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进入“血海”!国内没有一家车企,拿到了船票

小鹏汽车,进入“血海”!国内没有一家车企,拿到了船票
2024年05月24日 18:59 科技每日推送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再到血海,小鹏是经过磨练的。

现在卖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强,汽车行业是个长线的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

——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何小鹏

5月20日小鹏汽车520 AI DAY上,何小鹏直接用“血海”来形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从年初至今,小鹏美股跌幅为40%,理想汽车下滑44%,蔚来下跌42%。

造车新势力御三家蔚小理,真的是难兄难弟了。

在一片血海中,谁能抢到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的船票呢?

小鹏汽车还没拿到,但何小鹏已经找到了钥匙——存放着船票保险柜的钥匙。

科技每日推送受邀,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李力耘,近距离聊了下血海、船票,还有智驾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

国内没有一家车企

拿到了船票

何小鹏又要抢船票了。

在20年前,何小鹏在2004年创办了UC公司。

最终在2014年,UC浏览器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拿到了直通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并高价卖给阿里巴巴后,从此小鹏变大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个10年,何小鹏似乎都会遇到重大的人生关卡。

刚好又过了10年的现在,何小鹏被问到,智驾领域是否已经有赢家时,他直接回应:

国内没有一家车企拿到船票。大家都有机会。

从销量变现来看,小鹏汽车并不占优。2024年第一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21821辆,较2023年同期的18230辆增长19.7%。这成绩在造车新势力中,都并不突出。

但现在卖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强,汽车行业是个长线的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

何小鹏,有友商所不及的底气。

小鹏汽车是家很特殊的新势力,它的技术形象已经支棱起来了。

对于行业发展预期,何小鹏很坚定自己的判断。

“上一个10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下一个10年,是智能汽车的时代。”

何小鹏思考上,有了一些重大变化,今年以前,他还认为中国的全无人驾驶还要好多年,他看不出来还要花多长时间。完全无人驾驶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但在今年,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开始上车测试,何小鹏看到数据后,觉得机会就在不远的将来,在数年内也许就会看到,更强力的无人驾驶的到来。

小鹏知道船票在哪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鹏汽车率先提出了“无AI不智驾”。

小鹏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无AI不智驾,难道过去的智驾,就没用AI吗?

何小鹏告诉我们,含AI量真不高!

简单来说,传统的自动驾驶,是模块化的,例如泊车、等红绿灯、无保护右转、出高速匝道等等,分成一个个子模块,靠着人工定义规则。

试图用“穷举法”,覆盖自动驾驶的所有场景,然后一有事故遇到bug,就立刻打上补丁,比拼的就是人力。

为什么传统的智驾模式走不通了呢?

何小鹏给了具体的概念:较为稳定的传统量产智驾系统,大约有10万条左右各类人工定义的规则。但依旧达不到L3,体验也参差不齐。

经过测算,一个无限接近人类司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大概等效于10亿条规则。这得好十几代程序员持续掉头发,不停敲代码了。

小鹏汽车意识到了传统自动驾驶方法的局限,最终祭出了端到端大模型,去提高能力的上限!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李力耘,在端到端大模型中,发现了AI的魅力。

他表示:AI能够真正突破以前10万+行级别代码的能力上限,或者实现无上限规则的能力。

为什么呢?

因为AI天生能够在一个非常有不确定性、非常模糊、非常需要博弈的空间里,找出一个非常好的解。

XBrain侧重于整个大场景的认知,XNet侧重于感知和语义。

AI大语言模型XBrain的加持下,小鹏的智驾系统,拥有了人类大脑般的理解学习能力,处理复杂甚至未知场景的泛化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进而做出兼顾安全和性能的拟人驾驶决策。

神经网络XNet,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如同裸眼3D。

对现实世界中的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感知范围面积可达1.8个足球场大小,同时识别50+个目标物。

而且修bug也简单。

李力耘表示:

在工作的时候它们是紧密协调的,并且是这样联合的训练标注,是非常有机的成为一个整体的。

如果在我们工程实践中真的有了问题,每个部分都有它侧重的部分,我们能够很轻易的理解到底是因为我们的理解出了问题。

这也是小鹏汽车,能够真正去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一个最重要前提。

12-18个月

有10-30倍体验上的提高

何小鹏透露了个时间表,目前端到端大模型能够做到“2天迭代一次”,面向用户月月有更新,每个季度换“新车”,18个月内能提升30倍的智驾能力。

这迭代速度,可能会比手机还快了!

到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智驾即可实现“全国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

从技术上看,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技术,从0-1很难,很慢。但从1-100会非常快。

由于采用大模型模式后,何小鹏预计,他们将把采用上一代规则开发智驾的企业,甩得越来越远。

到2025年,小鹏汽车就计划在中国市场实现类L4级的智能驾驶体验,并推动智能驾驶能力走向全球市场。

冲出淘汰赛,进入全明星赛

砸钱有点小痛苦

“我一直强调,短期销量没有价值,但是研发投入要非常坚定。”

这是何小鹏过去一直在强调的,小鹏汽车的长期主义,也造就了小鹏汽车强悍的技术形象。

何小鹏透露了一些具体数字,小鹏汽车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70个亿的。投入35亿元用于智能研发,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

这个投入会非常坚决,为了冲出淘汰赛,进入全明星赛。

“我们在技术上面会有巨大的投入,要不然没有办法做到全国领先或全球领先。”

何小鹏表示:“我们要跟友商在全球PK,仅在中国PK不够。”

做AI自动驾驶真的非常花钱。

算力训练上的投入是一笔巨大成本,小鹏今年就花了7亿元。

有人直接问何小鹏,这些巨额支出会成为惯例吗?

何小鹏回应称:“不是惯例,明年一定会更多,所以我们有点痛苦。”

对于一家成立十年,但还没有实现盈利的造车公司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好技术需要钱投入,小鹏要努力赚钱。

好消息是,小鹏的经营能力在快速提高。

2023年6月,小鹏汽车曾提出单车成本下降25%的目标。据何小鹏透露,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全新B级轿车的成本缩减幅度,将远超这一水平。

“我们把不该花的钱不花了,在该花的钱上一定会多花,包括智能驾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大众的合作,也给小鹏丰厚的回报。

据2024年小鹏汽车Q1财报显示:服务及其他收入,一季度收入10亿元,同比提升93.1%。

这是由于今年一季度起,小鹏与大众集团进行平台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开始录入财报。

何小鹏在业绩电话会议中表示:这种收入具有经常性,且毛利率很高,因此预计未来每个季度都会继续记录此类平台和软件技术服务收入。

显然,小鹏汽车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都可以变现了!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小鹏汽车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上升到12.9%。

“大小合作”初见成效,小鹏汽车也成功开拓了平台与技术合作的新商业模式。

最后,何小鹏用一句话,结束了这次的交流:

请所有的车主知道,我们是真正有信心搞技术的。

结语

小鹏汽车创立至今,核心亮点都是技术,一直是抢市场的关键。如今,这个标签在AI的加持下,更加鲜明。

而何小鹏在抢的智驾船票,或许还是一张更大的AI船票。

自动驾驶,将是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里,最有价值的赛道之一,也是目前最快变现的赛道。

单用户客单价8000美元的特斯拉FSD,秒杀当下所有AI应用。

自动驾驶,或成为第一个人工智能杀手级应用。

而小鹏汽车,是有机会拿到这张特大船票的。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汽车 小鹏 何小鹏 AI 无人驾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