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上合20年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上合20年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021年06月16日 06:29 环球网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环球时报》专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上合20年,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赵瑜莎】“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2001年6月15日成立于黄浦江畔。20年来,上合组织成为欧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20年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已成为上合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代表着当今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在这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20周年华诞前夕,上合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伊玛莫维奇·诺罗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会越来越大,而“上海精神”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对话保障和平,建立合作以促进发展,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对外开放,摒弃冷战思维,适应时代要求。

  “秘书处的鼓声每年都会更强大”

  环球时报: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来,在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等方面有哪些贡献?

  诺罗夫:从成立之时起,上合组织的主旨就是维护与加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3个月前,上合组织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首次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作出明确定义。该文件的通过表明,上合组织创始国当时已清楚地认识到国际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和威胁日益严重,并从此走上与它们毫不妥协进行斗争的道路。截至目前,上合组织已形成一整套规范反恐怖主义和反极端主义活动的文件。该领域最近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是——成员国元首2017年签署《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该公约具有普遍性与开放性,任何有关国家都可以加入。

  为协调联合反恐工作,2002年签署《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其执行委员会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机构活动已多次获得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执行局、联合国反恐怖主义办公室和国际刑警组织在内的有关国际机构的最高评价。上合组织在地区反恐怖机构框架内,就打击本地区内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发展多边合作的方针和具体建议进行磋商,并且交换参与非法活动人员的信息;定期举行有各成员国反恐和边防部队参与的联合军事演习和研讨会,其中包括有各国军事机构参与的“和平使命”首长司令部演习。

  上合组织的另一个重要合作方向是打击毒品非法贩运。每年在整个欧亚大陆截获的鸦片类毒品中,有40%是我们禁毒机构合作从非法贩运中缉获的。自2019年以来,在上合组织“蛛网”国际禁毒行动中,制定共同应对国际和地区毒品问题的实际措施,旨在制止植物类与合成类毒品的供应,其中包括打击利用互联网暗网进行的非法扩散。

  上合组织对阿富汗复杂的军事、政治和社会局势引发的新的挑战和威胁特别重视。我们唯一的出发点就是:阿富汗冲突只能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包容的和平进程应遵循“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我们准备继续开展“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的联合工作,联络组下次高级会晤将于今年7月在杜尚别举行,目的是讨论落实进一步联合行动“路线图”的具体措施。此外,上合组织是最早将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列入议程的区域组织之一。

  环球时报:上合组织的地区吸引力和国际地位日趋提升,在您看来,“上海精神”的魅力是什么?

  诺罗夫: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上合组织秘书处(因成员国使馆均设在北京,为方便工作,上合组织将秘书处设在北京),立有一座雕塑,雕塑以中国传统乐器大鼓为原型,鼓面上用中文和俄文刻有“上海精神”字样,基座侧面则写着“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20个字构成“上海精神”的基本内容,也为国际关系发展奠定新的理论基础。上合组织成立20年来,始终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坚持沿着共同发展的道路前进,致力于解决国家间关系的现实问题。“上海精神”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确定了上合组织的思想和政治本质,即:国家无论大小、不管其经济潜力和文化—文明多么千差万别,都是平等的伙伴。“上海精神”的实质是通过对话保障和平,建立合作以促进发展,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对外开放,摒弃冷战思维,适应时代要求。

  2016年,秘书处以击鼓6次的方式为雕塑揭幕(按当时上合组织成员国数量计算)。在今年的周年纪念日里,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加入上合组织,大家可以听到8次击鼓声。鼓声宣示“上海精神”取之不尽的能量和强大的生命力。我相信,这种声音每年都会变得更加强大。上合组织是不同规模、不同体量、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文化和民族传统国家共处的典范,为实现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融合,有效建立和发展互利共赢的文明间对话、文化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立20年来,上合组织的活动始终以加强本地区国家间的互信和睦邻关系,扩大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共同保障和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促进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为目的。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区域性国际组织,将继续遵循“上海精神”原则,坚持建设平衡、公平、有效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方针。

  “高质量的国际交流新体系”

  环球时报:因一些西方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回潮,导致国际社会分化、矛盾与冲突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合组织在维护世界稳定、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诺罗夫:上合组织的成立首先是两极格局崩溃、欧亚地区中心出现新的独立国家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这也产生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国际交流新体系的需求——新体系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对抗和暴力至上,而是基于国家间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上合组织成立以来的活动建立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边界不可破坏、互不侵犯、不干涉内政,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威胁的原则基础上。20年后的今天,可以确信地说,在历史长河中如此短的时间内,上合组织成功融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并且赢得应有地位。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制定了以《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基石的广泛的法律法规基础。总体而言,成员国的各个领域合作受到大约70份协议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约束。

  目前,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刻变革、新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中心巩固、多极世界秩序形成的阶段。上合组织支持在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多边主义、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反对冲突和对抗的基础上构建多极化世界秩序,巩固全球和地区安全与稳定。上合组织成员国认为,倡议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十分重要。

  环球时报:上合组织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诺罗夫: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2017年的加入,上合组织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在保障地区安全、扩大和深化经济与文化交往等方面的合作也在增加。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和6个对话伙伴国。当前的全球趋势、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共同的威胁和挑战,要求我们集体努力以建立更加公正、多中心的世界秩序,制定出与上述威胁做斗争的综合方案。国际社会中不断增长的消极趋势以及上合组织国家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的不断加剧,使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协调努力,以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政治对抗,摒弃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想。

  上合组织在具体实践中遵循指导性文件《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的规定,准备继续致力于扩大和深化上合组织内部以及对外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确保欧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上合组织活动的主要方向是安全领域的合作。当疫情、生物恐怖主义、毒品贩运与跨界有组织犯罪给全球和区域安全带来新的威胁和挑战时,上合组织要在包容性的多边基础上采取综合办法消除它们。

  “一带一路”倡议释放各国发展潜力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中国和上合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努力?

  诺罗夫:中国在抗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采取集中的方式、以科学为依据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有效的防控措施体系。疫情发生初期,中方就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必要援助,包括提供药品、医疗设备、防护服,以及派遣医疗专家等。中国研发的疫苗已供应给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疫苗成为发展中国家终结疫情的希望,这些事实证明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用行动履行早先发出的让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新冠疫苗的承诺。

  上合组织作为多边组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合组织通过一系列必要的规范性法规,建立专门的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成员国卫生部长会议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合组织定期召开部门会议,协商并制定应对疫情的具体举措,将其列入上合组织最高机构议程。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还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应对地区流行病威胁联合行动综合计划》等文件,充分启动现有机制,并采取果断行动来防止疾病传播。综上所述,上合组织作为多边对话平台,在制定和实施集体措施方面具有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的潜力,因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秉承“上海精神”,在加强相关领域的合作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团结、相互支持和凝聚力。

  环球时报:本月初,在武汉举办的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上,乡村发展和减贫也成为重要议题。您是否关注中国的减贫扶贫工作?

  诺罗夫: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在各级政府努力的基础上,中国建立起一个得到实践检验且行之有效的脱贫模式。这种宝贵的经验对世界各地的减贫扶贫工作都是有用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表示,“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规定的减贫目标,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落实这一议程奠定了基础。中国提供了很多经验,如精准扶贫第一步是通过精确识别来确定贫穷的地方——为每个贫困户建立贫困档案。这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必须克服的第一道难关。

  环球时报:您曾担任乌兹别克斯坦外长等职,在您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项目给乌兹别克斯坦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诺罗夫: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世界和平,有助于上合组织各国尊重彼此主权、尊严与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实现共同繁荣,并遵循开放原则。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帮助下,上合组织国家聚焦发展的根本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加大经济一体化和发展领域的密切联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实施,中国的海外投资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下滑、全球投资缩减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的稳步增长表明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倡议的支持。(访谈由环球网实习记者张珈僮、常丽丹翻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珊珊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7 工大高科 688367 11.53
  • 06-17 利和兴 301013 8.72
  • 06-17 宁波色母 301019 28.94
  • 06-16 力芯微 688601 36.48
  • 06-16 嘉益股份 301004 7.8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