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神州气网初织成(9)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1:42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上海市自1999年4月开始使用东海平湖天然气(简称东气),2004年元旦,西气东输工程开始正式向上海供气(简称西气)。此后,天然气在上海市的供应量逐年递增,年均每年递增50%。同时,天然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城市燃气逐步扩展到燃气电厂、化工、燃气空调及分布式功能系统、CNG汽车等,使上海市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带动了相关天然气产业经济的发展。据悉,目前,上海市各类用户至今已累计使用天然气91.7亿立方米。其中,仅西气就占近60%,达到55亿立方米。

  目前,包括长输管线、联络管线、短输管线和城市管网在内的各种天然气管线,已经搭建出完整的管网脉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比2002年增长62%,年均增长12.8%。其中输气管道24090公里,比2002年末增长62.7%。

  而这一数据还处在不断的增加中,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有关高层在2007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国(国际)油气管道高层论坛上透露,目前我国拥有的油气管道实际总里程已达到约6万公里,天然气管线超过3万公里。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是: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东北天然气管网、进口输气管线、沿海管线及完善区域管网。新建天然气长输管道约1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全国天然气管道的总长度将达4万公里。同时,为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平稳和安全,在天然气消费市场附近和管道沿线配套兴建大型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调峰设施,并与管道连接,形成点线互联的天然气供配气管网,实现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调配自动化的多气源、多用户的供应格局。

  一张密织的天然气管网正逐渐形成。

  “网络”时代 全新挑战

  在多方建设管理、各自为政的背景下,我国现已逐渐成型的天然气管网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最大功用,还面临着价格、计量、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文/蔡 敏

  2004年的最后一天,一个消息震动了北京市领导层:按照供暖现状继续下去,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将出现供暖的天然气缺口。

  首都能源保障当然是一个紧要问题,为此,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做出一个高姿态检讨:“我对细节关心不够,了解得不清,导致不该出的事情出了。”

  保证安全

  这次北京市的天然气缺口也让成立仅3天的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手忙脚乱。虽然北京的天然气用气增加,是北京市单方面的原因,但是保障首都安全也是中国石油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多方努力下,北京的气荒终于得以平稳度过,这也让华北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总经理汤亚利舒了一口气。

  2005年,陕京二线的竣工确保了首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无“气荒”之虞,也彻底解除了王市长的后顾之忧。但是,这个冬天并没有让汤亚利轻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