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美国债不再受日本投资者青睐 可能迎来黑暗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0:3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晓刚

  随着日本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亚、欧国债的迹象日益明显,美国国债可能迎来1996年以来最“黑暗”的年代。

  日本投资者之所以能显著影响美国国债市场,主要是由于他们手握约16%的美国国债
,是美国境外最大的买家。由于日本新财政年度的开始,每年的4月都有大量此前因结算因素流回日本的资金流向美国国债市场,但今年似乎情况有所不同。

  欧洲央行近来已经两次加息,而第三次加息也已进入议事日程;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央行在今年加息可能性也很大;而美国在15次加息后,持续加息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这使得欧、日国债的收益率相对美国国债实际上已有所提升。

  德意志银行驻纽约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日前表示,来自日本的美国国债买盘正在减少,“这对债市来说将是一个大问题”。目前,2016年2月到期的一张美国国债(票面利率为4.5%)的收益率在上周五已提高至4.98%,为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与之反向波动的债券价格则回落至96又9/32美元的水平。

  美债吸引力不再

  美林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已到期的美国国债价格整体下跌了1.56%。其最低数据还要追溯到1996年,当年到期的美国国债价格整体下跌了3.3%。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持续复苏,日本政府公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却在稳步扬升。虽然2016年到期的日本公债收益率仍比美国国债低3.1%,但已比过去10年的平均差距3.3%有所提高。2016年3月到期的一张日本公债(票面利率为1.8%)收益率已达到1.9%,创2004年6月以来的最高记录。日本央行上月已决定将终止超宽松货币政策,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经济学家已预测日本很可能在今年七月加息。

  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分析师日前表示,由于日本经济复苏,刺激了日资比往年愈发专注于国内投资,并将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力度。另外,即使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警告市场,不要期待欧元区下月升息,但欧元国债的收益率却依然持续下滑。

  一位东京的基金经理断言:“看起来美国国债的吸引力已不及欧元债券。”他还预测:“当美联储的加息计划逐渐步入尾声之际,欧元区基准利率今后上扬的趋势明显。”货币市场的交易数据显示,市场预测欧元区基准利率在年底可能由目前的2.5%上升至3.25%。

  日本不再是大买家

  根据日本方面提供的数据,今年日本投资者每周平均要卖出2533亿日元(约21.4亿美元)的海外债券,其力度大大强于去年同期的574亿日元。市场人士分析,如果日本投资者持续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力度,将会危及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目前市场预测,2006财年的美经常项目赤字将达到3900亿美元,而2007财年也将为3120亿美元。

  日本投资者之所以不再热衷于购买美国国债,与其

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有直接关系。在上一财年,日本外汇储备仅增长1.7%,达到8327亿美元;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则上升至8537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与此同时,韩国、台湾等亚洲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也在持续增长之中。雷曼兄弟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日本可能将减少“支撑”美国国债,而其他亚洲经济体则有望更多地“承担这一责任”。

  2000年至今,美元兑日元

汇率上涨了逾14%,但包括财务省在内的日本投资者却是在此期间放慢了购买美国国债的步伐。美国
财政部
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8月为日本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时期,规模达到6994亿美元;但在今年一月底,日本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却仅有6680亿美元,创下了2004年6月以来的最低值。而从2001年至2004年的情况观察,日本投资者当时大举增持美国国债,其持有规模一度从3179亿美元升至6899亿美元。当时日本政府不希望看到日元汇率升值,从而大肆卖出日元,买进美元资产。

  而如今,美元兑日元汇率已距离120大关不远。很多市场人士表示,这恰恰是日本投资者近期停止买进美国国债的原因,“大家都在等待,希望在他们的进一步购买行动前美元能多贬值一些。”一位日本债券交易员总结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