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摘要:产业运营企业,在行业整体受房地产业影响的时候,极易被带着走入下行区间,企业更需关注自身流动性问题,并专注提升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报告期2022.03.22-2022.04.21)
观点指数报告期内,不少企业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以观点指数监测的产业运营服务样本企业来看,有12家发布了公告。
其中,7家营收下降,中国宏泰发展下降幅度最大(-27.57%);5家归母净利润下降,空港股份下降最大(-411.64%);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的企业有7家,主要有开发商融资端的多项收紧、新冠疫情导致的园区空置率上升,以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加剧。
有多家企业成功拿下产业用地,万洋集团、上海临港和MAX科技园均有土地斩获。
整体来说,工业用地溢价率都有所提升。全国工业用地溢价率2.45%(上月1.05%),三线城市提升尤为明显,由上月1.31%的溢价率提升到3.63%,体现了节假日后工业投资有所复苏,回暖的趋势明显。
报告期内,联东和金地威新均录得新项目开工;前者在洛阳连续签约,标志河南投资版图由郑州拓展至洛阳;中电光谷再与保定和滁州两地签订合作协议,公司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P+EPC+O"业务再获新进展。
样本企业营收半数下滑,产业载体租赁销售遇冷
在观点指数重点监测的产业运营企业中,上市企业19家,目前已有12家企业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另有上海临港和张江高科两家公布了业绩快报。
数据上看,有7家企业营收下降,中国宏泰发展下降幅度最大(-27.57%);5家归母净利润录得下跌,空港股份下降幅度最大(-411.64%)。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企业均得益于上年同期基数太低。
营业收入表现上,观点指数监测的12家产业运营服务样本上市企业数据显示,2021年度实现营收正向增长的有浦东金桥、上海临港、张江高科、招商蛇口、中电光谷和中新集团。
张江高科营业收入增长最为显著,主要源于期内产业空间载体销售业务贡献归母净利润4.34亿元,而上年同期无此类销售业务发生。全年来看,根据张江高科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预计净利6.73亿-8.07亿元,同比下降56%-63%,主要源于投资收益大减。
而投资收益正是张江高科在2020年净利润大幅增加的缘由,其中对微创医疗约13.98%的持股起到关键性作用。截至2022年4月19日,微创医疗近一年已下跌67.29%,最低跌近71.52%。
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显著拖累了已转型"科技投行"的张江高科业绩。
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上看,目前公布年度数据的12家企业中,6家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浦东金桥、上海临港、外高桥、中电光谷、中新集团和陆家嘴。
空港股份归母净利润下降最大,下降达到411.64%,主要源于期内子公司收购北京空港天阳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股权,合并报表导致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
从毛利率看,10家完成年度报告发布的企业中,2021年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的企业有7家,比例相当高。归结毛利下跌原因,主要有开发商融资端的收紧、新冠疫情导致的园区空置率上升,以及区域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竞争加剧。
如作为产业市镇运营商的中国宏泰发展,公司毛利率受开发商的融资端影响,以及集中供地导致的拿地节奏变化加大,导致土地出让面积及出让价格均较去年低走。
产业运营企业,特别是重资产投入的园区企业,由于行业特性,投资回报期较长,流动性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行业整体受房地产业影响的时候,极易被带着走入下行区间,企业更需关注自身流动性问题,并专注提升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万洋、临港、MAX科技园摘地,工业用地投资回暖
从月度产业用地获取情况来看,有多家企业成功拿下产业用地,特别是一些医疗器械、光伏能源以及半导体产业的企业。
观点指数重点关注园区投资企业的拿地,万洋集团、上海临港和MAX科技园均有土地斩获。
万洋集团3月至今已摘得8宗工业用地,其中广东佛山一宗,广东韶关5宗,郑州2宗。8宗地块合共土地面积55.0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45.01万平方米。可以看到万洋集团对大湾区的投资力度较大。
根据新丰县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宗地表,新丰县工业园松园园区将在2022年供应7宗工业用地,万洋在2个月之间已拿下其中3宗,占据该区开发的主导地位。
韶关在大湾区的发展中稍显落后,更需抓紧头部城市的产业转移契机,满足当地工业厂房需求。而新丰县丰城街道为当地推进"三旧"改造的重点区域,未来将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
MAX科技园所摘地块则位于上海相对核心的地段,这是继MAX科技园(上海·美兰湖)项目后,半年内在上海的收获的又一项目,MAX科技园华东总部也将落地于此。此次成功摘牌,意味着MAX科技园在长三角战略布局再前进一步。
从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情况看,一个月内(2022/3/15-4/15)供应工业用地数量达1879宗,环比上升37.5%;供应土地面积5232.9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53.0%;成交工业用地数量1297宗,环比上升17.8%;成交土地面积5044.61万平方米,则与上月持平。
在供给端,相比发展成熟、更需要产业升级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则担当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任务,因此也成为目前工业用地最主要来源城市,这种供应上的倾斜料将长期持续。
交易情况方面,近一个月(2022/3/15-2022/4/15)全国总体成交更加活跃,特别体现在成交价格上,整体工业用地的溢价率有所提升。全国工业用地溢价率2.45%(上月1.05%),三线城市提升尤为明显,由上月1.31%的溢价率提升到本月的3.63%。成交溢价率的提高体现了节假日后的工业投资复苏,回暖的趋势明显。
中电光谷持续输出运营服务,联东河南投资布局扩大至洛阳
除了企业摘地动态外,月内更录得多项重大项目签约,联东和金地威新均录得新项目开工。
其中,金地威新·成华人工智能创新基地作为成都成华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位于主城核心区。项目占地111亩,总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0亿元,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方向的标杆产业园区。
在此次签约前,联东在河南的发展集中于郑州,布局有联东U谷·郑州高新国际企业港、联东U谷·郑州荥阳科技创新谷、联东U谷·郑州智能装备产业园以及联东U谷·郑州经开国际企业港四个项目。而联东集团在洛阳的连续签约标志着对河南的持续深耕,投资已不再满足于郑州区域,而是扩大至洛阳。
中电光谷月内再与保定和滁州两地签订合作协议,公司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P+EPC+O"业务再获拓展。"P+EPC+O"业务指由策划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和招商运营三个部分构成。
目前,中电光谷已有咸阳、成都、宜昌、宁波、郴州、哈尔滨、淮安、太原等地8个项目在完成了"P"之后正有序落实"EPC"进程,其中2021年落地项目6个。
近几年,各地政府均在谋划实施"新基建"和"城市更新"项目,对于前期项目规划以及后期招商和运营服务均有强烈需求,这就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谁能把握这个需求,提供贴合需求的一体化服务以解地方政府的困扰,就能获得长久的盈利增长点。
中电光谷的"P+EPC+O"业务则是为此而产生,其2021年的设计与建造服务收入达到7.27亿元,同比上涨65%,成为园区运营服务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