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三大油企抄底海外廉价资源 互相成竞购对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面对华尔街金融飓风中“刮来”的廉价油气资源,中国油气巨头选择了果断出手。继本周一中石油与壳牌签订40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购买合同后,中海油谈判伙伴道达尔周三对外宣称,双方即将签署LNG最终购销协议。而自上周末重启的中俄25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谈判,依然在北京进行。

  与此同时,无论是21日中石油、中石化共500亿元发债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批准,还是中海油系的中海油服拟议中的60亿元公司债发行,无不显示出三大油企囤积粮草、谋求抄底海外的积极意向。

  “囤粮”谋海外

  10月2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外宣称,成功注册80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发行。这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10月初重启中期票据注册以来的首单,而800亿的发行额度亦追平了此前铁道部创下的注册金额纪录。

  而就在3个月前,中石油股东大会通过了发行600亿公司债的决议,募集资金数额同样创下了中国公司发行公司债规模之最。

  实际上,相比于其他发债国企,中石油的现金流压力并不是很大。中石油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498.63亿元,同比下降11%;而期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为284.66亿元,同比增长了51.9%。资料显示,中石油的资产负债率还不到40%。

  “一方面是受到国际油价动荡和征收巨额特别收益金的影响,公司的利润相比去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公司经营需要补充资金。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公司需要及时地储备一些现金,以备公司发展之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石油集团一位高层人士表示。

  全球金融风暴的势头日益强劲,另两大油气巨头也随后加入了发债融资的行列。上周,中石化200亿元公司债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本周三,中海油系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议案,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的境内公司债券。

  频频发债背后,显示的是油气巨头们抄底海外的图谋。前述中石油集团高层人士表示:“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不排除根据公司的需要,适当做一些海外收购的可能。”

  而实际上,在中石油集团对外公布的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用途上就明确写明,除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外,剩余资金的70%将用于海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风险勘探等战略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记者致电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何铮,他表示,随着现在油气资源资产化,收购机会一直是存在的。在海外油气资产贬值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适当做一些海外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新报道:

  成品油定价新方案拟以出厂价为基础

  发改委主任谈燃油税改总体要求:多用油多负担

  国税总局:燃油税不需经人大审批 不会拖到明年

  热门新闻:

  发改委就燃油税改革表态 四大悬念等待政策破解

  燃油税开征:中央与地方利益之争

  六成网友忧负担加重 一半网友称税率10%为宜

  最新视频:

  国务院就成品油价和燃油税费改革公开征求意见

  成品油定价机制和燃油税改革可能联袂出台

  燃油税改革方案逐渐明朗 拟不纳入过路过桥费

  最新评论:

  燃油税慢一点 留出公众讨论的时间

  媒体解读:燃油税背后究竟有着怎样利益纠葛

  开征燃油税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

  李克杰:降油价不能等待燃油税开征

  分析解读:

  燃油税十年难产 高油价并非是出台难的主因

  仅撤二级以下公路收费 能省多少钱

  相关报道:

  发改委称正抓紧研究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

  中国燃油税费改革历程

  燃油税费改革不设新税种 取消公路养路费

  燃油税开征:中央与地方利益之争

  相关专题:

  燃油税可能即将开征

  相关博客

  燃油税改革的由来和利弊分析

  燃油税即将开征、大盘一涨就圈钱

  给民众参与燃油税改革一点公共空间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