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

魏迎宁:金融行业拥抱数字科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魏迎宁:金融行业拥抱数字科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1月22日  18:48
杨再平:信息科技之于金融至关重要
杨再平:信息科技之于金融至关重要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1日  18:00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3日  20:29

圆桌论坛1: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农行翟冀:数字化转型要重点聚焦三农、普惠领域
农行翟冀:数字化转型要重点聚焦三农、普惠领域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8:46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21:36
华夏保险林智聪:数字化变革是模式重塑也是严峻挑战
华夏保险林智聪:数字化变革是模式重塑也是严峻挑战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8:36
北京农商银行韩继炀:三大维度看数字化升级的效果
北京农商银行韩继炀:三大维度看数字化升级的效果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8:14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21:20
黄坤:金融科技可以解决三大问题
黄坤:金融科技可以解决三大问题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8:11

圆桌论坛2: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21:50
北银消费金融邓海东:数字化使普惠金融离得更近
北银消费金融邓海东:数字化使普惠金融离得更近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9:09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20:00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1月22日  21:20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新浪财经综合|2019年11月28日  18:14
玖富牛群:数字科技核心能力是通过大数据带来便利性
玖富牛群:数字科技核心能力是通过大数据带来便利性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2日  18:36

相关新闻

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共论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共论创新发展之路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1日  22:43
2019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21日举行
2019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21日举行

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详情]

新浪财经|2019年11月20日  10:52

最新新闻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原标题:小赢科技金融产品总经理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来源:数金观察 11月21日,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峰会将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下称《蓝皮书》),翘首以盼的31项大奖也新鲜出炉。 小赢科技金融产品总经理孟召兵受邀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二)环节,并做了精彩发言。孟召兵表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5多年时间的小赢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消费金融的公司,2018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现在专注于微信、支付宝等信用支付消费场景领域。 “常规讲获客是通过数字精准地定位每一个客群,知道哪些人是目标人群,知道风险画像,获客成本就会降下来。”孟召兵指出,其实数字金融的贡献,一个是怎么样采集这些数据;第二怎么样使用这些数据,数据是记录了业务的轨迹,经过信息化的分析,找到需要优化的点,进而降低成本。 以小赢科技为例,所有风控、运营都是以纯线上的数据为基础,所以是一家以纯数字金融驱动的一个金融科技公司。比如小赢90%以上的客服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客服工作很长时间不需要人工来做,基于采集的数据,公司会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会有不同的沟通策略。孟召兵介绍,消费金融的每个环节都用数字的方式记录、分析,从而把成本降下来,使得小赢科技现在一年资产规模达到数百亿,而只用几百人就实现了这样的交易规模。 早在2016年11月,小赢就独创了“WinSAFE智赢风控体系”和“WinAGILE轻赢产品开发体系”。凭借这自主开发的双重技术体系,来系统地甄别潜在风险、筛选优质客户、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并持续高效地迭代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孟召兵介绍说,在去年8月小赢科技推出了钱包类产品“摇钱花”,其逻辑是:小额分散的消费场景将风险前置过滤,能筛选出更多有真实消费需求的用户,通过对其信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用户黏性可以进一步提升。 摇钱花与市面上大多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则在于,在线申请、即时审批之外,还可以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或消费分期等服务,并存在数天到数十天区间的免息期,支持“随借随还”的循环授信。 “分期授信是一次性,而循环授信是长期性,我们做了无数测试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这类产品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观测市场空间,对用户数量和技术积累都有很高要求,否则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商业盈利。”孟召兵表示。 孟召兵认为,当前消费金融创新离不开数据、场景、风控等重要因素,只有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消费金融创新才能让合适的人得到合适的消费金融服务,并确保资金的真实流向安全。 他表示 ,对比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消费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全面铺开,以及征信的逐步规范化、社会化,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1月28日 18:14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出席峰会并发表主办方欢迎辞。 《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 石东表示,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数字经济是躯体,数字金融是血液。数字金融不再是虚无缥缈东西,也不仅仅是服务与产品或者是工具,而是崭新的体系,全新价值方式,将重构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石东在发言之前首先表达了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来一场思想的激情碰撞,为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力量。接着,他总结了前两位嘉宾的讲话内容,并对他们的发言大加肯定。“魏迎宁主席从生活细微处着眼,分享了数字化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讲述的是历史。杨再平会长讲的是数字金融世界的生存法则,都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石东认为,如今,全球科技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世界经济化、经济金融化、金融数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也正在加速,而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其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会愈加紧密,同时在很多应用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投顾、数字营销、数字风控等方面的应用,还有倍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等。总之,上述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交叉结合,催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业态。 再造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 比如互联网金融,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它就想到P2P,爆雷、跑路……我记得互联网金融大概是2012年前后开始兴起的,政府的本意是创新、创业,降低资金成本,而现实中却是大搞、乱搞理财,后来又做现金贷、助贷、校园贷等贷款业务,利率高得吓人,这怪谁? 当然不能怪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有优劣,关键是看运用它的人,用它来干什么,其目的意图又是什么?石东认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包括区块链本身是个好东西,只是我们的一些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它们有点被污名化了,现在我们才需要重塑它,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用与使命。 关于主题的选取,石东解释道,“今天,我们这个高峰会的主题就是重塑与共赢。在几个月之前,我们还专门征求过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他们说新金融的提法有点过时,金融科技有点模糊不清,互联网金融就更不行了以为是网贷,而数字金融定义精准而且更契合时代潮流。如果说数字经济是躯体,那么数字金融就是血液,因此,今天的这个论坛叫‘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 为此,石东专门还查了一下,数字金融的定义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石东觉得,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某种所谓的服务与产品,或者是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崭新的体系、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将重构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 当今,金融数字化已经深入人心,一个更加清晰的现实是数字金融已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 石东认为,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冲击着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商业版图,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的数字化,石东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大的方面,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转型;再就是数字风控,有助于防范与化解风险;数字营销;数字化投顾;普惠金融。特别是在普惠金融方面,最近苏宁银行的董事长黄金老,也是我的师兄,提出一个观点叫无数字不普惠。的确,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家庭,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能缓解消费信贷的约束。另外,数字金融还可以通过改善创业的金融环境对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在石东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数字金融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使用,特别是像阿里、腾讯、京东等一些科技平台沉淀的海量企业与个人的大数据,改善了对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定价。像新网银行、微众银行,它们平均一笔贷款只有4-5000元左右,但总体贷款规模并不小,而且不良率还控制在1%以内,甚至更低,这要在过去是没法想像的,他们的人并不多,就那么几杆枪,如果不依靠有效的数据作支撑,就是神仙也忙不过来啊。 还有,建行的普惠金融为什么做得最好啊,那是因为它科技的强大!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顶住种种压力毫不犹豫地推倒了之前的“老城”,小到“下水道”、“输水管”,大到“护城河”、“高速公路”,如今已重新建立起一座四通八达的“科技新城”。如果将建行的一系列动作简单地归根为业务转型、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升级……那就错了!它是全方位的颠覆与重塑。 的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无论是郭树清时代还是王洪章时代都力挺“重建科技系统”这一宏大工程,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很多一线骨干人员都青丝熬成白发…… 一年多前,建行的高管也就是陈彩虹教授给我讲(今天他也在这里),克强总理视察宗教系统时问,“为什么是建行来做这项业务”,身边的人讲,“只有建行才能做”。宗教系统的账户情况那个复杂啊,牵扯太多,他们也嫌烦,也向一些商业银行提出过需求,但只有建行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监狱系统也是一样。 其实,在数字金融方面,中行起步最早,工行实力也相当雄厚,农行、邮储有后发优势,交行、主要的全国性股份行、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头部城商行也不甘示弱,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套用“华尔街之王”杰米·戴蒙的一句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终究需要金融机构。只是在新的世界里,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艰难挑战。” 特别是在当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整体利润下滑的大背景下,接下来的几年会是中国金融企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期, 各大金融机构亟需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挣钱也会更辛苦。 何谓价值?价值两人个字里都有人做偏旁,说明人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才而且要以客户为中心,价字有介,介字意味着在两者之间,引申为交流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我们这个活动的宗旨;值字右边为直,其含义是正直、真诚等。所以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我们金融人必须要记住,要合作共赢、要正直向上。 马拉松冠军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尽管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阶段,但它并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其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但其金融功能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风险管理永远是它的第一要义。 守住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企业经营的底线,有效管理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基业长青的秘诀所在,金融家这个群体就怕百米短跑选手,而马拉松冠军永远都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更需要提醒的是,新技术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业走到了尽头,也并非是马云等所说的,所谓“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么简单。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从来都不甘人后。现在,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开始真正研究金融业务,对金融风险有了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企业也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对技术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两者互相学习,并非是你死我活。 的确,数字技术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技术,也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并没有改变交易对象,更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可以预见,未来,数字金融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或者是天量的数据信息,更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资产规模的庞大,而是在于其能否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数据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当丰满的理想照进现实之后,但愿我们归来仍旧是那个少年。 风起于清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风从地上产生,开始从草头上吹起,逐渐形成大风;浪原本只是细小的涟漪,最后汇聚成为波涛巨浪。我坚信,虽然今后我们在数字化金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数字金融的前景依然很广阔、未来也会更加美好![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3日 20:29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交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出席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并发言。 交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 刁红进指出,金融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从银行业务发展实践来看,不管是交行,还是其他银行,尤其是五大银行,今年小微贷款的增长数均是往年同期的数倍。人还是这么多人,网点还是这么多网点,为什么今年的业绩这么亮眼?主要是科技与数据的运用,使得长尾客群、产业链客群、场景客群、传统业务线上化等四大类业务大幅提升。 一是长尾客户的迅速上量。大型银行传统模式下主要关注的是小微客群中20%的“头部”企业,真正80%的“长尾”客群触达率是比较低的。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大型银行的科技优势潜力得到释放,面向长尾客户的线上小额贷款迅速上量。 二是传统优势业务插上科技翅膀。比如大型银行优质大型核心企业较多,产业链金融潜力较大。从交行实践来看,我们搭建了交行与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系统平台,创新了电子供应链模式,实现了融资闭环,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拓宽数字式场景获客模式。第三方数据平台蓬勃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为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条件。比如我们积极与各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数字政府”平台对接,充分利用工商、税务、海关以及各类公用事业收费等数据,筛选优质客户,精准、批量提供融资服务。 四是创新传统业务线上化模式。比如我们推出“线上抵押贷”产品,将房产评估、授信申请、额度审批等大多数环节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在线上完成,客户只要在手机端填写抵押物房产等信息,不用找房产评估公司,系统实时反馈评估价格和可贷金额,贷款最多3天即可到账。 刁红进进一步表示,数字金融是要让更多数字技术打通普惠金融与消费场景的壁垒,化“有形”变为“无形”,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分布广、缺乏抵押物、信用缺失等问题,解放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强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这种跨行业的圆桌讨论会议打开了一扇让大家更加了解普惠金融的思想之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普惠金融是通过综合性金融服务将所有的人都纳入经济增长轨道,从而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关乎到中国几亿人的就业和生活 ,是一种使命和社会责任,这个目标值得所有人一起努力。“我相信,有了数据金融,普惠金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1:50
蔷薇信息技术杨善征:协作让供应链金融更美好
蔷薇信息技术杨善征:协作让供应链金融更美好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 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认为,近两年从国有大行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再到地方性银行,在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方面发展地都非常快。他表示自己曾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是在贸易金融部,一直在做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那时候没有感受到金融科技在银行里面的应用,但是这两年发展地特别快,而且银行内部各部门也有区别,现在的普惠部门应该是走在银行的前面。 杨善征认为,供应链金融与贸易金融在银行是一个流程性的业务,它不太通过数据,数据在增信与风控上起的作用并不大。应收账款融资、核心企业确权、核心企业授信、上下游企业公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开展供应链金融。现在走到另外一个维度,世界变化了,知道上下游企业数字经营的情况,可以摆脱核心企业,这是大的创新逻辑框架,所以叫供应链金融升维。 杨善征还从供应链金融的领域,对供应链金融与数字金融做了一些概括。"这个地方有一些重点,做2B、做小微,怎么样评价它的风险呢?因为财务数据是不太好依赖的,只能看他的交易。因此杨善征认为蔷薇做供应链金融与大家做普惠有很多的共同点,称之为供金普惠。" 供应链金融围绕1来获客,1+N、1+M,在流程上之前是确权改造比较多,数字领域讲究数据闭环,而不是流程闭环,小微企业成为客户,核心是数据闭环。风控上传统是一堆小企业分一个大企业,在新的业务模式当中,完全是独立的,每个小企业都有他自己的模式。 数字供应链金融时代的背景,杨善征表示生存压力很大,需要找到市场立刻做下来。就是找一个点,踏实的做深做透。现在市场的趋势是2C到2B,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改进。 生产关系层面做交易的融资,这是蔷薇选的一些点。基础设施上宏观大数据,金融变革是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为其提供了一个范本。杨善征表示,会向一些银行学习,不过学习最多的是头部的C端金融科技企业,比如蚂蚁金服,以什么逻辑、做什么客户,风控的发力点,整个把C端吃透,才能更好的创新B端。 数字时代来临,银行也好、非银行也好,只要做金融,都要往这个方向转化。因为整个互联网金融先是有支付体系的变革,再有负债理财体系的变革,现在已经进入到资产体系的变革,当资产体系变革的时候,先是C端变革,再进入B端变革。现在整个市场的情况,感觉缺少优质资产,优质资产需要协力找出来。 这是对业务进行划分,因为说普惠,是个大概念,分支有很多。蔷薇大树就是做供应链金融普惠,杨善征把它概括了一下,认为现在市场上2C的机构已经在向上升级,做经营贷,经营贷已经不是2C,而是2B了,所以各个普惠分支之间也在融合。总之,大C与小B,是其服务对象。 这是一个从下到上变革的过程,就是金融变革,金融科技总是从下往上逐渐变革,从小B到中B到大B。 理性认识供应链金融 杨善征认为,供应链金融也有它的逻辑,主要基于业务的逻辑。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的一种获客方法、风控思维,而不是一个产品。2B业务,除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控货业务,任何小B融资实质是信用融资。但是其他的所有的模式,包括融资租赁,包括保理,包括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都是信用融资。任何小B都是弱资产的,任何小B融资都是信用融资,因为以前对小B不放心,所以衍生出信用控制的模式,但是风险案例告诉我们,信用不行的小B加入流程控制也不行,例如上半年供应链金融爆雷频繁,传统的大客户思路也不行,还不如做小的,分散的,真实的,每一个小B单独评价。 任何融资必须回归本源,即评价融入人的信用,其他控制仅是辅助。小B的信用始终基于其经营,将经营全部数字化,就能凝聚出信用。未来的B端可能不是一家独大,一家通吃天下,所以应该做出特色化与个性化,可以有所作为。 杨善征分成两个部分说数字供应链金融,一个是流程上数字化,这一点银行也在做,可能蔷薇做的更彻底、更快一些。因为决策快,因为团队是一个团队,营销、风控、运营,所有一切都在一个团队。这个地方实际上有一些升维思路的,把整个B2B或者G2B事件分成流量方、资产方、资金方。 流量方就是刚才说B2B、G2B,场景非常多,例如企业SaaS、交易场景、线下服务公司等。其实这个地方很重要,需要明确中国2B数字化的情况与演进,有一个数据说,中国的企业在线化率是2.5%,但是美国在线化率是60%多,中国的市场太大,现在已经很多,未来会更多,而且蔷薇也在做一些投资部署,目标是建立小生态。实际上BAT近两年在这个地方的扩张也是很疯狂的。 2B的服务对象是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劳动者,市场体量得有1.5亿,他们都会跑到非金融的触达点,有一个地方在触达这些客户,这些触达是非金融的。从非金融到金融需要一个转化,金融是抽象,所以更像是PaaS。这个地方会有疑问,因为大树金融是定位在资产方,但银行作为资金方可以直接找到流量方,这样就没有资产方了。 事实上,市场是多样化的,而且专业化分工才是未来趋势。蔷薇大树的发展目标是致力于供应链金融资产的科技化生成,并让这些资产自己去说话,达到自发ABS的目的,这样资金方的概念反倒弱化了。因此,最为关键的仍然是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是有价值的。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风控 在杨善征看来,实际上获得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在数字金融里面最核心的一个点。 他表示,我们总会看到蚂蚁金服在C端做的很好,而且也总会提到因为有阿里和淘宝的场景支撑,实际上蚂蚁金服做的C端风控可不能仅仅依赖自己场景里的数据,甚至自有场景数据还是一个次要的部分,资金、品牌、自有数据是对蚂蚁金服有助力,但更多的是自己踏踏实实的干实事。 数据的获取与加工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但是要靠实践出来。想买一个模型就完了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点是极重要的,创新团队由哪些人组成,创新团队是不是把精力集中在这个地方?依据做供应链金融的思维,来做自己的风控点。因为流程实际上是比较容易的,就是快与慢的问题。 大树金融也在思考是不是完全数字化,2B是不是完全数字化,因为2C是完全数字化的。未来可能2B也是全部数字化的,但目前大树金融还是人工+智能,最少保留供应链金融的管制环节,比如说改账户、应收账款,还是加入供应链金融的控制东西。 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新的生态下,需要新的思维创新,但也是需要大家协作的。每个人都会做一些自己特别专长的事情,有很多硬核科技。比如说区块链的硬核,IoT的硬核,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小而精的公司有很多,未来都可以作为供应链金融风控的一部分,只有协作,大家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1:37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人保健康IT部总经理潘安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中国人保健康IT部总经理潘安 据潘安介绍,人保健康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坚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局中谋划发展,构建起了政府委托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保险三大业务板块。 具体来看,在政府委托保险业务方面,构建了“基本+大病+医疗救助+长期护理+健康管理”的完整保障链条,成为国家医保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建设的社保业务系统、智能审核、长期护理、掌上医保APP等系统,支持公司承办政府委托项目280多个,服务人群超过1.3亿。 在商业健康保险业务方面,及时把握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脉搏,与蚂蚁金服合作好医保系列产品,建设了行业领先的互联网保险云核心业务系统,支撑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总交易量超过1.2亿笔,保费近80亿。 在健康管理保险业务方面,打造了业内最全面的统一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公司“建平台、搭生态圈”,链接医药养护上下游产业资源,与7000多家医院、49万名医生、16万家药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的“人民健康”APP构建了健康档案、健康咨询、预约挂号、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健康保险等六大精品服务,实现了“一站多能”,服务客户超过1.8亿人次。 潘安认为,数字金融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机遇方面,一方面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深度参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健康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家对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支持与鼓励,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挑战方面,消费结构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客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场景化,保险公司传统的获客、转化、留客等手段已不再适合。如何对客户快速响应、积极互动、提供极致服务是保险公司在新时代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潘安表示,人保健康将顺应客户行为线上化、碎片化、场景化等发展趋势,以客户为中心,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化运营转型,通过加强运营流程在线化、运营技术智能化、客户旅程极简化、客户迁徙线上化、数据运营精细化的“五化”建设,推动公司运营流程再造,提高公司服务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增强获客引客能力。[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1:36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CIO乔宜民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CIO乔宜民 乔宜民表示,数字化转型日新月异,来自管理IT技术团队的他紧迫感非常强,而且危机感也非常强。平时生活很多方面已经完全数字化了,有些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一些习惯。尤其金融行业在各行各业数字化比较早,银行保险等金融单位早已习惯了用数字化方式工作。 既然整个社会形态已经是数字化的生态,作为企业来讲要给客户提供服务,企业要良好的发展,自然也要往这方面走,这是一种必然,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可以感受到这种趋势的推动力,加速非常快。所以从企业来讲,包括企业的战略,需要把信息技术转型放在战略里面比较高的位置。 从企业内部来讲,在乔宜民看来,应该分两个层面来看,他从一个技术工作者的角度分析,首先,从技术的视角,基本上都会面临旧的一些技术,历史上曾经在那个时代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还在发挥着一些余热。其次,就是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如何和之前的系统有效协同、打通,甚至形成新的竞争力,这是摆在信息技术IT层面上的课题。基本上首先需要从技术架构的层面来整体做好布局与改造,这样能够避免投入的浪费,投入产出率最高。技术角度迫切性很强,而且公司很多时候看到新的科技,有新的需求,但是旧的包袱、旧的传统改造,也是还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是工作当中的重点难点。 另外还有业务部门,就是非技术部门,他们的观念包括跟技术部门的协同,这也非常关键。这二者如果很好的协同,就是效率很高的事情。人们经常说,技术讲的事情,业务不懂;业务讲的事情,技术理解的不深。现在在企业里面,这两者都是不合格的。业务没有技术的思路,没有技术的理念,就不能把技术放到业务当中去;或者技术不能够深刻理解业务,也做不好实用易用的系统,都是属于不合格。现在对于复合型人才与复合型工作的要求已经成为企业必要性,而不是先进性,前两年管他们叫先进性趋势,现在成为必须做到做好的事情了。 乔宜民认为数字化转型会很长很长,会成为一种持续的事情。像商业保险公司20多年,一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数字化转型是持续的状态,会不断地注入新的技术元素,让转型始终能够看到这个方向。与其说是数字化转型,不如说数字化之路,这条路很长,而且前途也很光明。整个社会,整个行业、包括整个金融行业,在这条路上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客户也可以获得最好最优质的服务。 此外他指出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方面,旧技术的改造和新技术的协同问题,如何平衡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另一方面,技术与业务的深度协同,互为助力,高速发展。未来的数字化之路长且光明,整个行业行动起来就都能获得想要的,并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1:20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品钛副总裁、消费分期业务负责人岳昳婕出席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并发言。 品钛副总裁、消费分期业务负责人岳昳婕 岳昳婕认为,近年来头部平台的流量红利见顶,巨头流量、大众场景竞争趋于白热化。而一些垂直细分场景、二线互联网流量平台、线下场景想要自建消费金融业务,但又缺乏金融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数字化金融可以利用第三方数据去补充小微企业信息的空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替代数据(Alternative Data),比如来自第三方机构、电商平台、财税平台和支付的平台的数据,区别于传统信贷的数据,能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据岳昳婕介绍,品钛与收钱吧合作,开发了面向聚合支付平台体系中的注册小微商户提供经营流水信贷的产品。品钛依靠自身经验优势,多方对接碎片化、细分化的业务场景,帮助小微商户匹配合适的资金方,降低资金成本,最快15分钟授信、2小时放款。助力平台为其服务的小微商户提供智能信贷,解决商户资金周转问题。 岳昳婕指出,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线上消费金融用户中70%以上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他们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行为习惯也受之影响。所以,年轻一代对于数字化的东西、快节奏的东西、新兴科技接受度非常高,这些数字化的产品更容易吸引到年轻人的兴趣。 从节约成本来讲,岳昳婕认为有两个方面和普惠金融非常有关: 第一,区域化的限制。传统金融机构在设立一些网点、支行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还会考虑到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这样的话地广人稀区域接受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公司承载的客户就不会受到区域化的限制; 第二,小微金融。小微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微金融根本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要花费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去给小微企业主做一些非常低额度的贷款,导致商业上的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主想要满足银行信贷需求,却苦于门槛太高。这样的不对称也造成了一些困惑。数字化金融可以更多利用三方的数据信息来补充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空白,同时用在线化的手段,让原本比较耗人力物力的东西更加高效。 所以,不管是从普惠金融角度,了解千禧一代,解放区域性的限制,还是从小微企业主金融的便捷度,都能够通过数字化金融的方法来解决,真正帮助大家一起做到普惠金融。 [详情]

新浪财经综合 | 2019年11月22日 21:20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云南信托研发部总监王和俊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表讲话。 云南信托研发部总监王和俊 王和俊表示,他一直在搞研发研究,对信托行业开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的状态比较了解,信托比较早介入到这两个领域。截止2018年末,信托行业近三年累计开展普惠金融信托业务规模达到1.74万亿元,包括消费金融、小微企业金融、三农金融、慈善信托等,广泛惠及个人、小微企业、农户、弱势群体,其中消费金融业务余额达到3000亿元,预计2019年末将会超过5000亿元,增长快速。 谈及信托为什么可以开展普惠金融或者消费金融业务?王和俊认为,最主要的依托对象是金融科技或者数字化金融时代的到来。王和俊认为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数据都很清楚,目前已经进入了数据资产的时代。拿云南信托来说,其整个消费金融的资产放款笔数逾千万笔,客户数量是900万,这个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持续的对数据挖掘,就是公司能够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并且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基础。另外,系统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和各方伙伴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以聚合的方式将这块业务做得更大,都必须依靠系统的投入和建设。信托公司在这块的能力相对互联网公司还存在一些短板,但是这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点。[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0:00
光大银行张小松:银行应围绕场景和流量重塑业务理念
光大银行张小松:银行应围绕场景和流量重塑业务理念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小松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小松 张小松表示,数字化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数字金融领域,一是要塑造数字金融的理念;二是要完善科技系统和优化信贷流程,充分挖掘数据运用;三是要研发数据产品,适应数字化时代。” 重塑数字普惠系统流程 张小松分享了塑造数据化理念的体会。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应该围绕“场景”和”流量”两大发展利器,主动适应业态新变化,积极拥抱科技金融和线上化理念, 运用科技手段改造系统流程,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问题,步入数字普惠新纪元。 光大银行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已做好准备迎接数据化时代的到来。围绕优质流量场景,光大银行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数字普惠,重塑业务理念、经营模式、系统流程,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强云端建设,打造“阳光普惠云”业务系统。依托“普惠云”,光大银行推出云计算和云认证两大功能,通过“融资产品+金融科技”双项服务输出,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借助“普惠云”,光大银行已实现与青岛、太原、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市6个优质项目合作,以高效的数据通道,为项下近150户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4亿元。 二是优化升级,创新推出“光速”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光大银行开启业务线上化流程,结合内外部场景,接通海量数据资源,嵌入风险预警、准入模型、额度测试等前沿技术,迅速筛选目标客群,有效提升风险审批效率。 三是挖掘数据,提供业务全流程智能决策。主动嫁接工商、税务等外部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客户分析与模型筛选,为客户精准画像,实施智能化、线上化、批量化业务审批。 四是拓宽渠道,构建普惠金融生态圈。光大银行遵循“多渠道、批量化、低成本”原则,通过对接核心企业系统数据、资金定向支付、核心企业进行连带责任担保或回购担保等形式,积极开发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构建起多层次“金融+渠道+场景”的服务体系。 打造数字普惠名品链条 张小松认为,大数据时代,开发数据化产品、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亦不可或缺。 一方面,产品项目要不断创新。结合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光大银行研发创立了“光大快贷”系列产品,开启线上化业务新时代。基于税收数据,光大推出“阳光e微贷”,基于房地产价格数据,光大上线“阳光e抵贷”,随着产品陆续上线,光大数字化产品体系迅速形成。线上“秒批、秒贷”的融资方式,有效解决抵押物不足、融资效率低的问题,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着力发展普惠生态链项目,打通产业链、产品链、数据链、场景链、渠道链,为优质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在北京,为“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项下近3万户粮企提供金融服务,为其融资超200亿。在太原,与中征平台联合推出“阳光政采贷”,短短四个月,服务小微客群超260户,批复金额突破7亿元,被人民银行总行列入示范项目,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合肥,推出“阳光E标贷”,为小微企业实现投标保证金融资,有效提高区域内海量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做好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任重道远,张小松表示,光大银行把普惠金融作为业务重点,未来将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把金融普惠活水引向大家需要的地方,让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分享到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20:00
建信金科刘征宇:用金融科技引领银行业转型发展
建信金科刘征宇:用金融科技引领银行业转型发展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表示,建信金科的定位有三点,一是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二是以金融科技整合整个建设银行集团的资源;三是用金融科技来引领整个银行业转型。 建设银行的“TOP+”战略 谈及建设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之路,刘征宇表示,建设银行制定的金融科技战略是“TOP+”,第一是T,即科技驱动,强化技术能力与数据能力。第二是O,即能力开放,通过技术能力与数据能力,围绕着开放的战略构建新零售服务、新对公服务、普惠金融、智能运营等智慧金融。第三是P,即平台,这是建行的平台战略。现在银行跟客户触点越来越少。通过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的构建,智慧金融等场景的搭建,推出了一系列的智慧生态平台。第四是相配套的“+”,也就是包容创新、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文化。以这些为基础,使建设银行成为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 具体而言,第一,建设银行要大力研发前沿技术平台,掌握核心底层技术,“ABCDMIX”,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其他一系列前沿技术的集合。除了技术基础外,数据治理与数据价值挖掘的能力,也是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据价值创造力。 第二,能力开放。银行与科技公司,包括与其他的公司之间的关系,从过去互不相关,到现在基本上是跨界竞合。现在银行也在研究科技,科技公司也涉足金融,银行与科技公司都在互相赛跑,而且乐此不疲,之后还是要看未来。未来怎么办?刘征宇认为是生态重构,建设银行未来要打造开放式的金融,重构金融生态。 第三,平台生态,下一步建设银行,重要的工作要构建自有的平台,连接合作伙伴的平台,站在平台连平台,共同构建用户生态圈。在履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共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提出平台生态的战略,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要在优势环境中建平台生态,也要参与到其他生态中。在自建的生态中做土壤,在他人的生态中做大树,共生共养,共同成长。 第四,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文化。这里面有三部分内容,首先形成创新文化氛围,包容、创新、开放、审慎。其次体制上,建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在整个集团层面上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来统筹整个金融科技的实施;把以前建设银行科技人员整体转制到金融科技公司,采用市场化体制与市场化机制,利用“自研+投资孵化”的模式,推动技术与业务的发展融合;建行还建立“联邦制”的创新实验室,目前在江苏、北京成立了很多的创新实验室,来研究更前沿的金融科技的技术。最后,从制度上,推进制度改革,完善政策配套,加速机制形成,具体包括人才制度改革,引入高尖端人才;进行绩效制度改革,建立价值与市场导向的评价方式;流程制度制度,比如说建立敏捷研发制度,还有管理制度的改革,希望跟员工共同成长。 建行数字金融的的几点实践 刘征宇还从几个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建行在几个方面做的一些实践。 据介绍,目前建行建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已支持建行12个技术组件的建模工作,覆盖92个AI组件服务,支撑75个智能场景建设。区块链有自己的BASS平台,在多个场景落地实践。比如说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业务已覆盖我行54家境内外分支机构和40余家金融同业机构,累计交易量突破3600亿;在食品安全领域,区块链药品监管溯源平台已在山东药品市场投入运营;在住房领域,针对房源追溯、房源验真,“住房链”已先后接入北京、天津、广东等7个省市9家平台,上链房源超10万套;还有物联网,该行建设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前段时间在北京,国内首家开设的5G智能银行,以及在上海开设的5G智能银行,都是前沿技术的应用。 在云计算方面,建设银行构建了自己的公有云体系,现在叫建行云。建设公有云服务平台,目标是对比互联网企业的能力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向软件定义转型。建行的公有云目前已经支撑政务、住房、同业,社会民生和集团一体等九大领域160多个租户。经过一年的发展,根据初评结果,现在建行云达到等保三级,完成工信部IAAS可信云认证。 在开放银行方面,建行去年年初建设好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建设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创新客户服务方式,以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提供标准化开放模式赋能行业合作伙伴。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载体,打造数字时代银行服务新连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目前开放银行平台初见成效,对外已经发布30多款产品,从支付、存款到直销,涵盖政务工商、住房租赁、三农务工、物流供应链领域。现在已经跟250多家企业合作,比如说和联通、国家电网、阿里菜鸟、碧桂园、小米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在同业合作方面,建设银行自己成立金融科技公司赋能同业,把现有的银行技术能力与产品,赋能给同业,共享给同业。在这个方面建行目前基本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建行目前与已经签约400多家同业机构,建立了自己的同业合作平台。这个平台上把建行企业级的新一代核心系统输出,包括了基础的存款、贷款、借记卡等产品服务,也包括现金管理、云客服、反洗钱、反欺诈等其他金融服务。比如说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就是建行整体输出核心系统的例子。 最后是生态平台,根据金融科技战略,建设生态平台的整体目标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I等技术及运营能力,为政府各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应用服务,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刘征宇介绍,建设银行在2017年开始,就着手建设了14个社会化的平台,最早有住房租赁、智慧政务、宗教事务、退役军人综合服务、药品追溯等等,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行专门成立住房租赁的子公司来运营这个平台,目前累计用户已超过2200万,已推广城市超过300个,累计发布房源超过1000万套,切实的解决买房难,住房难的问题。还有智慧政务平台,建行履行大行责任担当,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为各地政府建设“互联网+政务”平台,切切实实解决企业、老百姓办事难的痛点,提升国家的营商环境水平,目前在全国已经推广了云南、山西、陕西安康等多个省地市。通过平台建设,强化对G端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优势,同时促进B端和C端客户粘性,实现建行金融服务拓展和用户引流。[详情]

新浪财经 | 2019年11月22日 19:50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小赢科技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原标题:小赢科技金融产品总经理孟召兵:数字金融提升数据采集和使用效率 来源:数金观察 11月21日,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峰会将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下称《蓝皮书》),翘首以盼的31项大奖也新鲜出炉。 小赢科技金融产品总经理孟召兵受邀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二)环节,并做了精彩发言。孟召兵表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5多年时间的小赢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消费金融的公司,2018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现在专注于微信、支付宝等信用支付消费场景领域。 “常规讲获客是通过数字精准地定位每一个客群,知道哪些人是目标人群,知道风险画像,获客成本就会降下来。”孟召兵指出,其实数字金融的贡献,一个是怎么样采集这些数据;第二怎么样使用这些数据,数据是记录了业务的轨迹,经过信息化的分析,找到需要优化的点,进而降低成本。 以小赢科技为例,所有风控、运营都是以纯线上的数据为基础,所以是一家以纯数字金融驱动的一个金融科技公司。比如小赢90%以上的客服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客服工作很长时间不需要人工来做,基于采集的数据,公司会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会有不同的沟通策略。孟召兵介绍,消费金融的每个环节都用数字的方式记录、分析,从而把成本降下来,使得小赢科技现在一年资产规模达到数百亿,而只用几百人就实现了这样的交易规模。 早在2016年11月,小赢就独创了“WinSAFE智赢风控体系”和“WinAGILE轻赢产品开发体系”。凭借这自主开发的双重技术体系,来系统地甄别潜在风险、筛选优质客户、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并持续高效地迭代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孟召兵介绍说,在去年8月小赢科技推出了钱包类产品“摇钱花”,其逻辑是:小额分散的消费场景将风险前置过滤,能筛选出更多有真实消费需求的用户,通过对其信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用户黏性可以进一步提升。 摇钱花与市面上大多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则在于,在线申请、即时审批之外,还可以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或消费分期等服务,并存在数天到数十天区间的免息期,支持“随借随还”的循环授信。 “分期授信是一次性,而循环授信是长期性,我们做了无数测试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这类产品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观测市场空间,对用户数量和技术积累都有很高要求,否则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商业盈利。”孟召兵表示。 孟召兵认为,当前消费金融创新离不开数据、场景、风控等重要因素,只有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消费金融创新才能让合适的人得到合适的消费金融服务,并确保资金的真实流向安全。 他表示 ,对比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消费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全面铺开,以及征信的逐步规范化、社会化,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详情]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石东: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出席峰会并发表主办方欢迎辞。 《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 石东表示,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数字经济是躯体,数字金融是血液。数字金融不再是虚无缥缈东西,也不仅仅是服务与产品或者是工具,而是崭新的体系,全新价值方式,将重构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石东在发言之前首先表达了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来一场思想的激情碰撞,为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力量。接着,他总结了前两位嘉宾的讲话内容,并对他们的发言大加肯定。“魏迎宁主席从生活细微处着眼,分享了数字化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讲述的是历史。杨再平会长讲的是数字金融世界的生存法则,都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石东认为,如今,全球科技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世界经济化、经济金融化、金融数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也正在加速,而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其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会愈加紧密,同时在很多应用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投顾、数字营销、数字风控等方面的应用,还有倍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等。总之,上述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交叉结合,催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业态。 再造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 比如互联网金融,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它就想到P2P,爆雷、跑路……我记得互联网金融大概是2012年前后开始兴起的,政府的本意是创新、创业,降低资金成本,而现实中却是大搞、乱搞理财,后来又做现金贷、助贷、校园贷等贷款业务,利率高得吓人,这怪谁? 当然不能怪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有优劣,关键是看运用它的人,用它来干什么,其目的意图又是什么?石东认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包括区块链本身是个好东西,只是我们的一些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它们有点被污名化了,现在我们才需要重塑它,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用与使命。 关于主题的选取,石东解释道,“今天,我们这个高峰会的主题就是重塑与共赢。在几个月之前,我们还专门征求过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他们说新金融的提法有点过时,金融科技有点模糊不清,互联网金融就更不行了以为是网贷,而数字金融定义精准而且更契合时代潮流。如果说数字经济是躯体,那么数字金融就是血液,因此,今天的这个论坛叫‘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 为此,石东专门还查了一下,数字金融的定义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石东觉得,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某种所谓的服务与产品,或者是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崭新的体系、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将重构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 当今,金融数字化已经深入人心,一个更加清晰的现实是数字金融已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 石东认为,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冲击着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商业版图,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的数字化,石东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大的方面,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转型;再就是数字风控,有助于防范与化解风险;数字营销;数字化投顾;普惠金融。特别是在普惠金融方面,最近苏宁银行的董事长黄金老,也是我的师兄,提出一个观点叫无数字不普惠。的确,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家庭,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能缓解消费信贷的约束。另外,数字金融还可以通过改善创业的金融环境对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在石东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数字金融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使用,特别是像阿里、腾讯、京东等一些科技平台沉淀的海量企业与个人的大数据,改善了对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定价。像新网银行、微众银行,它们平均一笔贷款只有4-5000元左右,但总体贷款规模并不小,而且不良率还控制在1%以内,甚至更低,这要在过去是没法想像的,他们的人并不多,就那么几杆枪,如果不依靠有效的数据作支撑,就是神仙也忙不过来啊。 还有,建行的普惠金融为什么做得最好啊,那是因为它科技的强大!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顶住种种压力毫不犹豫地推倒了之前的“老城”,小到“下水道”、“输水管”,大到“护城河”、“高速公路”,如今已重新建立起一座四通八达的“科技新城”。如果将建行的一系列动作简单地归根为业务转型、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升级……那就错了!它是全方位的颠覆与重塑。 的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无论是郭树清时代还是王洪章时代都力挺“重建科技系统”这一宏大工程,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很多一线骨干人员都青丝熬成白发…… 一年多前,建行的高管也就是陈彩虹教授给我讲(今天他也在这里),克强总理视察宗教系统时问,“为什么是建行来做这项业务”,身边的人讲,“只有建行才能做”。宗教系统的账户情况那个复杂啊,牵扯太多,他们也嫌烦,也向一些商业银行提出过需求,但只有建行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监狱系统也是一样。 其实,在数字金融方面,中行起步最早,工行实力也相当雄厚,农行、邮储有后发优势,交行、主要的全国性股份行、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头部城商行也不甘示弱,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套用“华尔街之王”杰米·戴蒙的一句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终究需要金融机构。只是在新的世界里,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艰难挑战。” 特别是在当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整体利润下滑的大背景下,接下来的几年会是中国金融企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期, 各大金融机构亟需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挣钱也会更辛苦。 何谓价值?价值两人个字里都有人做偏旁,说明人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才而且要以客户为中心,价字有介,介字意味着在两者之间,引申为交流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我们这个活动的宗旨;值字右边为直,其含义是正直、真诚等。所以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我们金融人必须要记住,要合作共赢、要正直向上。 马拉松冠军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尽管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阶段,但它并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其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但其金融功能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风险管理永远是它的第一要义。 守住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企业经营的底线,有效管理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基业长青的秘诀所在,金融家这个群体就怕百米短跑选手,而马拉松冠军永远都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更需要提醒的是,新技术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业走到了尽头,也并非是马云等所说的,所谓“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么简单。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从来都不甘人后。现在,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开始真正研究金融业务,对金融风险有了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企业也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对技术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两者互相学习,并非是你死我活。 的确,数字技术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技术,也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并没有改变交易对象,更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可以预见,未来,数字金融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或者是天量的数据信息,更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资产规模的庞大,而是在于其能否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数据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当丰满的理想照进现实之后,但愿我们归来仍旧是那个少年。 风起于清青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风从地上产生,开始从草头上吹起,逐渐形成大风;浪原本只是细小的涟漪,最后汇聚成为波涛巨浪。我坚信,虽然今后我们在数字化金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数字金融的前景依然很广阔、未来也会更加美好![详情]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交行刁红进: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插上翅膀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交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出席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并发言。 交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经理刁红进 刁红进指出,金融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从银行业务发展实践来看,不管是交行,还是其他银行,尤其是五大银行,今年小微贷款的增长数均是往年同期的数倍。人还是这么多人,网点还是这么多网点,为什么今年的业绩这么亮眼?主要是科技与数据的运用,使得长尾客群、产业链客群、场景客群、传统业务线上化等四大类业务大幅提升。 一是长尾客户的迅速上量。大型银行传统模式下主要关注的是小微客群中20%的“头部”企业,真正80%的“长尾”客群触达率是比较低的。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大型银行的科技优势潜力得到释放,面向长尾客户的线上小额贷款迅速上量。 二是传统优势业务插上科技翅膀。比如大型银行优质大型核心企业较多,产业链金融潜力较大。从交行实践来看,我们搭建了交行与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系统平台,创新了电子供应链模式,实现了融资闭环,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拓宽数字式场景获客模式。第三方数据平台蓬勃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为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条件。比如我们积极与各地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数字政府”平台对接,充分利用工商、税务、海关以及各类公用事业收费等数据,筛选优质客户,精准、批量提供融资服务。 四是创新传统业务线上化模式。比如我们推出“线上抵押贷”产品,将房产评估、授信申请、额度审批等大多数环节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在线上完成,客户只要在手机端填写抵押物房产等信息,不用找房产评估公司,系统实时反馈评估价格和可贷金额,贷款最多3天即可到账。 刁红进进一步表示,数字金融是要让更多数字技术打通普惠金融与消费场景的壁垒,化“有形”变为“无形”,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分布广、缺乏抵押物、信用缺失等问题,解放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强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这种跨行业的圆桌讨论会议打开了一扇让大家更加了解普惠金融的思想之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普惠金融是通过综合性金融服务将所有的人都纳入经济增长轨道,从而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关乎到中国几亿人的就业和生活 ,是一种使命和社会责任,这个目标值得所有人一起努力。“我相信,有了数据金融,普惠金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详情]

蔷薇信息技术杨善征:协作让供应链金融更美好
蔷薇信息技术杨善征:协作让供应链金融更美好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 蔷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树金融)CEO杨善征认为,近两年从国有大行到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再到地方性银行,在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方面发展地都非常快。他表示自己曾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是在贸易金融部,一直在做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那时候没有感受到金融科技在银行里面的应用,但是这两年发展地特别快,而且银行内部各部门也有区别,现在的普惠部门应该是走在银行的前面。 杨善征认为,供应链金融与贸易金融在银行是一个流程性的业务,它不太通过数据,数据在增信与风控上起的作用并不大。应收账款融资、核心企业确权、核心企业授信、上下游企业公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开展供应链金融。现在走到另外一个维度,世界变化了,知道上下游企业数字经营的情况,可以摆脱核心企业,这是大的创新逻辑框架,所以叫供应链金融升维。 杨善征还从供应链金融的领域,对供应链金融与数字金融做了一些概括。"这个地方有一些重点,做2B、做小微,怎么样评价它的风险呢?因为财务数据是不太好依赖的,只能看他的交易。因此杨善征认为蔷薇做供应链金融与大家做普惠有很多的共同点,称之为供金普惠。" 供应链金融围绕1来获客,1+N、1+M,在流程上之前是确权改造比较多,数字领域讲究数据闭环,而不是流程闭环,小微企业成为客户,核心是数据闭环。风控上传统是一堆小企业分一个大企业,在新的业务模式当中,完全是独立的,每个小企业都有他自己的模式。 数字供应链金融时代的背景,杨善征表示生存压力很大,需要找到市场立刻做下来。就是找一个点,踏实的做深做透。现在市场的趋势是2C到2B,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改进。 生产关系层面做交易的融资,这是蔷薇选的一些点。基础设施上宏观大数据,金融变革是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为其提供了一个范本。杨善征表示,会向一些银行学习,不过学习最多的是头部的C端金融科技企业,比如蚂蚁金服,以什么逻辑、做什么客户,风控的发力点,整个把C端吃透,才能更好的创新B端。 数字时代来临,银行也好、非银行也好,只要做金融,都要往这个方向转化。因为整个互联网金融先是有支付体系的变革,再有负债理财体系的变革,现在已经进入到资产体系的变革,当资产体系变革的时候,先是C端变革,再进入B端变革。现在整个市场的情况,感觉缺少优质资产,优质资产需要协力找出来。 这是对业务进行划分,因为说普惠,是个大概念,分支有很多。蔷薇大树就是做供应链金融普惠,杨善征把它概括了一下,认为现在市场上2C的机构已经在向上升级,做经营贷,经营贷已经不是2C,而是2B了,所以各个普惠分支之间也在融合。总之,大C与小B,是其服务对象。 这是一个从下到上变革的过程,就是金融变革,金融科技总是从下往上逐渐变革,从小B到中B到大B。 理性认识供应链金融 杨善征认为,供应链金融也有它的逻辑,主要基于业务的逻辑。供应链是供应链金融的一种获客方法、风控思维,而不是一个产品。2B业务,除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控货业务,任何小B融资实质是信用融资。但是其他的所有的模式,包括融资租赁,包括保理,包括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都是信用融资。任何小B都是弱资产的,任何小B融资都是信用融资,因为以前对小B不放心,所以衍生出信用控制的模式,但是风险案例告诉我们,信用不行的小B加入流程控制也不行,例如上半年供应链金融爆雷频繁,传统的大客户思路也不行,还不如做小的,分散的,真实的,每一个小B单独评价。 任何融资必须回归本源,即评价融入人的信用,其他控制仅是辅助。小B的信用始终基于其经营,将经营全部数字化,就能凝聚出信用。未来的B端可能不是一家独大,一家通吃天下,所以应该做出特色化与个性化,可以有所作为。 杨善征分成两个部分说数字供应链金融,一个是流程上数字化,这一点银行也在做,可能蔷薇做的更彻底、更快一些。因为决策快,因为团队是一个团队,营销、风控、运营,所有一切都在一个团队。这个地方实际上有一些升维思路的,把整个B2B或者G2B事件分成流量方、资产方、资金方。 流量方就是刚才说B2B、G2B,场景非常多,例如企业SaaS、交易场景、线下服务公司等。其实这个地方很重要,需要明确中国2B数字化的情况与演进,有一个数据说,中国的企业在线化率是2.5%,但是美国在线化率是60%多,中国的市场太大,现在已经很多,未来会更多,而且蔷薇也在做一些投资部署,目标是建立小生态。实际上BAT近两年在这个地方的扩张也是很疯狂的。 2B的服务对象是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劳动者,市场体量得有1.5亿,他们都会跑到非金融的触达点,有一个地方在触达这些客户,这些触达是非金融的。从非金融到金融需要一个转化,金融是抽象,所以更像是PaaS。这个地方会有疑问,因为大树金融是定位在资产方,但银行作为资金方可以直接找到流量方,这样就没有资产方了。 事实上,市场是多样化的,而且专业化分工才是未来趋势。蔷薇大树的发展目标是致力于供应链金融资产的科技化生成,并让这些资产自己去说话,达到自发ABS的目的,这样资金方的概念反倒弱化了。因此,最为关键的仍然是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是有价值的。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风控 在杨善征看来,实际上获得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在数字金融里面最核心的一个点。 他表示,我们总会看到蚂蚁金服在C端做的很好,而且也总会提到因为有阿里和淘宝的场景支撑,实际上蚂蚁金服做的C端风控可不能仅仅依赖自己场景里的数据,甚至自有场景数据还是一个次要的部分,资金、品牌、自有数据是对蚂蚁金服有助力,但更多的是自己踏踏实实的干实事。 数据的获取与加工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但是要靠实践出来。想买一个模型就完了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点是极重要的,创新团队由哪些人组成,创新团队是不是把精力集中在这个地方?依据做供应链金融的思维,来做自己的风控点。因为流程实际上是比较容易的,就是快与慢的问题。 大树金融也在思考是不是完全数字化,2B是不是完全数字化,因为2C是完全数字化的。未来可能2B也是全部数字化的,但目前大树金融还是人工+智能,最少保留供应链金融的管制环节,比如说改账户、应收账款,还是加入供应链金融的控制东西。 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新的生态下,需要新的思维创新,但也是需要大家协作的。每个人都会做一些自己特别专长的事情,有很多硬核科技。比如说区块链的硬核,IoT的硬核,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小而精的公司有很多,未来都可以作为供应链金融风控的一部分,只有协作,大家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详情]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人保健康潘安:数字化技术让健康险更好的服务生活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人保健康IT部总经理潘安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中国人保健康IT部总经理潘安 据潘安介绍,人保健康是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坚持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局中谋划发展,构建起了政府委托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保险三大业务板块。 具体来看,在政府委托保险业务方面,构建了“基本+大病+医疗救助+长期护理+健康管理”的完整保障链条,成为国家医保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建设的社保业务系统、智能审核、长期护理、掌上医保APP等系统,支持公司承办政府委托项目280多个,服务人群超过1.3亿。 在商业健康保险业务方面,及时把握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脉搏,与蚂蚁金服合作好医保系列产品,建设了行业领先的互联网保险云核心业务系统,支撑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总交易量超过1.2亿笔,保费近80亿。 在健康管理保险业务方面,打造了业内最全面的统一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支持公司“建平台、搭生态圈”,链接医药养护上下游产业资源,与7000多家医院、49万名医生、16万家药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发的“人民健康”APP构建了健康档案、健康咨询、预约挂号、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健康保险等六大精品服务,实现了“一站多能”,服务客户超过1.8亿人次。 潘安认为,数字金融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机遇方面,一方面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深度参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健康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家对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支持与鼓励,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挑战方面,消费结构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客户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场景化,保险公司传统的获客、转化、留客等手段已不再适合。如何对客户快速响应、积极互动、提供极致服务是保险公司在新时代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潘安表示,人保健康将顺应客户行为线上化、碎片化、场景化等发展趋势,以客户为中心,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化运营转型,通过加强运营流程在线化、运营技术智能化、客户旅程极简化、客户迁徙线上化、数据运营精细化的“五化”建设,推动公司运营流程再造,提高公司服务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增强获客引客能力。[详情]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中英人寿乔宜民: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才能促进发展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CIO乔宜民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CIO乔宜民 乔宜民表示,数字化转型日新月异,来自管理IT技术团队的他紧迫感非常强,而且危机感也非常强。平时生活很多方面已经完全数字化了,有些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一些习惯。尤其金融行业在各行各业数字化比较早,银行保险等金融单位早已习惯了用数字化方式工作。 既然整个社会形态已经是数字化的生态,作为企业来讲要给客户提供服务,企业要良好的发展,自然也要往这方面走,这是一种必然,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可以感受到这种趋势的推动力,加速非常快。所以从企业来讲,包括企业的战略,需要把信息技术转型放在战略里面比较高的位置。 从企业内部来讲,在乔宜民看来,应该分两个层面来看,他从一个技术工作者的角度分析,首先,从技术的视角,基本上都会面临旧的一些技术,历史上曾经在那个时代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还在发挥着一些余热。其次,就是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如何和之前的系统有效协同、打通,甚至形成新的竞争力,这是摆在信息技术IT层面上的课题。基本上首先需要从技术架构的层面来整体做好布局与改造,这样能够避免投入的浪费,投入产出率最高。技术角度迫切性很强,而且公司很多时候看到新的科技,有新的需求,但是旧的包袱、旧的传统改造,也是还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平衡?这些是工作当中的重点难点。 另外还有业务部门,就是非技术部门,他们的观念包括跟技术部门的协同,这也非常关键。这二者如果很好的协同,就是效率很高的事情。人们经常说,技术讲的事情,业务不懂;业务讲的事情,技术理解的不深。现在在企业里面,这两者都是不合格的。业务没有技术的思路,没有技术的理念,就不能把技术放到业务当中去;或者技术不能够深刻理解业务,也做不好实用易用的系统,都是属于不合格。现在对于复合型人才与复合型工作的要求已经成为企业必要性,而不是先进性,前两年管他们叫先进性趋势,现在成为必须做到做好的事情了。 乔宜民认为数字化转型会很长很长,会成为一种持续的事情。像商业保险公司20多年,一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数字化转型是持续的状态,会不断地注入新的技术元素,让转型始终能够看到这个方向。与其说是数字化转型,不如说数字化之路,这条路很长,而且前途也很光明。整个社会,整个行业、包括整个金融行业,在这条路上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客户也可以获得最好最优质的服务。 此外他指出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一方面,旧技术的改造和新技术的协同问题,如何平衡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另一方面,技术与业务的深度协同,互为助力,高速发展。未来的数字化之路长且光明,整个行业行动起来就都能获得想要的,并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详情]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品钛岳昳婕: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品钛副总裁、消费分期业务负责人岳昳婕出席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并发言。 品钛副总裁、消费分期业务负责人岳昳婕 岳昳婕认为,近年来头部平台的流量红利见顶,巨头流量、大众场景竞争趋于白热化。而一些垂直细分场景、二线互联网流量平台、线下场景想要自建消费金融业务,但又缺乏金融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数字化金融可以利用第三方数据去补充小微企业信息的空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替代数据(Alternative Data),比如来自第三方机构、电商平台、财税平台和支付的平台的数据,区别于传统信贷的数据,能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和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据岳昳婕介绍,品钛与收钱吧合作,开发了面向聚合支付平台体系中的注册小微商户提供经营流水信贷的产品。品钛依靠自身经验优势,多方对接碎片化、细分化的业务场景,帮助小微商户匹配合适的资金方,降低资金成本,最快15分钟授信、2小时放款。助力平台为其服务的小微商户提供智能信贷,解决商户资金周转问题。 岳昳婕指出,智能金融要了解现在年轻一代,线上消费金融用户中70%以上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他们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行为习惯也受之影响。所以,年轻一代对于数字化的东西、快节奏的东西、新兴科技接受度非常高,这些数字化的产品更容易吸引到年轻人的兴趣。 从节约成本来讲,岳昳婕认为有两个方面和普惠金融非常有关: 第一,区域化的限制。传统金融机构在设立一些网点、支行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还会考虑到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这样的话地广人稀区域接受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公司承载的客户就不会受到区域化的限制; 第二,小微金融。小微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微金融根本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要花费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去给小微企业主做一些非常低额度的贷款,导致商业上的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主想要满足银行信贷需求,却苦于门槛太高。这样的不对称也造成了一些困惑。数字化金融可以更多利用三方的数据信息来补充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空白,同时用在线化的手段,让原本比较耗人力物力的东西更加高效。 所以,不管是从普惠金融角度,了解千禧一代,解放区域性的限制,还是从小微企业主金融的便捷度,都能够通过数字化金融的方法来解决,真正帮助大家一起做到普惠金融。 [详情]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云南信托王和俊: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云南信托研发部总监王和俊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表讲话。 云南信托研发部总监王和俊 王和俊表示,他一直在搞研发研究,对信托行业开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的状态比较了解,信托比较早介入到这两个领域。截止2018年末,信托行业近三年累计开展普惠金融信托业务规模达到1.74万亿元,包括消费金融、小微企业金融、三农金融、慈善信托等,广泛惠及个人、小微企业、农户、弱势群体,其中消费金融业务余额达到3000亿元,预计2019年末将会超过5000亿元,增长快速。 谈及信托为什么可以开展普惠金融或者消费金融业务?王和俊认为,最主要的依托对象是金融科技或者数字化金融时代的到来。王和俊认为数字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数据和系统。数据都很清楚,目前已经进入了数据资产的时代。拿云南信托来说,其整个消费金融的资产放款笔数逾千万笔,客户数量是900万,这个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持续的对数据挖掘,就是公司能够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并且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基础。另外,系统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和各方伙伴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以聚合的方式将这块业务做得更大,都必须依靠系统的投入和建设。信托公司在这块的能力相对互联网公司还存在一些短板,但是这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点。[详情]

光大银行张小松:银行应围绕场景和流量重塑业务理念
光大银行张小松:银行应围绕场景和流量重塑业务理念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小松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中国光大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小松 张小松表示,数字化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数字金融领域,一是要塑造数字金融的理念;二是要完善科技系统和优化信贷流程,充分挖掘数据运用;三是要研发数据产品,适应数字化时代。” 重塑数字普惠系统流程 张小松分享了塑造数据化理念的体会。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应该围绕“场景”和”流量”两大发展利器,主动适应业态新变化,积极拥抱科技金融和线上化理念, 运用科技手段改造系统流程,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问题,步入数字普惠新纪元。 光大银行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已做好准备迎接数据化时代的到来。围绕优质流量场景,光大银行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数字普惠,重塑业务理念、经营模式、系统流程,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强云端建设,打造“阳光普惠云”业务系统。依托“普惠云”,光大银行推出云计算和云认证两大功能,通过“融资产品+金融科技”双项服务输出,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借助“普惠云”,光大银行已实现与青岛、太原、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市6个优质项目合作,以高效的数据通道,为项下近150户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4亿元。 二是优化升级,创新推出“光速”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光大银行开启业务线上化流程,结合内外部场景,接通海量数据资源,嵌入风险预警、准入模型、额度测试等前沿技术,迅速筛选目标客群,有效提升风险审批效率。 三是挖掘数据,提供业务全流程智能决策。主动嫁接工商、税务等外部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客户分析与模型筛选,为客户精准画像,实施智能化、线上化、批量化业务审批。 四是拓宽渠道,构建普惠金融生态圈。光大银行遵循“多渠道、批量化、低成本”原则,通过对接核心企业系统数据、资金定向支付、核心企业进行连带责任担保或回购担保等形式,积极开发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构建起多层次“金融+渠道+场景”的服务体系。 打造数字普惠名品链条 张小松认为,大数据时代,开发数据化产品、建立配套的体制机制亦不可或缺。 一方面,产品项目要不断创新。结合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光大银行研发创立了“光大快贷”系列产品,开启线上化业务新时代。基于税收数据,光大推出“阳光e微贷”,基于房地产价格数据,光大上线“阳光e抵贷”,随着产品陆续上线,光大数字化产品体系迅速形成。线上“秒批、秒贷”的融资方式,有效解决抵押物不足、融资效率低的问题,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着力发展普惠生态链项目,打通产业链、产品链、数据链、场景链、渠道链,为优质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在北京,为“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项下近3万户粮企提供金融服务,为其融资超200亿。在太原,与中征平台联合推出“阳光政采贷”,短短四个月,服务小微客群超260户,批复金额突破7亿元,被人民银行总行列入示范项目,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合肥,推出“阳光E标贷”,为小微企业实现投标保证金融资,有效提高区域内海量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做好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任重道远,张小松表示,光大银行把普惠金融作为业务重点,未来将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把金融普惠活水引向大家需要的地方,让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分享到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详情]

建信金科刘征宇:用金融科技引领银行业转型发展
建信金科刘征宇:用金融科技引领银行业转型发展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 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表示,建信金科的定位有三点,一是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二是以金融科技整合整个建设银行集团的资源;三是用金融科技来引领整个银行业转型。 建设银行的“TOP+”战略 谈及建设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之路,刘征宇表示,建设银行制定的金融科技战略是“TOP+”,第一是T,即科技驱动,强化技术能力与数据能力。第二是O,即能力开放,通过技术能力与数据能力,围绕着开放的战略构建新零售服务、新对公服务、普惠金融、智能运营等智慧金融。第三是P,即平台,这是建行的平台战略。现在银行跟客户触点越来越少。通过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的构建,智慧金融等场景的搭建,推出了一系列的智慧生态平台。第四是相配套的“+”,也就是包容创新、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文化。以这些为基础,使建设银行成为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 具体而言,第一,建设银行要大力研发前沿技术平台,掌握核心底层技术,“ABCDMIX”,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以及其他一系列前沿技术的集合。除了技术基础外,数据治理与数据价值挖掘的能力,也是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据价值创造力。 第二,能力开放。银行与科技公司,包括与其他的公司之间的关系,从过去互不相关,到现在基本上是跨界竞合。现在银行也在研究科技,科技公司也涉足金融,银行与科技公司都在互相赛跑,而且乐此不疲,之后还是要看未来。未来怎么办?刘征宇认为是生态重构,建设银行未来要打造开放式的金融,重构金融生态。 第三,平台生态,下一步建设银行,重要的工作要构建自有的平台,连接合作伙伴的平台,站在平台连平台,共同构建用户生态圈。在履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共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提出平台生态的战略,就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要在优势环境中建平台生态,也要参与到其他生态中。在自建的生态中做土壤,在他人的生态中做大树,共生共养,共同成长。 第四,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文化。这里面有三部分内容,首先形成创新文化氛围,包容、创新、开放、审慎。其次体制上,建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在整个集团层面上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委员会来统筹整个金融科技的实施;把以前建设银行科技人员整体转制到金融科技公司,采用市场化体制与市场化机制,利用“自研+投资孵化”的模式,推动技术与业务的发展融合;建行还建立“联邦制”的创新实验室,目前在江苏、北京成立了很多的创新实验室,来研究更前沿的金融科技的技术。最后,从制度上,推进制度改革,完善政策配套,加速机制形成,具体包括人才制度改革,引入高尖端人才;进行绩效制度改革,建立价值与市场导向的评价方式;流程制度制度,比如说建立敏捷研发制度,还有管理制度的改革,希望跟员工共同成长。 建行数字金融的的几点实践 刘征宇还从几个具体的例子讲述了建行在几个方面做的一些实践。 据介绍,目前建行建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已支持建行12个技术组件的建模工作,覆盖92个AI组件服务,支撑75个智能场景建设。区块链有自己的BASS平台,在多个场景落地实践。比如说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业务已覆盖我行54家境内外分支机构和40余家金融同业机构,累计交易量突破3600亿;在食品安全领域,区块链药品监管溯源平台已在山东药品市场投入运营;在住房领域,针对房源追溯、房源验真,“住房链”已先后接入北京、天津、广东等7个省市9家平台,上链房源超10万套;还有物联网,该行建设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前段时间在北京,国内首家开设的5G智能银行,以及在上海开设的5G智能银行,都是前沿技术的应用。 在云计算方面,建设银行构建了自己的公有云体系,现在叫建行云。建设公有云服务平台,目标是对比互联网企业的能力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服务向软件定义转型。建行的公有云目前已经支撑政务、住房、同业,社会民生和集团一体等九大领域160多个租户。经过一年的发展,根据初评结果,现在建行云达到等保三级,完成工信部IAAS可信云认证。 在开放银行方面,建行去年年初建设好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建设银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创新客户服务方式,以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提供标准化开放模式赋能行业合作伙伴。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载体,打造数字时代银行服务新连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目前开放银行平台初见成效,对外已经发布30多款产品,从支付、存款到直销,涵盖政务工商、住房租赁、三农务工、物流供应链领域。现在已经跟250多家企业合作,比如说和联通、国家电网、阿里菜鸟、碧桂园、小米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在同业合作方面,建设银行自己成立金融科技公司赋能同业,把现有的银行技术能力与产品,赋能给同业,共享给同业。在这个方面建行目前基本上走在全国的前列。建行目前与已经签约400多家同业机构,建立了自己的同业合作平台。这个平台上把建行企业级的新一代核心系统输出,包括了基础的存款、贷款、借记卡等产品服务,也包括现金管理、云客服、反洗钱、反欺诈等其他金融服务。比如说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就是建行整体输出核心系统的例子。 最后是生态平台,根据金融科技战略,建设生态平台的整体目标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I等技术及运营能力,为政府各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应用服务,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刘征宇介绍,建设银行在2017年开始,就着手建设了14个社会化的平台,最早有住房租赁、智慧政务、宗教事务、退役军人综合服务、药品追溯等等,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建行专门成立住房租赁的子公司来运营这个平台,目前累计用户已超过2200万,已推广城市超过300个,累计发布房源超过1000万套,切实的解决买房难,住房难的问题。还有智慧政务平台,建行履行大行责任担当,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为各地政府建设“互联网+政务”平台,切切实实解决企业、老百姓办事难的痛点,提升国家的营商环境水平,目前在全国已经推广了云南、山西、陕西安康等多个省地市。通过平台建设,强化对G端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优势,同时促进B端和C端客户粘性,实现建行金融服务拓展和用户引流。[详情]

大童保险蒋铭:保险业渠道变迁酝酿着巨大机会
大童保险蒋铭:保险业渠道变迁酝酿着巨大机会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大童保险董事长兼总裁蒋铭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大童保险董事长兼总裁蒋铭 蒋铭指出,保险中介是数字流转的行业,而且是数字流转的中心,前端连接无数的保险公司,不同品类的产品,横向服务了大量的经纪人,后端是消费者,还连接了医院等服务机构。所以过去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的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字化程度不够。 保险业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转型升级 蒋铭首先从宏观和行业进程两方面做了分析。从宏观上看,首先,瑞士再保险的报告称,2030年中期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目前还有11年的时间。其次,2018年全球保险业增长,30%的增长率由中国创造的,19年增速也非常快,未来可期。第三,现在各行各业这两年都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但是保险业的增长今年仍然是非常快。所以,从行业周期对比来看,保险业的抗周期特点在各行各业当中非常可贵。最后,年轻一代的保险意识非常强,他们不像60、70后对保险非常排斥。 从行业进程上看,初级阶段是产销合一,早期起步的时候非常有效,因为保险公司控制着全环节效率最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规模壮大,每家公司都想控制上下游,是不太可能的,中国现在有200多家的保险公司,产业链变的十分复杂。那么这个阶段是保险业专业化分工时代的机会,此时,保险中介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分工是否合理,成为衡量一个保险市场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保险业渠道的变迁酝酿着巨大的机会 蒋铭指出,保险的主要渠道有三条。第一条保险渠道是个人营销,1992年友邦保险将个人营销引入中国内地,2019年上半年人身险个人业务渠道增速是10.39%,占比57%,也就是近60%寿险是由个人营销这支队伍完成的,但是增速在所有渠道里面最低速度在下滑。所以,这条渠道达到了它的巅峰,可以判断中国保险渠道第一大渠道已经触顶开始衰退。 第二条保险的重要渠道就是银行保险,因为银行保险发端于2000年左右,到今年上半年保费占到整个行业的32%,其实已经提前滑落,最高的时候接近到50%,今年上半年有22%的增速。 第三条渠道是中介渠道,其中专业中介有专业代理与保险经纪这两个部分,今年上半年专业代理有40%的增速,保险经纪的增速是38.87%,这是整个保险渠道增速最快的两条渠道,说明中国保险业第三次渠道变革由他们引发,国际上也是一样的,在欧美市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占比均超过50%,所以未来10至20年中国的保险中介应该是大有可为。 数字化时代保险业的诸多创新 蒋铭认为,保险的创新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供给侧创新,就是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因为数字化时代带来数据的丰富,所以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变的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不敢保的领域,现在都开始保,而且保的更精准。典型的代表是香港上市的众安保险,过去非常火,虽然它有很多的挑战,但是不可否认众安保险是数字创新的时代先锋。 二是销售侧的创新,例如2C流量变现的模式,现在无论是支付宝的相互保以及微保,还是百度加入了互助保险的阵营,好多用公众号进行变现的模式,现在非常流行。 三是对销售人员的赋能。过去销售人员都是线下单一的个体,交易效率非常低,因为有了互联网之后,整个销售效率会大幅提高。这个领域,大童是领先的代表企业。 究竟怎么赋能呢?一是在供应链的赋能,与保险公司对接。大童现在已经完成超过100家保险公司的对接,意味着上面的销售人员,实时用手机跟100家公司进行交易,有几千上万的产品在不停的流转当中,可以给消费者提供非常好的保险选择权。 二是服务效率赋能。无论是理赔还是定损,还有跟医院的连接都可以用数字化完成,所以销售人员可以在手机上轻易地完成保险后续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第三方面是服务侧的创新赋能。保险的配套产业链,在数字化时代创新能力非常多,包括智能核保、反欺诈、TPA。 数字化时代,因为信息传递效率与参与方都可以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保险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效率革命,那么它会带来保险业下一步专业化分工,从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大发展。[详情]

北银消费金融邓海东:数字化使普惠金融离得更近
北银消费金融邓海东:数字化使普惠金融离得更近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邓海东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言。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邓海东 邓海东认为,从数字化核心竞争力来看,一方面是预判,通过以往的数据对未来进行判断,包括对市场的判断以及对客户风险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发现问题,通过数据的分析,能够了解不足在哪里,并加以改进,最后得到不断优化的效果。 从成本来看,在数字化真正发展之前,消费金融已经有过一些探索,小额贷款的运营成本整体较高。想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往往容易在价格或额度方面发生偏离。数字化有效地降低了运营、风险成本,使小额分散服务更大客群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就公司而言,目前的消费贷款已经做到小额分散、周期短,更加符合消费金融的本质。随着成本的降低,普惠金融离我们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 从实践角度看,要合理合法获取数据,应就数据获取的法律边界问题给予关注:个人数据的获取应明确获得授权,告知个人获取的方式、目的和范围,遵循“合理+必要”的原则,不得超过范围和限度。 邓海东表示,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将继续坚持“合规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不断加强合作机构准入及存续期管理,逐步建立贷前、贷中、贷后三位一体的风险内嵌商业模式,有效降低业务整体风险;另一方面,合法合规获取数据,并不断通过迭代更新,逐步构建多维度实时欺诈风险评估和预防管理体系。打造从渠道准入、到数据使用的全流程风险管理“防火墙”。[详情]

魏迎宁:金融行业拥抱数字科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魏迎宁:金融行业拥抱数字科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 魏迎宁指出,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互联网广泛应用,数字化是一个发展方向,金融科技的应用使银行与保险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保险为例,其在销售渠道、服务方式、保险产品、商业模式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金融行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科技,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魏迎宁列出了本次峰会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数字金融,二是重塑,三是共赢。 第一,数字金融。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目前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都是关于物质生产和能源开采利用的革命,比如说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内燃机到电力的使用,是能源与物质的开发使用。我们这个世界由物质、能量与信息构成。信息也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元素之一,这一点我们认识到的时间可能比较晚。 什么是信息革命呢?也就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那么数字金融,即数字化的金融,也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的金融活动。它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的一种格式,信息数字化之后它的存储、传输、开发利用与非数字化的大不一样了。 关于这一点,魏迎宁举了书本和照片的例子生动解释了数字化和非数字化的差异。“比如说一本书想给对方看,只有把这本书给对方,或者再复印一本,如果数字化的这本书,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输给对方,一分钟都不需要。手机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一本数字化的书哪怕一百页,用手机一分钟传输给对方就可以了,因为是数字化。相反,假如我有一张老照片,洗印一张给对方寄过去,这不是数字化。数字化是把照片用微信发给你,一分钟发10张都没有问题。” 数字化是信息的格式,比如声音,早期没办法记录。后来有唱片、磁带,这都不是数字化的,想听到唱片上的声音只有先拿到唱片,还得有播放的器材。现在音频也可以是数字化格式,传输也很容易。所以,数字化是信息革命的技术,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这是一个前提。 信息革命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信息革命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社交用微信,之前很多人都是用纸写封信贴上邮票,放在邮筒里面寄过去,现在街上好多邮政信筒都暂停使用了,因为很少有人寄信了。原来到大型商场购物缴费还要排队,现在大型商场里人很少了,许多商品可以通过网络来购买,而且快递、物流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催生了快递行业。以前打车的时候,出租车不知道哪里有人打车,就需要四处转,耗费油料很多,打车的人不知道哪里有车,耗费很长的时间。通过网络约车,出租车司机知道哪里有顾客,顾客也节省了时间。再比如说春节到火车站买票,用互联网解决了问题,网络购票实名制乘车,名字对不上也上不了车,没有车票,刷身份证就可以上车。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用技术解决了。医院挂号也是这样的,原来挂号缴费划价,都需要排队,现在用互联网技术都轻松解决了。 数字化将重塑金融业  当今,金融业运用数字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金融业的服务能力、竞争力,那么数字化给金融业带来什么改变呢?下面第二个问题,就是主题里面的重塑,重新塑造、重新构造。 有哪些重塑呢?就金融机构内部运行而言,数字化重塑了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改变了,只有在联网状态下才能进行业务活动、交易,在银行存款取款只有联网才可以办理,保险公司也一样,出保单只有联网才可以。数据集中管理,以前各分支机构的数据都在分支机构,填一张报表往上报,是否出现的人为调整,上级不一定清楚。 魏迎宁表示,他在保险业工作多年,以前财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数据总是对不上,因为上级对下级有业绩考核,人为调整数据是有的,现在数据集中管理,就避免了这个问题。一出保单,多少保额,保费,总公司是可以看到的。而数据实时传输,从各分支机构传输到总部,强化了内控,对产品价格可以实行统一管控。以前银行业与保险业差不太多,各分支机构基本上独自运行,但是要拥有上级的授权经营,经营过程可以独自运营。比如说保险公司总部三个月不上班,分支机构照样可以正常运营,理赔、核赔、收费样样都可以做,数字化之后、离开总公司,分公司什么业务都办不成,总分公司一体化,真正成为一家公司了,总公司有总公司的职能,分支机构有分支机构的职能,谁也离不开谁。 重塑的第二方面就是金融机构与客户,重塑了客户关系,重塑了服务方式。比如说银行业,早期的时候,客户在营业机构存钱,到其他机构能不能取?最开始是取不了,因为是存款信息记录纸质卡片上,保存在开户的分支机构里,客户也是纸质的存折或存单,到其他分支机构就取不了。现在要这样的话,这家银行就没有客户了。像退休的人,每个月领了退休金要到银行的营业部排队交水电燃气费,因为退休人员有时间,现在绝大部分人用手机银行把这些都给交了。 过去农民工回家带现金,小偷去偷这些血汗钱,现在农民工不需要带现金,用一张卡就可以,而且平时就可以用手机微信转账给家里面,不需要携带很多现金了。 第三个重塑是金融机构与其他企业的关系,重塑了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其他企业主要是来自于金融业之外的企业,包括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公司、科技公司、中介机构等等。比如银行业,银行业现在支付用得最多是什么?是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腾讯公司与蚂蚁金服是不是银行?不是银行,它是第三方商务平台,它的支付与银行卡绑定,其实银行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比如说供应链金融,网络平台根据卖家销售量可以推荐给银行,来确定每个月的贷款额度,因为有还款能力,银行比较放心。消费金融也是这样,根据每个人消费情况,推测客户的还款能力,然后推荐给银行,这是银行业与第三方商务平台的合作。保险业也是一样的,第三方商务平台可以销售保险,而且还有科技公司,可以为保险公司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开展网络互助等多种形式。  公平的交易是交易各方共赢  第三个关键词是共赢。交易各方共赢,这个模式才可以持续。如果一方受益,其他方受损,交易不可持续。公平的贸易,公平的商业活动,它的结果一定是共赢,就像买电视机一样,消费者购买电视机,电视机厂商赚取利润。消费者需要电视,可以自己生产一个电视吗?这个是不能的,消费者花钱购买电视满足了自身的需求。所以公平的交易,一定是交易各方共赢的。 就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而言,应该是一个共赢的关系。因为信息技术的采用,提高了效率,优化了服务,也降低了成本。客户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好的服务。魏迎宁回忆到,“我曾在广州工作,发工资打到建行卡上。而我的家在北京,当时没有移动支付,我取出现金才能花。我在广州建行卡的工资,到北京取钱,需要手续费,现在建行异地取现不需要手续费,用手机银行跨行转账,一般也不需要手续费了。” 就金融机构与第三方平台、科技公司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魏迎宁认为这也是共赢的。第三方平台,就保险业而言,用互联网销售保险,业务量最大的什么?是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就是淘宝、京东这一类的平台,第三方平台客户流量大,进一步深度开发,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交易机会,金融机构付出一定代价之后,也销售了保单,双方应该是共赢的。科技公司为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开发系统,使他们的技术可以转化成生产力,金融机构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第三方机构与金融机构其实是有竞争关系的,但是最终走向合作、走向共赢。 比如说社交用的最多的是微信,但是微信不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开发的,手机短信收费高,传输照片也不好用。微信一个群几十个人群发,用短信来发,一条一毛钱,很贵。打车的uber、滴滴,不是出租汽车公司开发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其实是花银行卡的钱,但不是银行开发的。银行没开发,因为金融机构牌照管理,创新动力不是很足。所以,来自于第三方的跨界竞争,一开始是有竞争,最终会走向合作,共赢。 互联网经济的特点之一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用户大量增加,但几乎不增加管理成本。就跟打车软件一样,有一万个人用与一百万人用,管理成本差不太多。中国市场规模大,人口多,具有规模优势。中国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世界上其实是居于领先地位的,我国在基础技术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在国际上应该是领先的,最起码与国际先进水平是同步的,不落后的。比如说导航,到国外试一试,不如中国更好用,移动支付也一样,在这些应用方面我们实际上在世界上都是居于领先地位的。 区块链、5G等技术到目前来讲非常受中央重视。区块链技术在比特币上已经应用了十年,在其他数字货币上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实体经济上,目前还没有象移动支付那样的大范围的成熟应用。这就需要研究破解技术难题。将来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我们现在难以想象。 [详情]

陈彩虹:数字金融时代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现实选择
陈彩虹:数字金融时代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现实选择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原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原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 陈彩虹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模式可以“去中心化”或“去社会组织化”,但是,区块链无法替代社会组织,行使社会组织的制度功能。它无法体现一种社会制度的属性,无法体现一个国家的主权意志,也无法体现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伦理偏好和文化特质。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模式面临人类社会制度功能的巨大挑战,除非区块链能够将原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制度功能,转由技术方式来实现;或者是干脆不要这些社会制度功能。理论和现实都表明,这样两种选项,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面临人类社会制度功能的巨大挑战 陈彩虹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组织的存在是天然性的,从家庭到部落,到社团,再到国家,再到国际组织,以及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一例外。这些社会组织,在当今的社会里,都是“数据中心”,因此,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不论是公司、银行还是政府部门,都掌握有个人、家庭和公司等的大量数据,因而它们都可以对个人、家庭和公司“画像”、“追踪”和“管控”,也就都具有社会制度功能和意义,这些制度功能和意义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组织的制度属性,如银行,就体现出全球银行治理的规范性,体现出中国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以及银行业自身的规范性等制度属性,这些保证了银行的运行是符合现实社会制度要求和银行业规范的,在银行里的个人、家庭和公司的行为,以及留下的数据,就都必须满足这些规范要求,否则就会被“追踪”和“管控”;或者说,正是因为可以被“追踪”和“管控”,通过银行组织中介服务的个人、家庭和公司,就大多会遵守银行所要求的各种规范; 二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组织的基本意志,如主权国家这个组织,就有它的内在意志要求所在,凡是在这个组织里言行的个人、家庭和公司等,必须服从这样的国家意志;同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本意志,组织中的个人、家庭和公司,就都将是符合这类意志要求的,否则他们就会受到处罚或制裁; 三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价值和伦理偏好,如我们的公司,不只是一般的生产或服务企业,还必须服从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要求,不能乱来,公司归集的个人、家庭等数据,如果与社会价值和伦理偏好不符,那么,公司就将受到惩罚,进而保证社会价值和伦理要求的实现。 区块链不能无边界地运用 陈彩虹认为,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组织的社会制度功能,就能够拒绝、威慑和防止那些对抗社会制度、危害社会安全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和活动发生;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组织存在,没有可“画像”、“追踪”和“管控”的数据,任何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都转化成了技术平台上的活动,彻底独立于组织和制度之外,一切都不可“追踪”,更无法“管控”,那么,人类的丑恶性情就完全可能爆发,区块链类的技术模式,就将潜在地成为社会邪恶事项的“帮凶”。 因此,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组织制度功能之间,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平衡,而不是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在陈彩虹看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和平衡了,什么范围用区块链,什么范围通过“中心组织”解决社会制度的功能问题,以保证技术不会成为“作恶”的工具。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里,区块链不能无边界地运用。 最后,陈彩虹讲到中国央行拟发行的数字货币问题,关于区块链运用的边界问题,或者说区块链和“中心”或组织社会制度功能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 央行目前拟发行的数字货币,从听到了介绍来看,就是现金货币的替代,而且分为三个层次。为什么是三个层次?小额层次,这是纯粹的数字货币,不需要任何身份介入,不需要身份证件,不需要开立账户,设置一个电子钱包就可以,而且可以开设多个钱包,理论上讲,没有数量限制,而且完全匿名,但这只是用于小额货币;如果增加额度,就要使用身份证了,这就是组织关联了,有“中心”出现了;如果想额度不限制,客户到银行去开立一个账户,这里中心组织就可以“追踪”他。还有一点,这样的数字货币,不一定使用区块链技术,有“中心”存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就是选项,而不是必须的。 陈彩虹非常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认为,这其实就是基于以上区块链技术和社会组织的制度功能关系来考虑的。最后,陈彩虹用任正非的一句话结束主题演讲,“技术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烈。”[详情]

农行翟冀:数字化转型要重点聚焦三农、普惠领域
农行翟冀:数字化转型要重点聚焦三农、普惠领域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翟冀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中国农业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翟冀 翟冀认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核心还是要聚焦在三农、普惠等这些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不好的群体上。另外,翟冀还从六大方面来阐述了具体怎么做,怎么执行,这给我们特别好的借鉴方向,值得好好学习。 翟冀谈到,数字化转型在国有大行商业银行,一直都是作为优先战略,而且也是摆在关系到农业银行未来发展最核心的位置上。农行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最后确定了当前数字化转型战略。 农行结合市场发展要求,确定了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其核心就是要打造客户体验一流的智慧银行、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农业银行在四大行里面差异性特点最为显著,我们服务的客户覆盖面最广,同时更肩负着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所以除了面向全网客户,农行更加关注和聚焦对“三农”普惠,这些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不到位、不充分的客户群体。在未来数字化转型当中,农行人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方法服务好这类客户群体,这是我们战略的目标、起点和初心。 围绕着这个目标,农行聚焦“平台、产品、场景、数据、风控、渠道”六大任务,多点发力、抓紧破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措施,主要包含六大方面。 一是做好平台。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产品创新,它实际上是银行自身服务能力的一种提升,首先就需要把内功练好,按照资源整合共享、服务灵活高效,极大提升需求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效率。具体切入点是夯实六大中台建设,包括开放银行平台、零售营销中台、对公营销中台、信贷中台、运营中台和数据中台等。目的就是利用通过中台体系的搭建,更好的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加快数字化产品的创新速度,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 二是做强产品。农行快速推进一系列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包括支付类、理财类,特别是融资类产品的创新实践,着力解决广大普惠客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线上数字化融资产品,包括惠农E贷,还有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e贷,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企业的上下游的产业e贷等等。推出后各项业务发展非常快,最新数据显示线上信贷的服务规模已经突破了5000亿元。 三是做优场景。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无处不在,这金融服务要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场景中,是大势所趋。场景也是围绕着“请进来、走出去”两条路径,把好的场景引入到银行自身的平台,也把便捷的场景金融服务通过开放银行输出到好的场景中。农行将围绕着B端产业链,C端消费服务,还有G端政务民生,推进了一系列场景金融服务,将普惠的金融服务以更加可得的方式触达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四是做活数据。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相当于人体的血液,没有它转型肯定转不动。未来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要逐步减少经验依赖,主要通过数据来说话。如何让数据活起来,挖出数据中潜藏的价值,给我们的营销、风控、决策等带来全新变化。 五是做专风控。数字化产品特别是融资类产品,与传统信贷产品在风控模式上差异很大,风险更加隐蔽、波动性更大、传染性更强,要求风险管理更加透明、更为高效,未来农行要着力打造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线上风险管理体系。 六是做通渠道。当前,物理网点面临收缩和调整的压力,掌银等线上渠道的地位日益提升。线上线下渠道如何联动和协同,让客户享受到最优、一体化的一致体验是数字化转型未来重要的课题。农行要发挥好各渠道的协同优势,逐步实现融合发展。 总体上来讲,农行现在正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在系统的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以期不断提升服务自身的金融能力。以上可供同业参考。[详情]

华夏保险林智聪:数字化变革是模式重塑也是严峻挑战
华夏保险林智聪:数字化变革是模式重塑也是严峻挑战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华夏保险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智聪参加了议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圆桌讨论并发言。 华夏保险数字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智聪 林智聪认为,对保险行业来讲,数字化变革既是价值、模式重塑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传统的渠道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不能跟上这场变革,将失去客户的信任,甚至失去客户,同时还将面临监管合规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挑战是必须要面对的,只有主动置身其中才能迎潮而上。 据林智聪介绍,在第一阶段“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愿景顺利实现后,2019年度计划工作会议上,华夏保险将 “科技化”升级为发展愿景之一,期待为客户带去更便捷、更温馨的服务。因为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整个保险业都更迫切地感受到“狼来了”。但华夏保险更愿意拥抱另一种心态,提前布局,与狼共舞,未来可期。 林智聪表示,华夏保险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直把移动互联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围绕“实战化、互联化、大众化、娱乐化”方向,依托创新平台,不断推进“科技+管理”的“双创”战略。也就是说华夏保险的科技化战略,不仅体现在 IT技术部门、运营服务等中后台部门,同样也贯穿在五大前台业务部门的发展策略中。 首先,在客户服务方面,依托“华夏保险”企业号、微信服务号,华夏保险目前已实现在移动端提供绝大部分的保险服务,如微信投保、微信回访、微信保全、微信理赔、重大疾病绿色通道、VIP客户服务预约等,同时已实现智能机器人的多场景服务应用,华夏保险一直在追求极致的客服全微化、智能化和品质化。 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首先,华夏保险的用户通过华夏保险官方微信公众号申请小额快赔,可实现30分钟到账。另外,在5G时代来临之际,华夏保险提前布局,在微信端上线了智能视频客服,也就是在微信上就可以直接见到可爱又专业的客服小姐姐。 其次,在业务发展方面,林智聪所在的数字金融事业部致力于两个定位:一个是为公司官网官微平台做数字化建设。比如说,目前数字金融事业部已实现平台的“千人千面”功能, 不同的客户将会在华夏官微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页面呈现,包括不同的产品及活动的推送等。 同时,经过近十年的创新发展,华夏保险也由最初单一电销自建模式,逐步发展为“网电自营”、“银电融合”、“商城直销”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业务形态。同时通过数据驱动、科技赋能、创新升级等手段,成为华夏保险极具创新精神的团队。 以网电项目为例,华夏保险构建了大数据平台,与互联网流量平台合作,通过清洗、加工、整合等大数据营销分析,深化客户需求,再结合营销策略和活动管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及服务,最终实现数据业务的二次开发。对于传统电销业务,自建项目目前接通率大概在30%左右,成交转化率只有0.3-0.5%。也就是说,电销人员一天打一千个电话,最后只有3-5个客户会成交。但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及运营策略制定,可以极大提升精准营销。目前来讲,部分网电项目可达到3-5%的转化率,也就是整体产能得到了将近10倍的提升。 林智聪表示,华夏保险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微信营销。精选头部流量、私域流量和长尾流量的数据渠道,匹配四种获客模式,形成十二种多场景、广受众、不同媒体平台的立体获客流量模式。同时以微信服务号和企业号同时作为运营载体,打造产品运作、教育训练、人员管理、数据运营、技术支持五大支撑体系,全面探索突破传统营销的效率瓶颈和突破科技营销的市场瓶颈。[详情]

玖富牛群:数字科技核心能力是通过大数据带来便利性
玖富牛群:数字科技核心能力是通过大数据带来便利性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玖富数科机构合作部总经理牛群参加了主题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的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言。 玖富数科机构合作部总经理牛群 牛群表示,他加入玖富集团之前一直在银行,这次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两个视角来看待一些问题,并纠正大家对玖富误解,指出玖富集团其实真正是一个科技公司,只不过是用了科技的手段赚了金融行业的钱。 他指出,数字科技的核心能力就是通过大数据带来便利性,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解决了之前传统金融行业或者线下很难解决的问题。接着他补充道,不论是C端业务还是B端业务,通过数字科技实现线上化是不可逆的趋势。C端业务现在基本已全部实现线上化,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其实也是为了解决B端业务中如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线上化的过程。最近区块链的技术非常火,区块链的兴起和发展,对整个行业的促进大有可为。[详情]

工行樊志刚: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工行樊志刚:银行数字化转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常务副所长樊志刚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樊志刚认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当前制约商业银行数字化的因素包括体制机制等方面,其中最直接、最直观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才,另一个是技术。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 樊志刚此次演讲的主题是“商业银行数字化”。首先,他对“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大有可为”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几年前摩根大通的CEO讲过,数字化技术、金融科技正在改变着金融发展的潮流,上世纪末比尔盖茨也曾讲到过,21世纪商业银行会成为恐龙。这都说明,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以来,人们的金融生活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围绕这种变化,也有许多的讨论,从早期的互联网挑战银行、颠覆银行,到如今的金融科技冲击银行、改变银行。 关于“数字化也要改变金融,改变银行”这个话题,人们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今互联网、金融科技、数字化方面的技术不断的发展,那么,数字化到底是什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又意味着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讲数字化、数字金融、数字经济。那么什么是数字化?樊志刚认为,所谓数字化即是数字技术应用的普遍化,或者说数字技术应用的深化。具体来讲,数字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它以数字化知识与信息作为关键手段,以现代通信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所谓数字化,就是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的进一步提升等新的条件下的一种新的概括。所以,一定程度上,金融的数字化与金融科技具有一定相通性。 樊志刚认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当前,对银行来讲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支持实体经济,一个就是风险控制。在这两方面,商业银行已经并且正在做很大的努力,但是屡屡受到批评与误解。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两个问题,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金融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容忽视、面临风险比较大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小微等企业的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数字化进一步提升风控的技术。所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数字化对商业银行来讲至关重要。 人才、技术是制约数字化的最直接因素 实际上,我国商业银行历来非常重视金融科技,也非常重视当下比较时髦的所谓的“数字化”。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樊志刚认为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字化重构经营发展战略。例如,工商银行在这方面做得相对突出,前不久刚刚发布ECOS战略,也就是智慧银行生态系统,从总体上应用与推动数字化。二是银行业围绕数字化的转型与应用持续完善创新发展机制。比如,在机构设置、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等方面,许多银行都正在做出努力。三是丰富金融科技应用的场景。四是围绕金融服务数字化建立了很多新的渠道。五是积极进行跨界合作。总结起来,中国银行业非常重视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各家银行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数字化的发展,也应该说是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在发展的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当前制约商业银行的因素可以列出很多,包括体制机制等,但是樊志刚觉得最直接、最直观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才问题。特别是对大银行来讲,科技人员占比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化的转型进程。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各家银行也都在不断招收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另一个是技术研发问题。不可否认,数字化技术本身还存在着很多障碍,一些技术还是存在较为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数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重点领域 那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下一步重点是什么?未来转型应该从哪些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呢? 围绕商业银行数字化,樊志刚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解决人才问题,加快构建和培养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特别是对国有大型银行来讲,传统的人才主要是以金融学、财经类专业背景为主,而科技类的人才比较少,数字化方面的人才更是稀缺。二是积极进行跨界的合作,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三是推进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建设,解决好技术与数据不能用、不会用,甚至滥用的局面。 另外,樊志刚认为,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突破: 一是围绕着打造金融生产圈来展开数字化。例如,积极搭建智慧政务、智慧医院、智慧学校、智慧城市等。 二是以普惠金融作为着力点。普惠金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当前的稳增长,影响中国长远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当前与未来经济的发展。 三是做好风险的防范。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打造防控风险的铜墙铁壁。[详情]

北京农商银行韩继炀:三大维度看数字化升级的效果
北京农商银行韩继炀:三大维度看数字化升级的效果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北京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韩继炀出席活动并在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上发言。 北京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韩继炀 韩继炀认为,银行其实很早就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大部分银行的智能系统建设得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再谈到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一是把之前没有数字化的东西再数字化。比如说客户需要手填的纸质申请表之类的一些东西。第二就是把各个系统历史形成的数据横向打通。 从呈现或者效果上来看韩继炀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看待: 一是降低成本。为此,韩继炀举了个例子, ATM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往里面存的钱太多,现金占用就比较大,而现金属于无息资产,多出的部分就亏了利息;但是如果放的太少,又会被客户投诉。人民银行有一个要求,最长七天要加一次钞,要清机,而最好的状态就是第七天现金用完了,刚好清钞。以前是凭借经验来做加钞,有了机器学习、机器建模之后,根据每一台ATM历史上的现金取款发生额,对未来一天ATM进行预测,这样每天现金净投放减少了很多,成本也相应地降低了。这个例子很好说明了数字化转型降低了运营成本。 二是加强内部的管理(含风控)。现在数字化的风控,包括市场上有很多互联网信贷平台,这些和传统的信贷存在差异,因为传统的信贷更多的是线下,对客户有比较多的了解。现在很多客户申请信用贷款,想要秒提秒放秒申请,这种情况该如何把控风险管理呢?在韩继炀看来,一方面是客户身份的识别,另一方面基于风控模型。像有一个岗位是质检,就是抽查所有座席的语音,看看有没有说得不合适的内容,北京农商银行目前在研发这种系统,通过程序来替代人工效率会更高,这就是提升内部管理的一个方面。 三是增加获客。比如说互联网获客,还有开放银行,包括直销银行,现在基本上所有银行都在做直销银行,包括通过一些热门的流量渠道发信用卡,比如说和京东、阿里、百度这样的入口合作,这是互联网获客。 总体来看,整个银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其实更确切地来讲并不能称作是数字化转型,转型是以前不做数字化,现在要做数字化,这是转型。而当前的形势是,以前在做数字化,现在只不过是继续加深这方面的应用。[详情]

黄坤:金融科技可以解决三大问题
黄坤:金融科技可以解决三大问题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安心保险原总裁助理兼CIO黄坤受邀主持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圆桌讨论并发表讲话。 安心保险原总裁助理兼CIO黄坤 结合自身在安心保险的实践经验,黄坤提出了金融科技将可以解决客户、业务和网络三方面平衡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个细分化的理念,把业务流、控制流、数据流剥离出去单独研究产能。 黄坤曾作为安心保险的CIO,在行业里做了三年业务,真正管理了IT两年,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他在安心保险期间,从2015年上云开始,便发现转型之路并不简单,像这些实际的问题,比如上完云之后,软件怎么规划,怎么进行适配?这些问题对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无处不在,用不好生产力,业务各个方面都将受到影响。但是如果想用好生产力,无论是从组织形式、业务架构都要及时做出改变,尽快适应。”黄坤总结到。 黄总表示,在接手安心CIO职位后,思考到金融科技可以解决的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个问题是面向客户,第二是面向业务,第三是面向网络。 关于选择这三个问题的原因,黄坤表示,银行也好,保险也好,归根到底客户是衣食父母,投保人、代理人、操作系统的人都是其客户,这是黄坤做IT首要的目标。 第二个问题,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的机构,黄坤表示到安心保险之后的一个体会就是,像业务流程、投保理赔流程、银行风控流程都是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做出的,客户体验不能违背基本的业务规则,要面向业务,但也要跟着业务风控、规章制度来做。 第三个问题是面向未来,未来很重要的一点是云生态,云提供不一样的技术,2009年黄坤曾在电信做云,做了十年云,要跟上未来的潮流,云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未来很多东西只有在健康的云生态上才可以玩起来,否则很难玩起来。云生态提供了不一样的课题,如何把现有系统迁移?如何上云?如何完成系统分布分表?这也是很重要的方向。 最后黄坤谈到了他的一些思考,他希望把业务流、控制流、数据流纷纷剥离出去,单独来研究这三个方面的产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更精准的研判。[详情]

邮储银行吉奉刚:大数据能够增进普惠金融的触达性
邮储银行吉奉刚:大数据能够增进普惠金融的触达性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户发展中心副主任吉奉刚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商户发展中心副主任吉奉刚 吉奉刚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等工作能够增进普惠金融的触达性、精准性,提高普惠金融的效益性,降低普惠金融的风险性。 天生的普惠基因践行大行担当 吉奉刚坦陈,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经过12年发展,邮储银行依托自身优势在普惠金融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作为一家真正亲民接地气的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天生就拥有普惠基因,天生就是一个“草根”银行,始终践行善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承诺,勇当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践行者。 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覆盖我国99%的县(市),能够做到取款不出村,贷款送上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结余1.26万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余额2,074.66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739.6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结余6126.36亿元,户均余额仅40.58万元,结余户数150.97万户。 他表示,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大部分都是中短期贷款,平均贷款期限一年左右,也就是说,邮储银行要在一万亿贷款基础上增长,每年放款金额必须就要超过一万亿。因此,邮储银行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细微、繁琐,但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小情,为县域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践行了一家国有大行的担当。 数字普惠金融的三大有益探索 吉奉刚指出,邮储银行通过数字技术,持续完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让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是邮储银行将普惠金融和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形成协同发展的普惠金融新生态。邮储银行将普惠金融与大数据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以产品创新为驱动,以数据分析为引擎,建立线上风控模型与自动化授信审批制度。 二是邮储银行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邮储银行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搭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多个交易平台。截至今年6月末,手机银行的客户已经达到2.97亿户,近期推出会员增值服务平台“邮储食堂”,为城乡居民提供低价直供商品,让县域居民可以享受到电商的乐趣。 三是邮储银行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是创新小额“极速贷”等新产品,基于多年在小微贷款领域的基础与实践,邮储银行创造了很多纯互联网贷款产品。另外一方面,信贷员实地调查的业务模式与线上集中风控结合起来,实现从事前预防风险、事中风险阻断、事后风险处置的良好效用,把不良率控制的得非常低。 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三点思考 吉奉刚还向与会者分享了他关于普惠金融数字化的三点思考。他表示,要发展普惠金融,作为经营主体的金融机构,首先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普惠基因融入到企业文化和血液中;其次,普惠金融的发展,也需要信息科技水平的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将开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做支撑。随着开放银行等的发展,跨行业数据共享渠道和机制进一步完善,这些也将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详情]

渤海银行郭灏:商业银行与平台共建生态是大势所趋
渤海银行郭灏:商业银行与平台共建生态是大势所趋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渤海银行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郭灏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渤海银行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郭灏 郭灏表示,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开放、服务开放、技术开放,对行业资源和流程进行场景化组合,将金融服务嵌入合作平台场景之中,为平台进行金融赋能,跨界融合共建生态,实现合作共赢。 四流合一共建生态 郭灏表示,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三步走模式,已经成为数字化发展的行业共识。商业银行凭借风控、金融产品、科技和牌照等优势,向生态平台进行金融赋能。生态平台凭借流量、场景、科技能力,可以反过来向商业银行进行生态赋能。这个过程里,银行不仅是资金流的管理方,也是资金流的提供方。以B2B生态平台为例,平台上掌控着商流、订单流和物流,双方进行双向赋能的同时,就会实现资金流、商流、订单流和物流的四流合一,商业银行提供的线上服务也是助力生态平台进行四流合一。助力实现所有交易行为的线上化,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实现与生态平台在互联网虚拟世界里面共建生态,实现合作共赢。 郭灏认为,要积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程当中,通过产品开放、服务开放、技术开放,对行业资源和流程进行场景化组合,将金融服务嵌入合作平台场景之中,为平台进行金融赋能,跨界融合和共建生态,实现合作共赢。不只是打造一个开放的API接口,而是银行面向生态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架构的开放化,更是商业模式与经营模式的开放;不仅仅是走出去,输出能力,还要进行双向开放、双向赋能;不仅仅是把金融服务单纯地嵌入到场景当中,1+1=2,而是与生态模式重塑,实现1+1>2,甚至1+1+1大于甚至远大于3。 从宏观政策、监管、客户需求、市场推动以及技术成熟,商业银行做开放平台,与平台共建生态,是大势所趋,是顺势而为。 具体来讲,是把银行所有的金融服务,不仅包括支付、账户,还有各类存款、贷款,以及贸易融资等等相关产品,直接嵌入到场景当中,与场景融为一体,践行Bank 4.0。就是大家常听到的”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但是目前来看银行网点服务仍然是重要的服务渠道与服务窗口。所以不在银行网点这句话,在郭灏看来只是一个趋势,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却真切体现在各个生活与各个交易场景当中。在B2C平台里面,账户体系与B2C会员体系、登记注册、身份甄别进行深度的融合,消费用平台内的钱包支付,既有白条类支付,也有余额支付,返现、权益可以整合,并由银行进行资金监管。B2B除此之外,还可以整合供应链融资、自动对账、电子合同、电子存证、电子发票、自动报税等场景。 从具体例子来看,左边是渤海银行的线上金融产品包括账户、支付、存款、贷款、理财、保险等等,右边是车场景、房场景,拥有账户管理、支付管理为车主、房主提供在线的金融服务,这些金融服务原来需要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现在是直接嵌入到合作平台的场景当中。可以认为现在做的一件事情,挑战手机银行渠道的权威,直接用第三方渠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从实践路径上来讲,作为新型的全国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先是从获客做起;第二步推进行内产品线上化销售,提高盈利水平;第三,也是符合所有线上化,各行各业,包括金融行业都符合这样的数字化逻辑,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走的道路,通过嵌入场景、场景合作,不断累积有效的大数据,进而实现金融智能化产品与服务。 平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郭灏分享了渤海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以及线上金融生态圈的成功经验。渤海银行作为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年轻的一家银行,起步比较晚,从零资产一步步发展壮大,现在资产翻到一万亿,加上表内表外已近2万亿的规模。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渤海银行抓住产业变局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技术,积极在线上进行布局,推动线上生态发展战略。 近年来,平台经济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互联网+”战略广泛实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整个产业生态也发生了巨变。平台经济是资源共享,产业跨行业融合的经济。平台经济成功推动了商业模式、经济形态、人民消费习惯的彻底改变,推动宏观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政策角度来而言,2019年8月8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指导意见》,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肯定,肯定了平台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二是鼓励,不仅鼓励平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平台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平台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监管,采用的是包容审慎的态度。 从监管方面,首先,央行加强支付结算领域的监管,整顿电商资金池和二清问题,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其次,电子商务法今年正式实施,明确了各参与方尤其是平台方的权责关系,平台责任加大。第三,近期积极推进关于供应链金融创新、线上供应链相关的政策。第四,消费互联网经过发展已经进入红海,而B2B领域还是蓝海,因为专业化程度较高,行业资源集中、行业发展不平衡等而存在相对较高的门槛。B2B将是下一个风口,在这个领域里面,市场将涌现大量细分行业的B2B线上交易平台。企业结算由基于线下结算,基于传统的网上银行或银企直联,转向构建线上平台,线上结算、融资、还款等都赶在线上完成。收付款、对账和电子回单需要满足企业审计和税务的相关要求。 市场方面的需求,消费互联网、B2C行业细分相对充分,产业互联网、B2B领域,还在起步和发展阶段。首先,无论是B2B领域,还是B2C领域,平台都有合规经营的诉求。第二,对于平台资金,都有现金管理、降本增效的需求。第三,参与主体中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平台需要协助其解决线上化的融资问题。第四,搭建线上化的平台,也需要不断优化交易与调整的处理模式。 创造更多智能化金融服务产品 据郭灏介绍,渤海银行线上生态银行有三大基础: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和资金存管,然后是与平台进行合作从而带动推动行内产品的场景化销售,进而结合场景数据,定制金融产品,满足场景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目前该行在这个领域里面布局了四个服务体系,第一是面向B2C领域,主要是B2C领域的电商平台、消费互联网平台;第二是面向B2B、B2G,产业互联网、电子政务等领域,均部署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三是面向网贷存管、金融资产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所等存管类平台都有解决方案。四是针对基金、保险、信托、支付公司等同业,提供账户和支付结算方案。该行通过以支付、账户和存管为核心的平台业务,结合刚刚部署的四大类解决方案,结合所有银行的传统与创新类的各类金融产品向各个生态进行赋能,把所有服务延伸到场景里面去。目前旅游出行行业,房地产和物流行业,2B领域的物流行业,累积了客户,逐渐形成生态。 关于渤海银行在房地产行业里面具体的例子,郭灏介绍了一个与中国物业协会共同推出的——智慧云物业平台,与渤海银行推出线上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两个结合在一起,为所有的物业供应链和服务链上的企业、商户,包括最终的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线上化的服务。渤海银行为智慧物业平台进行金融赋能。 另外,郭灏还提到一个和产业互联网结合的案例,产业互联网重要是因为B2B的交易平台,在B2B交易平台里面,可能更多有买方卖方平台方,有多级账户、供应链融资、担保等等,通过银行体系与B2B体系结合在一起,对它进行金融赋能。无论是从B2B交易的开户、充值、提现、电子合同、电子发票、自动对账,还是融资、放款、还款,整个全流程都在线上。 线上化的服务体系,容易让人联想起传统商业银行最早开网点的策略。哪里人多和流量大,就在哪里开,最早是在医院、学校、社区、工厂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现在所有流量转移到线上,适合开线上化的虚拟数字网点。服务介质由银行卡转向II、III类账户。服务内容本质上没有变,原来主要是线下产品,现在线下产品在做线上化的升级,嵌入到场景里面,再做升级。线上虚拟数字网点对于建设周期、建设成本、工作时间、服务形式,比传统网点有更多的优势。渤海银行希望一方面建设虚拟数字网点,另一方面也为传统的网点增添一双线上的翅膀,就是成为有翅膀的商业银行,飞的更高、更远。 具体实施方面,渤海银行实施敏捷转型,内部成立了敏捷开发组织。就平台对接而言,已经实现标准化平台对接的“2+3”模式。“2”就是开两次会,第一次是需求分析会,第二次是方案确认会,“3”是在三周联调开发,实现与平台的标准化高效对接。与第三方进行深度的产品化定制,渤海银行整合产品、风控、科技、客户服务、内控等行内形成敏捷组织,实施敏捷开发。 渤海银行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部设在天津。从2007年到现在,从第一支理财产品发行到现在10800只产品,全部按合约兑付,体现了渤海银行卓越的风控能力。在全国有61个一二线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渤海银行致力成为最佳体验的现代财资管家。 渤海银行希望利用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创造更多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惠及生活和生产场景,联接天下百行万业,提供有芯和用心的服务体验。线上渤海、数字渤海,智惠联芯。[详情]

益普索研究总监贾艳丽:80、90后是消费信贷主要客群
益普索研究总监贾艳丽:80、90后是消费信贷主要客群

  新浪财经讯 11月22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会上,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贾艳丽发布了《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下称《蓝皮书》)。 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贾艳丽 据了解,益普索与《金融理财》持续地在关注消费者的角度开展用户调研,已经连续5-6年进行合作。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消费信贷和保险科技的用户,在2019年的11月份进行了数据的采集,一共收集了1032个样本,主要覆盖了50多个消费信贷平台、持牌金融机构、互联网保险机构,蓝皮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信贷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第二是互联网保险。 消费信贷客群的多角度分析 蓝皮书调研结果显示,信贷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的客群以80、90后的年轻客群主,这部分客群体现出一些特点,一是以男性居多,二是以个体户与没有固定工作的客群为主;三,学历是以大专以下为主,使用消费信贷借贷时间不长,大多数都是最近三年才开始使用的。 这些客户从什么样的渠道获得消费金融与借贷信息呢?贾艳丽表示,相对其他品类,消费信贷客户更信任传统渠道,比如说金融机构人员推荐、户外广告、亲朋好友间的推荐。而较为流行的视频网站、短视频等媒介,在消费金融的客户当中,尚未成为主力渠道。 这些客户通过消费信贷借到的钱做什么呢?调研显示,借贷用途已经覆盖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与2018年的数据比较,今年在借贷各用途的渗透上,均有一定的下降。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器,仍是借贷最主要的用途。使用借贷用于医疗健康有所提升。 用户选择消费金融平台最关注三个要素:一是金融平台的安全实力。贾艳丽指出,在和用户沟通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用户认为征信对他们非常重要,他们虽然是借钱,也关注后期能不能很好的把钱还给金融公司,保持良好的征信,所以平台机构的实力与信用,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二是在信贷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优惠活动,有没有一些折扣,让客户可以看到这些利益。三是服务与流程简便性。总的来说,品牌实力与安全是基础,优惠是打动消费者的卖点,真正能够留住消费者的是服务,包括配套客服以及优质的服务流程。 在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中,用户的口碑越来越重要。对于消费金融、信贷平台,用户口碑表现如何呢?这里采用了国际通用NPS的测量方法,把用户分成三类客群,一是推荐者,二是被动者,三是贬损者。从本次覆盖的将近50家消费信贷类平台公司的NPS表现来看,结果不太理想,NPS得分是一个负值,也就是贬损者是远远大于推荐者的。用户如果是贬损者,一方面不会留在公司持续地进行贷款,另一方面,他们还会把一些负面的情绪传播,造成消费信贷公司的负面口碑。这种NPS为负值的情况会造成客户保留难度大,加剧消费信贷公司不断地抢客户,加大在流量上面投入,使消费信贷公司不得不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在前期的销售和引流上,而无法很好地关注和提升后续服务,无法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因此,全面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做好后期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消费信贷与金融平台公司来说,应该是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话题。 目前用户在申请时关注的申请门槛、流程简便性以及售后服务,在客户使用之后并没有形成好的口碑,用户体验和平台宣传给用户带来的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 但总体来看,消费者对今后的使用意愿仍较高,大多数消费者今后表示仍会增加消费信贷的使用,市场潜力巨大。 互联网保险的新思路 调研显示,使用互联网进行保险的购买与咨询的人群以70后、80后居多。基于研究发现,结婚生子这些人生阶段的变化是购买保险重要的契机与节点,针对上有老下有小的70、80后多元化家庭,对保险的需求较其他群体高。同时,70后、80后对互联网接受度较高,学历高,对于保险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成为互联网保险最早的尝试者与使用者 互联网保险在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价值呢?数据还是比较可喜的。虽然目前并不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互联网保险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但是这个天平已经往互联网保险这个方向倾斜了,而且倾斜在不断加大。随着保险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倾斜一定还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保险行业一种新的生态。 此外,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渗透在了大家购买保险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被消费者所接受,可能是传统渠道的补充,也可能是传统渠道的替代,或者和传统渠道互相协同,发挥作用。在购买互联网保险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那么在缺少了传统保险代理人这个重要角色之后,大家会接受何种形式的客服呢?从益普索调研中可以看到,由于保险的专业性,客服仍非常重要,超过80%的用户希望有客服协助,其中60%以上的客户可以接受线上客服,无论采用一对一、一对多,还是通过微信、QQ,用户均可以接受。 用户购买互联网保险的时候最关注是什么呢?保险是比较难理解,比较专业的产品,用户在购买互联网保险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保险本身的特质,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有没有活动、有没有赠品,保险公司品牌是不是强,赔付能力是不是有保障,这些是用户关注的最多的。其次理赔是不是智能化,在购买的险种上,消费者会针对不同的险种考虑,都有一定的购买意愿。 针对线上保险公司,用户最认同的就是成长力,认为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快,具有潜力,但也对互联网保险的研发力与服务体验寄予更高的期望。 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的用户净推荐表现相对较好,推荐者、中立者、贬损者各占三分之一。互联网保险科技如何在产品加大创新,并进一步提升服务,减少贬损者,也仍是今后互联网保险科技需要重点关注的。 大多数体验了互联网保险的用户表示会继续使用,少部分没有续保意愿,主要是因为购买之后没有出险,用户对于线上保险价值体验不足,其次是保障范围不合理、理赔体验不好,这些都造成了用户不再使用的减少,将渠道转化至线上,并不意味着服务的减少和体验不重要,缺少了代理人环节后,关注用户体验,增加和用户的互动,提升价值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更为重要。 最后,贾艳丽指出,用户认为一个理想的保险科技公司需要满足三个因素,第一,智能化的理赔,这是大家最关注的。第二,购买保险时安全,支付安全。第三,实力雄厚,赔付能力强。这些是用户的期望,也是保险科技发展中应给予重视的。[详情]

建行李晓芳: 数据化是发展普惠金融核心的驱动力
建行李晓芳: 数据化是发展普惠金融核心的驱动力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21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李晓芳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李晓芳建议,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需要连接起来,同时数据也需要标准化,并要注重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是中性的,不能万能的,科技赋能必须尊重金融规律,遵循金融逻辑。” 普惠金融的相关实践与探索 首先,李晓芳分享了建行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她表示,普惠金融客户,就是指小微、双创、涉农、扶贫以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代表的是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发明专利,80%的全国就业,90%的客户。90%的客户其实都是小微客户,所以普惠金融关系到国计民生。再看容量,数据非常可观,小微企业在市场上有三千万,个体工商户有七千万。另外值得关注的农户有2个亿,这是普惠金融关注的客户,还有一些贫困户、双创客户以及弱势群体。” 那么,有这样的客群,普惠金融的市场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中国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在普惠金融方面,整个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贷款余额是36万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有11万亿,大概的格局是6家大银行超过3万亿,12家股份制银行有2万亿,农商行是4万亿,城商行1.5万亿。有一个说法认为,大银行进入这个领域之后,抢了中小银行的客户,这一点李晓芳并不认同,“这个市场不是供给太多,而是供给太少。大行进入之后,每年一万亿资金进来,资金成本下降,这才是真正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的难题,痛点难点一是风控难,二是成本高,三是手续繁,传统的小微贷款比照大中型客户的手续一点都不少,与贷款几十万、几百万的客户所提供的材料差不多。 数据化是发展普惠金融核心的驱动力 相比于腾讯和阿里巴巴,商业银行才是大数据公司,客户会拿更多的资产在淘宝双十一的时候买东西,还是更多把资产放在银行?银行才是最安全、最真实、最长情的。 用数字化来解决普惠金融的难题,都有哪些特点呢?首先是覆盖广泛化、客户群体的大众化,这是普字。惠是成本低廉化,线上化、数据化、互联网化使交易成本在下降。同时这件事情要有情怀、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可持续。所以风控一定也要数据化,运用移动化、互联网手段和思维,数据驱动做好风控。 可以看到,大数据与互联网结合之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模式,也解决了成本比较高,收益不足、效率与安全的问题。原来银行不敢在线上放款那么快,因为缺信息、缺信用,现在用大数据了解借款人的征信以及更多的数据,从而运用用户授权后的数据来确定放款的额度,就解决了这样的难题。所以数据化是发展普惠金融核心的驱动力,同时也是有赖于互联网的生态。 李晓芳还介绍了建行普惠金融的解决方案,分为六部分,首先是是全行战略、顶层设计。建行自2018年5月便提出普惠金融作为全行的三大战略之一;第二,科技属性,数据经营。第三,互联网思维,平台生态经营;第四,五化、三一建行模式,第五,大普惠、新普惠,同时开启第二曲线。 建行的三大战略包括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住房租赁解决的是安居,普惠金融是乐业,双轮驱动是靠科技来支撑。第二是建行的生态和数据。连接内外部数据,精准客户画像,创新丰富产品体系,小微快贷、裕农快贷等等。 李晓芳在会上介绍了“惠懂你”APP,一款专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掌上APP,运用了生物认证连接内外部数据可以精准测额,只要输入正确的工商信息,便可以测到可能贷到多少额度,可以推荐给有需要的朋友,还可以测算抵押的额度,只要告诉房子位置在哪儿,大概的价值就可以测出来。五化三一建行模式,五化指的是25个字,批量化获客也是大数据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由于有更多的数据,客户的画像会越来越真。精准化画像,根据数据不用人工审批,自动化做出来,这些试验可以在“惠懂你”APP上获得真实体验。自动化风控,包括线上全流程、反欺诈。“我们对外承诺材料齐全可以做到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价格在APP上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所以是一价式收费。”李晓芳详细解释道。 科技赋能须尊重金融规律、遵循金融逻辑 大普惠、新普惠都是普惠这个板块,很多创新创业小企业需求很多,但是针对它各方面的产品,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包括专利、评估、转让。另外,李晓芳也希望线上线下结合,内外生态连接,还有数据可以运用得更加广泛。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到,接下来开启第二曲线,也就是给社会赋能。都说银行发展比较好,但是都是社会的资源,现在也是反哺社会。建行现在有劳动者港湾,渴了可以喝水,饭凉了可以热一下,累了可以歇歇脚。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氛围,让社会更和谐,让金融更有温度。 总之,一年多时间,建行普惠金融战略实施以来,整体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关于未来的探索,李晓芳提到了三点思考: 第一,打通跨行业、跨部门数据融合应用通道,破除不同金融业态数据壁垒,化解信息孤岛,打通信息烟囱; 第二,数据标准化。真正做业务的时候会发现,很多数据有可能连上来,但是匹配不起来,建议制定数据融合应用标准规范; 第三,数据保护的问题,切实保障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敏感数据,推进数据保护。所以数据是中性的,不能万能的。科技赋能必须尊重金融规律,遵循金融逻辑。 最后,李晓芳希望数字运用普惠能够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普惠金融源远流长,也希望数字普惠金融明天能够更加光明。[详情]

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共论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共论创新发展之路

  数字金融是新时代经济最有力的强劲引擎,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向金融业渗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业态,是金融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区块链技术,能够促进产融结合,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依托数字金融与区块链,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驱动”“数据驱动”,为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完美融合。在两者的推动下,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行方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生态都将重塑。 11月21日,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峰会将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31项大奖也随之出炉。 共商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创新发展之路 论坛围绕“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数字金融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等一系列主题进行,旨在搭建一个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多角色参与的交流合作平台。 论坛上,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辞,他首先分享了他生活中目光所及之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便利,接着指出数字化给金融业带来的改变。在魏迎宁看来,“数字化重塑了金融事业的业务流程,重塑了银行和客户关系,重塑了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再平在演讲中首先解释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如果金融就是一部技术的故事,那么它的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能够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是赢家。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再平 《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作为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数字经济是躯体,数字金融是血液。它不再是虚无缥缈东西,也不仅仅是服务与产品或者是工具,是崭新的体系,全新价值方式,将重构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原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区块链并不是人类技术模式的终结。区块链是一个很先进的技术,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在社会制度功能之间,我们要寻找平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原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 此外,小米金融战略副总裁曹子玮、大童保险董事长兼总裁蒋铭、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北京事业群副总裁刘征宇等近30位银行、保险以及金融科技公司重要领导以及资深专家也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以及圆桌论坛,共商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的发展创新之路。 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 论坛上,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贾艳丽发布了《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下称《蓝皮书》)。《蓝皮书》研究了消费信贷客群和互联网保险客群的特征和主观意愿,掌握了数字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需求。 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贾艳丽 就消费信贷群体的调研结果显示,80后、90后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客群,该客群的特征有四点,分别是男性居多、大专以下学历为主、使用消费信贷年限不长、非稳定工作居多。安全感、费率、服务是用户选择消费信贷平台的考虑三个要素,关于消费信贷的资金用途来看,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依然是分期的主要产品,医疗健康分期的重要性提升,美容及服饰类上的分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专项分期也出现下降。另外,消费者对于消费信贷平台使用意愿呈现出上升态势。 从互联网保险的调研结果来看,70后、80后是购买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客群,并呈现出三大特征:学历本科以上、有稳定工作、男性客群。消费者最看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是未来发展潜力,其次是风险控制措施完备。接近九成用户未来有续保意愿,消费者不购买互联网保险障碍除部分用户由于未出险,价值感觉不明显外,主要在于理赔体验不好,保障范围不合理,以及客服体验差,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依然是保险科技公司的重点。 “金貔貅奖”数字金融金牌榜新鲜出炉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还有第十届“金貔貅奖”数字金融金牌榜榜单的新鲜出炉。“第十届“金貔貅奖”数字金融金牌榜评选”是“金貔貅·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子品牌,至今已是举办的第二届。据了解,本次评奖通过第三方数据调研、网上投票选举、记者现场采访以及专家评审从综合实力、机构、人员、产品、推广和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并最终得出公平公正的评选结果,共有31项大奖在现场颁发。 “金貔貅奖”数字金融金牌榜在奖项设置上内容广泛,依托公司综合、单项、案例、产品以及服务企业等类型设立,下设分支数字金融金榜公司综合实力奖、服务力奖、创新力奖、风控力奖、案例奖、产品奖以及服务企业等多个奖项,该榜单全面剖析了银行、保险的金融科技部门、互联网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在数字金融领域中的渠道管理、产品创新、业务发展、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对整个行业的银保业务发展和转型的系统总结。 附获奖机构名单: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综合实力奖】 中国建设银行、兴业数字金融、 品钛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最佳普惠金融创新奖】 中国光大银行 【数字金融金榜保险科技公司综合实力奖】 快保科技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服务力奖】 中国银行、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乐信财富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风控力奖】 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玖富数科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成长力奖】 北京车与车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创新力奖】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案例奖】 中国银行(科技金融“中关村模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储食堂”)、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易见平台”数字金融新模式)、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多元渠道管理一体化平台”) 【数字金融金榜公司产品奖】 中国建设银行(“惠懂你”)、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线上抵押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无实体介质账户主题卡”)、华夏银行(“企悦财资管家”)、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安康运动”)、小赢科技(“摇钱花”) 【数字金融金榜服务企业】 小米金融、金融壹账通、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萨摩耶金服[详情]

陈伟钢: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大有可为
陈伟钢: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大有可为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兼培训中心主任陈伟钢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兼培训中心主任陈伟钢 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兼培训中心主任陈伟钢在峰会上表示,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将大有可为。他具体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 首先,陈伟钢认为,数字就是生产力,要向数字要生产力。 数字是一个很老的话题,2500多年前一个智者毕达哥拉斯说过:一切皆为数字。公元前585年出生的毕达哥拉斯,今年应该是2599岁,明年就是2600岁。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的关系可以解释世界”。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上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可以用数来表示。2000多年前的一句话,现在已经实现了。 长期以来,人们想知道反映地球与天体的关系,最后落实到什么呢?落实到天体的运行轨迹,最后落实到数字上。比如说要描述一个人,需要知道这个人身高、体重、年龄,这些是不是数字呢?另外,到医院里面体检之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也是数字,血压、脉搏等等各种各样的体检表里面全是数字。真是一切皆为数字。 再想想看,比如说地球,要描述地球上的每一个点之间的关系,高山、水、湖泊、平原、草原等等,它们的高度不一样,经纬度不一样,最后确定地球的每个点都不一样。如果用数字来代替将呈现出什么呢?是一张世界电子地图,这就是把地球表面数字化了。所以毕达哥拉斯说所有的关系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千真万确。 陈伟钢接着阐述了在金融领域实现数字化的意义。第一个问题,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讲述到,现在电子技术的发明把所有的平面都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比如说一张白纸上有一幅照片,在照片上建立一个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上每个点的位置,可以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的,一种是黑的,这是最初计算机的原理:“0”和“1”。根据存储的信息还原,反映出某个点是白的,某个点是黑的,最后组合在一起就是黑白照片,后来有颜色,变成彩色照片,后来照片可以动,一秒钟翻多少张之后变成电子画册。这些都是由数字来构成的。所以现在手机上所有收到的照片、音乐、视频,全部都是数字化,存在手机里面的不是照片而是数字。以前用感光照片,现在直接是数字,这就是数字化。 什么是数字化?把一个场景拍成照片或者电视录像,就是把这个场景数字化。数字化对经济有多重要呢?比如说外出导航,导航仪上面存了一个电子地图,这个电子地图可能是比较大的世界地图,也可能是比较局部的中国地图,上面所有的道路,所有的红绿灯,所有的桥梁,都在这里面记载,就是一个电子地图。把这个电子地图装到导航仪里面,卖给每个人,这就是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转换成了生产力,最后变成经济,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陈伟钢讲的一个观点,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 数字重在挖掘 第二,陈伟钢认为数字有很多,重在挖掘数字。一是把具象的物变成了抽象的数,变物质的山为数字的山。也就是地球是一个物,把它变成了电子地图,就是抽象的数字,这个过程就是数字化。要把一个实体,变成数字化,这应该是最难的,任何物体根据毕达哥拉斯说的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变成数,就看怎么取这个数,如果把物变成了数,就是数字化。 二是把无序的数变成有序的数,变荒山为矿山。银行有很多很多数据,还有本来不是数据但是可以数字化,这样就变成数据堆积如山。就相当于大自然里面火山爆发了,这个数就是最原始的山,这个山里面都有什么呢?山里面可能荒山要变成矿,数字化需要把无序的数变成有序的数,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就是把数字矿山变成资源。以前不知道地球里面有那么多矿,之前中国石油勘探技术还不行,外国人说中国是贫油国,没有油。王进喜们带着石油工人到新疆、黑龙江探矿,发现我国的油田很多,这就是探到矿。把这些矿挖出来然后整合,就会把荒山变成有用的矿山,这叫数字资产。 三是把无用的数据变成有用的数据,变矿石为宝石。在银行领域,这些有用的数据就会从资源变成资金。现在有哪些数据可以用呢?陈伟钢举了一个例子,“上次也是一个银行朋友,通过大量的存款,发现一组数据,引起他的重视。到社区营销,应该找什么样的人群呢?他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发现60岁以下的居民,通常是女性管钱,尤其30岁-60岁这个年龄范围,可是到60岁以上就变化了,男性管钱比较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到社区营销一看年轻一点的,把那些广告发给女同志,看到60岁以上,直接找老大爷,发现这样的营销很快增加了他的营业额。”这就是简单的数字应用,这是讲的把数字变成宝。 四是把无价的数变成有价的数,变宝石为钻戒。数字变成资产,数字资产可以交易,可以融资,可以证券化。 五是把没有魂的数字注入灵魂,然后变钻石为基石。如果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拥有大量的数据,数据就是本钱,可以投资,可以入股份。这是现代数字的价值。 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大有可为 第三个话题,陈伟钢讲到,数字化在金融领域大有可为。 一是金融是最容易数字化的领域。银行本身就是一组组的数字,评价一家银行经营怎么样?主要看银行规模多大,贷款多少,存款多少,准备金多少,资本金多少,拨备覆盖率多少,不良率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数字,银行一开始就是数字,银行从开业开始本身就有很多数字的东西,这是银行得天独厚的地方。 二是深入挖掘金融领域的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怎么挖掘?银行要用现代化的方式,用科技手段,将所有客户的交易记录分好类,用起来,让银行蜕变成数字银行。 三是管好用好数字资产,数字资产可以进行交换、可以进行交易等等,同时还要注重资产的保全、风险防控等。 四是应该让数字金融发挥最大的效能。数字金融在国家层面有多种用途,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很多领域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发展动力,都要通过金融来体现,来推进。数字金融可以用来监测、分析、调节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投向。 五是让数字员工发挥最大的作用。数字员工是什么意思呢?银行的数字化,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金融科技又可以为银行赋能。建行推出第一家无人银行,就是用比较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来实现,用科技变成无人银行,机器和人工智能代替了员工,除了保安之外,没有员工。再就是智能客服,各家银行都有智能化的客服,尤其是重复率比较高、难度相对比较低的服务,都可以让智能化客服来做。第三,智能风控。尤其是当前,小微企业与普惠金融比较受关注,用金融科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第四,数字票据。以前票据诈骗比较多,现在用数字票据之后,基本上就可以防范用数据来诈骗。第五,智能处置不良资产。在现在的经济情况下,不良资产比较高,需要用科技的手段,进行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等等,这些技术提高了银行资产处置能力。 数字化领域将越来越广 第四个话题,陈伟钢表示,数字经济将统治未来世界。数字化领域越来越广,价值越来越高,投资也越来越值。 陈伟钢在现场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从1998-2018年,20年间美国10大上市公司的变迁,1998年排名第一的是微软,然后是通用、英特尔、沃尔玛、美孚等等,2008年是美孚、沃尔玛、宝洁等等,2018年是微软、苹果、亚马逊、Google,也就是过了20年之后,具有最新数字技术的公司排名向前了,从全球领域来看也有同样的趋势。 中国20年前是哪些上市公司在前面?1998年的时候,分别是四川长虹、平安银行、中能股份、陆家嘴、上海石化、上汽集团、五粮液、深科技、上海机场等等,这些公司中没有一家属于高科技公司。2008年的时候,分别是中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10年之后还没有什么科技公司。可是2018年的时候,腾讯、阿里巴巴上来了,往下面就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这些大部分都是银行。可以想象世界的变化是高科技往前,我国目前高科技公司还没有冲在前面,之后的投资目标要走美国、全世界的道路,中国再过10年,全国这些公司,包括小米、京东、华为等一定会往前冲,所以数字化一定是引领中国往前走的领头羊。[详情]

小米金融曹子玮:金融业正迎来重新整合的历史机遇
小米金融曹子玮:金融业正迎来重新整合的历史机遇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小米金融战略副总裁曹子玮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小米金融战略副总裁曹子玮 曹子玮指出,在当前的历史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当中,金融业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一次重新整合与整装待发的历史性机遇。我们社会配置资源的主体,正在从传统的科层体系金字塔顶端的这个阶层,向数字掌握者和技术研发者转移。 小米独特的金融生态系统 一上来,曹子玮回顾了小米集团的发展史,他讲到,“小米是雷军与六个合伙人建起来的,5个IT男,加2个工业设计师,是典型的工程师文化。”小米集团有三个特点,在人类商业史上值得大说特说一下。第一,小米是人类最快进入500强的公司之一,只用了九年时间。另外,小米集团是历史上销售收入最快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公司,整个销售规模上得特别快。第三小米集团是先有米粉,再有产品的公司,一般都是先有产品卖出去才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小米一成立就拥有庞大的米粉。这个原因与创始人雷军高度相关,因为雷总在中关村耕耘了30年,在他创建小米之时,已经有很强大的粉丝团队。 以此为基础,小米已经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4亿米粉的企业集团。这4亿的消费群体,又构建了小米独特的生态系统AIoT,AIoT小米有1.96亿的全球用户,其中有5台以上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不含手机、电脑,包括扫地机器人、加湿器、手环、净化器等等有300万以上的铁粉。那么在这样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既便宜又好的产品规划,整个企业产品纯利率不超过5%的公司战略下,那么小米做金融就显得水到渠成。 金融叫履行天道,集天下之有余,补天下补不足,这个过程当中小米的优势也体现出来。通过大数据、产业金融+零售金融,以数字金融为基础,一头对小米产业链,一头对小米的消费人群,形成中小企业与消费群体双重的金融扶持。 曹子玮介绍到,该公司构建了一个小米体系内的高质量、高信用评级的消费者体系。西方是怎么看金融的呢?西方认为金融是为上帝选择好人。什么是为上帝选择好人呢?上帝认为的好人有什么标准呢?上帝认为的标准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有还款的意愿,借款人要有感恩之心,借钱之后发自内心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第二,拿着别人的财富创造更好的价值,不管是企业家、个体工商户,还是其他提供社会增加值的创造者。 让每一个人都享受科技的快乐 小米金融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在4亿米粉当中选择好人,并在全世界的很多人口大国,比如说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在尝试。小米在印度市场占有率第一,占到印度手机出货量连续八个季度80%,超过三星11%,在东盟销售非常好。通过后台1400万变量,把小米的内生高频智能终端产生的数据连接到后台,进而形成为社会选择好人的金融。 曹子玮介绍到,小米金融做C端的消费金融与B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技术,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把核心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对接分层到企业。应付100万的购货合同,到下面可能只需要10万,而且不需要担保,这就是区块链的重要意义。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元生态,有中心,也要去中心,不是单一的要不去中心,要不集成中心的过程,某些领域需要中心,某些领域需要去中心。所以对于多元的立体生态标准,人类社会的构建过程特别是金融作为人类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与手段,要有一个特别深刻的认识。 区块链的核心不是为了追求效率,区块链的核心是为了防止风险。比如说比特币支付给谁,在同一时间要通知到联盟链或者私有链或者公共链上所有的参与者,其实效率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但是它解决了篡改、泄密与无法追溯的几个难题,这特别有战略意义,对当下中国金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米的金融科技也带来一个新的尝试,在C端上能够解决消费者的一些难题,通过加金融杠杆的手段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同时规避掉共债与过度债务等不合适的社会群体,比如说没有还款能力、没有还款意愿,或者既没有还款能力,又没有还款意愿的人群。同时把融资难、融资贵从根本上解决,通过一体两翼,底层技术架构为基础,两翼就是债权+股权的方式,以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方式,给小米上下游4400家全球制造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及为他们上下游企业提供纯线上无抵押及时放款的服务。 小米金融的三大优势 下海前,曹子玮曾在中国银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作多年,官至重庆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拥有非常丰富的金融实操经验,他为人低调务实,对新生事物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 他坦言,小米金融做智能合约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的尝试,有三个优势: 一是互联网企业,小米金融大数据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高品类传输。第二是制造业,有真实的上下游、资金链、资金流、物流,比纯技术公司流量平台更有操作性。第三,小米是具有工程师文化,全球有2.5万个员工,平均年龄27岁,85%都是理工科毕业的男生,所以这是极其强大的具有生命力的力量。 以此为基础,小米金融把运营、上线、风控、资金对接,用区块链的技术进行全周期补给。曹子玮表示,在海淀区安宁庄路小米科技园,有小米各类产品智能化的展示厅,真的像未来社会一样,比如说扫地机器人清理厨房,干净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平衡车全世界第一、净化器全世界第一、扫地机全世界第一。有人说小米是做手机的,除了手机没做好,其他都做好了,是不是不务正业?在曹子玮看来,是他们太不了解手机行业了,小米的手机竞争对手是华为、苹果、三星等巨头,小米保持全球第四就可以,小米把手机做成全球年轻人最喜欢的手机,其源代码是公开的,每一个年轻的理工男,可以把手机设计成只适合他一个人的手机。虽然小米金融现在很小,但是未来它可以变的更好。[详情]

杨再平:信息科技之于金融至关重要
杨再平:信息科技之于金融至关重要

  新浪财经讯 11月21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 杨再平表示,数字金融世界如何生存,就是数字金融世界的生存法则。首先要清楚几个概念,就是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数字金融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金融科技实际上就是信息科技,现在所讲的金融科技这些技术,可以说都叫信息科技,而且都是数字技术派生出来的信息科技。基于这样的数字科技、信息科技的金融,叫做数字金融。 杨再平认为,如果金融就是一部关于技术的故事,那么它的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可以说金融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能够采用那个时代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是赢家。 在杨再平看来,数字科技实际上是最新一波的信息科技,万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现在讲万物皆连、万物皆通,所有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字对于金融很重要,我们讲互联网金融、FinTech、信息技术、数字科技,FinTech就是由数字科技派生出来的最新一代,而且是成熟的信息科技,所以金融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及,进入数字金融,这几个概念是相互关联的。 数字金融世界的八大特征 把上述概念搞清楚之后,再来看数字金融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杨再平阐述道,首先是数字化。所有的金融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价值传输,都可以数字化。现在银行就在手机里面,数字化使得所有的金融业务转移到线上,转移到虚拟空间来做。 其次是虚拟化。美国有人写了银行1.0、2.0、3.0,杨再平提到,他读了3.0的原版,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银行不是你必须去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另外,4.0中有一个说法,“金融服务无处无时不在,就不在银行网点。” 其三是去物理场所。过去银行要有柜台,现在离柜率是90%,离柜之后到哪里?最早到电话、ATM、POS机。现在讲金融服务,无处无时不在。有家银行有句广告语,“随影而行,您身边的银行。”现在看来就是这样的,身边的银行,口袋里面的银行。 其四是去物理介质。不仅ATM、POS机等机具不需要了,银行卡等物理介质也越来越不需要了。 其五是去中心中介。过去我们讲金融脱媒,现在我觉得由于数字科技的出现,相应的一系列的新科技的出现,可能正在出现一种数字脱媒的现象。以后可能是基于数字科技的点对点、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模式。很难用过去的间接金融或者是用直接金融来描述它,它可能是另外一种直接或间接融资。 其六是成本优势。杨再平提到其2006年到汇丰银行在伦敦做半年的工作访问,读了路透社记者写的未来银行那本书,书中描述2000年的时候要做一笔支付业务的成本,如果是营业网点来做的话是1.07美元,如果用电话银行是0.54美元,ATM只要0.27美元,而通过互联网来做,只要0.1美元,现在成本更低了。过去讲物理平台维护一个账户的成本是30-100元,现在只要5毛钱。微众银行一个客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至3.6元,其他还需要20-60元,而国际大银行也在70-300元。 其七是风控优势。比如说平安银行,今年Q1贷款余额148亿,增加了39%多,不良率只有0.7%,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其风控优势也显示出来,因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把基本要素调查清楚,这就是风控。 其八是长尾效应。数字金融具有风控优势、成本优势,这样使得它具有长尾效应。这个词是来自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即所有的事物两个极端都是低概率,一般中间是高概率。过去做金融,有一个二八定律,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为什么呢?长尾80%的客户,利润空间是比较小的。但是由于数字金融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能够在风控上面具有优势,突破二八定律,这就是长尾效应。 人们经常引述比尔盖茨上世纪说的一句话,“21世纪传统商业银行会成为一群灭绝的恐龙。”之前觉得有点耸人听闻,但是现在来看,不采用数字科技等最新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的传统的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比尔盖茨说这句话的时候,互联网并不发达,数字科技派生的信息或金融科技进而数字也远不如今天这么多样发达。现在来看,数字金融世界已经到来了,有一个说法叫“未来已来”。 数字金融的六大生存法则 每一个金融机构可能都要考虑,如何在数字金融世界生存?杨再平认为有这样几个法则需要关注、重视。 一要有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平台和原来银行一定要有物理网点一样重要,它的重要性甚至重于物理网点,没有高端、高效率的数字化平台,谈不上是数字金融。 二要有数字化团队。需要有既懂数字科技又懂金融业务的复合型金融团队来经营管理全新的数字金融。 三要有数字化经营。通过数字平台获客,研发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传输价值与服务,管控金融风险。 四要有数字生态圈。数字金融世界,一定不能单打独斗,要突破信息孤岛。所以现在需要让信息活起来,还有开放银行,一定要有一个生态圈才能够生存,单打独斗是不可能。 五要有数字化治理。数字化金融世界的公司结构,和过去传统的金融公司结构、人员、资源配置都不一样,所以它的公司治理一定是新的,要适应数字化的世界。 六要有数字化文化。可以看到,马云实际上拥有一整套阿里文化,比如称呼取名,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数字化金融世界,也要相应的上层建筑,那就是数字化的文化。[详情]

2019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21日举行
2019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21日举行

  新浪财经讯 11月20日消息,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数金观察主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将于11月21日在北京举行。 数字金融是新时代经济最有力的强劲引擎,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向金融业渗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业态,是金融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改善了实体经济以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了社会征信体系,使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驱动”“数据驱动”,为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完美融合。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数字金融也将重塑传统金融行业的运行方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生态。 鉴此,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如何借助数字金融公司的技术积累,形成优势互补、共赢共生?……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导下,《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将携手益普索(中国)市场调研有限公司,举办“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 本届峰会将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以及数字金融科技头部公司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详情]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19年11月21日
会议地点:北京 京都信苑饭店
主办单位:《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数金观察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