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金价长期走势的六个典型化事实

2024年05月30日10:09    作者:温彬  

  意见领袖 | 温彬 李鑫

  摘要

  从2022年10月至今,本轮黄金牛市年均涨幅已经超过20%,其中今年以来更是大涨逾17%。从历史上看,金价一旦录得年度上涨,则有近一半的概率年度涨幅超过20%,所以并不排除后续金价仍有上涨空间。然而从各项重要的比价指标均可看出,目前金价已处于较高位水平,通过投资黄金进一步获得超额收益的空间已经不大。当然,如果仅考虑抗通胀的话,那么即便在阶段性价格高点购金,如果长期持有,金价仍能够跑赢通胀。

  在本轮暴涨的过程中,金价与其他一些变量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均已被打破,甚至今年以来金价走势与美元指数的短期变化也基本脱钩。而诸如美债危机、地缘风险、央行购金等,则逐渐成为推升金价的主要因素,不过长期来看这些因素与金价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其更多是阶段性的作为投资投机者借以炒作的话题。在黄金市场依然由金融投资主导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在阶段性震荡结束后,未来金价走势大概率还是会回归到一系列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去。

  受全球通胀、地缘冲突、美债危机、央行购金等因素影响,2022年10月至今,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以来更是屡创历史新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金价长期走势的诸多典型化事实一一进行梳理,从而构建起对黄金属性、黄金市场及黄金价格的系统分析框架,以期对研判金价走势以及黄金投资有所助益。

  一、典型化事实之一:金价周期涨跌幅度有收窄之势

  1970年至今,黄金价格走势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70-1980年间的快速上涨阶段,1980-1999年间的波动下行阶段,1999-2011年间的持续上涨阶段,2011年至今的高位震荡阶段。而其中每个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牛市期和熊市期。此前五轮牛市期和五轮熊市期的平均时长约63个月。目前正处于第六轮牛市期之中。具体可参见表1的汇总,图1则是汇总表的一个简略示意图。

  随时间推移,金价涨跌幅度有收窄趋势。从上表和上图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价格的变化幅度总体呈现出缩小趋势。在1987-1999年长达12年的熊市开启之前,金价每轮牛市年均涨幅基本上在20%以上,甚至一度超过80%,每轮熊市年均跌幅最小也接近20%。而在此后的35年间,各轮牛/熊市的涨跌幅度均难以达到之前的水平。不过本轮牛市截至4月末年均涨幅已高达24%。

  1987年之前,特别是1980年之前,金价大幅上涨或许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此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价格已经严重低估,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积累的上涨动能短期释放。二是以石油危机为爆发点,19世纪70年代,全球面临着极高通胀的局面,这给予金价强有力的支撑。以美国为例,在本轮全球通胀的最高峰时,2022年美国CPI年度增速为8%,而整个70年代美国CPI平均年度增速就高达7.1%三是高通胀令各国法定货币价值缩水,同时旧的货币体系崩溃而新的货币体系尚未稳固的情况下,黄金在许多人心目中仍有较强的货币属性,岁数大一些的人甚至曾使用过金币。直到1984年,黄金在各国官方总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高达40%以上,而进入21世纪后,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0%左右。

  一方面,当前全球通胀水平已经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另一方面,相较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初期,如今黄金的货币属性已经十分淡化。人们已很难设想黄金会再次成为世界货币,而在各国央行中亲身经历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人都已是少数。不夸张的讲,从支付结算的角度看,当前黄金不见得比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使用更加广泛。因此本轮牛市期金价年均涨幅恐怕不可能达到19世纪70年代的水平,目前本轮牛市24%的年均涨幅或许已经是很高的水平。假设按如此涨幅至今年年底,金价将突破2600美元/盎司;不过假如金价年内就突破这一点位,则后续大幅回调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二、典型化事实之一:金价更易现中短期爆发式上涨

  长期来看,投资黄金并不比投资美股的回报率更高。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2月,美国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崩溃。此后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开始快速上涨,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在1971年末是43.63美元/盎司,而截至2023年末已经涨至2062.40美元/盎司,52年间金价上涨46倍,年均涨幅高达7.7%。不过,同期来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52年间分别上涨41倍、46倍,与金价历史涨幅大体相当,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同期上涨131倍,远高于金价涨幅。

  金价年度(或月度)涨幅的分布情况要较美股更加极端。与其他许多资产类似,金价长期上涨并非是以每年大体稳定的幅度在进行,而总是表现为阶段性的爆发式上涨。不过,将黄金价格年度(或月度)变化的概率分布情况与美股指数相应分布情况做对比,可以看到金价涨幅的概率分布情况要更加极端。金价在过往52年中有31年出现上涨,上涨年份出现的概率接近60%,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和标普指数上涨年份出现的概率均超过70%,这意味着中短期投资美股要更容易获得盈利。然而,金价涨幅超过20%的年份数量(14年)却与道琼斯指数(14年)和标普指数(15年)大体相仿,并且有4年金价涨幅超过40%,而道琼斯指数和标普指数均不曾有过如此大的年度涨幅。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这种价格上涨的集中性:如果仅计算涨幅超过20%的年份的话,那么金价在14年间累计涨幅将高达102倍,远超实际52年涨幅的46倍,这意味着其它年份累计而言是跌的;而道琼斯指数和标普指数则分别在14年、15年间累计涨24倍、36倍,不及实际52年涨幅的41、46倍,这意味着其它年份累计而言还是涨的。对比金价、道指、标普月度涨幅的概率分布,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不再赘述。

  金价年度(或月度)跌幅分布情况与美股无明显差异。尽管从年度或月度来看,金价下跌的概率要比道琼斯指数或标普指数更大,然而一旦录得下跌,则金价年度或月度下跌幅度的概率分布则与道指、标普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无论按年度看还是按月度看,与美股相比,金价更容易出现下跌,但一旦上涨,则有更大的概率出现大幅上涨行情——3/4的概率年度涨幅超过10%,近一半的概率(45%)年度涨幅超过20%。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截至5月29日伦敦现货金价已较去年末上涨13.62%,按照上述统计规律,如果确定本轮金价为趋势性上涨,则不排除后续有继续上涨的可能。然而上述事实同时也意味着把握机遇期对于黄金投资而言要更加重要。如果时机把握不好,譬如在2011年9月以近1900美元/盎司的价格入手,则需要漫长的等待直到2020年7月方能解套。

  三、典型化事实之一:抗通胀源自金价的长期稳定性

  黄金的抗通胀属性难以体现在高频的统计数据上。如今,黄金最为人称道的投资价值就在于其可以“抵抗通胀”。尽管可以举出很多金价走势与通胀关系密切的例子,比如20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金价暴涨,或80、90年代大缓和时期金价持续下跌等等,但从数据上看,金价与通胀之间并未有明显的统计关系。从近20年来看(2004-2023年),以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月均价格同比增速与美国、欧元区、英国、中国CPI月度同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06、0.07、0.27。当然,如果计算CPI的指数值与金价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会显得比较高,但这主要因为二者同时具有长期上涨的趋势性。

  长期来看,金价确实可以抵抗通胀,不过这多少则取决于比较时所选取的起始时点。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与美国CPI指数的比较为例,首先这个基准点必然不能选在20世纪70年代的快速上涨阶段。参照上文阶段划分,如果将起始点选择在1980年末、1984年末或1987年末,则截至2023年末,金价相较于物价分别为持平、上涨1.2倍、上涨0.6倍。这意味着如果长期持有的话,黄金价格确实总能够追上物价的涨幅,但考虑到40年左右的时长,金价“跑赢”通胀的程度并非十分显著。本质上讲,黄金的抗通胀(保值)属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其历史上货币属性的延续,历史上(金本位时期甚至更早)一个阶段的通胀往往会被随之而来的通缩抵消,这导致商品价格(反过来讲也是货币价值)数百年间大致上是较为稳定的。

  通过将黄金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进行比较,也能看出黄金价格的长期稳定性。如果折中考虑选取1987年末作为起始点,截至2023年末,36年间金价相较于全部大宗商品平均价格涨约1.1倍,但金价相较于铜价仅涨约0.4倍,而金价相较于原油价格则是大体持平。因此可以看到,金铜比、金油比尽管始终在起伏不定,但长期看大体又似乎能保持稳定,这也是其能作为几类商品价格走势的判断依据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金价历史走势来看,投资者即便买在金价阶段性高点(如1980年),长期看投资收益仍能弥补通胀,不过如果抓住机遇在金价阶段性低点买入(如1999年、2015年),则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从目前各项比价指标来看,金铜比、金油比尽管没有处在历史最高水平,但也是在较高水平,或许目前并不是一个获取黄金超额收益的好时机。从金价与美国CPI的比值来看,目前也已超过7,历史上看这一比值从未超过8。如果参考美联储一季度预期的年度通胀水平,同时金价与美国CPI比值如果达到8,那么到年末金价将升破2510美元/盎司,这或许可被视作黄金的另一种可能价格上限。

  四、典型化事实之一:黄金避险主要避市场波动之险

  黄金在人们眼中是公认的避险资产,不过本质上看,这种避险仍来自于其抗通胀的属性。理论上讲,在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的时候,历史上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作为货币而存在的黄金,自然会具有规避一国信用货币贬值风险的潜质。例如,当出现贸易摩擦、经济衰退乃至经济金融危机时,人们预期央行将有可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从而导致货币超发,黄金因此得以避险。此外,经济下行也会令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从而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经济风险的背后隐藏的是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更加极端的是,当出现战争或政治动荡的情况下,一国信用货币将面临大幅贬值甚至彻底崩塌的风险,此时黄金将更加成为一种“硬资产”。事实上即便不发生政权的更替,政治风波通常也容易造成经济停滞、市场秩序混乱以及通货膨胀。

  然而,长期来看,衰退风险、政策风险、地缘风险与金价均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关系。无论是黄金价格还是金价增速,与美国经济增速及全球经济增速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相关性。仅从相关系数来看,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GEPU)似乎与金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然而这主要是由二者共同的上升趋势造成的,剔除时间趋势后二者基本上不存在相关性。从图13中也不难看出,除2011-2013年间GEPU与金价走势有一定的趋同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里二者并无明显的关联。更令人惊讶的是,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同样与金价或金价增速几乎没有任何统计上的关系,在海湾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时,黄金均没有明显的避险表现,只有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黄金在2-3月份上涨8%。这意味着大部分时间里,理论上讲与黄金避险最直接相关的地缘政治风险,同样没有反映到金价的走势之中。

  从数据上看,唯一能确认的黄金避险功能就是对金融市场波动风险的规避。2009-2023年间,黄金ETF波动率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74,与欧洲货币ETF波动率指数和原油ETF波动率指数之间相关性也分别为0.68、0.50。可见不同金融市场间存在明显的共振性。从这个角度看,现实中黄金避险功能更多体现为当股市或其他金融市场因某个风险事件出现波动时,部分恐慌性资金从这类风险资产市场中退出,转而寻找所谓的安全资产。事实上,金融市场运行大多数情况下有其自身的逻辑,若一些风险事件并未造成市场恐慌,自然也就不会在金价变化中有所反应。

  今年以来,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及欧洲货币ETF波动率指数均处于较低位水平,原油ETF波动率指数更是呈下行态势,只是4月份各指数短暂上行后又迅速降至低位。尽管不排除后续出现极端风险事件,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话,仅避险因素或难以对金价上涨给予支撑。

  五、典型化事实之五:21世纪以来黄金投资属性凸显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化令黄金市场也加速“金融化”。COMEX黄金期货总持仓量在20世纪80、90年代总体保持在15万张左右,进入21世纪后则快速上升,2007年突破50万张。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 2004年末仅持有95吨黄金,到2007年持有量突破600吨,2009年突破1000吨,此后持有量再未降至600吨以下。从整体的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来看,2004年全年投资需求量为475吨,到2008年则突破1000吨,此后年度需求量再未降至800吨以下。可以说,正是金融资本愈发深度的介入,催生出自20世纪末开始长达12年的黄金大牛市;并且随着金融投资(及投机)在黄金供需中变得愈发重要,其逐渐成为决定金价走势的核心力量。

  由于专业的黄金投资者需要找到黄金定价的锚并形成合理的分析框架,因此,随着专业投资机构主导黄金市场,近十多年来,金价逐渐与一些金融变量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期关系。其中最典型的是如下两组关系:一是金价与美国中长期国债实际收益率负相关。其基本逻辑是将美债收益率视为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因此美债收益率与金价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美债收益率中包含通胀预期的成分,而黄金又是抗通胀资产,故仅由通胀预期上升而造成的美债收益率上涨,并不会对金价带来负面影响。故可从美债收益率中剔除通胀预期成分,仅关注实际美债收益率与金价的关系。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例,观察其历年与金价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形成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大体始于2010年,而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与金价之间形成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大体始于2007年。二是金价与黄金ETF持仓量正相关。这是由于随着黄金ETF持仓量增大到一定规模,其愈发可以反映投资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情况。以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 Gold Trust的持仓量为例,其与金价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数年份保持在0.4以上,并且2009-2022年间始终为正。

  从短期看,金价与美元指数、Comex投机者(管理基金)净多头持仓关系密切。由于黄金在国际市场交易时主要以美元为计价货币,故在大部分针对黄金的短期分析中,对美元指数走势及其背后诸因素的研判占据了大量篇幅;而Comex投机者净多头持仓的短期变化更是与Comex期金价格的短期波动息息相关。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上述两个变量与金价之间并没有较强相关性。

  2022年以来,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动荡,黄金价格走势与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黄金ETF持仓量的变化出现明显背离;而今年以来金价大幅上涨,走势与美元指数的短期变化也基本脱钩。目前只有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的变化可一定程度上解释金价的短期走势,这或许意味着本轮金价大涨或是由市场投机需求所推动。不过在中短期动荡过后,只要黄金市场依然由金融投资所主导,未来金价走势势必会回归到上述诸关系之中。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转向下行,金价中长期确有走强动能,但也需谨防投机者或已过度抢跑了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从而在未来降息预期下调情况下,金价或也有回调风险。

  六、典型化事实之六:美元信用与金价关系略显牵强

  金价定价更关注美元信用“崩塌”而不是黄金自身储备的变化。人们习惯于用美元信用的“崩塌”来解释黄金价格的上涨,这可部分视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甚至更古早的金本位思想的延续。这可从如下事实中很明显的看出来:美元在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与黄金价格呈现出较完美的负相关关系。然而有趣的是,黄金价格与其自身在各国储备中的规模却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之相对应,尽管央行购金近来受到广泛热议,但从过往历史看,全球央行购金量与金价变化之间似乎关系不大。以前与投资需求相比,央行对黄金的需求相对较小,可能能够对这种关联性不强予以解释,但在近两年央行购金力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2023年央行购金量已超投资需求量),这种相关性似乎仍不明显。这意味着,黄金市场关注的仅仅就是美元信用或美元储备,除了某些特殊时点外,央行黄金储备如何变化似乎并不在金价定价的考虑范围内。

  舆论对美元信用“崩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一是美元超发。不过如何衡量美元超发或许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与1971年末相比,2023年末美国基础货币增长66倍,高于同期金价涨幅(46倍),然而由于货币乘数的下降,美国广义货币同期增长28倍,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期更是仅增长6.5倍。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美国广义货币实际上已经超发了,但那时黄金价格是锁定的。不过如果从消费者物价指数看,即便将基期向前推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1944年,2023年美国CPI较之也仅增长16倍。二是美债危机。尤其是在MMT框架下,现如今美债规模“狂飙”将在未来导致或有的货币超发以及美元购买力下降。不过比较美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债务/GDP)与金价走势不难看出,只有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以及新冠疫情初期,美国政府部门杠杆率急升之时,金价也同步出现大幅攀升;其他时候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很强。三是滥用制裁。美国政府利用美元霸权对其他国家频频发起金融制裁,或许可与全球性大通胀并列,成为近两年各国央行大量购金的主要动机之一。

  在美元强周期下,质疑美元信用的合理性或仍要落到通胀上。2016年以来,随着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持续波动下降,人们对于美元信用崩塌的讨论越来越多,国际金价在此阶段也是持续震荡上行。然而,2008年至今是美元长周期走势中的一个上升期,在美元相较其他货币并未走弱相反还在走强的情况下,质疑美元信用或许多少有些奇怪。除非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或将再次回到金本位,否则对于全球大多数国家、机构和个人而言,因质疑美元信用(或购买力)而增持黄金的较合理逻辑最终只能是归结到抗通胀上。而与之相关的几个因素,如美债危机、地缘风险、央行购金等,或许阶段性的对黄金供需有所影响,但长期来看与金价走势的关系并不明显,很多时候这些因素似乎只是相继作为金融投机炒作的噱头而存在。

  历史上看,美元周期由强转弱通常会伴随着美债利率破位下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明显转向),美国失业率加速上行(经济明显衰退),或是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美元国际地位下降)等现象,然而到目前为止上述诸现象还均未出现。因此,强美元周期或许仍将延续,至于美元信用“崩塌”则会更加遥远。不过,美元在各国储备中的份额总体上确实仍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态势,这或许能对金价有所支撑。但如果没有金融资本再度借助某些美元信用相关话题投机炒作的话,仅从抗通胀角度看,在全球通胀已日益接近于合理水平的情况下,当下投资黄金或将很难再获得超额回报。

  七、总结

  从2022年10月至今,本轮黄金牛市年均涨幅已经超过20%,其中今年以来更是大涨逾17%。从历史上看,金价一旦录得年度上涨,则有近一半的概率年度涨幅超过20%,所以并不排除后续金价仍有上涨空间。然而从各项重要的比价指标均可看出,目前金价已处于较高位水平,通过投资黄金进一步获得超额收益的空间已经不大。当然,如果仅考虑抗通胀的话,那么即便在阶段性价格高点购金,如果长期持有,金价仍能够跑赢通胀。

  在本轮暴涨的过程中,金价与其他一些变量(如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黄金ETF持仓量)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均已被打破,甚至今年以来金价走势与美元指数的短期变化也基本脱钩。而诸如美债危机、地缘风险、央行购金等,则逐渐成为推升金价的主要因素,不过长期来看这些因素与金价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其更多是阶段性的作为投资投机者借以炒作的话题。在黄金市场依然由金融投资主导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在阶段性震荡结束后,未来金价走势大概率还是会回归到一系列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去。

  就当前的金价涨势而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大致测算接下来金价上涨的空间。综合来看,年内金价若涨至2510美元/盎司以上,投资就需格外谨慎;金价若冲破2600美元/盎司,则大幅回落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讲金价均指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金价。就国内金价而言,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年份以人民币计价的金价变化主要是由国际金价变动所主导,只有个别年份(2008、2014、2018、2022)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大。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平稳,故国内金价走势与国际金价走势趋同。若参照上文测算的国际金价点位,且保持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和国内金价溢价率不变,则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价格若涨至595元/克以上,投资就需格外谨慎;若涨至616元/克以上,则大幅回落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