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邦蚝油造假疑云3个月后,多少人抛弃了它?|BUG

厨邦蚝油造假疑云3个月后,多少人抛弃了它?|BUG
2024年05月30日 07:40 新浪财经

  文|新浪财经 原祎鸣

  距离“前高管实名举报厨邦蚝油造假”事件已过去3个月,虽然官方尚无明确定论,但已有不少消费者抛弃了该品牌。

  根据近期微博的一份投票显示,有超六成消费者从没买过厨邦,超五分之一的消费者选择放弃。

  从财报层面来看,厨邦的母公司中炬高新正陷入“泥潭”。其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持续面临着酱油界“老大”海天味业、后起之秀千禾味业,以及快速增长的复合调味品的挤压。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厨邦已经掉了队,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中炬高新没有给厨邦注入新的资源。“现在的厨邦,母公司既让厨邦跑,又不给厨邦吃草。可以预测的是,未来的厨邦将更加艰难。”

  “造假问题解决了吗?”

  根据微博一份投票显示,有63.5%的消费者没有买过厨邦,另有19.7%,近五分之一的消费者曾经选购过厨邦但现在不会选择购买,只有占比15%的消费者一直在回购厨邦酱油。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投票下有网友留言称,“造假问题解决了吗?”

  上述网友提及的问题系今年3月,厨邦前生产总监高听明实名举报厨邦蚝油造假,称美味鲜公司委托生产的厨邦系列蚝油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广东厨邦食品涉嫌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造假,骗取2亿元国家补贴。

  根据媒体报道,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厨邦选择了大量添加味精等添加剂以替代蚝汁,以弥补蚝油汁含量不足的问题,厨邦蚝油中味精的占比高达98.4%,不符合蚝油的国家标准GB/T21999对蚝油的定义。而为掩盖这一事实,厨邦对蚝汁进行稀释扩大10倍处理,使其在配料表上排名第二,但实际上真正的蚝汁含量只能在第六位。

  此外,厨邦酱油一直以来的“晒足180天”广告语真实性也被质疑。高听明称,厨邦酱油的酿造周期远未达到180天,而是通过将不同时间段的酱油混合使用,以达到宣传中的天数。

  此前,中炬高新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上述事件均为缺乏事实依据的不实报道。

  虽然截至目前,相关披露调查结果仍然没有被披露,但厨邦的信任危机仍然没有解除。毕竟调味品属于食品,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信任不会在短时间内重建。

  除了信任危机,从大环境来看,厨邦近年来承压也较为严重。根据其母公司中炬高新披露的财报数据,2023年,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51.39亿元,同比下降3.78%。虽然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9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但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24亿元,同比下降5.79%,这是继2021年、2022年的7.18亿元、5.56亿元之后连续第三年的下降。

  而在中炬高新的业务中,调味品业务在营收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调味品业务主要由中炬高新旗下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美味鲜”)贡献,美味鲜下又分有美味鲜和厨邦两个品牌。2023年,中炬高新的调味品销售收入为49.32亿元,占2023年度营业收入的95.97%,但这部分业务同比减少0.45%。

  赛道同质化严重,价格驱动竞争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酱油老二”厨邦、“调味品老二”中炬高新的发展落后了。在如今的中国调味品市场,海天味业是酱油界的“老大”,第三是千禾味业。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此前,调味品行业整体快速增长,相比较之下厨邦不进则退,前有海天味业这个巨头,后有千禾味业等后起之秀,厨邦面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

  但走到如今的时代,传统调味品已经过了高速增长的年代,进入存量竞争,相比之下复合调味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为原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的产品)增速高于调味品整体行业。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复合调品市场规模约为1588亿元,预计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与此同时,基础调味品增速放缓,复合调味品增速显著高于整个调味品行业增速,同时市场占比不断提高,从2014年25%的市场占比在2020年提升至36%。

  如今,头部企业都在布局复合调味品,厨邦也推出了火锅底料、火锅鲜蚝油等。但沈萌认为,对于现在的厨邦而言,直接切入复合调味品赛道并不是好选择。“市场的容量有限,调味品的消费量不可能无限增长。但头部企业前期都集中进行了产能扩张,如今出现了泡沫化的竞争趋势。”沈萌称。

  此外,在他看来,复合调味品存在不确定性,如今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看法仍然存在争议,且调味品越复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企业的实力仍然聚集在生产方面而非研发创新方面,对于新型产品的布局仍然要慎重,否则更容易给自己带来不确定性或者麻烦。”沈萌告诉新浪财经。

  在其看来,如果厨邦未来继续遵循传统的生产扩张模式,很可能未来的道路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不过,沈萌对传统调味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悲观,称其仍然有品质和品类的扩张空间。以日本龟甲万酱油为例,其创于166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全球最知名的顶尖酱油品牌之一,主要系其在持续不断地推进调味品技术的研发,在品质和品类上不断地挖掘,推出针对寿司等不同日餐的细分酱油。

  但从中炬高新的财报可以看出,研发费用占比极低,且并没有显著提高研发占比。2023年,中炬高新的研发费用为1.81亿元,仅占总营收的3.5%。

  而在传统调味品总体研发费用占比都不高的情况下,沈萌指出,如今市面上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各个品牌也不会有显著的口味区别,成为价格驱动竞争,而非产品驱动竞争的竞争格局。

  专家:想增长,要先解决所有权问题

  近年来,厨邦的疲软主要责任可能要归于母公司中炬高新。根据官方介绍,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两年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首家上市公司,致力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管理。

  换言之,厨邦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与调味品毫不相关。上市后,在调味品快速增长的年代,中炬高新收购了生产经营酱料及调味品的中山市美味鲜食品总厂,即美味鲜的前身。

  2004年,中炬高新给美味鲜投入巨资进行改进和扩产,并定下年销售10个亿的计划。2005年,中炬高新打造出品牌——厨邦,日后成了美味鲜中最响亮的招牌。

  但2015年宝能系闯入,中炬高新在4年之后易主。近年来,中炬高新又不断陷入股权纠纷,面临着宝能和中山国资委的拉扯。

  在沈萌看来,虽然调味品业务在今日占中炬高新绝对的营收比重,但是母公司主业并非食品行业,宝能看中的是中炬高新上市公司的壳以及土地资源,而厨邦可以帮助中炬高新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保证上市公司可以进一步得到融资。

  “对于做房地产的企业来说,很难真正关注酱油醋等细分消费品行业,这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也因此,在宝能的旗下,厨邦的地位很尴尬,虽然它给上市公司贡献了最大的收益,但实际上又不是上市公司的嫡亲儿子,能够得到的资源也并不多。”

  沈萌认为,在前些年宝能整体经营状况好的时候,厨邦仍能得到持续性的推广和投入,打造出耳熟能详的“晒足180天”等广告语,但后来随着宝能的实力受损,厨邦这个非核心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厨邦的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成本都会受到压缩。

  但是归根结底,厨邦想要迎来高速增长,都要中炬高新解决所有权的问题。“中炬高新要看清楚厨邦的地位,到底厨邦是一个不断在给婆家干活还吃不饱饭的童养媳,还是让其拥有一个独立的、清晰的成长路径。”若不解决上述问题,单纯考虑厨邦能否回归高速增长是没有意义的。“目前来看,中炬高新对厨邦的要求是,又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时至今日,这家成立19年的厨邦品牌深陷信任危机没有解决,传统调味品巨头在不断挤压厨邦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复合调味品的增长又进一步挤压了厨邦的生存空间。而厨邦又无法获得持续的资源投入,研发和投放的实力都有所受损。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厨邦面临的将会是更艰难的挑战。

  (新浪财经全新推出《BUG》栏目,旨在揭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就像软件中的BUG一样,需要被发现、指出并修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郝欣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