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嬉皮士巴菲特

你所不了解的嬉皮士巴菲特
2019年08月03日 13:15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一个早晨,一对老夫妻躺在床上。

  “我有点想吐,你能帮我拿个盆子吗?”女人感觉很难受。

  男人跑出了卧室,叮叮咚咚一阵乱响。他拿了一个漏盆走到女人面前。

  女人看着他,面色铁青。

  “啊抱歉,我拿错了。”

  男人转身跑走,又是一阵叮叮哐哐。

  他又拿着刚才的那个漏盆回来了,不同在于漏盆下面垫了一个盘子。

  女人此刻的心里是崩溃的。

  而这个男人就是我们的“股神”沃伦·巴菲特。

  在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典电影之一《大而不倒》里,出场不到一分钟的“巴菲特”再次成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次贷危机来临时,西装革履的投行老板们个个自顾不暇如临深渊,金融机构都借不到钱、只好找巴菲特续命;远在美国的另一边的老年肥胖身着旧T恤的巴菲特正在给孙女们买冰淇淋,接到几十亿的借钱电话时,他保持着递出10块钱甜品费同样的表情。他轻快地回绝了电话那头的要求。投行老板又打过来,他又接通了,再次笑呵呵地应对。

  在巴菲特一生的伙伴芒格写就的《穷查理宝典》中,我们知道老巴对华尔街并不热情,他和芒格曾直斥其贪婪与冷血。

  但最后老巴还是雪中送碳,挽救了投行。只要对方给了一个公平的价钱,他就会出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一个生意人。在多年前,他也同样慷慨投资过一家华尔街金融机构,而那却险些成为他的滑铁卢。

  叛逆小子

  巴菲特是家里的老二、唯一的儿子,1930年出身在美国奥马哈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出生之后一年,他的父亲就失业了。那时正是大萧条,而他的父亲恰好是一名股票交易员。

  虽然从事的是交易员的工作,但巴菲特却说他的父亲根本不在乎钱。“我父亲坚信万事万物有的内在自有评分(inner scorecard),从不担心别人如何评价自己。 如果你知道为什么你要做你正在做的事,那就足够了。”

  他的母亲也精明于数学。他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从小就喜欢数字,这让他很早开始接触商业。在他5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挨家挨户卖可口可乐、卖口香糖、卖报纸杂志。他之所以喜欢这项游戏,是因为他觉得这可以让他做自己的老板。 “我可以安排自己喜欢的路线来卖报纸。我一天卖500份报纸,每一份报纸卖一便士。 为了获得复利, 那一便士被换成了别的东西。”

  除了数字,年少的巴菲特同样沉迷于阅读。年纪稍长的时候,周围的男生都喜欢看《花花公子》,他却买了一本《穆迪手册》(一家股票评级机构的出版物)。在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巴菲特翻看那本老旧的穆迪手册时的表情犹如在看一本珍藏的家庭相册。“这对我来说像是天堂。”曾经比尔·盖茨的父亲让比尔和巴菲特在纸片上写下一个对他们帮助最大的品质,他俩不约而同地写下了 “专注”。

  在离开奥马哈之前,巴菲特的童年都还是快乐的。转折发生在他12、3岁的时候。在母亲的热衷之下,父亲开始参选共和党议员,他们全家搬到了华盛顿。突然离开童年的小伙伴,这让巴菲特沮丧。更糟的是母亲时常头痛,她会在家里乱砸东西。这让孩子们感到害怕。

  “我这一生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我出生时遇到的那位父亲。”——巴菲特对父亲的感情显然深过母亲。

  华盛顿的孤独让他觉得难受,他厌恶起了那里的学校。在华盛顿的中学,他的老师为了养老都会购买AT&T(美国电信)的股票。有一天,巴菲特拿着10股AT&T的卖空(即看跌AT&T)凭证走到了他老师的面前。他本来故意想把老师气得发疯。

  在他16岁离开中学时,他不想去上大学,想去炒股。虽然最终他还是勉强就读了内布拉斯加大学,不过他只读了三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他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这个楞头青年还想去哈佛商学院深造。当时的面试官给他当头泼了冷水:忘了这件事吧,你不会被录取。

  他也没有灰心。他从一本书里找到了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联系方式,据说他提笔给教授写了封信:“教授,我以为你已经死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总之,巴菲特最终被录取了,从此师从对他有深远影响的卓越投资家格雷厄姆。

  “当我毕业时,我开始卖股票。 我当时20岁,看起来像16岁,表现得像12岁。所以我自己并不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交易员。”巴菲特如此形容自己早年的交易员生涯。

  这种“逗逼”既视感不仅仅表现在他的工作上,更体现在生活上。

  当他参加第60个同学聚会时,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在和那个女生约会时,他问女生:你记得我们看的第一场电影是什么吗? 女生说:不记得了,但我记得看电影时你用一辆灵车接的我。

  是的,就是下图这辆灵车。那个叼着烟穿着不合身袄子的人就是巴菲特。

  天才总是偏科的。巴菲特说自己对艺术完全不敏感。“我都不知道我住了几十年的卧室和客厅的墙壁是什么颜色。”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是别人眼里真正的行为艺术家。

张嘴画画的老巴张嘴画画的老巴

  伯克希尔哈撒韦

  当巴菲特1956年回到奥马哈时,他不知道他该做什么。

  在老朋友的支持下,他以105100美元起步成立投资合伙企业(“我是那100美元”);到1962年,公司搬到了基伟大厦,而那时候他们已经投资了700万美元,盈利可观。有长达6年的时间,那家公司就是沃伦·巴菲特一个人的品牌,他渐渐成为被人所知的“巴菲特”。

  60年代早期,巴菲特看中了伯克希尔,那时候它是一座北方的注定会消失的纺织厂,是做着差劲生意的便宜股票,其管理层正考虑关闭工厂。

  该公司会卖掉一些纺织机,并用此收入来回购股票,以此提升股价。因此巴菲特从1962年开始,在每一次伯克希尔公司卖出纺织机后,购入该公司股票,等待该公司回购时卖出,以赚取股价上涨的利润。——那时候的他正是以投资便宜股票起家,被形容为“捡烟头”。

  1964年,随着巴菲特手中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越来越多,当时的伯克希尔总裁Stanton向巴菲特承诺,他要把伯克希尔剩余的股份,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从巴菲特手里买回来,但是几个月后,该公司最终的书面回购价格定为11.375美元。每股少了0.125美元的收益。

  巴菲特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1965年5月, 巴菲特买了足够多的股票乃至控制了公司。他换掉了管理层。

  所以,拥有如今广为人知、每股价值高达312000美元、市值超500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其实是一场捡烟头捡来的意外。

  如果说格拉汉姆让巴菲特学会买烟头股,那么查理·芒格让他意识到,那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如果股票足够便宜,投资人不会在乎它的管理层的好坏。 芒格推动巴菲特寻找价格合理的好公司,而不是好价格的合理公司。在这样的原则下,巴菲特得以投资可口可乐——这使得伯克希尔成倍扩大,且几乎不会犯什么错误。

  1969年底,巴菲特关掉了投资合伙公司,同年担任伯克希尔的主席。关闭公司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华尔街投行把个人利益置于客户利益之上。“当时华尔街江湖骗子横行,但华尔街还对此一致称赞。我知道这是什么游戏,我不想在里面玩。”60年代末,华尔街的假账以及建立在假账上的兼并误导着大众。巴菲特和芒格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对靠骗人来赚钱不感兴趣。

  在伯克希尔,没有理事委员会、没有公关部门、没有投资者关系、没有HR部门,它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东西。“我们不跟分析师见面,我对分析师怎么看伯克希尔不感兴趣 。我对投资人怎么看待公司感兴趣。”巴菲特解释了股东大会的由来。

  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芒格:你50年前遇见巴菲特时是什么印象?

  芒格回答道:我认为他是个奇才。对此我遭受了很多鄙视。比如我老婆就质疑我,你为什么对一个不吃蔬菜的平头给予这么多的尊重?

  奥马哈先知

  被巴菲特和芒格管理着的伯克希尔决定成为一家保险公司,这让它有浮款去买更多企业。华盛顿邮报就是标的中的一家 。

  一天,华盛顿邮报的管理者凯·格拉汉姆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上写着:尊敬的格拉汉姆女士,我买了你公司5%的股份,这对你们不会构成伤害。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知道它是你家族拥有并运营的。

  这封信让格拉汉姆对巴菲特的留下了个极好的印象,而且,这种好感不断加深——“他会带着20份公司的年报来参加股东大会,他会带我去看这些年报,就像是在上商学院。”

  格拉汉姆把巴菲特介绍给了美国政坛以及大众媒体。这让他成为明星,成为了“奥马哈的先知”,成为了今天的传奇“巴菲特”。

  盖茨与巴菲特

  与此同时,通过投资美国本土老牌公司(可口可乐、loom、福德龙、Dairy Queen、喜诗糖果等等),伯克希尔股价上涨了2000%。

  但将军总有滑铁卢。巴菲特花了20年来建立声誉,却只花了5分钟去失去。

  1991年8月, 他接到一通电话,是所罗门银行的高管打来的。原来,所罗门银行旗下的证券公司进行了不正当的政府债交易,欠下1500亿美元债务。而巴菲特刚好在不久之前花巨资投资了这家他曾经“反对”的华尔街机构。

  巴菲特本来可以选择在此时与这家公司划清界限,但在危机时刻,他被选为所罗门公司主席,成了收拾烂摊子的那个人。财政部给了巴菲特丧钟,告诉他做好最坏的打算,公司可能会破产。巴菲特相信大而不倒的方案:公司雇佣了8000多人,更关联到整个华尔街的重要环节,不能轻易倒掉。他给财政部部长打电话,以性命做辩护。

  最终财政部还是出手挽救了公司。“财政部长相信了巴菲特。这是他过去20年积累的声誉换来的。”芒格如此点评。

  在所罗门公司的听证会上,巴菲特念出了如下发言:今天把大家聚在这里我很抱歉。我对公司的每一个员工说:如果你们折损了公司的财富,这可以原谅;但如果你们损害了公司声誉,我将变得无情。

  “巴菲特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对自己的过去很残忍,他想要明确错误并在将来避免。他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右翼思想家,虽然敬爱他的父亲,但他并不认为其对意识形态和理论的热衷是对的,巴菲特不想成为任何东西的忠实信徒。 ”谈到他一生的挚友,芒格的眼神从深度近视的镜片穿透出来,显得平静而莫测。

 巴菲特与芒格 巴菲特与芒格

  苏西

  巴菲特曾非常害怕当众演讲,这甚至会让他呕吐。

  为此他参加了卡内基的口才培训班。当时老师会给完成任务最多的学员发铅笔,他得了一大把。于是,他就拿着那些铅笔去向苏西求婚了。

  “我一见到她,就感到这就是对的那个女孩。但显然,她并不是同样地看待我。”男孩说。

  “当我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说一些脏话。我心想,这个混蛋是谁。”女孩说。

  巴菲特的老婆苏西从不关心钱和生意,她喜欢色彩、图像、关心人,愿意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她很沉迷于人权运动,这甚至让巴菲特成为了一个民主党人。

  “我人生中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从子宫出生,一个是遇到苏西。我不太平衡,苏西帮我平衡。她善良体贴。她摸着我的头发让我冷静。”

 年轻的巴菲特与苏西 年轻的巴菲特与苏西

  他们很快拥有了三个孩子。但爱情故事的进展并不像人们习以为常的那样发展。

  在苏西的眼里,他的丈夫格外孤独。“即便我是他的妻子 我也不能说我有多么的了解他。我们是两条平行线。”甚至连他的孩子,也这么评价他:他不合群;很难在情绪层面产生联系;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事。

  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只是一个事例,几十年来,无法想象发生了多少次。

  “当时我开了个玩笑,说如果我们把妈妈的声音录起来,放在机器里播放。我爸一定以为妈妈就在那里。我不认为我爸大多数时间知道我妈在做什么。”女儿如此调侃他的父亲。

  1977年,苏西离开了奥马哈。留下巴菲特与那栋老房子相伴。

  “这对爸爸是毁灭性的,她怎么能这么离开他。要知道,他简直不能自理。”女儿对母亲的离去感到气恼而无奈。

  苏西说巴菲特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想通这件事。“我告诉他,我并没有离开你,因为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都会在你身边。”她的离开并非是因为爱的减少。

  2004年 6月,苏西去世。

  2006年,巴菲特决定把他大部分的财富捐给盖茨基金会、以及由他家人运营的基金会。

  在巴菲特更年轻的时候,他曾遭到了一些批评:他每年赚的钱越来越多,却不愿意捐出去。苏西对此如此解释:“他不买大房子、不买艺术品。对他来说,钱是他的计分板。他想要保持高分。”

  但她最终改变了他。

  “我过去一直以为自己会和牧师或者医生,或者某个为人类服务的人结婚,结果却是一个可以成堆成堆赚钱的人,与我设想的完全相反。但我知道他真正是什么样的人。他是....没有人比他是更好的人。”

  来源:必贝美股  作者:观察猫

  注:文中所述内容、所有插图皆来自于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魏雨

巴菲特 伯克希尔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4 小熊电器 002959 34.25
  • 08-12 中国广核 003816 --
  • 08-06 海能实业 300787 --
  • 07-31 海星股份 603115 10.18
  • 07-31 微芯生物 688321 20.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