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30年与英特尔的40年(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 16:25 《商务周刊》杂志
让虞有澄感到兴奋的是,当时大陆的官方人员很能接受微电脑,很快就体会其功用。“但要他们认识到软件的重要,并说服他们软件有价,就需大费唇舌。知识产权的观念在大陆仍是天方夜谭,他们认为软件既然是无形的,怎么还要花许多钱去购买?”他同时也说服英特尔公司让他做大陆的代理商,将英特尔的产品卖到中国大陆。 因为厌倦了美国到中国的漫长飞行,1981年3月,虞有澄受安迪·格鲁夫之邀重回英特尔公司工作,随后为英特尔成为微处理器之王立下了汗马功劳。 虞有澄把中国大陆是一个“微电脑的大好市场”的信息带回了英特尔。但英特尔当时刚在其1978年的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提到“家庭电子计算机”,微软也还只是一家仅有28名员工的合股企业,世界上第一台PC在两年后才由IBM造出,没有人意识到PC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此前的11年中,英特尔已经历经坎坷。 1968年7月18日,英特尔公司创立。1968年是世界历史空前动荡的一年:法国爆发六月革命,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陷入越战泥潭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和总统罗伯特·肯尼迪先后被暗杀——但25年后《福布斯》杂志一位专栏作家写到,这一年只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英特尔创立,二是夭折的捷克斯洛伐克民主起义。 成立之初的英特尔只有30名员工,原始投资250万美元。次年9月,它推出了第一款金属氧化半导体芯片1101,结果在与主流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1970年10月,英特尔推出第三个产品,110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两年之后,1103成了当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英特尔提出著名的“英特尔公司说到做到”(Intel delivers)口号。1971年,英特尔完成IPO,这也是公司第一年赢利——105万美元。 1982年,英特尔经历过一次大规模人才流失事件。在深入了解后,英特尔高层发现,离职的工程师中,中国人占很大比例。格鲁夫找来虞有澄,“你们是同文同种,也许你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虞有澄与一些华裔经理人探讨此事,最后举办了一个内部研讨会,讨论英特尔企业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给出克服差异的建议。1983年,英特尔内部成立了“多重文化整合委员会”,并开始举办中国新年晚会。 创业初期的英特尔就决定要发展为跨国企业,因此1973年时就在马来西亚槟城设厂,后来又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并赴爱尔兰设厂。1972年加入英特尔任工程部经理的赖炳荣当时在马来西亚槟城管理英特尔的工厂。1980年代中期,升任英特尔副总裁的赖炳荣与格鲁夫曾有一次关于中国的对话。他向《商务周刊》回忆: “格鲁夫当时对(投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恐惧感,我说‘安迪,假如中国崛起,1亿中国人用苹果电脑(非英特尔芯片),那这块大市场不是拱手让人了吗?所以你现在必须进入中国去抓住机会。’他歪坐在那里,问,‘中国人有钱吗?’我说,‘我不知道中国人有没有钱,但听我在摩托罗拉的太太说,大哥大那么贵,中国人很多都是提着钱箱来买。假如我们不进中国,我们就失去机会了’。” 1985,龙战于野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