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欺诈导致损失1.2亿,富友支付为何IPO前突然计提?

信用卡欺诈导致损失1.2亿,富友支付为何IPO前突然计提?
2024年05月24日 18:21 新经济IPO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海川;编辑:木心

2024年4月30日,富友支付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富友支付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较早具有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2018年,富友支付曾与保荐人签署辅导协议,计划在A股上市,但2021年6月终止;当年9月,富友支付又与另一家保荐机构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不过,2024年2月,富友支付再次终止该协议。两度谋划A股上市落空,这次,富友支付能在港交所上岸吗?

估值36亿三年不变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近三年来估值未发生变化。2018年、2020年、2022年和2023年,富友支付股份转让价格分别为1.3元/股、10元/股、10元/股、10元/股,按最新3.6亿股份数计算,富友支付2020年-2023年的估值约为36亿元人民币。对于一家IPO企业,三年估值没有增长,已经表明资本对其未来业绩投下了不信任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4年4月,富友支付即将递表港交所之前,有外部战略投资者突然撤离。

招股书显示,2024 年 4 月,上海擎仪、宁波哲富、蒋薇茜及陈兆阳将持有的2981.89万股股份转让给富友集团,其中,上海擎仪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蒋薇茜向富友集团转让合共22,211,963 股股份,这也是上海擎仪和蒋薇茜在富友支付的全部股份。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5月,上海擎仪和蒋薇茜从富友集团手中购入上述股份。当时,富友支付正准备更换券商辅导A股上市。上海擎仪和蒋薇茜应当是为此而来。公开信息显示,公开信息显示,蒋薇茜曾是亚商创投总经理魏建平的配偶,蒋薇茜及其关联的上海擎仪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及上海融玺创投曾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从过往投资风格看,上海擎仪和蒋薇茜主要押注A股IPO或上市公司,较少涉猎港股企业,这极可能是其选择退出富友集团的原因。

截至递表,富友支付的控股股东为富友集团,持股61%。另外,富友号持有富友支付3.66%的股权,为富友支付执行董事陈建控制的合伙企业,而富友号的股东中包含富友支付的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添之富及上海添友。

陈建2009年创立富友集团,在此之前,他曾先后在深圳市城商行、招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联(2002-2009)工作。不过,陈建作为创始人目前仅担任富友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兼董事。此外,52岁的张轶群2017年-2024年4月为富友支付总经理,目前担任富友集团其他附属公司的董事职务。

46岁的付小兵目前担任富友支付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也就是说,付小兵是在富友支付赴港上市之际接任了张轶群的总经理职位。付小兵2007年加入富友集团,2007年-2011年担任富友网络的助理总裁;2011 年7月至2024年4月担任富友集团的副总裁。

丢了蚂蚁上亿订单,净利润受冲击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持有预付卡、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基金支付以及跨境支付等许可(金麒麟分析师)证,是为数不多的牌照较为齐全的支付机构之一。根据招股书信息,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186家拥有《支付业务许可证》 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中,40家持有基金支付许可证,仅24家获授权提供跨境数字支付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2年以TPV计算的全国数字支付提供商排名中,富友支付以1.7万亿的规模排在第10位,市场份额约0.8%。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银联,市场份额分别为40.7%、25%、8.4%。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的活跃客户数量由2021年的100万增加至2023年的170万,平均获客成本则由2021年的60.4元降低至2023年的39元。

2021年-2023年,富友支付营收分别为11.02亿元、11.42亿元、15.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0.71亿元和0.93亿元。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后,净利润反而出现下滑,这说明富友支付经营状况并不太好。

从收入来源看,富友支付收入主要来自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等。其中,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是公司营收最大来源,截至2023年末占公司总营收的94%。这部分业务包括商户收单、信用卡还款、基金支付以及跨境支付,境内服务部分占比最高,截至2023年末占总营收的88%;跨境支付收入仅占总营收的6.1%;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3%;其中,商户SaaS占比1.2%,智能营销服务占比4%。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的智能营销服务包括为银行提供贷款转介服务。富友支付在商户客户所用系统上展示贷款广告,客户使用支付服务时可以看到这类贷款广告。富友支付按照CPS(每次销售成本)方式向银行收取费用。

由此可见,收单服务、信用卡还款和基金支付构成的境内服务收入是富友支付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这点上看,富友支付仍然是一家较为传统、吃老本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其在跨境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新趋势业务上不占优势。

从毛利率看,境内支付业务毛利率最低,为21%;跨境支付业务毛利率36.3%;数字化解决方案毛利率最高,为76.5%,当然这里面主要是智能营销服务贡献最大,毛利率高达84%。

成本方面,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样,渠道费用是富友支付的最大成本。2021年-2023年,富友支付向渠道商支付的佣金分别为7.43亿元、7.89亿元、10.79亿元。2023年,富友支付营收同比增长32%,代价是向渠道商支付的佣金同比增长37%,可见,为了提高营收规模,富友支付不得不以佣金换取市场份额的提升。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的客户主要包括商户及金融机构。2021年-2023年,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6.5%、6.6%及3.7%。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3年,蚂蚁集团都出现在富友支付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其中,2021年,蚂蚁集团为富友第二大客户,服务内容为智能营销服务,合作金额1.50亿元;2022年,蚂蚁集团依然是富友第二大客户,服务内容为智能营销服务,合作金额1.57亿元;2023年,蚂蚁集团下降为富友第五大客户,服务内容为智能营销服务,合作金额减少至6346万元,下降近亿元。考虑到智能营销服务毛利率高达84%,蚂蚁集团的订单减少意味着富友减少了近8000万元毛利,对其净利润的影响相当巨大。

不过,富友支付在招股书中没有披露为何突然失去蚂蚁集团的巨额收入。

信用卡欺诈损失1.2亿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在递交招股书前大手笔分红。2021年和2022年,富友支付分别宣布分布1.4亿元和2500万元;2023年,富友支付再次分红1.2亿元,其中2023年支付9160万元;2024年一月中支付2840万元。过去三年,富友支付累计分红2.85亿元,基本将公司过去多年利润清空。

富友集团持有公司61%的股份,显然大部分分红落入了公司创始股东及关联人手中。这也显示出,富友支付只是想上市募资,并不想将过往利润留到上市后与二级市场股东分享。

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曾因违反法律法规遭到行政处罚,并被罚款690万元。从违规内容看,涉及到未全面遵守中国反洗钱法律的若干规定,包括KYC程序及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规定,导致富友支付及董事会主席被处以罚款;未全面遵守外汇相关法规,包括未经授权的外汇活动及疏于报告或收取所需交易资料。未充分落实了解客户程序;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监督不足,导致纳入欺诈性商户;未全面遵守资金结算相关法律法规,如将资金不正当地转入非指定账户及结算至个人账户;未为部分客户设立及维持适当的结算账户;及对客户备付金的管理不足。商户未经授权迁移POS终端及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变更公司董事等其他问题。

但是,富友支付最大的“地雷”恐怕还是因信用卡欺诈损失高达1.2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2022 年及2023年12月31日,富友支付的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人民币1.2亿元、1.24亿元及1.2亿元。富友支付在招股书中含糊其辞地提到,上述1.2亿减值拨备主要指受滥用预授权规则影响 的商业银行的应收款项(已全额减值计提);此外,招股书显示,该部分损失主要发生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由商户及持卡人非法或欺诈活动产生的拒付风险事件所致。但是,富友支付并没有解释,为何10年前发生欺诈损失现在才计提。

所谓的“滥 用 预 授 权 规 则 影 响 的 商 业 银 行 的 应 收 款 项”,实际上是指10年前的那场大规模的信用卡套现诈骗案。2014年1月,《经济观察报》曾刊发报道《信用卡套现涉案百亿 第三方支付承压》,报告称,2013年末-2014年初,全国部分地区商户和个人利用POS机预授权超额漏洞套现,涉案金额高达100亿元,预计损失达15亿元。根据媒体报道,由于绝大部分欺诈套现发生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商户,因而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盲目抢占收单市场过程中漠视商户合规管理,未履行收单机构的管理职责。

从富友支付披露的上述损失数字看,大约占当年诈骗案预估损失的8%, 可见,富友支付对商户的合规管理形同裸奔。在招股书中,富友支付宣称,2023年,其欺诈损失率低至0.000001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将10年前那次欺诈事件计入的话,富友支付的平均欺诈损失率又会是多少呢?

实际上,富友支付的合规黑洞一直存在。10年前那次信用卡欺诈丑闻后,富友支付被央行责令退出7个省市收单业务;2019年11月,公安部通报了一起特大套路贷案件,其中查到为套路贷提供支付通道的公司就包括富友支付、畅捷支付。据蓝鲸财经2021年的一篇报道,近年,在中国裁判网上披露出的涉及“套路贷”、“网贷”诈骗刑事案件中,富友集团旗下支付产品“富有支付”涉13起。

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名为《这次,第三方支付“付”出了惨痛代价》的文章,点名上海某富支付公司深圳分公司两名员工在明知“杭州众银”为虚假股票交易平台时,仍然“一路绿灯”审核通过,为其提供第三方资金结算服务,最终导致大量投资者被“杀猪盘”诈骗。

过去十年,这些合规黑洞持续存在,且违规事件屡屡发生,恐怕会成为富友支付上市的最大障碍。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