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TAT极速扩张 4月或将进入上市招股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 12:0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尹 锋 山东报道

  由著名风险投资人唐越领衔的蓝山资本,以及摩根士丹利、CITADEL投资集团联手投资的ITAT公司3月28日发布2008年发展规划,计划2008年使门店数量扩张到1100家,并且预计完成在香港上市。

  但在ITAT极速扩张的同时,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极速扩张面临挑战

  ITAT的商业模式看似复杂其实比较简单,它是整合“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于ITAT来说,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零场租、零库存”,从而快速在中国发展门店。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全国性的服装分销渠道,这是蓝山资本投资ITAT的原因。”蓝山资本创始人、前E龙网创始人唐越表示。

  据记者了解,ITAT“零库存”主要是为上游提供商代销产品,物流和仓库都由供应商承担,所以它能做到零库存。而零场租,是因为它对地产商不付租金,而是采用销售扣点的方式回报地产商,只有在门店产生收益之后,双方才能分成,因此就不会占用ITAT的现金,另外,这个模式巧妙地将市场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和地产商。

  据说,ITAT能够吸引供应商的另外一个条件是不收取任何渠道费用,包括进场费、加盟费、人工费、水电费、管理费等等。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ITAT已经开始向供应商收取2万元的渠道使用费,这与它一直宣传的零渠道费用有冲突。

  由于抛开了库存和物流基地,因此ITAT开一家新店的资金压力就很小,所以截至2007年,在短短3年时间内,ITAT的门店数量由一家变为722家。而据李伟透露,“2008年ITAT发展计划是再翻一番,计划开设约200至300家会员店、150至200家会员俱乐部及40至50家ITAT时尚店”。

  不过,ITAT在发展过程中并非没有挑战。它在品牌建设方面也没有多少特色,而供应商的质量也相对不高,产品没有吸引力,门店选址比较偏远,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据记者了解,与ITAT同类型的国外企业,比如H&M、优衣库等国际主流品牌也在向国内扩张,这些打着时尚且平价口号的服装品牌对ITAT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4月进入上市招股期

  其实,ITAT的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据记者获悉,ITAT近期在香港联交所第一次上市聆讯被否决,主要是联交所对于ITAT的新的经营模式和开店方式有疑问。

  不过ITAT对于上市势在必行,因为,ITAT背后有诸多的国外风险投资,2006年11月,ITAT获得了美国蓝山中国资本的5000万美元的投资之后,如虎添翼,加快了扩张的速度。2007年是ITAT发展史上的“黄金之年”,3月,美国摩根士丹利、美国蓝山资本、美国CITADEL投资集团联手对ITAT进行了第二轮7000万美元的投资。

  按照风险投资的运作思路,一般投资一个企业最长的期限是5年,在这个期间,一定会寻找退出的路径,而上市无疑是风投退出的最佳路径。“我们准备上市,但是香港联交所的政策太多,所以我们现在不便于说很多上市的东西。”ITAT首席财务官JHONSON表示。

  此次ITATIPO保荐人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和德意志,ITAT“天使投资人”原负责人表示,零售业渠道为王,ITAT的发展模式依然被看好。据悉,按照原定计划,ITAT此次IPO将集资10亿美元,并于4月初开始招股。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