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贷”不是洪水猛兽,但风险要讲透

“气球贷”不是洪水猛兽,但风险要讲透
2024年06月02日 22:30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在接二连三的房地产松绑“组合拳”之后,“气球贷”的出现实际不足为奇。

  近日,由平安银行推出的按揭贷款特色还款方式“气球贷”成为舆论的焦点,尽管“气球贷”并非洪水猛兽,但其潜在风险仍需我们深入了解和防范。

  “气球贷”,简而言之就是长贷短供,前期每期还款金额较小,在贷款到期日还款金额较大,这种“前小后大”的还款模式,如同吹气球一般。

  大众对“气球贷”的认知,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曾一度受到多家银行的青睐,但因其与炒房等问题的关联,很快便被监管部门叫停。

  与普通的还款方式相比,“气球贷”前期每期的还款金额较小,有助于减轻购房者压力,激发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当前,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1.8亿外出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还不高,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带来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

  近年来,“气球贷”在经营贷和消费贷领域重新找到了生存空间,成为不少银行的产品之一。

  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急于一时,这是“气球贷”的核心竞争力。先息后本也好、等额本息也好,每一种还款方式都需要合规性与风险管理。

  因此,“气球贷”不是洪水猛兽,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用大惊小怪。房地产市场走向新一轮宽松,房地产金融松绑并不违和。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提振市场信心,形成新的良性供需循环,是当务之急。此外,通过因城施策,也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分散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微观来看,当前,“气球贷”的适用范围很有限,住房按揭领域涉及的银行也仅为个例。没必要一惊一乍。

  任何金融产品都有其两面性。购房按揭贷款是一项长期且稳定的支出,购房者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资金安排能力。如果购房者的资质不够理想,或者收入预期未能如愿增长,那么在贷款期末一次性偿还本金的压力将会十分巨大,甚至可能导致购房者出现违约,进而对银行的资金安全构成威胁。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推出“气球贷”这类创新产品,固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但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银行在推广此类产品时,必须充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此时也非彼时。购房者的收入状况出现了很多变化和新情况,对待“气球贷”产品,关键在于还款能力匹配,以及如何约束违约风险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选择“气球贷”这种还款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确保能够按时足额还款;对于银行而言,则应审慎评估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稳健运行。

  文 /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