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是打着政府招牌的p2p? 此言差矣

信托是打着政府招牌的p2p? 此言差矣
2019年03月04日 09:0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金融曝光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盗刷、信用卡纠纷、暴力催债、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来源:信托专家 

  在有关公募信托的消息在市场中发酵了两天后。2月28日,银保监会召开吹风会对于公募信托的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做了“澄清”。

  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称,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对于“公募信托产品的认购起点1万元”这一信息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从法律对信托规范来看,信托的募集方式有值得研究和拓展的空间。”赖秀福补充说。

  一个信托计划的投资金额不能低于100万元,其实这有让一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甚至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并不知道信托,认为信托投资和P2P投资是一样的性质,有时候打着政府的招牌,但是事实上也并不安全。可是,尽管投资者们都如此谨慎,那么,你们真的没有买过信托吗?

  首先,信托和银行、保险、证券共同组成中国的金融市场,受中国例法《信托法》保护,它的设立和构建就是和P2P公司大大不同的。一个信托计划是要通过在银监会的备案才可以进行发行。

  你以为你并没有买过信托,但事实上,你买的大部分银行理财,底层投向都是投向于信托的。

  银行理财是一种大众化的理财方式,认购起点低,操作便捷,期限灵活,是不少家庭小额短期闲置资金的重要投资方式。信托理财则更受高净值客户的青睐,投资起点更高但收益也更高,投资方向更灵活,还可实现跨资产、跨周期的配置。

  尽管如此,信托产品有大半是通过银行卖出去的。根据相关机构对银行2017年发售的理财产品进行统计发现,2017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选择通过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基金公司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等中间渠道的占比41.51%。

  其中涉及信托计划的产品占25.14%,涉及券商资管计划的产品占36.18%,涉及基金公司资管计划的占17.10%,涉及保险资管计划的占5.91%。

  大多数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仅选择某一种渠道进行投资,通常会通过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等的组合形式进行投资。

  尽管公募信托预计短期内难、难以大面积铺开,但是“一个新规,改变格局。”信托将会为更多人所知,成为更多人投资理财的方向与选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唐婧

信托 赖秀福 公募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青农商行 002958 3.96
  • 03-12 每日互动 300766 --
  • 03-06 金时科技 002951 --
  • 03-05 上海瀚讯 300762 16.2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