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频举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01:40  第一财经日报

  全球频举牌

  在“储备粮草”思路指引下,三大石油巨头已开始在全球各地频频举牌,并屡有斩获。在今年7月份,中海油服成功以25亿美元现金将挪威AWO海上钻井公司收入囊中,并由此跃升为全球第八大钻井服务提供商。而据多位分析师判断,近日中海油服拟议中的60亿元公司债,即与该次并购带来资金紧张不无关系。

  进入本周以来,中国油气的海外收购似乎进入了集中收获期。这便是前述中石油与壳牌签下LNG大单,及中海油与道达尔公司的LNG购销协议曙光。依照在6月份的框架协议,道达尔将从2010年开始,向中海油每年供应100万吨的LNG。

  而从上周末开始,中俄之间高达250亿美元的“石油换贷款”谈判一直在北京积极推进。昨天,记者致电中石油集团一位接近谈判进程的消息人士,他表示,谈判已经取得不小的进展,并有望在近期签署协议。依据两国之前的协定,俄方在未来20年内向中国出口3亿吨的原油。

  中国油企举牌海外的举动远不止这些。据外电报道,中海油自10月初即在以3亿~7亿美元的出价竞购加勒比海地区天然气资产,中石油集团预计也将在伊朗Pars液化天然气项目中持股25%,而原有的持股人道达尔持股比例将从40%减至25%。

  三大石油公司甚至成为了竞购对手。2个月前,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宣布出售其在安哥拉第32号深水区块的股份,中石油单独竞标,中石化则与中海油联合竞标。近日有消息称,中石化与中海油的联合体已经以18亿美元的报价胜出。不过记者在向中海油人士求证时,他只证实了中海油参与竞购的消息,对是否已成功则拒绝评论。

  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石油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抄底机会。但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提醒,此中依然存在风险。她认为,从价格水平来看,海外的能源、资源类资产确实跌价不少,其中的泡沫成分基本已挤掉,但不排除全球经济形势继续恶化,这些资产继续贬值的可能,“不能光觉得价格低就作出收购决定,还需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考虑。”王康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