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青丝变白发 扎根三线志不移

50年青丝变白发 扎根三线志不移
2024年10月14日 08:47 中国妇女报
    刘新常、沈桂珍夫妇。 资阳市妇联供图    刘新常、沈桂珍夫妇。 资阳市妇联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一个楼栋整齐排列、绿树成荫的小区里,每天早晚都有一对年近八旬的老夫妻,牵着手悠悠散步。

    小区里,几乎人人都认识这对带有北京口音的老夫妻,他们已在此牵手度过了50余年。当年,祖国的一声召唤让刘新常和沈桂珍相继来此投身“三线建设”。他们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资阳的变迁和日新月异,并收获了一段走过半个多世纪,仍旧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幸福婚姻,以“白首不相离”的真爱携手度过平淡幸福的岁月。

    共赴三线

    20世纪60年代,国家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启动“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开始后,全国各地建设队伍陆续集中到三线地区,期间,在资阳市建设了新中国自建的第一座现代化内燃机车工厂——铁道部资阳内燃机车工厂(现为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乘着成渝铁路,意气风发地走进工厂,其中就有刘新常。彼时,他已是机车液体传动装置技术方面的青年骨干,就业于被誉为“中国火车头的摇篮”的青岛四方机厂(现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1972年,北京人刘新常从青岛的大厂来到资阳,参与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内燃机车的制造。1973年9月18日,首台由“资阳内燃机车厂”自主制造的东方红2型液力传动调车机车轰鸣而出,向世界宣告:中国西南地区已成功孕育出首台自主研发的内燃机车。那一刻刘新常激动万分,与远在陕西省安塞县“三下乡”的妻子沈桂珍分享喜悦,邀请她一起来资阳,共同投身“三线建设”,沈桂珍即刻答应。

    1974年,沈桂珍来到资阳,和刘新常一起住进了工厂安排的25平方米的小房。原本从事话务员工作的沈桂珍,走进工厂从头学习,成为一名高压室配电工。

    从此,两人就在资阳扎下根,成了“新资阳人”,勤勤恳恳驻守在生产一线30余年,直至退休。

    相濡以沫

    “北京、青岛,最后留在资阳,选这条路,我这辈子从没后悔,因为有她。”因病而说话不太流畅的刘新常,字字用力、恳切地说着,并轻拍着沈桂珍。

    刘新常去年突发急病,沈桂珍第一时间叫来急救车,在医院不眠不休地守了刘新常几个月。由于救护及时,陪护到位,刘新常恢复得很好。“她也七十多岁了,硬是几个月睡在医院陪护床上,寸步不离。”刘新常说。

    “我生病时,你不也这么跑前跑后地陪我吗?”沈桂珍抢过话头说,她早些年做了手术,是刘新常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让她到了古稀之年,却比前十年的身体还好。

    “当年看中他就是因为觉得他可靠。”刘新常是沈桂珍哥哥的同学,儿时经常能见到。在她眼里,哥哥的这位好朋友长得不错,人也踏实。让沈桂珍没想到的是,她在陕西“三下乡”时收到了刘新常的来信。两人书信往来,暗生情愫。回家探亲征得家人同意后,他们走到了一起。虽然当时一人在青岛,一人在陕西,他们仍在1972年的金秋时节回到北京领了结婚证。

    刘新常到资阳投身“三线建设”后,沈桂珍毅然跟随,来到资阳内燃机车工厂,当时这里还是一个“想去趟城里百货大楼,都不容易”的地方。

    初到资阳时的艰苦环境,全部从头学起的工作内容,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等等诸多困难,几乎没在沈桂珍的脑海中留下多少印记,她的记忆里全是他们夫妻二人在一起的奋斗和幸福,“因为有他在,他在哪儿,家在哪儿。”烫着一头细卷发的沈桂珍,看着刘新常,略带羞涩,又无比坚定地说。

    相互欣赏

    当“他一直很爱我”“我是真的爱她”这样的真挚话语,频繁从一对已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八旬夫妻口中说出时,不由让人感叹这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说起“爱”,刘新常的解读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他欣赏沈桂珍的纯真和善良。初到资阳时,人生地不熟,友善的沈桂珍很快就和邻里、同事们相识相熟,互帮互助,让他这个“内向”的人,不只感受到了小家的温暖,还得到了工厂大家庭的关照。当他忙于工作、学习时,沈桂珍照顾儿女、料理家务,从无怨言。而当他选择坚持在生产一线时,沈桂珍也对他这份笃定“从无二话”。

    沈桂珍则觉得在别人眼中沉默寡言的刘新常,机灵又通透,肯动脑有技术,有胸怀不固执,是个“很了不起的男人”。沈桂珍讲述,工作生活中难免遇到棘手的事情,都因为刘新常的灵活处理,得以顺利地解决。虽然两人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他们总能有商有量,最后达成一致,从来没有“闹得不可开交”。“日子平平淡淡,但有滋有味,非常幸福”。

    如今,刘新常和沈桂珍已住进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房间里摆满了各类生活用品、装饰和挂饰,窗台上摆着绿植,房间没有刻意收拾,却处处透露着温馨。

    出门散步时,刘新常会时不时地感慨城市的变化:“如今环境多好,马路好宽,高楼林立。”“天府机场离咱近,高速公路有两条,有两个火车站,以后还有从成都到资阳的地铁,老年人几元钱就能到成都……”每当这时,沈桂珍就会接过话茬:“国家发展繁荣,家庭才会幸福美满啊!”

原标题:50年青丝变白发 扎根三线志不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刘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21.23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