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债券市场 > 正文
 

美国30年期国债卷土重来 首批债券2036年到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0:53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为了使国债发行多元化,并降低借贷成本,美国财政部3日宣布,将于明年初恢复发行已停止发行近4年的30年期国债。据悉,该种国债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首次拍卖,每年拍卖两次。首批拍卖的债券将于2036年2月15日到期。分析家指出,恢复30年期国债发行一举多得:美国财政部可以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并降低利率周转风险;投资者能够获得
他们喜欢的投资产品;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恢复正常。

  目前美国财政部最长期限的常规国债是10年期国债。此外,财政部还发售20年期的通胀保值证券产品。30年期国债于1977年开始发行,问世的原因是当时财政赤字快速增长,政府需要开辟新的融资途径。由于克林顿政府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努力,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逐步得到削减,并最终于1998年实现财政盈余,从而为30年期国债于2001年10月暂时退市提供了条件。近几年,由于布什政府推行的大幅度减税计划导致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伊拉克战争导致政府开支急剧增加,美国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并连创新的纪录。目前美国政府的国债已经高达7.8万亿美元,30年期国债就是在这一财政形势下恢复发行的。

  为了恢复30年期国债的发行,华尔街一直在进行游说。但是,在今年5月初之前财政部公开拒绝考虑此事。债券交易商认为,财政部此举意味着他们承认美国财政赤字不断膨胀的现实,尽管财政前景最近出现改善。投资者开始推测,美国需要发行长期债券来弥补赤字缺口、重新制定社会保障和退休计划,并与今年欧洲发行的长期债券展开竞争。法国今年2月出售了60亿欧元(约80亿美元)的50年期债券,比政府预期的高出1倍,英国5月26日也开始拍卖50年期国债。

  的确,时值美国长期收益率低于1年前30年期国债与其他期限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正在缩小之际,美国政府恢复30年期国债发行的决定对降低政府的借贷成本大有裨益。本周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差距已收窄至19个基点,是2000年以来最小的。出售长债可使政府将借贷成本锁定在接近于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即4.17%左右。8月2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54%。美国债券市场协会欢迎恢复30年期国债,表示从长期来讲财政部应该能降低政府的借贷成本,从而节省美国纳税人的资金。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3日向陪同他访问巴西的随行记者表示,恢复30年期国债发行的决定应有助于稳定美国国债的平均到期时间。自美国财政部停止发行30年期美国国债以来,美国上市国债的平均到期时间呈现下降趋势,由5年前的大约70个月缩短为55个月,财政部面临的周转风险在不断增大。近几年,美国财政部一直依赖发行短期债券为创纪录的财政赤字融资,但这些债券的再融资时间周期比长期债券短,使政府面临借贷成本上升的风险。美国债券市场协会最近致函财政部称,恢复发行30年期国债将降低政府的利率周转风险。美联储官员上个月也表示,发行30年期国债将会减缓乃至终止上市国债平均到期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分析人士指出,华尔街喜爱30年期国债,因为它是一种活跃的交易工具。人们不能设想外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一直持续下去,而30年期国债吸引的主要是国内投资者。在最近由美国债券市场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中,98%的投资公司都表示愿意交易长期债券。

  有固定收益专家表示,新发行的30年期国债将代替10年期国债成为最重要的政府证券。美国政府可销售的债券共超过4万亿美元。1997年以后,美国出售了逾600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该国债成为政府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工具。在4年前停止销售之前,30年期国债占每日国债交易量的7%,去年仍占交易量的5%。

  随着年长的投资者寻求将股票投资转变为其他更安全的投资,以及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寻求与其债务更匹配的资产,目前对长期国债的需求正在上升。“婴儿潮一代的资产分配偏好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债券市场协会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人们将看到相当多的投资组合从股票转移至固定收益产品。

  尽管30年期国债的需求早在市场预料之中,但部分观察人士认为,美国财政部此举主要是为了减轻市场波动的风险,将购买力平均分散至更多的投资工具中。同时,30年期国债还能充当抵押贷款利率及其他贷款利率的参考指标。如果市场需求更加平均地分散至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则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恢复上升的斜坡形态,这通常是伴随经济扩张的正常形态。目前收益率曲线的平滑程度创下了4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几乎平行,这影响了美联储连续加息的效果。因长期利率保持在历史低点,美国住房市场持续升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