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张金哲院士逝世:与上万名小患者成了“过命的朋友”

102岁张金哲院士逝世:与上万名小患者成了“过命的朋友”
2022年12月27日 08:49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 | 《中国科学报》者 沈春蕾

12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张金哲因病医治无效,于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儿无痛,母不悲!”这是小儿外科大夫张金哲一生追求的夙愿。

张金哲从医七十载,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曾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获得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

然而,张金哲从没把自己当成别人的救命恩人,在他眼中,自己只不过是和病人一起,共同与疾病作斗争罢了。这也让他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父亲般的仁爱之心。他在出诊时,总是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才去触碰患儿身体。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张金哲和小患者们成为了“过命的朋友”。

张金哲   图片来源:北京儿童医院

拿女儿试刀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小儿外科几乎一片空白。1946年的一个夜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张金哲正在值班,遇到中学老师怀抱着一岁的孩子来看病。孩子得了白喉,眼看着喘不上气来。

想要救命,必须马上做切管手术。这个道理张金哲和其他大夫都懂,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做手术?打多少剂量的麻药?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没人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也没人敢诊治。

最后,张金哲眼睁睁看着老师的孩子一点点失去生机。这段经历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当年,被白喉、猩红热等疾病盯上的患儿只能到成人医院治疗,而成人外科医生对小儿外科手术不熟练,治疗的后遗症和死亡率都很高。相关资料显示,最惨烈的时候,我国新生儿的死亡率达到了1/5。

1948年,婴儿皮下坏疽在全国大范围流行。新生儿一旦感染长脓,两三天内就会扩散到整个后背,死亡率近乎100%。

这一次,张金哲没有退缩,而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抢在感染大面积扩散前,切开皮肤把脓血排出来?”

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无论医生还是家长,都不愿让孩子冒这个险。

就在张金哲无比焦虑的时候,他出生三天的二女儿也感染了皮下坏疽。生与死就在张金哲一念之间。最后,他说服了妻子,在女儿身上试刀。

“不试只能等死,试了就有希望。”切开皮肤、排出脓血、缝合。之后,因为心里没底,焦灼的等待和煎熬一点点敲打着这位身为医生的父亲。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张金哲用自己的果敢和医术挽救了女儿的生命。

这是中国第一例通过手术使感染皮下坏疽的婴儿存活的案例,也让张金哲“早期切开”的方法迅速传遍全国,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1950年开始,我国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之前的100%逐步降到了5%以下。

从此,张金哲正式走上小儿外科这条道路。

“双头婴”活了

1950年,在张金哲等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北大医院小儿外科在摸索中建立起来。

之所以摸索,是因为那时我国正面临西方从经济到科技等各方面的孤立封锁,人才、技术、器械奇缺。即使西方已经有了先进的麻醉、插管等技术,但“张金哲们”根本触不到。

只有5张病床的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也遭受着患儿家长的质疑。

无人问诊的情况持续了三四个月,转机出现了。

一天,张金哲的同事在收拾屋子时,听到污物桶里发出啼哭声,里面居然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个婴儿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有两个“脑袋”。

张金哲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由于新生儿模样怪异,家长既害怕又无助,医生也束手无策,加上孩子半天不喘气,家长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扔进了污物桶。

“这是脑膜膨出,不是两个脑袋,开刀拿掉就行了。”张金哲亲自操刀,手术很顺利,术后孩子就在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住下了。这孩子也成为该科室第一个小患者。

一周后,孩子指标一切正常。很快,这则被称作“双头婴儿”的离奇故事就传遍了北京城。

尽管如此,对于具有较大风险的手术,张金哲开始都拒绝施行,仍采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他希望新建的小儿外科尽量减少手术死亡病例。

当时,张金哲重点诊治少数几种有把握的疾病,并逐渐形成了北大医院小儿外科“八种病”之说,即幽门狭窄、脑膜膨出、疝、阑尾炎、肠套叠、肛门闭锁、皮下坏疽、直肠息肉,个别病情严重的病例,必须经过抢救有所好转后才能动手术。

一年后,北大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总死亡率从30%下降到9%(包括急症),不过还是比当时成人手术的死亡率高一倍。第二年,小儿外科手术总死亡率下降到5%,北大医院小儿外科的威信和声誉也逐渐建立起来。张金哲和同事摸索出一套“基麻+局麻”的方法,让小儿外科手术得以在全国普及推广。

1955年,北京儿童医院建成,张金哲调任儿童医院临床外科小儿外科主任。新建的儿童医院外科从门诊病房的敷料、引流、器械到手术室的棉球纱布、无菌措施,要求全部从零开始。

年仅35岁的张金哲一方面自身要在业务上成长,另一方面还要为儿童医院培养人才,因此异常忙碌。

比如,纱布剪下来时容易掉毛,所以叠的时候就得把粗边都叠进去,可是当时的儿科大夫不懂这些。张金哲亲自上阵教学,除了叠纱布外,他还教儿科大夫怎么叠衣服、洗手、做手术包……

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张金哲的医德修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

交“过命”的朋友

2015年1月的一天,95岁高龄的张金哲接到一个电话后,就匆忙赶往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病房,因为那里有一个腹大如球的孩子正等着他会诊救治。

超声检测发现,这个孩子的肚内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可是无法分辨腹中究竟是水还是血。如果贸然开膛,孩子极有可能因为大出血而死亡;如果不进行手术,孩子生命垂危。

张老的出现,让现场紧张的气氛有所缓解。为了制定手术方案,张金哲直接住在了医院,和主刀医生探讨各种可能性,最终确立了当时风险最小的手术方案。

第二天,按照张金哲制定的详细手术方案,主刀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成功完成手术,将孩子腹腔内的肿瘤全部切除干净,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孩子的哭声是诊断疾病的最好依据;把病治好了,孩子就笑了。”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小玩意儿。遇到孩子哭闹不止、不让做检查时,他就掏出来“变戏法”。孩子看得入迷,也想试一试。张金哲就顺势提要求:“你得先让我摸摸肚子。”

为了更好地问诊看诊,张金哲总结出对比法、三层检查法、从母亲身后伸出手去触摸婴儿腹部等一系列检查方法。对于婴幼儿急腹症,他要求在来诊时、化验后和住院前(或睡后)3次触诊腹部,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体征。

从医七十载,张金哲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发明改进了50余种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比如,遇到小儿呼吸停止,正规抢救方法必须有喉镜等抢救设备才能进行气管插管,但抢救现场往往没有现成的设备,张金哲就用手指压舌,将管子插入小儿气管。

除此之外,张金哲还发明了用于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张氏钳”、使无肛门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在特殊历史时期,这些手术器械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张氏膜”和“张氏钳”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不开腹、不造瘘直接做肛肠拖出手术的国家。

张金哲并不喜欢“发明”这个词,他认为发明需要申请专利,而自己的这些器械和方法均是“版权无有,欢迎翻印”。

“先交朋友再做手术。”张金哲觉得,自己跟小患者们都是“过命的朋友”,既然交朋友就得先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

“儿科张金哲”这五个黑色的手写大字在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上格外醒目。虽然大夫的白大褂上会挂一个写着职称和名字的小牌子,但张金哲总觉得牌子上的字太小,于是他用黑笔一笔一画地加粗重描了自己的名字。

在张金哲眼里,医生不管水平多高,永远是个服务者,既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为患者考虑,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同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解释。

对患儿和家属,张金哲满是热心和耐心。张金哲一直倡导要“让妈妈参与临床诊疗”,提出“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医患沟通八字方针。

“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既是张金哲的修身之道,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中国科学报》 (2022-12-27 第1版 要闻)

编辑 | 赵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金哲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6 信达证券 601059 8.25
  • 12-27 迅安科技 834950 13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24.7
  • 12-21 佳合科技 872392 8
  • 12-21 佰维存储 688525 13.9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