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考了,孩子和家长都紧张,怎么办?“五问”考前心理调节

要高考了,孩子和家长都紧张,怎么办?“五问”考前心理调节
2024年06月03日 19:51 上观新闻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又到考试季,有些考生希望考好、但又怕考砸,想要放松、心中却总惦记着考试,复习时集中不了注意力,睡不好吃不下,难免烦躁不安……面临学习生涯中的重大考试,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考前,晋元高级中学学生发展协同服务部主任、心理教师张文渊送给家长四个字——“淡、略、慢、静”,希望家长转变为陪伴和引导的角色,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尝试接纳孩子的特点和不安,成为最好的陪伴者。

问:面对考试,有的孩子为何特别容易紧张,甚至产生困扰?

答: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孩子自我期望过高,总梦想着考出超出自己实际水平的成绩,可考试越来越近,模拟考成绩没有起色,感到力不从心,紧张和焦虑油然而生。有些孩子自尊心过强,平时是学霸,被老师、家长、同学寄予厚望,比一般孩子更害怕在重要考试中失败、丢脸。有些孩子自信心不足、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甚至把考得好归结于运气,把考不好归结于学习能力。还有些孩子习惯性焦虑,平时容易紧张,面对重大考试更紧张。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属于哪种情况。

问: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家长特别关注?

答:考生出现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很正常,还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过度焦虑,需要及时调节。

当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要特别注意。比如:心理上表现出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烦躁、易怒、不安、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思维迟滞等;生理上表现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坐立不安、头痛、食欲不振、经常失眠等。当孩子出现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时,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理解孩子产生的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地鼓励和支持。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及时寻求心理专家等专业力量。

问:孩子考试前紧张,家长通常可以怎么做?

答:考试前紧张,也是孩子有自律性和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当孩子过度焦虑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最近一年来的实际学习情况,讨论一下,重新调整目标,将目标定位在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范围内。一些孩子在考试前总容易做最坏的打算,此时应当以鼓励为主,和孩子一起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优势,并给予积极暗示: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一定会有好结果。

同时,提醒孩子保持规律作息、学会放松,缓解焦虑情绪,正确认识考试。考试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唯一一次选择的机会。

问:孩子参加高考,家长的心情往往有几分紧张和焦虑,此时需注意哪些?

答:如果家长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焦虑和烦躁会传递给孩子,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首先,稳定情绪,不转嫁压力。其次,相信孩子,不过度唠叨,鼓励为主,不否定孩子。适时适度的鼓励对备考的孩子而言很关键。如果孩子出现失误,家长要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失败。最后,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切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

问:面对考试季,对于家长调节情绪和压力,有何建议?

答:不少家长可能有这样的体验:要考试了,想要和孩子多交流,孩子却嫌烦。送给家长四个字——“淡、略、慢、静”。淡——家长要淡定地面对考试,不要因为考试而刻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略——家长要相信孩子,适当学会忽略,不过度卷入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空间,也给自己一些空间;慢——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将语速放慢一些,语调柔和一些,有助于平静情绪,将平和的状态传递给孩子;静——有些家长在临考前会不断唠叨考试的重要性,家长要控制自己,在焦虑情绪消除之前不说话,沉默能缓和气氛,让自己慢慢冷静下来。

原标题:要高考了,孩子和家长都紧张,怎么办?“五问”考前心理调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考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