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亿装备制造投入护航大飞机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09:22 经济观察报

  张向东

  中国计划在未来15年内,投入超过200亿元为“大飞机”等项目提供基础支持。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研制生产大飞机、重型船舶、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等关键零部件的主机。这类似于为一栋摩天大厦打下坚实的“地桩”。

  一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了这一计划。目前,《方案》已经起草完成,将于近期提交有关部委综合论证。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是中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其他几个重大专项分别包括大飞机、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工程等。

  中国大飞机项目公司正在筹备中,预计将在全国“两会”前后挂牌。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具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

  2月21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直接关系到大飞机等专项能否顺利实施,因为这是在为生产大飞机零件的机器而研制机器”。

  屈贤明曾参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是16个专项中数控机床专项的首席专家。他说,大飞机关键设备的加工、成型;发动机涡轮的设计制造都需要首先研制开发出相应的机床和基础设备。

  根据上述《方案》,重大专项实施周期内的总概算为208.16亿元,中央财政投入84.07亿元,企业自筹124.09亿元。企业自筹将主要由长期贷款、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套资金等手段完成。

  业内人士称,中国在高新装备制造产品的开发周期、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尚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不小差距。目前,中高档数控系统国产各类功能部件所占比列大约在15%-50%之间,而在普及型及以上高档数控机床中,国产关键功能所占比例更低。

  以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铺带机”为例,该设备主要用于满足大飞机以及高速列车等对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加工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极少的几个厂家能生产,进口单价为500万欧元。而在中国大飞机研制阶段,至少需要大型复合材料的铺带机4-6台。重大专项《方案》计划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铺带机”等十个代表性设备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屈贤明说,专项将主要通过招标和定向招标的方式进行。

  参与上述方案起草的人士说,招标主要针对国内几家重点骨干企业,包括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华中数控等企业,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此外,还包括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知名的研究机构。

  中国曾在“七五”至“十五”四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中都安排了数控机床的研发,但20年的经费总计只有约3亿元,这甚至不及国外一家大机床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在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核心技术得不到突破,从而只能依赖进口。

  据统计,“十五”期间,中国仅汽车制造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总额约达15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进口。“十一五”期间,该领域的设备进口资金将突破2000亿元。此外,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左右,总价值为1500亿至1800亿美元。

  但即使如此,2000年,美国考克斯报告以中国进口了16台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由,提出对中国加强禁运;此后美国参议院又以通过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为由,限制国内机床公司和个人的出口行为。而日本通产省已经采取措施,明确禁止某些高档数控机床向中国出口。

  参与方案起草的人士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所具有的意义要远远超出单纯数字上的经济意义,它是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石。

  根据《方案》,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主要针对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发电设备等领域的急需;国外限制或严禁向我国出口;当前进口量较大;有较大带动作用;国内有一定基础的领域。

  屈贤明说,这些都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因为这些都是基础设备,只有解决了基础设备才谈得上其他具体项目的实施。

  《方案》中确定,作为重大专项的重点任务,每年将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关键装备和成套设备,实施 “应用示范工程”。在专项资金中,划出10亿元国家拨款作为“应用示范工程”资金,列入示范工程的首批数控系统可由该资金对用户单位给予补贴,对于首台首套设备,可由该资金给予使用方以风险补贴。

  参与起草的人士透露说,重大专项中首台首套产品试用成功后,凡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项目,有关部门应承诺使用新产品作为申报条件,否则将不予财政性资金支持。

  大连机床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还不知道专项究竟会如何实施,但是一定积极争取参与。他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像大飞机项目一样,是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机会,这里面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