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摊经济”引发了社会关注。人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看到和理解的“地摊经济”,就是街头摆摊、提篮小卖等。地摊特殊的物理空间和经济活动平台,决定着“地摊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地摊经营活动的外溢效果。我们认为,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
中国的一线城市,都是全球意义上的特大型城市。一线城市聚集着经济发展最优质的资源和要素,是中国经济对标全球发达经济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抓手。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强化特大城市对中国经济发展带动力的关键阶段,简单化一哄而起地让“地摊经济”在一线城市野蛮生长,看似能解一时之急,但如果此风猛吹,后患无穷。
从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看,违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必然造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错配,从而给宏观经济发出错误信号。“地摊经济”如果在一线城市重新蔓延,等于一夜回到几十年前。且不论城市交通管理等压力,对相关行业的冲击也非同小可。这与高质量发展也是相背离的。
我国每座一线城市,都是一个有机的特大经济体,是中国市场经济成长发育最好、市民法制意识最普及、各项社会制度建设最完备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从市场角度看,任何经济门类、经济样态在一线城市的成长,都必须遵照市场规律,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从法治要求看,法律规范着一线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法律规定着市民的行为、政府的决策、市场主体的活动。从社会制度建设看,一线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城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离不开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如何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是简单回归到类似“地摊经济”这样的就业门路,还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一道必答的考题。当前,我国经济在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些关键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尤其需要一线城市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片面将“地摊经济”炒作成灵丹妙药,是捡到一粒芝麻丢掉一车西瓜,也是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治理乏术的表现。新中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敬畏市场、尊重法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一线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保障。
· 央视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霍琦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