。但把人血白蛋白等市场紧缺的血液制品直接纳入“绿色通道”,并把更多优质优价中成药品种直接纳入专家“面对面”谈判的范畴,有利于保护民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成效统计】

  全省采购121亿元,平均降价二成

  这场曾掀起风风雨雨的重大改革,实施近一年来,成效到底如何?

  据官方统计,截至2007年底止,全省医疗机构按规定应参加药品阳光采购的医疗机构有683家,实际参加的医疗机构有1039家。全年药品采购总额为192.7亿元,其中改革前已经通过各市招标集中采购的金额为71亿元,而改革后全省网上阳光采购的金额为121.7亿元,按照前年同比价格估算,入围药品平均降价率为20%,为患者节约药费近20亿元。

  记者获悉,尽管曾因触动药商利益而引起争议,但药品阳光采购这一“广东模式”已被卫生部认可推介,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到广东“取经”,近10个省份借鉴推广“广东模式”。有的省份甚至套用广东的采购结果,要药企直接确认是否接受这一价格就行了。

  【专家释疑】

  药商还有相当多的虚高利润空间

  但为什么不少群众感觉“买药还是贵”、“降价不明显”?

  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专家组组长杨俊何坦陈,应该说,通过限价、竞价、议价等环节,广东确实挤出了药价的一部分“水分”,但改革毕竟刚起步,药商还有相当多的虚高利润空间。而且,药品采购只是医药改革的一个环节,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支持。

  比如说,尽管药品单价普遍降低了,但由于“以药养医”机制没废除和一些医生收药品回扣等原因,一些医院、医生可能会想法子来规避降价影响,例如用贵药替代降价药;或者原来开一味药,现在开两味药。这样药品单价虽然普遍降了,但老百姓一算总的药费,就感觉不太明显。

  专家指出,希望通过今年的竞价、谈判程序,进一步挤压药价水分,促使药价逐步走向合理。同时,还需要国家“医改”政策尽快出台,有更多的配套政策支持。

  【医院说法】

  某常用抗菌素降价六成,销量升9倍

  “应该说药品采购还是减轻了群众看病的负担,特别是抗菌素降价幅度大。”中山一院药学部副主任邝翠仪去年担任阳光采购谈判专家,以其爽朗敢言、直揭药企黑幕而成为“明星专家”。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