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收购优尼科最快下周定夺 本周结束收购细节谈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 09:34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王冰凝) 昨天,有外电报道称,中海油与优尼科将于本周末结束有关收购细节的谈判。优尼科是否接受中海油并购计划,最快可能于下周召开董事会作出相关决议。中海油一媒体关系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海油从未收到优尼科关于雪佛龙的任何通知和新的收购条件,目前谈判仍在紧张进行中。

  中海油表示,如果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成功,公司还会增加在美国的油气销售,并可能
通过从墨西哥湾进口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后,只会对美国市场和原来优尼科公司的就业有好处。

  相关报道

  拟放弃雪佛龙 优尼科有条件支持中海油

  前提是中海油满足其资产剥离的要求

  本报综合消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优尼科(Unocal)已告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它将考虑撤回对雪佛龙(Chevron)165亿美元收购提议的支持,转而支持中海油18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前提是中海油要承诺满足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资产剥离要求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其他要求。

  报道称,过去10天,中海油和优尼科一直在围绕着这次里程碑式的收购进行谈判。优尼科公司已开列了相关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得到满足,中国公司的报价才能被宣布为“优于”雪佛龙的报价。

  谈判还重点讨论了中海油可能要准备做出的具体承诺,用以打消美国监管机构的忧虑。中海油上月提出的收购报价高出了雪佛龙的价格,部分原因在于其担心美国政府可能阻止这家中国集团的收购。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是一个重要考验,将测试美国对待中国企业的态度。这起收购已导致美国一些政客发出呼吁,要求阻止该交易。

  迄今中海油的报价固定在每股67美元,因此谈判转到了并购协议的其他细节上,比如“重大不利情势改变”条款,以及优尼科管理层、员工和养老金计划的处理等。

  知情人士警告说,中海油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答应优尼科的要求。中海油首席财务官杨华本周回到北京,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为首的高层汇报谈判情况。但内部人士显得充满信心。“这些问题可能在下周处理完毕,如果中海油答应,一两周内就可能做出决定,”一位知情人士说。

  据悉,优尼科定于8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对雪佛龙现金加股票的收购要约进行表决。如果中海油准备劝说这家美国公司的股东在此次大会上否决雪佛龙的收购,对它而言获得优尼科董事会的支持就十分关键。优尼科董事会可能在下周做出决定。

  若不能获得董事会的支持,中海油将被迫面对两个选择:要么就此作罢,要么提高报价。中海油的收购将受到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该委员会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跨部门机构,如果它认为某项收购威胁国家安全,它可以建议美国总统予以否决。几名美国政客已呼吁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止中海油的收购企图,他们认为该交易将把美国石油资产交到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手里。

  声音

  美媒体:不必担忧中海油竞购

  认为中海油控制优尼科有利于全球油价走低

  美国主流大报《华盛顿邮报》7月5日发表社论认为,美国人对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安全忧虑尽管情有可原,却是错误的,理由是:中国是个石油进口国。

  这篇题为《石油与安全》的评论指出,美国对名声不好或不稳定产油国的依赖才是真正的安全问题。中国则不同,他们无意于哄抬油价,相反如果中国控制优尼科,会尽可能增产,推动世界油价走低,这有利于美国。

  文章称,那种认为中国将优尼科的石油作为中国石油供给来源的说法并不可行。即便中国使用了优尼科的石油,他们从公开市场的购买量也会相应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减少,对美国油价的影响为零。

  社论表示,如果中国购买了很多油田和石油公司,供给大于需求,在满足自己需求时却损害美国的供应,那才是对美国石油安全构成威胁。但这只是牵强附会的想象。

  《华盛顿邮报》称,中海油是否得到政府的无息贷款,优尼科的采油技术会否用于军事,这是美国进行安全审查的理由,但重要的是不应因对石油安全的虚假焦虑而热炒这一问题。中国并不想靠购买优尼科给自己增加砝码,只是想保护自己的经济不受油价高企的影响,这无可厚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优尼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