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娅维:我不要活得太「对」

袁娅维:我不要活得太「对」
2024年06月27日 18:00 人物

北京,初夏夜晚,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开幕,这次盛典颁发了35项荣誉,歌手袁娅维拿下了年度制作、年度最佳流行专辑、年度女歌手三项,成为大赢家。当天,袁娅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享了感言。她说,谢谢浪潮音乐大赏,给了她和更多爱音乐的人继续下去的勇气。

连线时,她正在《歌手》的联排现场,第二天就要参加直播。最近,袁娅维在《歌手2024》中冲榜成功,她重回歌手,是很多乐迷和网友期盼的事情,歌手应该去到《歌手》,而袁娅维自由、松弛的演唱,代表了更多元的音乐选择,也代表了一个女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文|许言

编辑|桑柳

图|(除特殊标注外)受访者提供

生命力

5月,袁娅维短暂地从浪姐的宿舍逃离了两天。

这段时间,她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都到达了极限,每天高强度练舞至少8个小时,还要彩排、接受采访,有时候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过去,她的生活很简单,做音乐、听音乐,被音乐包裹着。现在她每天过着唱跳歌手的生活,也必须习惯于24小时被摄像头捕捉日常,还要和几十个陌生女生共同生活。袁娅维笑着说,第一天晚上,就想着要逃跑。

两次公演的间隙,她获得了一次「逃跑」的机会,飞去了印度尼西亚,不是去海岛度假,而是去参加一个全球音乐人的创作营。那个音乐创作营为期一周,但她只有两天的假期,工作人员问她,只有两天,你还愿意去吗?她没有犹豫。身边的人不太理解,你的身体状况都这样了,觉都不够睡,还要去参加创作营吗?袁娅维的回答是,创作营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放松。

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都飞来东南亚,集中住在印尼某个小镇的郊区,每天清晨坐着大巴车,一同前去录音棚写歌,往返大概需要3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袁娅维在录音棚打了地铺,直接睡在录音棚的地上。她想,自己只有两天,必须要被音乐填满,她希望自己睁眼就开始创作,夜晚累了,就在录音棚睡觉,她一刻也不想浪费。

她的确一刻也没有浪费。两天时间,袁维娅在创作营写出了两首歌。她的喘息之旅成功了,她又在创作中获得了力量。她告诉《人物》,很多时候她喜欢高压的环境,越是高压,她越是兴奋,越有创作的动力,「身体很疲惫,可是精神完全地解脱和治愈。」用一场高强度的创作疗愈了自己后,她又飞回了长沙,继续新的挑战,继续她的唱跳歌手之旅。

这种修复方式或许只能属于袁娅维。用创作修复疲惫,用音乐激发更多的能量。

见过袁娅维的人,大概都能够体会到她身上旺盛的生命力,和她掩藏不住的创作欲望。她的行程被演出、综艺节目、采访塞得满满的,我们的采访在傍晚进行,之前她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但她还是保持着一种跃动,近三个小时的对话,她好像没什么疲惫的时刻。她总会不经意地哼起歌,唱点什么,即便和她闲聊,她的音乐也不能缺席——随时随地,她都在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痴迷和热爱。

袁娅维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她的创作欲、胜负欲,以及对生命的欲望。今年夏天,《歌手2024》成为最热门的综艺节目之一,大众开始探讨更多关于音乐的多元表现形式,观众也开始期待真正的实力歌手到来。这时候,许多人都提起了袁娅维的名字。网友们笑称,别让她在浪姐当声乐老师和翻译了,快去《歌手》救场吧。

她也看到了这些呼声,她形容就像翻找衣柜的时候,大家终于在角落看见了她,「finally,原来我一直藏在大家心里。」她说,自己平时很少参加综艺节目,今年的「浪姐」是她参加的第一个真人秀,更多时间她只是躲在音乐的世界里走来走去,她甚至形容自己像个老黄牛,慢慢地犁地,慢慢地走。

而《歌手》的舞台,她很熟悉,她参加过四次,两次首发,两次帮唱,留下了将近20首歌,那是一个意义特殊的舞台,她认为自己有三分之一最满意的作品都出现在那里。不仅歌迷和网友会回看,有时候,她也会翻出来看看,那是她从创作到呈现,付出最多的地方,也对她的音乐生涯起了关键的作用。因为有这份特殊的感情,她说,「即便再让我上歌手,我是200%的愿意,上多少次歌手的舞台我都不会嫌多。」

她喜欢那个舞台,每一次走上台时,她都可以感受到一种荣誉感,它尊重歌手,也尊重乐迷,它让歌手与乐迷的关系变得更近,更亲密。她能清楚地看见,台下坐着都是爱音乐的人,他们的眼神不会骗人。

她打了一个比方,「歌手」舞台对她来说,就像是好学生想考清华北大,那是最好的校园,拥有最好的老师和课堂,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在那里,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对求知欲的探索,她每次都会仔细研究乐队的组合、舞台设计和音响设备。每一次上台,她也都在学习、反省,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每一次,她都可以激发新的创作欲和胜负欲,「我总是在那里找,我的极限在哪里,我也在那里找,找我的生命力。」

「歌手,就是应该上歌手,不然还能去哪里?」袁娅维这样说。

采访后的一个月,袁娅维第五次登上了《歌手》的舞台,并用一首《BORED》冲榜成功,而这首歌的编曲是她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的。乐评人耳帝评价,袁娅维的这次表演,比她新专辑里的歌都更接近她的本体,「松弛、自由、野性不羁、行云流水。」

这也是她生命力的映照。因为她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所以才能保持松弛,始终游刃有余,最终通过她的音乐感染所有人。

袁娅维在《歌手2024》现场

月亮之下

如果要讲述袁娅维的故事,有个元素躲不过去,那就是月亮。

2012年,袁娅维参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戴着一朵红花,唱了一首《弯弯的月亮》,从此走进大众视野。2020年,她第一次入围金曲奖,也是带着一张与月亮有关的专辑《月亮失眠了》。现在,她正在创作一张新的专辑,每一首歌都是在夜晚的月色之下创作的。

「月亮跟我比较接近。」袁娅维说,月亮来自夜晚,它很有包裹性的能量,它看似孤独,却也包容着孤独,它可以接受很多事情在月亮之下发生,而她的很多音乐创作也都在月亮之下发生。有时候,她在屋里写歌,写着写着,她会跑着去阳台看看月亮,看着它在夜色下发着淡淡的光,她整个人都会松弛下来,这种松弛的状态下,她也拥有了独有的能量和创作欲。

回望袁娅维的音乐人生,有着很多的孤独时刻。第一次喜欢上音乐,她却被打击得不行,这份否定还是来自最亲爱的妈妈。那是小学六年级,是她第一次有做音乐的冲动,她报名了学校的歌唱比赛,拿到了第二名,她特别开心,拿着奖状找妈妈要奖励,结果妈妈问,你是哪里没有唱好吗?为什么没有得第一?袁娅维心想,我再也不在你面前唱歌了。

为了赌气,上艺校时,她没有学声乐,而是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表演专业。后来,她来到北京,进修表演,但学了两年就放弃了,当时父母离婚,妈妈一个人养两个孩子,家庭开支变大,她更早地进入了社会。

17岁,袁娅维开始了她的北漂生活,她在一家爵士酒吧听到了灵魂乐,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她意识到原来音乐比她想象的要多元、丰富得多。她放弃回老家当音乐老师的职业道路,开始组乐队,做音乐,做一个北漂音乐人。

她说,自己是湖南湘妹子,吃着辣椒长大,很多苦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刚开始北漂,她租住在一个300块钱的平房,没有任何家具,床是用砖头垒起来,再加上一块木板。一个2块钱的煎饼果子,她可以分成三份,吃上一天。听起来,她的生活好似很贫瘠,但她不知道有多快乐,她说,因为她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那么富足过。她手抄英语歌曲,模仿那些喜欢的歌手唱歌,她把饭钱省一半,买很多打口碟,那时候的音乐就像她的食粮。

她认识了很多音乐同好,在全国音乐酒吧最多的北京游荡,她看崔健的乐队演出,每周末她都会到那个酒吧,在门口买一杯橙汁,坐在里面听他们演奏。很多年后,当年崔健乐队的鼓手和她也组了一个乐队。

2012年,她偷偷参加了《中国好声音》,那一曲《弯弯的月亮》,让很多人都认识了袁娅维,也让妈妈知道,原来女儿在音乐这条路上坚持了十几年。

那一年,妈妈给她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大意是,妈妈对不起你,一直没有鼓励过你,对你太严格了,妈妈要跟你道歉。但是,妈妈也很佩服你,如果让妈妈回到十几岁,我也希望像你一样勇敢,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被生活的阻力牵绊。最后想说,妈妈是你的歌迷,也永远愿意做你的歌迷。

一个女儿收到了妈妈迟来的道歉,这份歉意显得弥足珍贵。那天,袁娅维也回信息说,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袁娅维很少说,「我爱你」,但是那一天,是她长大成人后,第一次对妈妈说「我爱你」。

她认为,在那一刻,两个女性都更加理解了彼此,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图源袁娅维微博

袁娅维的妈妈文工团出身,喜欢唱歌跳舞,却因为家庭和母亲的身份放弃了喜欢的事业。这是一个女性、一个妈妈的牺牲。袁娅维接过了妈妈的那份热爱和喜欢,继续往前走。现在,妈妈也在老年大学唱歌、跳舞,有时候也会发视频给她看。两位喜欢音乐的女性,不时进行交流。

这一路,都有月亮的指引。在袁娅维看来,月亮也代表着女人,它神秘、温柔、包容,也像她和母亲的关系,曾经相互抵抗,如今相互包容。

我们问她,一路走来,在被家人否定、独自北漂的过程中,怀疑过自己吗,想过停下来吗?袁娅维一秒也没有犹豫,她说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她就确信自己可以走这条路,对音乐,她拥有着超乎常人的自信。

有时候,她觉得不是对自己没自信,而是对听众没自信,她不确定到底什么时候她的音乐才会被人听见。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早一点,或晚一点,都没关系,最终都可以抵达终点。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月亮的陪伴,她觉得自己不再孤单。「我总觉得月亮是勇敢、自由,是抵抗黑暗的力量,抵抗那些无聊和被动的力量,所以它也给了我更多主动和创造性的力量。」

在音乐的世界中,她愈发感受到自己喜欢夜晚,她变得敏感,思考各种务虚的问题,「人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引领的,不能活得太苟且了,也不能活得太对。」她一直没有活得特别「正确」,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路,她野蛮生长,她挣脱了很多束缚,最终,她也通过音乐获得了自由。

袁娅维的人生,不能没有月亮,或者说,她活得也像一弯月亮。一路走来,很多时候,袁娅维就像自己的月亮,她孤独过,但她的生命力足够照亮自己。她说,月亮是没有边界的。「有时候,人会被很多东西拽在地上,会被很多规则束缚,但是月亮使我觉得,人是独立的,勇敢的,自由的,我能够挣脱很多东西。」

 图源袁娅维微博 图源袁娅维微博

步履不停

很多人提到袁娅维,第一个故事都是关于她惊人的、不停歇的创作欲望和生命力。7年前,音乐主持人天天和袁娅维相识,第一次认识,他们要一起去美国出差,为某音乐频道录制一期节目。

他们在美国的机场碰头,明明都在倒时差,天天记得,袁娅维非常兴奋,好像不知疲倦,和他讲述来程时发生的趣事。她遇到了大台风,差点儿赶不上飞机,在飞来的航班上,她写了一首歌《lucky rain》,收录在她后来的专辑里。

天天惊异于她的活力,跨越大洋,到了另外一个大洲,旅途劳顿对她似乎毫无影响。那也是天天第一次看见袁娅维如何跟一群音乐人即兴创作——他们围坐在录音棚,每个人轻声哼着旋律,有时候也会随意念几句词,不同语言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新的旋律。天天觉得,那就是属于袁娅维的时刻,自由、洒脱、生动。

天天认为,袁娅维的确很像月亮,「舞台上的她,光芒会直接打到你的心里,是不言而喻的,舞台下的她不管是人还是作品,你都要用心了解,用心品,才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另外一种光芒。」

另一位袁娅维的合作者也告诉我们,多年前,他和袁娅维一起参加过创作营,一天内她创作了五首歌。她的灵感和体力都惊人,那些歌都很轻盈地流淌出来,他认为这都得益于袁娅维深厚的音乐根基,她在很多音乐中浸泡过,那些来自世界的声音就这样跟随着她。

这样富有生命力的袁娅维,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松弛、自由,她不拘小节地活着,如同她的音乐现场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音会在哪里等你。

她也一直在挑战自己。这一年,她参加了「浪姐」,挑战了真人秀,学习适应集体生活,每天都在练舞,偶尔也「做翻译,当声乐老师」。既然选择走出舒适圈,她也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尽管她也会抱怨,职业生涯从没这么累过。但她认为,浪姐的经历,人生得有一次,「我是一个弹力球,很有弹性,我可以做很多体验,很多尝试。」

音乐制作上,她也在做很多尝试,她会考虑到所有的细节。《在与生俱来的不平衡里》的制作人陈建骐说,袁娅维是他见过的音乐人中,少数以制作人姿态与他合作的。她始终处于制作人思维,很多歌曲,她和陈建骐会各剪辑一个版本,最后看看到底哪个版本更合适。乐评人呆若木一也参与了这张专辑的制作,他也看到了袁娅维如何一点点抠细节,「有时候,你会发现她对声音的苛求到了新的地步。」

上一张专辑《月亮失眠了》,袁娅维参与制作的曲目超过了一半,「在华语乐坛这是比较少见的,一个不是以制作出身,而是以声音能力被大家认识的歌手,还会参与专辑的制作。」

袁娅维说,每次录音,她都会预订两天的录音棚,除了自己歌唱的部分,她还会把整首歌所有的部分确认一遍,编曲、录和声、盯混音。她永远都是录音棚最后一个走的人。天天也记得,即便是办小小一场生日音乐会,她也会在现场确认光柱的粗细是否完美。

她也有兴之所至的随意,就像「撒野」这个词儿,生活哪有那么多规矩,放肆点也可以吧。关于这点,天天提供了一个时刻。有一次,他们去京郊玩儿,晚上路过一家酒吧,袁娅维走进去,和驻场歌手聊了起来,后来还坐上去唱了歌。现场都是游客,有人认识她,有人不认识她,但是袁娅维旁若无人地唱起了自己的歌,她觉得那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撒野吧,只要开心就好。

今年,袁娅维也将开启自己的巡回演唱会,主题就叫「月亮撒野」。演唱会的海报颇具特色,她赤着双脚,在月亮下舞蹈。这次演唱会,将会呈现沉浸式的月光舞台,邀请所有人在月亮下一起撒野,一起感受自在和快乐。

袁娅维的身体里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追求完美的自己,作品出街前,上台前,她都会非常紧张,她也希望自己一直保持这样的紧张感。另一个是恣意的自己。在外部条件被确认到最好的状态下,她希望自己恣意地唱,恣意地活。

袁娅维说,自己有时候像一匹马儿,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很多年前,张亚东跟她说过,Tia,你跑得太快了,让别人怎么追你?但是,袁娅维从来没有想过停下,她喜欢奔跑的感觉,她知道在奔跑的路上,会有她的伯乐出现。

就像当年的刘欢一样,当他跟袁娅维说,我听懂了你,看到了你。袁娅维觉得,歌手和乐迷之间也是有缘分的,如果还没有相互吸引,那么就继续等待吧。她希望凭借自己去探索世界,不停奔跑。

我们问她,越往前奔跑,会发现自己离边界越近了吗?她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反倒是觉得边界越来越宽阔,「the more you learn,the less you know,你越学越觉得自己不够。」袁娅维说,音乐不是一间房子,而是一个宇宙,她拥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她希望永远在宇宙中奔跑。

袁娅维在浪姐练习

飞向月亮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提起袁娅维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小众」「曲高和寡」,连她自己有时也调侃自己「小众歌手」。事实上,小众也在逐渐走向大众,大众也包容更多的小众,大众与小众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也有越来越多人体会到,音乐有穿越边界的能量:即便语言不同,情感的流动也是相通的。

袁娅维向我们回忆起第一次去国外参加创作营时,她也担心过自己的音乐会不会不被接纳,不被认可,但是那种与世界顶尖创作人合作的欲望和渴望刺激着她,她必须迈出那一步,去探索,去前行。

在短视频热曲爆炸的年代,数据、流量似乎也影响着很多音乐人的判断。袁娅维在对抗,她说,《说散就散》的确为她打开了流行市场的大门,但是她也在尽力避免迷失在其中,漂亮的数据并不能说明一切,她说,做音乐这么久,她从来没有考虑过性价比的问题。

不断追求广阔世界的同时,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笃定,她也拥有了很多新的人生体悟。采访过程中,袁娅维特意介绍了新专辑中的一首歌《侧》,它不是新专辑的主打歌,却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

她说,倾斜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如果人人都是平行线,那么只能相望,无法相拥,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相遇。只有一个人选择倾斜,才能体会到另一个人的心跳和温度。

这也是袁娅维第一次通过音乐在回望自己的人生选择,「以前我是一个非常独立、非常执拗的个体,但现在的我愿意去倾斜做一些尝试和一些体验。」这是她最好的时候。她开始倾斜,开始向外走,只有产生了倾斜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的情感和灵感。

她说,自己的边界越来越宽阔了,那是因为她开始关注更多人的情绪,保持对生活细枝末节的观察,她将自己那旺盛的、鲜活的生命力,注入音乐,流动进更多人心里。

在专业领域,袁娅维已经拥有很多荣誉,这些来自权威与专业的认可,证明着袁娅维已经是华语乐坛不容忽视的女性歌手,她也被很多专业的乐评人誉为目前华语乐坛最好的女歌手之一。第35届金曲奖,她入围最佳华语女歌手奖,她笑言,提名本身,就是莫大的认可了。

这一次,她又在浪潮音乐大赏获得了三大荣誉。浪潮音乐大赏是浪潮评委会发起,以「共树音乐行业艺术审美标准」为宗旨,基于7大维度,设置了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年度制作、最佳男/女歌手等35个奖项,评选范围囊括上一年度发行的华语音乐作品,评委会由数百位华语音乐创作人组成,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选标准。它注重引领音乐潮流,让音乐不失为一种文明,评选标准不是以数据量为主,而是希望能够发现真正的好音乐。这次浪潮,最佳男歌手是林俊杰,而袁娅维是最佳女歌手。

浪潮希望为华语乐坛打下一个标记。袁娅维和她的新专辑《在与生俱来的不平衡里》是2024的浪潮标记之一。

这些年,「小众」标签给袁娅维带来过压力和不理解,但她依然在坚持自己的歌,自己的道路。她还是那样强调,音乐是没有边界的,她也想成为一个没有边界、自由生长的人。她的付出最终也得到了回响,从呼唤她回归歌手,到大众都在讨论她最新的表演,越来越多人关注她的音乐。袁娅维说,她也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够贴近更多集体的社会情绪,能够讲述更多人的故事。

在乐评人呆若木一看来,袁娅维的音乐是有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她的音乐很细腻,很有东方的柔情,同时又有很多西方文化的交融、冲击。更重要的是,袁娅维的音乐成长,也是时代变化的一个折射。

最初,她的音乐特别大胆,特别张扬,透露着一种「我要让你知道世界有多辽阔」的概念,是一种非常本能的创作。之后的创作,又变得很私人,像是在屋中读诗,这也跟大环境促使大家都更向内探索契合。最新一张专辑,袁娅维开始走出房间,关心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情。「你始终能够在她的音乐中,听到她对世界的探索,也能听到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痕迹。」

歌手是人群中最敏感的那类人,他们发出时代指引,自身的创作常与时代共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歌手本身也在不断地被看见,被理解,也被倾听。袁娅维就是如此。

采访最后,袁娅维分享了一个小故事。那是2021年夏天,她在重庆仙女山有一场演出,夜里她结束彩排,坐车往山上走,那是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她的酒店在山的高处。重庆总是多雨大雾,雨后的山路容易打滑,司机不知道怎么了,一直往悬崖开,猛地一下,翻车了。

她记得,车子连翻了三四圈,她的头撞到玻璃,全身都是伤痕。幸好那天车速很慢,没有人受重伤,等她从车窗爬出来,发现车离悬崖只有半米的距离,她差一点就要落下去了。

当她爬出车窗,站上山路,忽然下起大雨,如果大雨来得早一些,车子或许就顺着山崖滚下去了。她想起了车祸前三个小时,傍晚彩排的时候,有一只豹纹蝴蝶飞来,停在她的手上。她想起一个传说,蝴蝶可能是祖先,它的降临是一种守护。

当危险降临的那刻,她第一次那么强烈感受到人生无常,生命也是如此脆弱。她想到,如果那天她落下去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做自己了,离开仙女山,她立刻开始做一张专辑,名叫《月亮失眠了》,其中隐藏了一首歌曲叫《蝴蝶》。从那天起,她更加确信,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只蝴蝶好像我的灵魂一样,是我追求音乐,追求月亮的化身,即便生命短暂,也什么都不怕,我也要冲破一切阻碍,往更高的地方飞。」

这是袁娅维的命运时刻,也像是她人生的一个启示,一个隐喻,去往高山的路上,或许有雾有雨,或许危机四伏,或许在某个瞬间会打滑、跌落,但是她就像蝴蝶那样,带着巨大的勇气和生命力,抵抗地心引力,飞向高处,飞向月亮,去做她独一无二的梦。

 图源袁娅维微博 图源袁娅维微博

「是个人物」系列帆布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袁娅维 歌手2024 歌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