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新闻周刊丨美国窃听欧洲盟友 丹麦何以成为帮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周,全球媒体都在关注一起丑闻——美国窃听盟友。
根据丹麦广播公司公布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美国扮演现实版的“黑客帝国”和窃密大户的真实面目被曝光,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夕的微妙时刻,引起不小的风波。
6月3日,七国集团卫生部长会议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七国集团表示将加强疫苗临床试验合作与成果分享。然而,在另一个领域,G7却是各怀心思,甚至忧心忡忡。
5月3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德法部长理事会的默克尔看起来神情严肃,她知道自己被美国盟友窃听,而帮凶是邻国丹麦。
德国总理默克尔:我们要求澄清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对美国和丹麦隔空喊话,表示窃听盟友不可接受。
法国总统 马克龙:我们已经要求丹麦和美国伙伴提供有关此事前因后果的所有相关资料,我们正在等待答复。
当地时间5月30日,丹麦最大的全国性媒体丹麦广播公司发布了一篇特别报道:
国防情报局允许美国通过丹麦的互联网电缆监视安格拉·默克尔以及法国、挪威和瑞典的高级政要。
丹麦广播公司称,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走访,与9个可以接触到丹麦国防情报局机密信息的消息人士多次会面后,大体还原了一份在2015年5月就已完成,却被丹麦国防情报局秘密隐藏的绝密调查报告——“邓哈默行动”报告(Operation Dunhammer)。
根据“邓哈默行动”报告,在2012年至2014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的海底互联网电缆登陆点获取数据,秘密监听、监视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国政要的电话和短信交谈内容,其中作为欧洲领头羊的德国是遭受窃听的重灾区,总理默克尔、时任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时任反对党领袖施泰因布吕克都在美国的窃听列表之中。
德国前反对党领袖 施泰因布吕克:友好国家的情报部门拦截和窃听盟友的高级代表,这太荒唐了。这表明它们只顾自己,这是一桩丑闻。
德国政府发言人 赛贝特:德国联邦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份报告,正在与所有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机构联系,以澄清此事。
瑞典国防大臣 胡尔特奎斯特:我们得知此事后立刻认真对待,我已经联系了丹麦国防大臣。瑞典方面提出了几个问题,是否使用了丹麦系统和平台窃听瑞典政客和官员,是否还有其他国家参与其中。
丹麦,地处北欧咽喉要道,南与德国接壤,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因此多条连接荷兰、英国、挪威、瑞典与德国的海底电缆,都将关键登陆点建在丹麦境内,使得这个北欧小国成为了欧洲海底电缆的一个枢纽,也让美国盯上了这座“情报的金矿”。
据丹麦报纸《柏林斯克》披露,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与位于东西方对峙前沿地带的丹麦秘密缔结了“电缆协议”,根据该协议,丹麦允许美国访问经过丹麦的电缆。几十年来该协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但协议要求历任丹麦国防大臣在同一张纸上签名,以表明他们知悉此事。
在美国的帮助下,丹麦国防情报局在哥本哈根东南方向的阿迈厄岛上建立了一个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以便两国情报机构都能够利用美国网络监控截获到的信息。
半岛电视台称,此举是为了防范对手国家。
间谍、窃听、情报战,美国对此并不陌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冷战高峰时期,美国海军、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曾联合执行过代号为 “常春藤之铃”的秘密行动。
美国“比目鱼”号潜艇通过鄂霍次克海的苏联海缆安装窃听器,在长达10年的时间窃听经由电缆传输的信息,了解苏联的潜艇和导弹技术,并由此在裁军谈判中占据先机。
美国军事作家克雷格·里德在其著作《红色十一月》里写道:这就好像把耳朵贴在苏联人的墙上。
在冷战结束几十年后,美国又把窃听的耳朵贴在了盟友的墙上。
根据“邓哈默行动”报告,由于获得了从丹麦通信电缆访问原始数据的权限,美国国家安全局以电话号码为关键词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并使用一款专门研发的、名叫Xkeyscore的分析软件,就能够截获经由电缆传输的目标欧洲国家官员的往来电话、短信以及电子讯息。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 库里茨:我对发生这样的丑闻感到十分失望,因为我认为滥用对盟友的信任是非常危险的。建立信任十分困难,但是破坏信任却十分容易。
而对于美国的秘密窃听行动,丹麦政府可能早已心知肚明。
根据丹麦广播公司的报道,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事件后,丹麦国防情报局就在2014年成立了一个由情报人员、黑客和分析师组成的独立调查小组,秘密调查丹麦和美国的“情报合作”情况,代号“邓哈默行动”。
2015年,调查小组向丹麦国防情报局提交了“邓哈默行动”报告,其中详细记录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欧洲盟友的真实情况。
真相已经了然,但却并没有因此浮出水面,这份内部调查报告被锁进了丹麦国防情报局的抽屉,没有继续上报,并且此后各方都对此守口如瓶。
直到2018年,一名调查小组成员对于“邓哈默行动”报告的石沉大海非常不满,把丹麦国防情报局告到了丹麦情报工作的监管机构。在监管机构的多次要求下,直到2019年,国防情报局才开始配合监管机构,提供相关信息。
“邓哈默行动”报告中涉及大量机密信息,一直没有被公开。
但据德国之声报道,报告中还披露了丹麦情报部门帮助美方窃听了丹麦外交部、财政部以一家丹麦军火制造商,以确保丹麦是从美方订购军用飞机,而不是从欧洲其他国家。在发现两国情报部门之间竟有如此合作后,2019年底,监管机构对国防情报局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其中一条便是“未能对可能的外国间谍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跟进调查”,2020年,包括国防情报局局长在内,几乎整个国防情报局的领导班子都因此事下台。
在法国24电视台看来,为美国的窃听活动开绿灯,不但让丹麦获得了比德国这样的欧洲大国更丰富的情报资源,更重要的是还赋予了丹麦政府在华盛顿更多的影响力。
德国联邦议院调查窃听事件委员会负责人森斯伯格(Patrick Sensburg)直言:这与友谊无关,与道德伦理上的愿望无关,而只与利益有关。
不仅如此,随着北极地区博弈加剧,丹麦拥有北极圈内极具地缘战略价值的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提出要购买格陵兰岛,在遭到拒绝后还表示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的回应很“讨厌”。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 威根德:欧盟委员会对此没有什么好评论的,国家情报工作属于各成员国的职权,应当由成员国自己的机构来处理。
6月1日,在事发3天后,白宫首席副新闻秘书皮埃尔回应了窃听事件。
白宫首席副新闻秘书 皮埃尔:美国将继续通过国家安全局与欧洲盟友展开合作,并回应一切质疑。
这番空洞套话并没能让美国网友信服。
截至6月5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依然没有对此事做出公开回应。
而在斯诺登看来,拜登已经为在不久后的欧洲之行中如何回应这一话题,做了充分的准备。
要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窃听的2012年至2014年,正是拜登担任美国副总统时期。这很难不引发一些遐想。
下周,拜登将开启上任后的首度出访,前往英国参加G7领导人峰会,随后赶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试图推进建立所谓的“民主国家联盟”。
而当所谓的“民主”遭遇了悍然窃听,在德国《柏林日报》看来,这给了目前正在热炒“跨大西洋关系”的欧洲国家当头一棒,也给拜登的欧洲之行蒙上了阴影。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窃听在盟国之间是不可接受的,在欧盟间更是如此”。
事实上,法美曾于1980年和2010年两次达成互不窃听协议,但美国根本没有遵守。
在瑞典情报分析学教授阿格里尔(Wilhelm Agrell)看来,“政客们对外肯定要表现得很震惊、很愤怒并要求彻查,但事实上他们早就知道这事情在发生了。”
6月1日,德国外长马斯透露,德美两国代表正在华盛顿谈判,希望就“北溪2号”问题达成共识。
而在G7和北约峰会前表现得很生气,要求美国做出解释,或许有助于在会晤中占据更多谈判优势,换取美国的妥协。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扎哈罗娃:显然他们是不方便谈论此事,但事实比现在媒体的零星报道要可怕得多。我想北约甚至不知道在他们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这样一个窃密大户,居然打着清洁网络的旗号,声称要维护网络安全。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维护网络安全是假,打压竞争对手是真;维护盟友安全是假,维护自身霸权是真。
对美国“窃听帝国”的形成,可以用“一部机器”、“五只眼睛”和“一枚棱镜”来概括。
2021年3月,78岁的德国数学家、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教授施诺尔发表一篇正在完善中的论文《通过SVP算法快速分解整数》。
施诺尔被看作是现今最火爆的加密货币“永远的神”。以他名字命名的“施诺尔数字签名”,是区块链的基础。但施诺尔宣称,世界上最安全的RSA加密系统可以被某种算法破解,无异于在密码学界投下了一颗炸弹。
而目前各国争相研制的量子计算机,则被看作是未来破解密码的利器。
德国人,向来以逻辑严谨著称。
1917年,美国密码之父雅德利创建了专门破译密码的“陆军信号部队军情处第8科”,也叫“黑室”,是国安局的前身。当时采取的手段就是秘密监控美国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电报副本。
之后,1918年,德国电子工程师谢尔比乌斯发明了“恩尼格玛密码机”,掀起一场情报界的革命。
这种密码机能把相同的输入字母自动转换成不同的字母进行输出,使雅德利纯手工统计使用频率进行解密的方法失效。
二战中“恩尼格玛密码机”被纳粹采用,这张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指挥发报的照片表现出德国人的自信。
但德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英国人图灵发明了简单粗暴破解密码的“炸弹机”,图灵由此成为“计算机之父”。
德国人也直到战后的北约会议上才知道自己的密码曾经被英美破解。
麦克·史密斯 《天皇的密码》作者、英国前密码破译专家:山本五十六计划要去军事基地视察,美军后来击落了他的飞机,山本五十六死亡。他是日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将领,他的行踪完全因JN25密码的破译而暴露。尽管英国并没有参与这些日军密码的具体破译,但整套JN25密码系统的破解原理是英国人攻克的。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会议,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双方同意进行“谍报合作”。
这一时期的监听和共享为二战胜利做出过贡献。
但冷战时期的“五眼联盟”,却使得原先的“情报共享”变了味。
“五眼联盟”起源于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美英签署《通信情报协议》,简称为UKUSA,也就是“优库萨”。1948年,英国把英联邦成员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进来,至此“五眼联盟”正式形成,成为西方国家冷战的工具。
2021年5月31日,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和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皇后镇举行了会谈。
阿德恩 新西兰总理:当谈到五眼联盟的问题时,我们仍然是忠诚的成员。这没什么可以质疑的,也毫无疑问。
2021年4月,阿德恩曾表示,把情报共享和外交政策捆绑在一起,令人不舒服。新西兰也没有参与以美国为首的13国质疑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溯源报告。这被看作是与“其他四眼”不一致。
但路透社注意到,阿德恩5月底与莫里森会晤后,改变了态度,澳新开始寻求“步调一致”,这表明五眼中较弱的一环受到了压力。
如今,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已经越来越带有冷战意味。
而其中关键的节点就是在2018年,当叙利亚战事告一段落,特朗普政府采取“美国优先”策略,在全球展开贸易战的微妙时期。
2018年6月,美军颁布JP3-12号联合出版物,对“网络空间作战”进行了权威解释。同年9月,美国颁布《国家网络战略》,提出“塑造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全球领导地位”。
从2018年起,包含第三方的“5眼+3”引入了法国、德国和日本,来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另一个“5眼+3”则包含法国、日本、韩国,对抗朝鲜。
德国《焦点》周刊2020年5月7日曾评论说,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一直是全球情报领域最顶端的“朋友圈”。通常来说,其下一层是“九眼”,加上丹麦、法国、荷兰和挪威,再下一层是“十四眼”,加上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典和西班牙,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也“时有贡献”。
2021年5月31日,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访问以色列时,进一步强调了以色列的地位。
格雷厄姆:美国的耳目是以色列,你谈到了五眼联盟,他们是重要的盟友。但没有人比我们在以色列的朋友更能保护美国免受激进伊斯兰势力的伤害……
法国24电视台认为,如今丹麦已经成为五眼联盟的另一个非官方成员。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五只眼睛”划片分工,共享情报。但欧洲只有英国明显不够,于是具有绝佳地理位置的丹麦成了美国的新“眼睛”。
但2015年10月6日,欧洲法院判决欧美间的《安全港协议》无效,使美国窃听欧洲盟友缺乏法理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是唯一没有签署《巴黎网络空间信任与安全倡议》的五眼联盟国家。2013年曝光的“棱镜门”事件更使“五眼联盟”名誉扫地。
据披露,棱镜计划的正式名称为“US-984XN”,是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局施行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斯诺登手中掌握的情报显示,美国国安局早在2009年就设立了一个代号为“神秘”(MYSTIC)的监控系统。这个系统曾经在2011年记录下了某个目标国家全国范围内“100%”的通话。
英国《卫报》进一步披露,英美曾签订监听英国公民的秘密协议,英国政府通信总部也能从2010年6月起访问棱镜系统。
5月13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通过推特表示,暂停使用比特币购车。理由是“采矿”太耗电不环保。
实际上,美国用于监控他国的数据中心更耗电。
2015年建成的国安局数据中心,位于犹他州威廉姆斯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存储中心。耗资1.8亿美金,仅1年的电费就超过4000万美金。
2015年,英国记者邓肯·坎贝尔引述斯诺登提供的资料称,美国的“棱镜计划”只是全球监听的冰山一角。
早在1966年,美国国安局就创立了“梯队”系统,又称“P415”计划,搜集全球90%的通信。
根据斯诺登爆料,美国监听了连接东南亚、中东、西欧的“SEA-ME-WE-4”海底光缆。
目前全球共有约400条海底光缆,总长约120万公里,至少95%以上的语音通信和互联网数据通过跨洋光缆传输。而在全球海底电缆中,美国泰科旗下的海底电子通信公司市场份额达到34%,日本NEC,拥有30%的市场份额,法国阿尔卡特朗讯拥有21%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在排挤了中国的华为后,力推“云计算”和“量子霸权”的美国谷歌公司已累计投资470亿美元,拥有14条海底电缆,全球占比超过10%。
而根据《时代周刊》的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挖掘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数据。
如今,这个以犹他州美国国安局的“矩阵”为核心,一个“空—天—陆—海—网络电磁”五维一体的全球网络情报链条已然成形。
在西方文化里,有两个最著名的关于攻城的故事。一个是“木马计”,希腊联军靠植入木马攻陷了特洛伊城。另一个是“杰里科号角”,说的是公元前14世纪,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时,得到了上天的启示,让他们吹吹打打连续绕城墙7天,之后突然大声喊叫,城墙就会倒塌,后来果然攻占了最牢不可破的耶利哥城。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以色列人采取了“瞒天过海”的策略。当我们对某一件看似荒唐反常的事情都习以为常时,就会放松警惕,认为没啥大不了的,可是狼就真的来了。这一招也被军事学者称为“战略欺骗”。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大肆宣扬的“星球大战计划”。让苏联疲于应对,最终导致解体。
如今,各种窃听丑闻不断被西方媒体“爆料”,是否也有“战略欺骗”的成分呢?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美国正利用科技优势演变成“黑客帝国”和“窃听帝国”,值得全球重视和警惕。
编导丨余俍 张诚 鲁馨阳
(编辑 万宣燃)
责任编辑:王婷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