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建引领促经济转型升级
● 本报记者 于蒙蒙
90家A股公司,1.48万亿元市值规模,3家市值千亿元行业龙头——这是河南资本市场近年来交出的一份优异成绩单。河南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证监局始终以党建为统领,推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举措在河南辖区落实落细,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着力提高市场主体发展质量,主动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大局和河南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大局。
服务地方经济成绩显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河南资本市场茁壮成长,孕育了诸多优秀公众公司。截至2021年5月31日,河南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8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0家,居全国第12位;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1.48万亿元,居全国第14位。牧原股份、双汇发展、洛阳钼业3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超百亿元公司22家。
特别是在去年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中,河南上市公司体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87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689.38亿元、净利润524.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8%、65.71%,增长率居全国第5位;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14%和25.68%,同比分别上升2.66个百分点和14.28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头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双汇发展、宇通客车、洛阳钼业、龙蟒佰利、郑煤机、牧原股份聚焦主业发展,实现行业领跑。6家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合计占全省上市公司总额的45.68%和76.35%,同比增加7.44个百分点和17.83个百分点。这些公司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带动了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增强了地方经济竞争力和发展后劲。2020年,河南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57.21亿元,同比增长7.97%。近五成上市公司近3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三成公司连续3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羊,有力带动了河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河南上市公司群体蓬勃成长背后,离不开背后监管部门的悉心呵护。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河南证监局加大拟上市公司培育力度,与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剖析问题症结,研究改进措施;推动实现上交所、深交所、股转公司三大服务基地在河南落地,就近精准服务河南各类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推动河南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企业上市公司挂牌的政策支持,各省辖市也相继出台企业上市奖补政策。
“四箭齐发”促高质量发展
谈及工作成果,上述相关负责人将其归功于党建的引领作用。“河南证监局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稳健的工作定力,努力把握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认真领会会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核心要义,坚决落实防风险的‘硬任务’,强监管的‘硬指标’和谋发展的‘硬道理’,拿出担责的勇气和亮剑的魄力,将会党委决策部署转化为落地见效的具体工作措施。”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南证监局对内不断推进三化建设,监管干部勇担当、善作为的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强化纪律约束,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双人接待、公务回避、与监管对象正常交往等廉政纪律要求,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流程,从严管理干部,展现河南证监局监管人员的良好风貌,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文化。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河南证监局强调,既要服务郑州市提高经济首位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国家人才高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也要借A股上市公司全省“全覆盖”的东风加大对传统农业地市的服务力度,以上市公司为引领促进产业集聚和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耦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在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河南证监局欲“四箭齐发”提升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开展党史教育,以党建为统领推动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在河南落地,在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中出实招、见实效。二是紧抓注册制改革机遇,落实“双创”要求,服务新经济,大力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精准做好辖区市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持续压降风险上市公司数量,力保股权质押风险不反弹,推动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稳妥防范化解私募基金、证券期货机构风险。四是全面落实零容忍方针,依法从严监管执法。加强各类市场主体监管,压实监管责任;强化市场法制诚信建设,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