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央视财经
每年3月4日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简称“世界工程日”),为彰显工程师和工程对当今世界的贡献,提升公众对工程技术改善人类生活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认知。为什么这个群体这么厉害?工程师又是怎样的一群人?今晚CCTV2《对话》21:30让我们一起来解密。
本期《对话》请到工程界权威人士代表做客节目现场: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 龚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涂善东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高级工程师 林巍
资深媒体人 吴伯凡
这期节目的内容只能用信息量满满来形容,在节目播出之前,先给大家科普几个与工程师有关的知识点。
观察一|工程师最新“自画像”
工程师是一个延续了6000年之久的古老职业。在人类认知深化的过程中,对工程人员的理解也在不断刷新。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专业解释了工程和工程师的定义:“工程是利用科学知识、技术方法、设计和管理的原理,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条件的约束下,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工程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人。”
资深媒体人吴伯凡在节目中表示:“早期动手的叫工程师,动脑的叫科学家。如今,技术和科学有着密切关联。例如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伊曼,他到底是个科学家还是个工程师?越是走到前沿科学和技术的时候,这两者的界限越不是那么清晰了。”
看到这里,足以见得格子衫、工程帽已经不能概括工程师的形象了。
观察二|时代在发“福利”,工程师或成最终赢家
“工程师红利”最近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这是一个全民话题。有多少工程师能享受到这份“福利”呢?首先带大家盘一盘我们国家工程师的家底。
今天的中国,是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时间里中国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有专家提出,用不了几年,中国工程师的数量将比德国人口数量还要多。
其实“工程师红利”本质上是人才红利,以人口质量发展为主,通过知识水平、学历、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起的一系列人口质量发展。
从面上看,这是中国下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基本盘,能持续十几年的发展优势。从点上看,工程师或成最终赢家的原因在于:工程师红利更是工程师的红利。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兴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分工在不断细化的同时,工程师已经逐渐渗透各行各业,并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观察三|长大后不想做工程师?
小时候被长辈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长大想干什么呀?”
“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宇航员”,但工程师这个职业却无人问津。
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工程师群体,为什么没打出好的效果?原因可能有三点。
首先,社会要形成尊重、包容工程师的氛围。
其次,尽管中国具备最完整的工科高等教育体系,但在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西安交大的王树国校长曾说过他的一个经历,当年他学机械制造的时候,实践课老师让他们做小榔头,几十年之后,他发现学机械制造学生依然在实践课上做小榔头。由此可见,教育质量与时代发展并不同步。另外,中国工科生更擅长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这也导致了工程师的数量远远跟生产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完全匹配。
最遗憾的一点,工程师的社会声望被严重低估,各界对工程师的职责并不重视。年轻人出现“逃离工科”的现象,认为工科难读、过程枯燥、环境艰苦,而且工程师听起来不够体面等等一系列消极影响。
但企业在持续创新的步调下,逐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纷纷倡导工程师文化,并增设大量工程师岗位。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多次强调:“工程师文化是小米的基因底色,小米要大胆任用年轻人。”
总而言之,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工程师一个很好的舞台,而工程师也以自己出色的表现给了国家更多的信心。当我们在迎接工程师红利时代的时候,不妨也给工程师更多的红利,让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推动着中国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郭建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