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2年开年的第一份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明显改善,劳动参与率也有显著上升,但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那么,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原因何在?未来劳动参与率又是否会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呢?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美国劳动力情况如何统计?美国劳工部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主要包括家庭住户调查及机构调查两种途径。其中就业率和失业率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就业人口比率由目前工作或暂时离职的人口数量占总适龄人口的比重衡量,而失业率等于过去四周积极寻找但尚未获得工作的人口数量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劳动参与率则是劳动力人口占适龄人口的比重。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一般呈现反向变化。
长周期下劳动参与率变化的推手何在?长周期的视角下,美国劳动参与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因女性劳动者的增多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原因,美国劳动参与率始终保持着上升的态势。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参与率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女性劳动参与上升是推动劳动参与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主因女性解放运动和节育技术进步。新世纪以来,劳动参与率趋势掉头向下。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新世纪以来,年轻人入学率快速攀升,同时该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也随之下降,直到08年金融危机后才趋于平缓。金融危机后,男、女性劳动参与率均下降。这不仅因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公司与企业倒闭,从而使市场中岗位数量大幅缩水,同时也因那个时候是“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达到退休或提前退休的重要时期。
疫情平息后,美国劳动参与率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美国劳动参与率快速下降3个百分点至60%左右,但随着冲击平缓,劳动参与率开始逐步回升。我们将美国劳动参与率变动进行了拆解,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永久变动,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人口结构变动随着时间的持续逐渐增大,约占总变动1.2个百分点的三分之一;二是失业率的猛烈变化而导致的劳动参与率的暂时下降。随着失业率的不断回升,失业率变动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趋于零。三是不包括这两项的其它原因。在其他原因的变动中,除疫情导致的永久性提前退休,还存在受疫情影响的暂时性因素,如育儿需求,公司关闭,实际工资放缓等。由于疫情的出现,老人多数选择提前退休离开劳动力市场。因疫情爆发,各级学校,托儿所等机构被迫关闭,大量劳动力因照顾儿童或其他原因而离开劳动市场。因疫情爆发导致的经济受到冲击,造成订单减少、成本飙升及物流受阻等诸多冲击,大量公司与企业不得不选择削减岗位或暂时停业,于是部分劳动力不得不离开劳动力市场。总结来看,根据我们对美国劳动参与率变动的拆分,我们认为由于人口结构变动和提前退休所导致的劳动参与率变动或难以恢复,约占现有劳动参与率缺口的三分之二(0.9个百分点左右),而多数暂时影响长期来看都会逐步消失。经济强劲与统计制度使得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改善。不过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仍然影响着人们的就业意愿。
1
美国劳动力情况如何统计?
在讨论美国劳动市场上的参与率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美国劳动力指标的含义及其统计方法。
美国劳动力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家庭住户调查及机构调查两种途径。家庭调查由覆盖全美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6万个家庭约11万人作为样本,以估测美国16岁以及16岁以上所有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就业状况。而所谓机构调查,是劳工统计局与各州政府的就业机构合作进行当期就业统计,对人口学特征数据和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汇编。家庭住户调查更侧重于对就业和失业人口的具体人口特征进行分析,而机构调查则更加注重分析各行业的就业与失业情况。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248/w893h955/20220213/2f72-2dfd5152adb77835a6398895e24605f1.png)
就业率与失业率的统计有何区别?在美国劳工部的统计口径中,就业人口比率与失业率并非简单的总和为1的关系,这是由于两个指标计算的分母其实并不相同。就业人口比率由目前工作或暂时离职的人口数量占总适龄人口的比重衡量,而失业率等于过去四周积极寻找但尚未获得工作的人口数量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劳动参与率则是劳动力人口占适龄人口的比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3/w875h548/20220213/e9a2-ef8dd203fd2c3cdaec93f4273fb5f792.png)
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通常反向变化。美元通常而言,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会反向变动,例如,在经济变好时,人们进入劳动市场推高劳动参与率,找到工作使得失业率下降;而在经济受到如疫情等事件的冲击时,就业岗位减少,使得多数人失业,从而推高失业率,随着失业时间的持续,部分劳动者放弃寻找工作,退出劳动力市场,压降劳动参与率。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1/w884h547/20220213/53d5-8637bff8c4a35d3a44900e5f5c9e6b52.png)
还有哪些指标可以衡量劳动力市场的松紧?除去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等常用指标,还有一些其它指标可以用以衡量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比如主要年龄非就业率关注25-54岁年龄的适龄人口未就业的情况;失业人数和职位空缺的比值衡量了潜在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情况;辞职率反映了主动离职以寻求更好工作机会的劳动者比重。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2/w883h549/20220213/6c70-279ba127a04f0208b462de4979c9e6a4.png)
2
长周期下劳动参与率变化的推手何在?
长周期下劳动参与率先升后降。从长周期来看,美国劳动力参与率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因女性劳动者的增多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原因,美国劳动参与率始终保持着上涨的态势,在2000年前后一度达到67%以上。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劳动参与率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虽然在本世纪初曾有所回暖,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劳动参与率仍存在向下趋势,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使得劳动参与率在2020年二季度曾一度降至60%左右。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0/w870h550/20220213/8c42-676d379c8d30402bb85b4fc88f5d0425.png)
女性劳动参与上升是推动劳动参与率走高的关键原因。自上世纪6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加入到劳动力市场中,对劳动参与率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从性别对劳动力组成进行拆分,通过计算发现至1999年年末,总劳动参与率相较1948年上升了约8.5个百分点,其中由于女性贡献导致劳动参与率上升15个百分点,而男性贡献则拖累劳动参与率下降6.5个百分点。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6/w889h547/20220213/8aa5-42f34b4a9c5f8658e2e8282460ad15fa.png)
女性劳动参与率回升主因女性解放运动和节育技术进步。历史上出现过众多促进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运动与法案,如1963年,肯尼迪通过《同工同酬法》,旨在消除基于性别的工资差异。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NOW)创建,就妇女就业等问题进行争斗,鼓励女性充分参与到美国社会主流以及在1986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基于性别歧视的工作环境可以被视为敌对或虐待。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6/w874h552/20220213/3b45-6a23c6c17ec160af2baa88586bad4089.png)
新世纪以来,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将劳动力人口按照年龄段划分,我们便可以将劳动参与率变化拆分成两部分,一是各年龄段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带来的总劳动参与率变动,二是在各年龄段劳动参与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总劳动参与率变动。我们通过计算人口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参与率变动发现,新世纪以来,人口结构变化是劳动参与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1/w870h551/20220213/3e21-a51e7ae4192461c9bdf732eee49231fb.png)
年轻人入学率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继续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接受教育而不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们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6-24岁年龄段的入学数据计算得到该年龄段的入学率水平。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年轻人入学率快速攀升,同时该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也随之下降,直到08年金融危机后才趋于平缓。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9/w881h548/20220213/abc1-aacd6b4b98d620d971377414782577a8.png)
金融危机后,男、女性劳动参与率均下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男性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均明显下降,这不仅因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公司与企业倒闭,从而使市场中岗位数量大幅缩水,同时也因此时是“婴儿潮”时期出生人口达到退休或提前退休的重要时期。在面临恶劣的金融环境以及并不明朗的就业环境,55岁以上劳动人口退休意愿非常强烈。而总劳动参与率直到2014年后才止住下降态势,逐渐平稳。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3/w881h552/20220213/af10-9c4eadbaa2719aa3fa53e6bfd420f68d.png)
3
疫情平息后,美国劳动参与率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新冠疫情爆发对劳动参与率造成较大冲击。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美国劳动参与率受冲击较大,快速下降3个百分点至60%左右,但随着冲击平缓,劳动参与率开始逐步回升。我们将劳动参与率变动拆分成三部分:首先,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永久变动;其次,由于失业率的猛烈变化而导致的劳动参与率的暂时下降,根据PIIE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在经济遭遇突发事件时,高失业率与低劳动力参与率有密切关系,部分劳动力可能因为难以找到工作而停止寻找工作,通过对金融危机冲击中的二者关系进行估计,我们可以得到本次疫情冲击下二者的变化关系;最后则是不包括这两项的其它原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人口结构变动随着时间的持续逐渐增大,目前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变动约0.4个百分点,约占总变动1.2个百分点的三分之一。随着失业率的不断回升,失业率变动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趋于零。其他原因的变动约占总变动的三分之二。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8/w881h547/20220213/7337-0796e0bc300787197ae0e73b9547d7e6.png)
其他原因的变动中,除疫情导致的永久性提前退休,还存在受疫情影响的暂时性因素,如育儿需求,公司关闭,实际工资放缓等。
由于疫情的出现,老人多数选择提前退休离开劳动力市场。达拉斯联储通过假设2019年各年龄段退休率不变,从而根据疫情前的退休率趋势,将实际退休率拆分为疫情前趋势和由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额外变动。数据显示约0.6%的退休率变动(对应150万人退休)是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额外退休,华盛顿邮报分析也认为新冠疫情导致的额外退休约150万人,该数字对目前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约0.5个百分点。现有研究表明,退休者中一年内返回就业市场的人员不超过10%。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1/w885h546/20220213/678c-188c6e57e80c3c88286790c26864a680.png)
照顾孩子对劳动力的暂时影响继续回落。自2020年一季度起,因疫情爆发,公共聚集场所受到严格限制,各级学校,托儿所等机构被迫关闭,大量劳动力因照顾儿童或其他原因而离开劳动市场,该部分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由疫情前的0.2个百分点快速攀升至0.5个百分点以上。而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以及公共场所的逐步放开,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逐步降低至约0.25个百分点,较疫情前仅上升0.05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未来疫情带来的额外影响将会逐步消退。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9/w878h551/20220213/95e6-bbaf19ee5311a3a8d7d68355cbe9ce6c.png)
疫情冲击导致公司与企业关闭。因疫情爆发导致的经济受到冲击,造成订单减少、成本飙升及物流受阻等诸多冲击,大量公司与企业不得不选择削减岗位或暂时停业,于是部分劳动力不得不离开劳动力市场。但该部分影响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渐下降,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也由最初的3个百分点回落至0.5个百分点以下,较疫情前上升约0.25个百分点。
总结来看,根据我们对美国劳动参与率变动的拆分,我们认为由于人口结构变动和提前退休所导致的劳动参与率变动或难以恢复,约占现有劳动参与率缺口的三分之二(0.9个百分点左右),而多数暂时影响长期来看都会逐步消失。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1/w881h550/20220213/2228-749b0d2dd0a444a22dad9c8cd8eb89c2.png)
经济强劲与统计制度使得近期劳动力市场改善。今年开年美国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出现显著改善,一方面源于2021年四季度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劳工部每年都会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调整,该调整将反映在1月份的劳动市场数据中,本次调整提高了劳动力的估计值,使得劳动参与率部分回升。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28/w879h549/20220213/0c4c-33b7c3323e6eec3040a40805adc59eb3.png)
实际工资下降仍影响人们就业意愿。虽然目前多数行业都在不断加薪以吸引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以缓解招工难的困境,但自2021年初以来的实际薪酬指数远低于疫情前的趋势。在面对着近四十年来新高的通胀水平且消费者信心指数连创新低的形势下,实际薪酬仍是影响劳动力是否投入到劳动力市场中的考虑因素。
![](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213/634/w884h550/20220213/f9a3-ecaeac879e712ccf923a0859ded94373.png)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http://n.sinaimg.cn/finance/520/w260h260/20220118/ede9-896b9581818d05cba2d799af96e7e82e.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