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比例首次超过银行存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06:3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北京消息 (记者 卢晓平) 从今年三月始,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结构出现了历史战略性转折,债券投资占整个资金运用比例超过了银行存款,这种发展势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意味着保险资金全方位启动债券投资主战场,已经迫在眉睫。 实现历史性跨越
42.65%与48.56%,只有5.94个百分点之差,却实现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历史性改变--债券投资占整个资金运用比例超过了银行存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为48.56%,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为42.65%,近6点之差实现历史性跨越,向着与保险资金性质吻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以债券投资为主方向发展。 其实,早在今年2月,债券投资占整个资金运用比例与银行存款的占比已经十分相近。数据显示,今年2月,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为44.18%,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为44.70%,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 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以债券投资为主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到今年6月,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为49.78%,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为40.7%,相差近10个百分点。 回顾历史,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一直是以银行存款为主,尤其是大的保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能够达到70%-80%。,整个行业的银行存款占比几乎一直保持在70%左右。近几年虽有下降,但银行存款仍然占据投资主导地位。大量的银行存款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比例不断下降,资产配置效益低下,严重阻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上月中国保监会召开的2005年上半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会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肯定了这种转变,认为保险资产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而保险行业必须不断拓展参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接轨海外成为必然 从国际经验看,保险投资以证券投资为主,证券投资中又以固定性收益的债券投资为主,在国外,债券投资占比在70%到80%左右。因此,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出现这种情况既符合了保险资金投资特性,又是与国际发展相一致的。 专家认为,随着保险业自身规模的扩大,以及传统业务竞争的加剧,保险资金运用越来越成为世界保险业获取收益、支持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一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状况是由该国监管部门决定的,但更深层次上,它反映了保险业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金融体系结构以及金融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 资料显示,美国整个金融结构以直接金融为主,而在资本市场结构中又以债券为主。资本市场内部结构以及成熟的市场规则制度使得美国资本市场成为高度有效的市场,资本市场同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度相对较高,同时资本市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与之相适应,美国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体现为以债券为主,在债券投资中又以高质量债券为主。在寿险公司的债券投资中,高质量债券占到将近95%。从投资实践来看,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净投资收益则基本呈递增状态。 因此,尽管不同国家由于相关环境政策不一样,但以债券投资为主,成为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特征。因为,保险资金是风险厌恶型资金,追求的不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追求的是长期稳定回报,是建立在资产负债匹配上的回报。 政策监管必须跟上 资料显示,尽管保险资金运用的外部市场环境比较成熟,但美国仍然实施多层次、严格的投资监管制度,强调系统监管和个体监管并重。 如美国保险监督协会对公司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并详细地规定了对包括债务证券、投资组合、股本投资、动产、抵押贷款、不动产、对外投资以及人寿保险公司的保单贷款等在内的不同投资形式的质量和数量限制。 对于债券投资,中国保险监管部门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改变和保险行业不断壮大,针对出现的新情况,需要对相关的规定进行重新梳理和规范。通过政策的推动和引导,进一步提高债券在整个资金运用中的占比,促进保险资金运用调整的方向不会偏离正常轨迹。 根据海外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专家表示,在以前的有关规定对债券市场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废止前提下,监管部门即将出台的关于保险资金债券投资的规范文件,有针对性地对以往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整合规范,投资比例会根据情况拉开差距,一些优质债券投资比例会适度提高。总的方针是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运用证券化程度,同时,以更多的投资品种和投资组合能够分散风险,引导保险资金投资优质、好的、信用级别高的债券。 据了解,除了调整拉大企业债券投资比例外,监管部门还将监管的目标上延到债券发行主体的资质情况。鼓励保险公司认购资质情况良好的发债人,所发行的优质债券,因为债券本身的资质情况,与发行人的资质状况是同等重要。 管理办法呼之欲出 专家认为,未来的市场中最大、最难以避免的金融风险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在目前缺乏社会征信体系环境中,可以通过对发行人考察和资质标准的鉴定等方式,从政策上减少和规避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的发生。 到今年上半年,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上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持有国债为3270亿元,占可流通国债发债余额20.4%;持有金融债1377亿元、占比为9%;持有企业债826亿元,占比54.9%;持有银行次级债724亿元,占比32.9%。 市场认为,出台有关规定引导保险资金投资资质质量好的发行主体所发售的债券,可以引导市场更加注重信用评级,引导发债机构更加规范,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也有利于保险机构提高投资收益,完善资产匹配,提升保险资产质量,推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双赢成为吸引着各方关注的焦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