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指出,就当前的鹅绒鸭绒价格而言,市面上价位在一二百元上下的羽绒服大多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
文 | 沈 林
冬天到了,羽绒服销售到了旺季。万万没想到,央视却曝光了羽绒服骗局。据央视《财经调查》报道,浙江湖州织里警方抓获一家在直播间以远低于市场价甩卖儿童羽绒服的服装厂,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其吊牌上均标着70%绒,然而专业检测显示,该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羽绒服。
该公司负责人交代,他们7月就开始做羽绒服,用“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价。目前,该企业3名主管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除了羽绒服,部分直播间里被主播吹得天花乱坠、物美价廉的羽绒被,也是假的。
记者走访江苏南通的羽绒被生产厂商,发现直播间展示讲解的样品与消费者收到的不是同一种,标明绒子含量的检验检测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均系虚假伪造,却能安然无恙通过合格检验……
直播间里它们是这样的:
可实际上:
业内人士指出,掺“飞丝”现象在行业内存在多年,也许是因为今年原材料过贵,今年除了掺飞丝、碎绒,还用猪毛、狗毛等其他杂质用来增重。而用“飞丝”代替羽绒,在当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飞丝”和“羽绒”被填充进被壳后,无论是从外观看,还是用手直接触摸感受,消费者都极难分辨出二者的差异。
所谓“飞丝”,就是粉碎毛,鸭、鹅毛的边角废料粉碎以后成为丝绒状,这种“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不保暖,而且由于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还有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危险。
更可怕的是,连孩子穿的羽绒服也有造假行为。
一家儿童羽绒服装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既生产合格羽绒服,也生产不合格羽绒服,他们会把合格羽绒服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的产品上。监管严的地方就发好货,监管不严的地方就发“充丝”的。一款填充物为“飞丝”的所谓“羽绒服”成本价不到40元,两个月内销售量高达6万多件。
这些事情曝光后,近日有许多网友拍摄了剪羽绒服的视频,检验自己买的是不是真羽绒。不少商家也加入了这阵潮流自证清白。还有记者走访旧羽绒“翻新”服务的家纺店,店铺负责人表示每天接收的旧羽绒服中,经常能发现假冒的羽绒产品。甚至有顾客花了三千多元买的品牌羽绒服,但拆开发现里面全是飞丝,根本不是羽绒......
对于“以丝代绒”的造假情况的发生,除了涉事公司缺乏诚信、以次充好外,业内人士分析,羽绒成本的大幅上涨也对行业产生了影响。“市场上的绒变少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猪肉价格处于低位,使得禽类需求下降,出栏率降低。绒少、商家多,自然就涨价。”
猪价长期低迷,导致禽类养殖受到影响,羽绒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而这一理由竟然成为了造假的借口,多少有些滑稽。实际上,今年4月,新版《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将“含绒量”改为“绒子含量”,并规定不低于50%才能称之为羽绒服。这意味着,采用“以丝代绒”的羽绒服实际上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涉嫌通过欺诈市场和消费者来牟取不法之财。
甚至还有黑心厂家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竟然采用将棉、丝和绒相互混合的方式,只为增加羽绒制品填充物的蓬松度,从而在外观上迷惑消费者,而这种填充物的成本每斤只要7元。工人们工作时还得头戴专业面具,防止粉尘吸入体内。
那么,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购羽绒产品呢?11月26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了羽绒制品消费提示,提到选购要点:
1. 看羽绒服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是否为新国标GB/T 14272-2021;
2. 看“绒子含量”,越高越好,最高为95%;
3. 看“充绒量”,克数越大越保暖(酌情,克数太大穿起来也会太沉);
4. 如果有,可以看“蓬松度”。蓬松度大于800即为高品质羽绒,目前最高为1000。
消费提示还提到,诸如此类长期利用“清仓”、“孤品”、“瑕疵”、“尾单”等噱头进行甩卖,甚至通过主播发誓等夸张方式销售的羽绒产品,假冒现象高发。就当前的鹅绒鸭绒价格而言,市面上价位在一二百元上下的羽绒服大多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
此外,要防止劣质羽绒服进入市场,需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力度,确保造假售假者付出代价,并为诚信经营者保驾护航。
媒体曝光后,江苏省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属地公安部门连夜进行现场检查,针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违法行为,已采取固定证据、查封扣押、立案查处等执法措施。该局将持续对全市家纺经营主体进行排查,依法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希望这些举措能形成长效机制,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穿得健健康康。
部分资料参考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扬子晚报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