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国防报
边疆有多远?
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次设立“卫国戍边”专项,一大批青年志愿者响应祖国号召,奔赴万里边疆。
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校园,更有家国与边关。卫国戍边不仅是军人的职责,也与每个人有关。
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大美边疆注入澎湃青年力量。国门口岸,维护设施协助通关,促进交流交往;边境村里,助推红色旅游,拓宽致富渠道;西南边陲,联合巡逻执勤,守护边境安全。认识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广大“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在生动的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磨砺意志品格,增长本领才干,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口岸一线的兴边“好助手”
■胡 铮 本报记者 杨明月
11月的帕米尔高原,冰封雪裹。海拔4100多米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镇某护边员执勤站内,却温暖如春。
执勤站设施的改善,离不开镇政府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黄荟如的积极推动。今年7月,黄荟如从甘肃政法大学毕业,怀揣支援西部、建功边疆的梦想来到高原工作。
“执勤站的入户门损坏严重,建议加紧维修;近期气温骤降,保障供暖的煤炭所剩不多,建议尽早补充……”前不久,黄荟如随护边员一同巡逻执勤,归来后,她第一时间汇报了解到的问题,积极跟进解决。“我见到了8名塔吉克族女护边员,高原巡边护边十分辛苦,她们却习以为常,这深深感染了我。能为护边员服务,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几个月的时间,黄荟如感触很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相关负责人渠立杰告诉记者,今年增设“卫国戍边”专项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边境一线,成为富民兴疆的新力量。
到最艰苦、最边远、祖国最需要的岗位去——这是很多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初衷。邓智民也是其中一个。
“我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经历军营淬炼,又享受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实现学历升级,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好好报效祖国。”大学毕业前,邓智民得知“卫国戍边”专项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立即报名。
经过选拔培训,邓智民被分配到阿勒泰地区,在吉木乃口岸管理委员会工作。
吉木乃口岸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一关通四国”。在这里,邓智民主要负责协调联检单位通(闭)关事宜和口岸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维护工作。
“通关时,看着各式车辆川流不息,往来游客笑意盈盈,不远处边防战士默默坚守哨位,我切身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发展和强边固防的重要意义。”邓智民向记者道出工作感受。
边境村镇、口岸、学校……在西北边境一线,活跃着“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岗位上,贡献着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基层工作实践中磨砺成长。
位于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的谢依特小学,今年迎来8名“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毕业于西安航空学院的姚智戈担任科学教师。
学校近300名学生,大部分是柯尔克孜族护边员子女。一次次家访,让姚智戈对护边员的职责和艰辛有了更多了解,深感有责任将他们的子女、下一代戍边人教育好。“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姚智戈告诉记者,他精心设计科学课程,让课堂更有趣味性,并将国防知识融入其中。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缓解了普通话教学教师不足的问题。2022年,谢依特小学成为该州首所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经过志愿者们两年多的努力,学校学生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和校内使用普通话交流覆盖率大幅提升。目前,全州共计14所学校成为包校支教学校,共有37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校服务,更多抵边乡、牧区村的学生获得了优质教育。
吉林省
红色山村的富民“智囊团”
■段 锐 宋济舟
“参军报国,无上光荣;热血军营,等你加入……”11月6日,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的集市上,志愿者刘雨桐手持扩音器宣传征兵政策,分发征兵宣传册,吸引许多群众咨询。
刘雨桐是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的志愿者,也是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刘雨桐初到凉水镇凉水村,镇武装部了解到她曾在西藏军区某部服役两年,邀请她担任凉水镇征兵宣传员。
青春与边疆相遇,行动诠释担当。今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吉林省11个边境县(市、区)的44个乡镇172个边境村,在产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
“吉林省边境地区较为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边境村非常欢迎志愿者的到来。”共青团吉林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旨在通过志愿者在边境地区的服务活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维护边防安全稳定。
志愿者赵曜来自河南省濮阳市,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外公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听着外公保家卫国故事长大的赵曜,得知西部计划增设“卫国戍边”专项,有机会前往边疆工作,他很快报了名。
经过选拔培训,赵曜被分配到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负责基层党务、乡村振兴、红色文旅等工作。奶头山村留有抗联密营地战斗指挥部遗址、抗联小路等红色遗存。来到村里后,赵曜发挥视频制作特长,着手拍摄红色旧址微视频,邀请村里老人讲述奶头山保卫战的故事,在网络平台推广,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国庆假期,奶头山村吸引4.9万余名游客观光旅游,比去年同期增长12%。
“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素养高、专业素质强、知识储备丰富,是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好帮手。”安图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当地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在奶头山村开展了10余场红色直播活动,并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制作红色主题短视频,推动文旅融合,引导大家了解奶头山红色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巩固边境一线。
“以边民富、边关美促进边境稳、边防固,志愿者们既是经济建设的推动者,也是国防建设的参与者,是不穿军装的‘卫国戍边’者。”吉林省军区政工局领导表示,“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们在边疆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大展拳脚,有利于助推国防教育等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吉林省军地将加大对志愿者的引导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志愿者们扎根边疆,积极投身国防事业。
云南省
抵边村寨的固边“宣传队”
■杨白冰 余 黎
初冬清晨,伴随朝阳升起,薄雾渐渐散开。由民警、民兵、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一支边防法治教育和国防教育宣讲分队,来到云南省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
补蚌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抵边村。“阿叔阿奶,这是一份国防教育宣传单,你们干完活有空看看,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与村民唠家常、讲法规,来自保山市的大学生志愿者安先文看起来老练熟稔。
今年8月,安先文通过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专项选拔,来到勐腊镇边境联防所工作。“虽然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刚到联防所时,炎热的天气、艰苦的环境还是让我很不适应。”安先文说。
两个多月的实习期,安先文与民警、民兵和联防员吃住在一块、工作在一起,主要担负辖区内边境巡逻、特情处置等任务。现在,他已经能很好地胜任工作。
大二时,安先文曾报名应征,因体重超标未能如愿。“边境一线的工作强度不小,我要好好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志愿期满后再报名参军。”安先文谈到未来打算信心满满。
今年,云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次设置“卫国戍边”专项,重点在8个沿边州(市)、25个边境县(区)和昆明代管的磨憨口岸,设置700余个“卫国戍边”专岗,志愿者在基层岗位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充实了边境管控一线的工作力量。”共青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与州委政法委联动,在边境县乡两级边防办设置“卫国戍边”专岗。工作中,他们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主题党团日和巡边护边等活动,强化志愿者的国家、国门、国防意识。
界碑、国旗、边境线,“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们来到边疆,切身感悟家国一体的意义。
8月初,德州学院应届毕业生刘义松背起行囊,怀着满腔热忱来到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成为一名边境村网格员,主要负责边境物防技防设施维护运行。
“看到村寨家家户户门口飘扬的国旗,巡逻时走到一座座界碑旁,我真切感受到‘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刘义松介绍。八一建军节当天,他参加了与边防连队的交流活动,看到连队有不少年纪比他小的战士,远离家乡肩扛钢枪保家卫国,对他触动很大。“我从事的工作虽平凡,却关系到边境安全,必须尽职尽责。”刘义松说。
“这批00后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都比较高,现在都干得有声有色。”金平县边防办领导介绍,“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在边境乡镇和抵边村寨的不同岗位上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志愿者们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收获了成长和蜕变。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向贤彪
“当你把祖国、人民的命运与自己、与家庭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时,为国也是为家。”人民海军首位女舰长韦慧晓曾于2005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西藏林芝市支教一年,回忆起这段经历,韦慧晓动情地说。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有超过50万名志愿者到基层一线服务,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建设发展带去新理念、新活力。
为服务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今年开始,西部计划增设“卫国戍边”专项,围绕陆地边境县(市、区、旗)的乡镇和边境团场的实际需要,加强边疆地区基层工作力量。几个月来,“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们陆续奔赴全国边疆地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强边固边增添“新鲜血液”。
从军报国,保家卫国,自古以来就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从“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凌云壮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魂牵梦萦,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的责任担当……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心怀忧患,情系家国,谱写了一曲曲卫国戍边的壮歌,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在卫国戍边行动中,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官兵,也有许多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在西北边境线上坚守了60年。“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人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当向导,共同守卫边境线。正是边境军民的并肩战斗、牺牲奉献,才有了边疆的和平安宁、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的繁荣富强。
“治国必治边”。边疆地区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学生志愿者进村入寨、服务基层,正是对边疆建设的加强、对边境稳定的巩固。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担当,他们的到来为兴边富民、乡村振兴壮大了有生力量。
基层是课堂,实践是老师。我们相信,经过边疆雨雪风霜的洗礼,经过一线火热实践的锻炼,在“卫国戍边”专项志愿者中,将涌现更多扎根边疆的新时代戍边人,更多像魏德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那样的戍边模范。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之美是奋斗之美,青春之责是奋斗之责。青春不以山海为远,用奋斗耕耘人生,以实干书写业绩,在边疆的广阔天地里,有“我”洒下的一滴汗;在边疆的万里长城上,有“我”奠基的一块砖,如此必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责任编辑/张蕾 陈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